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下午,历带着几个后生在房里查看毛皮。连日多雨,空气潮湿,他怕毛皮上长霉点。申带着寒气走进来看了一时,问他要不要转去他们那排屋子的堂屋里查看,那里地方大些。历点点头,便和几个后生抱着毛皮随申去了堂屋。见他们过来,申的两个孩子过来将火盆移到屋角,又铺了两张席子。尼能族五人将毛皮堆在席子上,毛皮放下时腾起一层灰。历铺开一张,正要从头仔细检查,申拉着他道:“这种事情让几个小子做就好了,我们到前面去坐坐。”说着不待历说话,拉着他便走了。
一时所有毛皮都检查收拾干净,季走到前面来,却不见历叔的身影,恐怕是与申二人出去了。
天快要黑时历叔与申一前一后回来了。那时正要准备吃饭,他们的饭已摆上来,历邀请申一起吃,申摆摆手说他到后面吃,便走了。一时吃饭洗漱,当夜无话。
后面几天仍然一直落雨。终于有一天快中午时,外面有人喊道:“天快晴了。”屋子里的人便都跑出来看。果然,天空的云升高许多。虽然看着仍然有厚度,但是有的地方已透出青天的颜色来。看着这副情景,地上的人都很高兴,纷纷道“终于天晴了。”
又等了一日,天果真完全放晴了。来换换的人纷纷到城内东北角的一块平地上去看,出去进来的人人口里都在讨论那地究竟干结实没有,可不可以用来摆放物什了。有的说还没干够,脚踩上去还是起泥;有的说已经差不多,真要摆也摆得。“不过最好再晒一日。”堂屋里吵吵嚷嚷,好像所有人都在发表意见。气氛之热烈,一扫前几天的沉闷。
又过了一日,一大早去瞧的人回来道:“干透了干透了,这次是真干透了。”于是便有人陆陆续续的跑去看,又跑回来和人探问,问旁人打算何时把自己带的东西摆过去。连村子里的人也都不断过去换场看看,小孩子更不用说,早已经在换场绕圈飞了几圈了。
如今阳地换物的规矩已经很成熟。可直接物物交换,也可使用一种阳地提供特殊的白色石头。物物直接交换自不必说。可详细说说的,便是这白石的使用方法。
比如,一块整毛皮可换三十块白石,拿着三十块白石便可去换取想要的盐,谷,陶罐等等,收到白石的人可与换换人换取自己想要的物品,也可从阳地换取,最终换完之后,阳地再收回白石。
具体换价由阳地执官与各族商定,执官保证这些白石一定可换物。当然阳地因此要收取一定的实物做资费。因此这种方式换换人一般不轻易采取,他们只有在自己所有之物与所需之物不匹配时,才不得已去先换白石。
与尼能同住宁家的大河北边人已几次和历说了两家直接换,他们手上有盐,正想要毛皮,换价甚至可以稍微高些。历原本想等开场之日多比较几家再定,但是此人几次找他说,且给出的换价也确实比往年高,历想了想便同意了。如今盐已经拿到了手上,他便不如那些未换到的人着急,只等开场之后让四个后生去见识一番,便可以启程回去了。
所谓换场,不过是城内东北角一块大的平整空地,四周树木环绕。夏天时是纳凉的好地方,秋天则是晒谷之地,谷粒归仓之后,则变成了换场。尼能他们今年来得迟了些,最热闹的换场时间已经过去了。然而,纵使如今只算尾声,也是四个后生之前从未见过的热闹景象。
换场上,不仅有四方各族之人,阳地,甚至阳地往东远近姜寨村邑城池也都有人过来。换场摆开的草席上什么都有:皮毛,盐,谷子,各式陶器,麻布,成衣,石器,鞋,各式腌肉腌鱼腌制的果子,各式晒干的果子和野草,甚至有专门做给小孩子玩的各类陶俑,木制或草扎的各类小玩意等等,不一而足。
换场上,既有直接以物换物的,也有几人聚在一起商议的。更有人袖着手,什么都不换,只为四处观看的。换场上一时人声鼎沸。
历领着四个后生,也随着人群一趟趟地看。历一边看,一边心里琢磨:既是看除了盐,毛皮,陶罐这些生活必需品外,还有哪些物品得人的喜欢;也是看那些东西怎么个形制,怎么个做法。
换场只有今日一天,上午就给各换换人直接沟通交换;下午,一般便是由阳地执官出面,当场主持以白石换物的事宜。
历一行人在场上看了一圈,等看完了才见换场上人少了好些。好些换换人如尼能一样已经换过了物品。加之此时太阳大起来,阳地人有好些也回去了,预备着下午再来。
历叔便要招呼四个后生一起回宁家去。中午吃过饭,历还与宁,申二人闲话,四个后生已经等不住,径入城往换场去了。
四人到了换场上,各有各喜欢看的东西,一时便走散了。季逛了一圈,看到有两人面前一摊摆着许多琢磨过的小石头,有两三个阳地年轻女子围在那里。那二人脸上带笑,眼睛却灵活的盯在那几个女子手上。季看了一会,才恍然原来他们是怕人偷偷带走一两块。等那几人走了,他走过去站在一旁看着,手并不去碰那些石头。
那两人将乱了的石头个个摆好,中间一个年纪大的转眼看见季,又看见他身上的穿着,便知道季是山里来的人。眼前无事,他便与季闲聊。问季是哪里的,季答是西南山里,那人便问是伏牛山?季点点头。那人又问,你们还是要换盐?季又点头。
季不说话,这人问了两句没办法再问下去,便转头看着前面走过的人流。忽然,季开口问他这些石头怎么换?那二人仿佛听了个大笑话:山里人连玉也不识得。只是他们惯于走南闯北,面上倒不让人难看,只年长那人解释道:“这不是石头,这是玉。”
季看出了那人脸上的轻视表情,脸上有些发烧。有一瞬间他几乎就要拔腿而走,但他仍问道:“怎么区分呢?”他这是请教的态度,那人心里有些愉悦,看眼前没什么事,便索性和这山里小子说一说。他拿起摆在他面前的一块,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玉环。”
那人有些惊讶,他上下瞧了瞧季,道看不出来:“我以为你一点不懂,原来还懂一点。”说着他将手里的玉环递给季,指点他仔细观瞧。
“你看这里面,仿佛有汪水,又仿佛有油。可以看到里面,却又看不透,与普通石头大不相同。摸在手里,滑溜溜,让人舍不得放下。”
这人说的时候,又有几人过来,看衣着多是和季一般都是四方之族的人。他们站在季的旁边一起看他手里的玉环。那二人见围过来的人多,也有心给自己的东西做个宣扬,便指点季,把玉环拿起来对着日光看。季如言举起对着日光,旁边人惊叹道:“果然!日光下似透非透,颜色真美丽啊。”
其实这块玉环石性很重,只偶尔地方有些玉的质地。季看了一时,将玉环递还给了那人。旁边有人问这些玉石怎么换。那人便道:“可换的东西多了。毛皮,盐,谷子,麻,都可以。”
“毛皮怎么换?”季问。
那年长之人看了季一眼,问他想换哪块,季指了指他面前的那块玉环。
“这块啊,这可是最好的一块。要换的话,至少得一块整鹿皮。”那人矜持道。他这话一出,旁人都哗然:这换价也太高了点!一块整鹿皮,足可以换四十罐盐,六十斗谷。就这么一块石头,开口就是一块整鹿皮!
“诸位可别觉得这换价高。”面对哗然声,那人一点不着急。“玉,乃山之精。群山与天地同寿,日聚天光,夜收地气,千万年里,才聚集得这一点点玉石;其二,玉包裹在粗石中,需经过切,磨,刻,琢,费尽人力心力,耗时数月才能得这么一块。各位说说,我这换价难道高吗?再者,我这块还不算顶好的。你们可知在姜寨王城,这么大一块,顶好的玉是怎么个换价吗?”他环视众人,问道。人人都看着他。
“十块整好皮!”他伸出手,傲然道。
这个换价更是闻所未闻了。众人大为惊讶,以至于都不怎么相信,讨论了几句便都散去了。那人见人都散去,心里只是摇头:他们之前都只在大河以下的村落交换。这次是听说阳地换场热闹便过来试试,哪知阳地人居然如此不懂。这趟他们只怕是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