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翼王一直不发表意见,那么紧接着,轮到宣王了,宣王提名的是自己丈人的父亲原司空谢梧。
对于宣王只是点赞了自己的提名人选徐明凯,却提名的是自己丈人的父亲谢梧,太子在惊愕之余,甚是有些不满。
听到谢梧的名字,翼王的心中简直觉得好笑,那谢梧都多大年纪了,这些年还一直在家养病呢,而且他本身名声就不怎么好,亏老六提出这样的人选。
翼王依旧在旁观这一切,没有言语。众人都知道,翼王是一般不愿意参与朝政的,所以也没等翼王提名,就直接进入了辩论的时刻。
对于恒王提出的冯修礼这个人选,太子疯狂的反对,认为冯修礼只会舞文弄墨,干不了实事,难堪大任!
恒王方面也毫不示弱,指出徐明凯颇有贪污之名,不足以服众,而谢梧则不但老迈,而且名声也不是很好,不同意这两个人的人选。
最后太子坚持要任徐明凯,恒王坚持冯修礼,宣王见势也开口坚持谢梧,三个人三个人选,争吵个不停。看的出来,这三个人选,是很难获得众人一致通过的,每个人都会为反对而反对,想着三个儿子不能兄弟同心,皇帝有些失落。他也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当即被吵的心烦意乱,面对从未有过的一比一比一的局势,他甚至有些手足无措了,终于他看见了一直没发言的翼王,开口问道:“老三,你还没说话呢,提议的是谁?”
其他三个儿子闻言都静了下来,等待翼王表态。
翼王到了这个时候,才不慌不忙,轻轻的咳了两声,微微笑道:“父皇,儿臣认为,可选太傅袁怀义!”
这个时候,皇帝才想起来还有这号人物。
对于袁怀义这个人,皇帝还是比较清楚的。袁怀义的清廉和能干他是非常知道的,就是性子直了点,好几次顶的自己有些下不来台,所以才一直没有提拔起来。这样的人选吧,要是没人反对的话,当尚书令也行。
皇帝开始等待皇子们发表意见。
其他三个皇子没有想到平日里只会打仗的翼王会提议这个人选,一时间都停止了争吵,愣愣的开始盘算着这个人的方方面面,比如属于哪方势力,比如能力如何等等。
还是恒王反应最快,最先稳稳心神奏道:“父皇,儿臣赞同三哥的提议,袁太傅为人廉洁而务实,确实是最佳人选!”
听到恒王表态,翼王看了看他,会心的一笑。毕竟,这种操作,这个人选,是兄弟二人联手想出来并且付诸实施的。
在恒王表态完毕后,宣王似乎也回过神来。他在那一瞬间就已经想明白了,毕竟袁怀义这个人选是翼王提出的,又不归属任何一方,对众人无害,现如今恒王同意了,那么也就是有两个皇子同意了,基本上也就定了。现如今反对也无效,莫若支持三哥,赢得三哥的好感。最重要的原则是,新的尚书令人选要对自己也没有坏处,反正按照目前的形势和父皇的性格,自己提议的人选是不可能成功的,眼下,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太子和恒王提议的人选成功,因为那样,对于自己图谋大业不利最重要的,想通了这点,宣王也表达了认同的意见:“父皇,儿臣也赞同三哥的提议!那袁怀义素来名声不错,又务实肯干,是个好人选!”
太子是最后一个回过神来的,他本来想要坚决反驳的,不过看到宣王都表态了,知道袁怀义这个人选基本已定,不可能更改的,毕竟,选择一个中立立场的人,总要好过其他人,所以他也只好开口赞同三弟的人选。
但明显,太子对自己的舅舅没能当选尚书令感到不满意。
看到众位皇子一致赞同袁怀义做尚书令,皇帝心中感觉十分的欣慰,他也终于有了主意:“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朕马上下诏书认命袁怀义为尚书令。”
出宫回府的时候,太子向宣王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认为他没有帮助自己举荐徐明凯,那宣王现如今还需要仰仗太子的,不敢和他在面上有任何的不恭,故只好低头向太子解释道:“太子,六弟太愚笨了,要是我一开始就提议哥哥的人选,那么这个事情今天就定不了,咱们还可以通过皇后娘娘的力量推一推,这样咱们还是很可能把尚书令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哥,都是六弟太愚笨了。”
太子本来也想责问六弟为什么不临场改口支持自己的舅舅,可看到人家已经认罪了,也不好追究,就换了口气说道:“算了,老三也不知道怎么想起姓袁的这个老头的。咱们虽然吃亏了,可老五也没得到便宜!”
宣王点了点头,心里想的是,既然选择了袁怀义这样的人,那就是将来再拉拢吧,不过这个人,看起来谁都拉拢不了,不过既然拉拢不了,那么也就不会是敌人的人助力。
所以有的时候,不属于斗争双方的人,反而会成为斗争双方拉拢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