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1]。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2],曰:“贤者亦乐此乎?”[3]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4]:‘经始灵台[5],经之营之;庶民攻之[6],不日成之[7]。’‘经始勿亟[8],庶民子来[9];王在灵囿[10],麀鹿攸伏[11]。’‘麀鹿濯濯[12],白鸟鹤鹤[13];王在灵沼,於牣鱼跃[14]。’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15],故能乐也。《汤誓》曰[16]:‘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17]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章解
此章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与民偕乐”的主题思想;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两句为提纲,引《诗》、《书》中文王的“贤”和夏桀的“不贤”作鲜明的对比,形象地描述人民欢乐与仇恨的情绪,突出“与民偕乐”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