恒王自然知道翼王的这个性格的,知道他不是推脱,因此也直爽的笑道:“三哥,你也知道父皇的性格,尚书令是百官之首,所以人选十分重要,父皇也必然十分重视。父皇到时候问起来,三哥如果不发表意见,似乎不妥吧。”
翼王也知道他的父皇的一贯风格,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要发表意见的,当即笑道:“五弟说的也是,不过,我对朝政,真的不是怎么擅长,既然父皇一定要我发表意见,那到时候,我胡乱说一个人名也就算了。”
恒王知道翼王这样的事,还真做的出来,想着尚书令的重要性,恒王笑道:“三哥,你的意见,父皇还是十分看重的,所以你一定要慎重的。”
翼王以为恒王要拉拢自己共同反对太子,当即板起脸来,语重心长的说道:“五弟,我也知道,你想和太子争锋,可是,我也不想参与到你们之间的斗争中去,况且,我也想说,太子毕竟是我们的大哥,我们都是兄弟!”
恒王被翼王这么一番教育,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本意,脸色红了起来,急忙为自己辩解道:“三哥,你也知道,我也不是有意和太子争锋,我也是念着兄弟之情的。只是这大宋的未来,我们还是要谨慎的。”
翼王看着恒王真诚的面容,心思也开始活动了,毕竟恒王是心系天下的,做的事情也都是为了宋国着想。况且想想恒王说的也对,就算是太子和恒王不能和睦相处,但尚书令的人选终究还是不能太糊弄的,只要恒王提议的人选对宋国有利,自己还是应该支持的,因此叹了口气问道:“那你想让我提名谁?”
恒王看到翼王尽管误会了自己,却依然能够以天下为重,深为折服,当即笑道:“希望三哥能提议和支持赋闲在家的老太傅袁怀义。”
翼王愣住了。他对于恒王没能提议他的岳父司徒冯修礼感觉奇怪,因为他觉得,冯修礼本就有才名,身居高位,并且春秋正盛,还是恒王的岳丈,恒王应该会让自己推荐他的,要不他来自己这王府一趟做什么呢。
恒王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翼王的疑虑,对此解释道:“此事我已经和丈人商量过了。丈人虽然有才名,但更多是在文采方面,对于政务方面,还是袁老比较适合!”
对于袁怀义这个人,翼王还是知道的,年已六十但身体硬朗,况且务实而有廉名,威望也够,的确是尚书令的好人选,翼王想通了这点,就笑道:“五弟,看的出来,在政务上,你比我强多了,也比大哥强多了。”
恒王得到翼王的夸赞,有些羞涩起来,笑道:“虽然说举人不避亲,但是也要适合才对,尚书令是百官之首,如果人选不当,那不就是下一个王道蕴了吗!”
听到恒王这样的一个解释,翼王当即哈哈大笑,表示赞同,兄弟二人随即一起共饮了几杯,尽欢而散。
尚书令作为尚书省的首脑,掌管着六部,也是朝廷的百官之首,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以至于第二天,皇帝就召集几个皇子到龙德殿商议新尚书令的人选。
为了不再出现以往二比二那样难以抉择的情况,皇帝可以说做了充足的准备,特意事前要求各皇子必须提出一个自己认可的人选。所以在讨论时,太子方面提出了一个人选,就是皇帝的小舅子,太子的亲舅舅徐明凯担任此职。
皇帝对于太子提出的这个人选还是有些满意的,当场就给出了肯定的意见:“不错,太子考虑的十分周祥,那徐明凯是当今国舅爷,身为皇亲国戚,地位尊贵,定然不会像王道蕴那般只会为己谋私利,朕看这个人选不错。”
宣王方面当即赞同了太子的人选:“父皇,太子所言不错,徐明凯谢大人行事稳重,又是皇亲贵胄,虽无经验,但在太子的教导下,可堪大任。”
看到宣王为自己助威,太子心情不错。
翼王虽然不置可否,心中不免微哂道,徐明凯这个人,说说冠冕堂皇的话还可以,哪里是实干的人,要真的让他当上尚书令,那还不如王道蕴呢。
恒王方面也毫不示弱提名了自己的丈人原司徒冯修礼,他的理由是,冯修礼也是皇亲国戚,况且文采出众,声名远播,是个合适的人选。
皇帝点了点头,没有表态,论人选,冯修礼的确比徐明凯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