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甚至出现了一丝后悔,但是大兵压境,自己手里十万人马他也不敢保证全部都是向着自己,可恨的燕国居然这个时候横插一脚,帮助姜慕制这个亡国的羌族之主,他派遣了人员前去接洽燕国此次的主帅宁天龙,愿意付出代价甚至超过了姜慕制答应的条件,但没想到被姜慕制直接斩杀于阵前,前锋军在黄沙渡被一击而溃,两万先锋军临阵倒戈一半,他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力量,甚至他都在想,即使燕国不出面参与此事,凭借姜慕制三万多人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抵挡住,上次伏击姜慕制的是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六万大军,好几个部落都派出去了自己优秀的战士,控制王庭后又收服了三万大刀卫,零零散散的几万各部落人马,这些人他没有把握可以控制到手里,也就是说自己只有六万人马,面对加起来将近十五万的两方人马,西卫军一方他都抵挡不了,那可是燕国西垂的野战军团,里面的精锐士卒推平了王庭都有可能,他想不通曾经的死敌居然联手起来对付刚刚掌握羌族的自己,姜慕制需要助手,宁天龙则需要羌族绝对的平顺,最好可以直接成为一个附属国,最次这回也要让他成为友邻,古月国的事情自己解决了再回头收拾这个摊子最好。
姜敖这次已经知道自己毫无退路了,哪怕自己交出去刚坐了几天的王位,自己这个亲侄子也不可能饶恕自己,任何国家都不会接纳一个曾经的叛徒,就算姜慕制念及亲情,自己也不可能接受软禁至死的结局,他彻底疯狂了,五大部落被他威逼利诱又凑起来了五万人马,散布谣言说姜慕制投降了燕国,成为了燕国的走狗,这次带兵回来,就是要完全协助燕国掌握羌族,以后羌族就成了燕国的奴仆,替他们放牧,养马,背负沉重的包袱生活在水深火热里,对于这些话,羌族百姓也是半信半疑,曾经的羌王不可能做出如此之事吧,他将一个四分五裂的羌族打造成了一个统一的王国,然后再献出去?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布什克是一个地道的羌族汉子,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哥哥嫂子一对侄子侄女,自己也订婚了,今年草场泛黄的时候自己就该迎娶自己的新娘,那个美丽的牧羊女,今天录长来家里征调父亲,让他准备好弯刀,喂饱了马匹,燕国已经入境准备攻取羌族领地,羌王姜慕制已经投靠了燕国,让他准备保卫羌族,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接受不了,羌王姜慕制他知道,可以说是近百年来羌族最英明睿智的领导人,自己的哥哥就是大刀卫中的一员,保卫着羌王王庭的安危,羌王亲叔叔篡位之事,虽然他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羌王下落不明确有其事,怎么昨日万民称颂的英主,今日却是带来豺狼的恶人了呢?况且自己的哥哥已经是羌族军队中的一员,怎么又要抽掉自己的父亲前去作战,羌王当年承诺过,一户人家只需要出成年男子一名从军就可以,阵亡三年内不收取任何牛羊赋税,十年不征调该户男丁,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在日落黄昏时他赶着牛羊回到毡房,遇到了玩伴赫则里,他家也接到了同样的征调令,自己的父亲已经准备去王庭集合了,这件事在整个羌族牧民之中充满了好奇,晚饭时他见到了自己的哥哥,大刀卫副千骑长布什达儿,自己的哥哥也是忧心忡忡,如果羌王真的背离了羌族,那么曾经以他为偶像的万千草原儿郎又应该以什么方式去对待,举起弯刀吗?
不得不说,姜敖这一步棋走的确实可以,如果自己可以斩杀了姜慕制,那么就坐实了他暗通燕国的事,到时候自己完全可以回过头来收服那些对自己有意见的部落,整合整个羌族之力,对抗宁天龙的大军,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没有给他一丝机会,因为姜慕制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派遣了三千羌族战士回到了王庭,化整为零的出现在了王庭的各个地方,宣传着羌王姜慕制的旨意,痛斥自己的亲叔叔姜敖背信弃义,狼子野心,谋权篡位,天地不容,讲述了劫杀自己五万大军的事实,几万儿郎死在了自家兄弟的马刀之下,云朵公主逃出王庭,自己不忍心看到羌族再次陷入水深火热,特地请燕国西垂大帅宁天龙出兵援助,诛杀叛逆,并保证燕国军队不会屠杀平民,不会烧杀抢掠,是朋友送来的马奶酒,不是敌人的箭矢,自己也将近日抵达王庭,亲自用仇敌的头颅证明自己的清白。
姜敖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发雷霆,传令自己的亲卫四处捉拿散布谣言的士卒,并出文告知牧民,这些都是燕国的阴谋诡计,姜慕制已经被燕国彻底控制了,并以通敌罪斩杀了数十名归来的士卒,这一下整个王庭已经开始炸锅了,本来他想用雷霆手段控制住流言,结果却更加流言四起,四万多死在自己手里的羌族士卒的亲属要求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甚至集结起来冲击王庭,请求他出面迎接回来姜慕制,当面对质,连大刀卫也都有些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前线的压力越来越大,领军的几名亲信已经催促援军好几回了,不是他们不打,压根就是没有军心可言,姜慕制出面阵前出言劝阻之后,士卒甚至出现了成建制的投降,要不是自己等人压制着五大部落的六万人马,恐怕早已经被姜慕制收为己用了,姜慕制的威望太高了,高到自己等人只能仰止的地步,在这么下去,恐怕不战自溃都不是没有可能,打又没有绝对的优势,除去姜慕制,后面还有一支八万人的西卫军,压根没有赢得可能,几人联名上书催促姜敖赶紧拿个主意。
姜慕制也没有轻易进攻,羌族流的血太多了,十万儿郎已经在这场战役内消外耗中永远的留在了尘土之中,他不希望自己接手拿回来的是一个支离破碎,遍地妻离子散的羌族,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瓦解自己亲叔叔的阴谋,如果非要刀兵相见,他甚至都希望是自己和他的叔叔一对一单挑,羌族已经元气大伤了,再也经不起如此消耗了。
周凌云率领的侧翼军团三万人马已经到达了约定的地点,和姜敖调来了镇守王庭的两万大刀卫形成了对峙局面,姜敖为了避免他们临阵倒戈,索性直接让他们与燕军作战,然而周凌云只是吩咐加固营寨,严防死守即可,他不想开启战端,如果姜慕制真的解决不了这个麻烦,那他们绝对不介意马踏羌族王庭,可惜宁帅已经下达军令,固守等待即可,周凌云也只能接受,帮忙可以,但是宣宾夺主就有点过分了,毕竟一旦开战,别说姜慕制不愿意看到,宁天龙那关估计也不好过,所以他也索性按兵不动,静候佳音了。
姜慕制最近已经成为了一个说客,沿途遇敌他肯定第一个出面处理,甚至连云朵公主担心他的安危,提出出面代替都被他拒绝了,他相信自己的子民不会对自己产生敌意,更加不会暗箭伤人,三万五千士卒已经接近五万了,一路上收拢残军,又从各个经过的地方组织起来新的羌族秩序,可以说姜慕制是这次最忙碌的人了。
姜伏虎是此次姜慕制军中前锋营一名基层军官,自己的父亲当年就是这个位置,自己又同样坐到了这个位置,他还记得自己的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不要试图与羌王作对,羌王是神之子,一个主宰王庭风雨的神,自己等人能做的只有服从,用手中的刀和胯下的战马去替他们的王拿回来属于自己的荣耀,所以他从头到尾都坚定的支持姜慕制,他也是这次返回王庭的一员,当姜敖四处搜查他们这些返回的士卒时,他已经出现在了看守姜慕制家眷的大帐,这里已经被看守的密不透风,不过这难不倒他,转眼之间就伪装成了一名军官,一身内庭卫打扮,蝰蛇刀拿在手中,轻轻松松就混进了大帐,他很好奇,内庭卫真的也投降了姜敖了吗?这可是羌王最信任的人马,身家性命不知道托付了多少次,怎么轻易就投降了呢?
内庭卫掌握在羌王最信任的部将姜木手中,此刻的姜木也是独木难支,一开始姜敖控制王庭自己出面交涉的时候,内庭卫就被彻底监视了起来,不过内庭卫战力还是挺不错的,凭借千人不到的编制,硬是挡住了姜敖进一步的动作,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姜敖同意内庭卫继续保护姜慕制的家眷,但是必须要接受自己的指挥,姜木一直都没有得到姜慕制的消息,也是无奈接受了姜木这个建议,带着内庭卫士卒和姜慕制亲眷三十余人,退守内庭卫的营地,和姜敖约定自己只是负责王庭安危,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内庭卫的职责只是保护王庭亲眷,不会离开王庭,姜敖也是存着拖一拖的心思,只要姜慕制一死,自己将不费吹灰之力,拥有这支队伍,现在拿下这支战力强悍的队伍自己恐怕也会损失大量的士卒,就算拿下了,恐怕也没有内庭卫这个名字了。
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才能摸进来内庭卫的大营,不过第一时间就被内庭卫发现了,然后他就被带到了主将面前,姜伏虎见到了姜木,告诉他姜慕制现在的处境,姜木喜出望外,自己的王已经快要回来了,自己的坚持得到了最好的结果,他让姜伏虎带回去了自己的书信,内庭卫将会誓死追随羌王,依旧是曾经那支盾牌和尖刀俱在的内庭荣耀,只要自己活着,就会保证王族成员安危,不会拖累羌王的,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姜伏虎也是内心有了底,带着夜色消失在了茫茫黑夜中,他要把这个消息带给姜慕制,至少让羌王没有后顾之忧。
戈壁荒漠中再次升起来了清晨的太阳,铁甲虽然还是冰冷异常,但是对于这些塞外的人来说,习惯了生死,太阳之下军阵似乎也多了那么几分肃杀,落叶凋零之前也曾苍翠欲滴,何况这些铁血儿郎,姜慕制昨日已经给了对面守军一天考虑的时间,今日如果还没有答复,自己就算留下遗憾也不得不出动兵马,攻击这些曾经自己麾下的将士了,风,似乎更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