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谈论中国大学之风尚颇蔚,学界舆论界对此题目均颇感兴趣。至于1998年更借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机,很是热闹了一回。然而究竟是凑热闹的多,愿意坐冷板凳悉心研究的少。以1998年大学话题之热闹,能自出机杼,标领风潮者不过寥寥数册而已。现在“繁花似锦”之后,虽然有后继者勉力续步,但总让人觉得有“续貂”之嫌,太缺乏由独立研究而出的“十年磨一剑”的“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这种背景下读到《近代中国大学研究》,虽然难有《老北大的故事》、《北大精神及其他》诸书的那种大家风范和高屋建瓴,但毕竟“学术研究”不是“第三种笔墨”,踏踏实实做学问者的成果仍然值得一读。我以为此书值得特别提到者有以下几点:
一、认真严肃的学术态度。此书扉页起即刊出“社科院近代史所学术委员会意见”,并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亲自签名;接着又是两名研究员的推荐意见书。上述意见都颇为中肯实在,远非现下流行的很多“言不及义”的推荐信可比。这是此书的一大特点,也是保证学术著作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
二、尽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读者获得感性的认识,是学术研究大众化的尝试。按道理说,此书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作者并没有必要花时间精力去找那么多相关的图片资料,但事实上此类图片起了很好的辅助理解之作用。尤其是对那些非专业的人士来了解中国近代大学平添了许多兴趣和情趣,作者这种学术普及化的尝试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三、对中国近代大学做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梳理工作。实事求是说,虽然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史者不乏其人,但真正能将近代大学史做到系统梳理者并不多见,尤其是能“从一种新视角出发,努力勾画出近代大学同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分析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等不同类型高校的演变轨迹”。以一篇硕士论文而演化为洋洋二十余万字的长篇论著,尤为不易。
遗憾之处也不能不指出,可能是与作者的阅历和出身有关系,虽然在学术书籍的普及化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如图文并茂的形式等,但尽管如此,此书的可读性仍不甚强。读者感觉到更多的是严谨的考证和史料的引用,这当然显示了作者在收集资料、严格考据方面用功之勤,但事情总是各有利弊、瑕瑜互现,过分强调了史料和考据,而又未能达到运用入文章“炉火纯青”的地步,自然就很难呈现为文章的“自家面目”。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此书的话,恐怕这是以后值得下工夫的地方。
全书按照时间之纵向顺序,以六章构成,即:《清末大学教育的萌发(1862—1911)》、《近代大学教育的兴起(1912—1927)》、《南京政府统治时代的大学教育(1927—1937)》、《抗战时期大学的内迁》、《恢复和发展(1937—1945)》、《从复员到解放(1945—1949)》、《结语》。基本上将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比较注重政府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基本上以此线索来勾勒全书轨迹。但对大学的个案描述多而综合归纳少,虽然注意到了大学类型的划分,如将北洋政府时期大学划分为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及女子大学分别阐述,但谈及具体学校时,多半是对史料的梳理,如《私立大学的兴起》一节,主要举两个例子,即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然后继续罗列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同济大学、中法大学、厦门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结束时有数段文字作为归纳分析,让人觉得很难尽兴。
对于大学史的研究和写作究竟如何进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近来人文学者出于“人间情怀”的考虑,更多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因为“作为学术课题的‘大学’,不仅仅属于高教科研所,而且属于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参加者的“出自多门”,也使得这种研究日益丰富多彩,如何进行,自然是“见仁见智”,不必“强设藩篱”。但我想对研究对象抱“理解之同情”、“温情之敬意”无论如何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中国百年大学”内部。
只是说“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尝试与失败”、在政府的角度看“限制滥设大学、整顿私立学校”,“整理院系结构、注重实用科学”,以达到“努力提高教育效能”的目的,当然是必要的,但若能从大学作为主体的角度来做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似乎可能对那个时代的大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至于谈“从‘反甄审’到‘反内战’”、“迎接解放”,似乎太过渲染了政治的色彩,如果放在背景之中叙述未尝不可,但作为大学研究的主题,似乎有些“喧宾夺主”。
以上断想,恐有“吹毛求疵”之嫌,实在是对“中国近代大学研究”这样的题目私心期待甚高,难免有所失落,不当之处,也请作者读者诸君谅解。总体而言,此书以自己扎实的研究为基础,利用大量史料,对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发展做了较为系统之梳理,从“史”的角度来说仍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