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向孤,大荒人界“四宗三阁”其一的天地阁阁主。
何为“四宗三阁”即大荒中所有宗门教派中的一个简要称呼,大荒之大,有人的地方自是要有门派。在大荒人皇北禹大帝的统御下,现如今的大荒人界只分为:一观,四宗三阁,八府,十六门。
这些在号的三十二位(位置),皆是在北禹大帝统治下的门派,其余不接受北禹大帝管制的门派,被称为“异教派”是所有三十二位首要铲除的对象。
现如今的大荒,以人皇统治为尊,北禹大帝在位百年,明里暗里早已经稳固自己的根基。更是有这三十二位实力不俗且又忠心的追随者。慢慢的,那些不愿意接受人皇统治的异教派也都暗自龟息,毕竟近百年来的激战,使得异教派各派所拥有的教众也都伤亡惨重,无暇再与北禹大帝周旋,更是无法与之抗衡。
久战之后,北禹大帝也无暇再分心管这些异教派到底如何,所以最后北禹大帝规定,所有不在三十二位的所有异教派从此不允许再现世。既然不愿意接受人皇统治,自是也得不到大荒之中的资源,那便随意找地方自己且苟活着。不现世则以,但凡发现异教派现世,便只有一死,三十二位所有弟子人人得而诛之。
北禹大帝自是知道,自己掌管整个大荒人界,没有自己的施舍,这些异教派也无法存活,到时候还不是乖乖归顺,亦或是逐渐消亡,也省的自己劳师动众的去追剿,既浪费了时间又消耗着资源。
可是谁想,数十年过去,异教派当真是有骨气,不仅无一归顺且也无一现世。北禹大帝约莫着这些异教派估计已经尽数消亡,就算没有尽数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便再也没再过多过问异教派的事,久而久之的世人们也逐渐忘记了这些异教派们。
而慕向孤则是这三十二位中,排列前八的阁主。天地阁之大仅在四宗之下,就连与四宗中的雾隐宗相比,都是比之有过而无不及的存在。
三十二位中,每十年除天道观外的其余三十一位,都会有一场盛世,那便是三十二位的“人尊之战”
人尊之战,是三十二位地位更替的一次重要之战,想要晋升成为上位,就必须通过此战,低位挑战中位;中位挑战上位;上位挑战高位,挑战成功便晋升到失败者的位置,自己的宗门也将改门换面。
如慕向孤,他之所以能拥有现在的地位和威望,甚至能有比肩四宗的能力,并不是凭空而来。慕氏一族,在起初的三十二位中不过区区末流,从十六门中的天地门经过数十年的经变,每十年都要向比自己位置高的宗门挑战,一战便是七十年。
慕氏一族的天地门,历经了三十年的三次挑战从十六门成功晋升到八府,摇身一变,成为慕府。
此中的艰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一个下位的末流一步一步,仅靠稀薄的资源养练出一批不错的弟子,通过一次次的挑战成功晋升,如此壮举谁不热血。
起初的人尊之战,各三十二位均不以为然,毕竟最开始的名序就是按照实力划分,各家也都没有异议。可经过几次人尊之战,各位看到慕氏从一个区区末流成功跻身中位八府。各三十二位中,下位的重拾信心,力争上游;上位的不敢松懈,保位争上。
七十年!幕氏用了整整七十年,七次挑战,失败两次,成功从原三十二位末流的十六门,跻身四宗三阁,并且站稳了脚跟,成为大荒之中举足轻重的一员。
从此的天地门、慕府更名为天地阁,被北禹大帝亲赐封地,自立山门。慕氏一族可谓是挣足了脸面,一代一代的慕氏族人的血汗,终于在今日稳固了根基,稳定了声望。
而慕向孤作为这一代的阁主,曾发起过三次挑战,第一次便是成功跻身四宗三阁的一战,险胜。
第二次则是挑战四宗,惨败;而第三次挑战四宗,仅仅是惜败。何为惜败,即上四宗险胜。
而险胜的就是雾隐宗,雾隐宗虽然在四宗中实力最弱,各三十二位也都是心知肚明,但是能从起初开始就居身在四宗百年的实力,也不是可以随便小觑的。
但是慕向孤的天地阁,偏偏两次三番的挑战,仅是二十余年的时间,便从惨败变成惜败。所有的下位都在期待,期待着下一次的人尊之战,会不会慕向孤一统天地阁成功晋升,把雾隐宗踩下去。这样,其他下位也均有希望拉雾隐宗下来,踩着雾隐宗上位。
毕竟,如果雾隐宗真的从四宗的位置掉下三阁,信心必定大减,谁也说不准会不会一蹶不振,从此成为其他下位们拉踩上位的对象。
今日,便是慕家大喜——慕向孤的一位妻子再填新儿。
虽然娶妻生子在大荒并非什么稀罕事,但是因为现在的人皇统治者:北禹大帝,他育有四子二女,所以人们传言:只要谁能终其一生诞育四子二女,便也可如同北禹大帝一般威能万千,震霸一方。
此传言,北禹大帝也有耳闻,当时北禹大帝也只是淡淡一笑,要是单单靠生儿育女便能和他一样可以统御大荒,成为一方霸主,那他这人皇当得也未免太轻松了,而且这大荒之地恐怕也不够分割的了。
也是,虽然大荒不少人为了追求此传言,也的的确确做到这般了,但是也没人能像北禹大帝一样统御大荒,毕竟现如今的人皇也只有一位,仅此一位。
除非是自己不想活了,活腻了,才会想到去挑战北禹大帝,那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但虽说是传言,人们也均知威能万千,震霸一方与此无关,但是终归能和北禹大帝有同样的福泽可以诞育四子二女,也是人生一大喜事。
所以今天,幕府的喜事便是如此。慕向孤膝下已有三子二女,本无意去追求那坊间传说。但是自己的妻子还是在一夜中告诉了他这个事实,他心中也是激动万千。
尽管传说中的结局是假的,但是这般福泽也是同样深厚,既来之则安之,况且喜填一子也并非什么坏事。
天地阁上下尊称三位少主,但是在慕向孤看来,这三个儿子都资质平平恐难成大器。自己如今也年过半百,虽然大荒人族习武修道者的寿命大约都在百年左右,但是自己还是很想早日退位,希望子承父业。
好在这次的新生儿又是男丁,慕向孤也是给予了其厚望:希望这个儿子,别再像他的三位兄长一样了,慕向孤暗叹。
天地阁坐落在一处群山之中,是当年北禹大帝亲赐的封地,群山冠林也算是一处不错的位置。当年北禹大帝看到慕氏一族一步一步的从下位晋升到如今的地位,心中也有暗自称赞,当然,他在暗地里也是帮了慕氏不少。
北禹大帝是聪明人,他知道慕氏一族的抱负和野心,同时他也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一直以来明里暗里的给了慕氏不少的稀缺资源及好处,这亲赐封地的殊荣不也是慕氏头一份么?
当然,慕向孤现在所带领的天地阁也都是忠心耿耿的效忠于北禹大帝,慕氏也是聪明人,自然也是知道效忠北禹大帝的好处。
两者可谓是一拍即合,虽谈不上狼狈为奸,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北禹大帝借助天地阁的黑手,不知道铲除了多少异己,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而天地阁也是在北禹大帝处得到了不少稀缺珍贵之物,用来壮大门楣,淬炼强兵,慕氏能有如今的实力,恐怕也是有这北禹大帝的一份功劳。
天地阁的山门之上,仍有道贺的宾客往来,各门各派的长老、核心弟子乃至于几位下位门主也偶有到场亲自拜贺。
可谓是人满为患。
“恭喜恭喜!恭喜慕阁主。”一道洪亮却又不失气度的声音从大厅门外传来。
来者是一位胡须皆白,但是头发却乌黑油亮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约莫六七十岁,但身形却也还算健朗,看不太出究竟多少年岁。
老者一边道贺,一只脚也同时迈进了大厅门槛,他脸上带着笑意,双眼眯起,看上去像是他今天大喜而不是慕向孤。
慕向孤闻言,向老者望去,先是一惊便赶忙从座位上站起向其迎去,可虽说是起身相迎但动作却慢慢悠悠:“哦?什么风把张老门主给吹来了。”
老者听罢,仍是脸带笑意朝慕向孤走去,动作也同样缓慢,似乎是突然老了几十岁,走不动道了一般。
慕向孤见状,哈哈一笑接着道:“张老门主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慕向孤同样面带笑意,随手一让:“张老门主,请。”
被唤张老门主的老者,仍然保持着刚刚入门的表情,身子向旁一侧便坐到了一张大椅之上:“慕阁主,客气了。”
二人言罢,老者刚坐下,就从大椅之后绕行过来一名身穿长袍的男弟子端着茶水走了过来。慕向孤随即一摆手,伸向老者身边的方桌道:“看茶!”
男弟子也是动作麻利,恭恭敬敬在老者一侧的方桌上放下茶盏便退了下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躬身献茶到贡茶到桌都没有发生一丝声音,可见此人实力不俗。
老者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这位端茶递水的男弟子,端起茶盏慢慢饮下一口。心中暗道:果然是慕氏,就连一个侍候都有这么强的功力,真是不简单啊。
慕向孤也不再与其纠缠,道了声还有其他宾客需要招待,就闪身离开了。
慕向孤转过身后,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冷意。此时的老者,在慕向孤转身的一瞬,也同样脸上笑意全无,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鄙夷和憎恨。
老者名唤张赤云,是排名第三十位的十六门赤炎门的门主,外人都唤他张老门主,之所以获此称呼,是因为他今年年岁已经八十有余还没有退位。
而原因也正是因为慕向孤,之所以二人刚才如此表现也因如此,张赤云原是三十二位八府中的赤炎——张府。当年慕氏为爬上位,在一次人尊之战挑战了赤炎张府,虽说本就是常理之中,但是当年一战,慕氏族长也就是慕向孤的爷爷,慕维生下了重手打伤了张老门主的爹,张赤海。这一战导致张赤海暗伤难愈,修为再难进步,更因降位下位,资源剧降,门中不少弟子选择脱离赤炎门,导致赤炎门至此之后一蹶不振成为他人的垫脚石,直到如今没落到排列三十。
没过多久,张赤海去世,将赤炎门传位于张赤云,并立下遗属让张赤云带着赤炎门众弟子重返辉煌,再次登顶八府乃至更甚;亦或是超越慕氏使其折辱,方才不辱张氏使命。
张老门主深感惭愧,数十年过去,自己依然没有做到。甚至现如今的赤炎门日益衰败,流落到区区末流,他何以甘心啊,但是又能如何,如今的他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慕氏必亡。
张赤云心中暗道:哼,慕向孤,想你这新儿活着那也得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气了!呵呵,张赤云嘴角一扯,奸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