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一个人回到了房间,她缓缓坐在沙发上掏出喷雾瓶,不知为什么竟突然笑了。
林子瀚,或许已经习惯对陌生事物保持过分警惕和揣测,这不得不说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最真实的保护,更何况根据他现在所知道的做出那样对自己的推测看上去也非常顺理成章,再加上自始至终都没有其他人告诉他关于她母亲的事情,而那原本关系到亿刻集团董事长的事故按道理肯定会在各类媒体上经历一场狂轰滥炸的肆意报导和渲染,此时莫名其妙没有半点声响,所以在他的世界里似乎也只剩她能有机会告诉他就在不久前林刻和她的母亲到底经历过什么来消除现在他们之间的误会,可是……她真的需要林子瀚的理解吗?
哦……不,她不需要。
因为她和林子瀚之间的关系,不过由一纸契约换来的日常监护雇佣关系,再加上从见到林子瀚的那一刻以来发生的种种不快,她自认为自己和林子瀚从根本上是分属于截然不同的世界且性格相反的两个人,自始至终丝毫没有意愿和他成为朋友或发展除雇佣关系以外其他任何牵连,所以注定会在未来某一天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的她和他又何必扭扭捏捏彼此勉强。
而那样思想、生活还有观念、选择以及环境差异巨大的她和林子瀚,如果真有一天要成为朋友了,必然是要做一番比她之前经历的一切都要艰难和激烈的努力的,因为真正的“朋友”也从来不是平白来的,可她现在已经没有丝毫力气能顾及到母亲对她最深的期待以外的任何东西了,只有不顾一切竭尽所能让那么多年苦苦挣扎依旧毫无起色的“学业”,能够在距离高考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一个极大的飞跃,她才能有足够的力量继续活下去,继续在没有母亲在的日子里活下去,只是……学业啊。
想到这里,她深叹一口气仰靠在沙发背上,眼神不禁透出一阵莫名的迷茫和黯然,脑海渐渐回想起从乡下来到城市里上学的那一年,仅仅第一次测考“失败”就瞬间让从前学习成绩始终靠前的她全部的自信心默然崩塌了,第一次让幼小无措的乔绪花那么赤裸裸面对自己突然莫名其妙变得“学不如人”的那一个鲜血淋漓又残酷灰暗的现实,也第一次让她终于克制不住激动又备受打击的情绪,当着开学首次家长会上所有陌生大人的面那么崩溃懵懂大哭了一场。
尽管就在那时候,从小在学业上那么自信骄傲有力量不断带给外公外婆安慰的她,心底那么清楚知道那样做到底有多么丢脸,多么的令周围所有大人失望和嘲笑,多么的令当时控制不住全然只因软弱无能而忍不住哭出声来的她自己,感到失望。
但这世界上或许不会有一个人能够理解,那一刻她真实从梦想神坛跌落进绝望地狱的愕然和无措,还有那一种自我失望的强烈错位感,甚至连后来清醒过来的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当时失控到那样地步且只知道痛哭流涕的人,就是从前那么骄傲自信的乔绪花。
是啊,从小到大直到现在她最亲近的大人,都潜移默化在用言行举止和态度情感向她渲染那向往学业尖顶的朝圣到底有多么重要和闪耀、多么漫长和艰难,所以需要她不顾一切疯狂追逐、努力前进,十岁以前她都认定自己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去实现努力供养自己长大的他们这唯一的期盼,所以总在有意无意逼迫自己对这一条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迷惑和怀疑按下不表。
直到十岁以后的那一年所经历的一切,终于将她从前凭着先天天赋轻易得到的种种所谓“得到”一一戳破,她才真正明白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存在,这条充满疑惑和艰难的求学路极大可能只能走入平凡甚至不堪的境地,再加上之前那些年习惯生活在乡下的她,虽然得到过许多好成绩,却未曾真正在大人的约束和监管下培养出可以坚持下去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由让突然就陷入愈发惨烈和复杂的厮杀战场里的她莫名其妙变得更加困顿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拿什么样有用的武器,才能真正抵挡住那席卷而上又来势汹汹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自我怀疑。
最终,只能像看不见灯塔的夜航船一样没日没夜让自己深深沉溺在茫茫题海和忙乱纠错里,可那始终丝毫波澜不起的学业成绩,就在她惶恐不安又忙乱无序的自救时间里变成越来越坚不可摧的冰山,她隐约间偶尔能感知到这血淋淋的惨烈真相,也已经没有勇气从那混沌无序的自我矛盾又自我欺骗的“努力假象”里走出来。
因为那些日子里母亲的失落和期望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加醒目和强烈了,就像凌厉又尖锐的冰刀一寸又一寸竖起在她苦苦挣扎又无力挣脱终于日渐孱弱而焦虑的灵魂近处,每一天让她越来越不可救药深陷在迷茫而无力自救,甚至可能最终连母亲所有期待都一并毁灭的一种深恐忧惧里,可她明明已经那么压抑勉强自己费尽心思去努力了,母亲也已经那么宽容大度坚忍在越来越痛苦的辛苦和挣扎里了,事实却始终没有多大的起色。
乃至于后来母亲开始想尽办法给她报了各种文化课补习班,让她丝毫没有空间和时间感受其他任何事情,还在坚持认为那一切都是……为她好,殊不知她对于学习这件事早已心生厌憎和忌讳,乃至对母亲不断逼迫自己疲于应付那终日惴惴不安又不敢停下的单调又枯燥的学习生活,情不自禁生出越来越深的厌憎和排斥了,因为她忽然在那样矛盾又自责的生活里明白过来,原来做了从前失利于名校的乔青的女儿,做了当代形势下的普通学生,她这辈子唯一的前路只能是考上名校,做个令周围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名校高材生。
可是……她又真的喜爱学习吗?
不,不是的……首先,她不得不承认十年以前从老师教的那些文字、图片、语言还有声音里,她确曾认识过“学习”真正带给心灵的快乐感受和精神滋养,就像一首穿越老师的声音从遥远时代的诗人和伟人缓缓走到她面前述说那些年代里、那些困难多舛的环境与命运里,他们到底为什么会有当时那样的感受和思想、精神,所以她确实也曾对通过“学习”让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更深进入他们的世界感到过由衷的向往和好奇。
直到有一天那样珍贵且需要空间的感受,都敌不过以“学业”作为竞技的标测名利场,她能感受到的全部只剩下被无数标榜“优秀”的分数、排名和竞赛排斥在外的孤立无助和沉重窒息,仿佛没有得到一个好看的数字,就应该在周围所有人异样和奇怪的目光里接受几近自我羞辱和自我否定的莫须有惩戒,就应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她其实并没有那么如自己想象的努力和殚精竭虑。
可只有后来的她才明白过来,那都是源于她已然对这种全然以“竞技”定义一个人全部的“学习”厌烦透顶,不想自己连最后一丝保有自尊的认知都被这样专制统一的精神屠宰场给彻底剥夺去,最终沦为毫无方向还在时势造就的无声“卑微”和“自疚”里沉沦的“傀儡”,毕竟人这一生是有那么长的时间,人心又天生这么丰富温柔又澄澈多彩,本就不该只被同一个社会框架束缚住,即使这早已成为大部分人一生里不可或缺甚至津津乐道的框架。
但……这或许只是上层人物为决定社会核心和平衡矛盾在无计可施情况下选出来尚且能够行得通的工具罢了,毕竟要给每一个独特的灵魂分配一个极为合适的评判标准是绝不可能的,这个社会时至今日还处在自我完善和试错的过程里,就注定没有足够力量关怀到每一个人的教育形态,只能以有限又差别完全的资源尽可能以平等机会推出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一种有待商榷和改进的教育形态,身处其中每一个平凡人其实没有什么足够力量去改善这样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也就或多或少会不由自主深陷其中乃至执迷不悟。
只是不论社会形态怎样、标准规则如何、哪些人在打算什么,都绝不能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和家长放弃思考真正教育和孩子真正内心到底怎样的虚伪自伤的借口,毕竟每一个孩子从一开始都是裸奔在旷野上的,如果连最需要起引导和示范作用的教育者和家长自己都已经放弃成为感染和牵引孩子感情和思想的缰绳,甚至固步自封死守一切约定俗成去墨守成规关照自己唯一又特别的孩子,又怎可期待他们未来能变得不一样的出彩或优秀?
可反过来去想,如果作为家长或教育者的他们开始真正思考,孩子骨子里应该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意义和旅程到底是什么模样的了,就会明白除去社会规则外的其他许多事情也很重要,毕竟要描画出一个足够好的“人”模样,从来不止关乎什么分数、排名还有竞赛,还包括自尊、自强、自信,同理心、智慧、胸怀和承受力、勇气……
而可悲又无力如她的母亲就是那一类最最墨守成规又懒惰甚至害怕思考的家长代表,做了一切她最最厌烦又排斥的事情,甚至让她无处可诉内心满满的委屈和愤怒时,仍无能为力深陷在那一种致命又痛不欲生的自我羞辱和自我谴责里,一点也记不起自己熬夜做题到流鼻血,终日将精神全部投诸在堆积如山的各类教辅书里,甚至连用饭时间都时常啃着面包逼迫自己背着课堂笔记,最后胃疼反复发作被人送到医务室里依旧不敢告诉母亲一声。
直到后来有一天又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她依旧惨败到丢盔弃甲,不得不和那些平常下课就见不到人影的同学一起被老师叫起站到垃圾桶旁边,整整一堂课遭受所有人异样眼光的批判,她始终没能听进去一个字,第一次感觉自己再也不能接受这样令自己无能为力的挫败了,于是下完课趁所有人不注意就跟着几个习惯溜出学校的学生翻墙跑出学校,独自在大街上逛了一整天,也终于第一次给自我折磨那么久的自己完完整整放了一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