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44个成员国,在联合国领导下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的WTO,由于囊括了当今世界几乎所有主要的经济力量而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道,成为国际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如果被拒绝在这一组织之外,就如同经济发展几近山穷水尽,就意味着在世界经济之林中已经丧失了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一个无论世界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能被忽视的国家,在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及时地加入了WTO,从而实现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入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和转折点。
1.WTO的成立
WTO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简称关贸总协定),它成立于1948年,是由美国倡导,英国、法国等23个国家签署生效的,中国也是当时的创始缔约国。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形成,其主要宗旨是倡导贸易自由化,通过制定法律、促进谈判等手段来规范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协调经贸关系。关贸总协定的产生,对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调解缔约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矛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世界贸易的增长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使国际贸易规模从它成立时的670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被WTO取代)的43700亿美元,它也使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从35%下降到约4%,使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下降到12%左右。
“软约束”机制是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特点,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祖父条款”,即在关贸总协定产生之前已经存在的各国立法,如果与关贸总协定的有关内容相冲突,则优先适用国内立法。这一规定致使大国可以以国内立法来对抗关贸总协定。二是管辖范围狭隘。关贸总协定仅涉及有形货物贸易,而且它所协调的只是部分国际贸易货物,纺织品、农产品等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主要货物的产品都不在它的管辖范围之内。三是缺乏法律基础,关贸总协定还仅仅停留在由各国政府签署的、“临时适用”的多边行政协定,没有经过各国政府和立法机构的批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关贸总协定并不是真正的国际组织。
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区域化趋势同时出现,国际贸易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日益盛行,关贸总协定的“软约束”弊端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出现了关贸总协定是否有必要继续留存下去的问题。在经历过七轮谈判之后,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持续了很久,就关贸总协定的改革问题久拖不决,直到1993年底,马拉咯什协议终于达成,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国际性组织――WTO,以取代关贸总协定。1995年,WTO正式成立,总部仍然保留在日内瓦,原关贸总协定的法律文本继续生效,在此基础上,多边贸易体制协调的领域有所扩大,其管理职能得到深化,约束机制也得到加强。
2.WTO的基本原则和职能
(1)WTO的四大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是指对世界各个国家没有歧视地给予平等地位和待遇,主要体现在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两个方面。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在某个特定领域,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特权和豁免,都应自动地、无条件地给予缔约对方。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本国以外的其他缔约方能够在本国市场上与他国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外国企业在本国无差别”……而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外国企业在本国与本国企业无差别”,即对于进入本国的外国商品或服务,要给予与本国商品或服务同等的待遇和条件。非歧视性原则是WTO的基石和避免贸易歧视和摩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各国间平等贸易的重要保证。
②市场准入原则。WTO市场准入原则是可预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它以要求各国开放市场为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化。市场准入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关税保护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和透明度原则。首先,WTO倡导最终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虽然关税壁垒目前仍然是WTO所允许的合法的保护手段,但关税水平必须是不断下降的。其次,与关税相比,以配额、许可证和“自愿出口限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完全是人为对市场竞争规则的改变,因而是WTO所禁止采用的。最后,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稳步发展,透明度原则要求各缔约方对于所实施的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法规、法律和条约等予以公布。
③促进公平竞争原则。WTO不允许缔约国以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不公平竞争,特别禁止采取倾销和补贴的形式出口商品,对倾销和补贴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制定了具体而详细的实施办法。WTO主张采取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公平的竞争。
④经济发展原则。也称鼓励发展与经济改革原则,该原则以帮助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为目的,针对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而制定,是给予这些国家的特殊的优惠待遇……如允许发展中国家在一定范围内实施进口数量限制或提高关税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援助”条款,仅要求发达国家单方面承担义务而发展中国家无偿享有某些特定优惠的“贸易和发展”条款,以及确立了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更长的过渡期待遇和普惠制待遇的合法性。
(2)WTO的五大职能
①管理职能。WTO负责对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评审,以保证其合法性。
②组织职能。为实现各项协定和协议的既定目标,WTO有权组织实施其负责管辖的各项贸易协定和协议,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③协调职能。WTO协调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的关系,以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和凝聚力。
④调解职能。当成员国之间发生争议和冲突时,WTO负责解决。
⑤提供职能。WTO为其成员国提供处理各项协定和协议有关事务的谈判场所,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以帮助其发展。
3.中国入世是历史的必然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逐步取消了世界各国之间本来设置的重重障碍和壁垒,实现了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全球化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会,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够高、经济实力尚不够强的发展进程中受到全球化的冲击,特别需要注意克服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贫富差距问题
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都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其实际含义就是各种资源最终都将流向技术领先、资本丰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它们的企业,财富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手中,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始终处于国际生产链中增值最少的部门。
(2)市场的实际可利用率问题
贸易自由化以贸易壁垒的逐步降低乃至最终取消为标志,它使各国商品能够更多、更便宜地相互进入对方市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市场范围从表面上看似乎扩大了。然而,科技的进步导致使它最先出现的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利用这种优势,一股新的保护主义思潮重新有了它实现的途径,各类新型的贸易壁垒又悄悄耸立在发展中国家的门口。如技术性贸易壁垒,按照技术的类型可以分为质量技术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质量技术壁垒通过制定严格而苛刻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根本无法启及,因而被拒之于发达国家的大门外。如中国的纺织品和农产品出口,在加入WTO后,由于必须达到WTO所规定的技术出口标准,如对纺织品染色剂中有毒化学物质含量的限制以及对食品卫生标准的苛刻要求,导致产品出口量急剧下降……信息技术壁垒是将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应用于国际贸易之中,通过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更加快捷、高效的方式进行交易,尚未掌握和普及这些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因无法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而丧失参与贸易的机会。还有反倾销壁垒,在倾销裁决中,发展中国家很容易被发达国家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或不具有“市场经济地位”而被用以第三国“替代价格”作为衡量其价格合理性的尺度,很容易被认定为属于倾销而被课以高额反倾销税,致使我国的出口商品价格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丧失了竞争力。这在我国的出口实践中十分突出,入世以后,来自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指控越来越多,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而且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信心也有不小的打击。因此,虽然直接意义上的市场是扩大了……但实际的市场空间却因一些人为设置的障碍而严重收缩了,这仍然与贫富差距问题有关,这一点必须被发展中国家重视起来并迅速加以克服,否则贸易利益将在长期内被发达国家所掠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3)经济波动的波及效应问题
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将会更多地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自身经济的脆弱性和落后性决定了它对世界经济和发达国家经济的依赖程度更大,当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波动时,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不利的影响。
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之中,必须借加入WTO之机,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尽可能多的世界资源,以享受更多的国际贸易利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七大贸易体,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经有400多家投资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500亿美元,不仅是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截止到200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6099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中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2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六位。1979~2004年的20多年间,中国实现了9.4%的年均增长率,2002年,在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出现下滑的不景气的宏观大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高达7.9%,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亚洲经济的继续萎缩,缓和了世界经济低迷的状况。因此,只要世界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让中国经济迅速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运作体系中,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就会被更多地挖掘出来。同时,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近25%,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的开放将会为世界各国提供无限广阔的商机,将推动世界经济向纵深发展。
中国的活跃经济和它所蕴涵的蓬勃的发展潜力向世界证明:如果没有中国的参加,WTO就将是不完整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组织。作为一个负有责任感的大国,中国加入WTO将会同其他成员国一道,为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为加强各国联系和交往……为协调国际经贸关系而不懈努力,中国更将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加入WTO将会发挥出巨大的“正和效应”,为中国、为周边国家、为亚洲地区以及整个世界带来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