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73],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74]。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75]?’吾对曰:‘定于一[76]。’‘孰能一之[77]?’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78]。’‘孰能与之[79]?’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80];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81]。其如是,孰能御之[82]!今夫天下之人牧[83],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84]。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85],沛然谁能御之!’”
章解
此章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为主题。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他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注释详“求也为季氏宰”章)孟子主张统一,但反对用战争以求统一;他号召当时诸侯实行“仁政”,争取人民拥护以完成统一;故初见襄王,因其问统一,就以“不嗜杀人”的道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