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哥们,为人忠厚老实,原来在出版社做编辑,因为文字功底好、工作踏实,出版社领导提拔他做编辑部主任,一开始坚辞不受,后来耐不住领导的思想动员,勉为其难当上了编辑部主任。在这个职位上,他干得很辛苦,但也很称职。不久,上级机关来人找他谈话,要他出任机关办公室主任。他很犹豫,但还是答应了。一方面,办公室主任是个人人羡慕的肥缺,他也想在事功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的适应能力。办公室主任也叫“什么都管主任”,既要协调上下关系,又要搞好后勤服务,很多时候,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都不是他的强项。几年下来,在这个职位上,他是苦不堪言。离自己熟悉的业务工作越来越远,行政工作他也力不从心,进退两难,
职场中,总有一些工作,是你无法胜任的。放弃那些你根本不能胜任的工作。如果你确实努力了,还不成功的话,那就不是你努力不够的原因,恐怕是努力方向以及你的才能是否匹配的事情了。这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赶快放弃,及时调整,及时调头,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亲爱的职场达人,以上所讲的“加减乘除法”,是我在二十多年的职业履历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我始终坚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佳才能区,一增一减、才能放大你的能量;一乘一除,才能扩展你的心量。只有会定位的人,才懂得选择。
【强人强语】
很多求职者与其说是找不到工作,不如说是找不到自己。
如果你在一个路口走错一步,最多时需要多走四个路口来纠错。正因为我们是小人物,在事关职业发展的大问题上,更要少走弯路,小虾米更要“站步高,留步宽”。
所谓职场人的自我定位,说白了,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目前在职场中是个什么角色,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人生就像一场戏,什么角色演什么戏!
群体一致是强大的象征,一个人要放大他的优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获得足够多的实战经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佳才能区,一增一减、才能放大你的能量;一乘一除,才能扩展你的心量。
放手,还是放手一搏?
在任何一个组织,拥有鲜花和掌声的,永远都是一小部分人。有人说:“我们都是职场的小人物,在单位无权无势,每天忙忙碌碌,兢兢业业地工作,干出的成绩是上司的,出了纰漏,最先倒霉的却是我们。”也有人说:“现在的生存压力多大呀,每天面对工作,我都战战兢兢。遇到个好上司,还有升职的机会;要遇到一个不通情理的老板,不给穿小鞋就不错了。”……我想,这些抱怨都是职场中的真实状态,但是滴水见阳光,一朵花里能看到天堂,在不同的人眼里,往往有不同的世界。一些人的抱怨,却是另外一些人的机会。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或曾经是职场的小虾米,但是小虾米就不能成长为大白鲨吗?通货膨胀、房价飙升、升迁渺茫、涨薪不力……年轻一代的生存压力确实很大,那我们为什么不化压力为动力,积极地去改变自己,适应现实呢?我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生活在一个传统价值崩溃、选择多元、理念变革的时代,我们不应该迷失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应该学会选择——或者放手?或者放手一搏?
其实,学会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召开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人们大都不愿轻易改变自己认定的东西,然而,人们总是对现在不满,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你总会发现职场人的这样一种心态:让人遗憾的工作,只有一个——现在的工作;让人期待的工作,也只有一个——下一个。
寻求改变,还是不改初衷,这是职场人永恒的矛盾。我们总是生存在放手,还是放手一搏的困境中。下面这个小故事,或许能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统计学家卡奈曼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他在两个大罐子里,装了两种球。其中一个里面有10个球,9个白色、1个红色,另一个罐子里有1000个球,其中58个是红色,942个是白色,这些球的手感都是一样的。卡奈曼制定了游戏规则:每个人可以把手伸进这两个罐子中的一个,摸取一次球,如果摸到红色,就奖励1000块钱。
他请了很多人来完成这个测试。结果是大多数人都选择把手伸进了那个装着1000个球的罐子里,而实际上在这个罐子里摸到红球的概率要比另一个罐子小得多。
大多数人为什么倾向于这样一个低概率、低收益的选择呢?原来,大多数人只注意到了,58比1大得多。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选择,都是凭自己的感觉,而人的感觉往往并不准确。很多大家都认为对的事情,恰恰是不对的。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职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理性地去选择,而不是跟着感觉走。我们大部分人做不了老板,只能成为职业经理人。选择一个公司或者老板,就是你职业生涯的一次投资。很多人总是很容易被外在的好处所吸引,薪水的高低、职位的大小,容易使我们失去判断力。小虾米何以能成为大白鲨?就是在一个恰当的时刻,做对了选择。这个选择就是他进入了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公司,或者跟了一个知人善任的好老板。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我不会选择,而是我不能确认我的选择是否是对的。的确,运气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很多人的担心,其实是害怕未来可能的失败。然而,我要告诉大家,如果把你的选择看做一次投资,那请不要害怕投资失败,因为失败了也是资本。
亲爱的职场中的朋友们,我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惨烈的商战,我不敢说,我没有犹豫过,但我敢说,每次面临选择,除了相信自己的判断之外,我都是在和命运赌博。如果失败之后还能呼吸,那为什么不从头再来?如果挫折之后心有未甘,那为什么不收拾行装、继续出发?如果遭受打击了还能承受,那为什么不继续努力?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忍耐的下一秒,或许就是成功;不要害怕坚持,因为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都在错过。
无论如何,如果你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为你这个决定坚持下去。放手之后,就要放手一搏!在你放手一搏的过程中,下面这些建议,或许对你有用。
第一、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
是的,我们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也有价值。小鸟可以帮助狮子吗?当然可以。因为它飞得高看得远,可以帮狮子看清前行的路。人们常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换个角度想想,没有癞蛤蟆,天鹅也会寂寞的。很多人担心自己经验不够、能力不行,这种想法大可不必,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人,初入职场时一样没有经验。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一样有很多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你难道不能吗?
第二、不要害怕犯错误。
谚语说:“常再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同样的道理,常在厨房走,哪能不切手?工作中犯错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错误——你可以犯错误,但不能没进步。那些曾经是或现在仍是小虾米的朋友们,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有什么可怕的。人生最大的力量,就是豁出去的力量,爱拼才会赢。
第三、不要去指责别人。
从我的经验来说,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就看他能否真正地读懂人性。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家庭主妇给客人端上米饭,客人称赞说:“这米饭真香!”
主妇兴奋地告诉客人:“是我做的。”
客人吃了一口,又问:“怎么糊了?”
主妇的脸色骤变,赶紧解释道:“是孩子他奶奶烧的火。”
客人又吃了一口:“还有砂子!”
主妇又答:“是孩子他姑淘的米。”
人性中总有拈轻怕重、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在工作中,你的领导推卸责任,你的同事推三阻四、你的下属另觅高枝,请不要轻易地去指责他们,因为,这种情况,在你身上也有可能发生。做好你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不要忘记让自己增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谁如果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竞争,那一定是白痴。的确,一个人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做成事。但是,谁如果忽略自己的劣势,那一定会坏事。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服装生意的老板。这位哥们创业的时候,小学文化程度,对企业经营,几乎一窍不通。有一天,税务局来查帐。他很紧张,因为不懂财务制度,查出了很多问题,也闹了很多笑话。没办法,他开始努力学习财务;又过了几年,他的企业规模做大了,有人又告他品牌侵权,他只好硬着头皮打官司,于是他又去钻研法律;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他的公司又开始做外贸,他又不得不学习外汇知识。这么十几年折腾下来,现在,他公司的销售额也有十几亿,而他也从小学文化程度,成为业内专家。
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创业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他们既要懂生产,又要会销售;既要善于经营,又要精于运作。他们靠什么成功?就是既发挥优势,又不忽略劣势。其实,从现代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才能增值的理念,职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就应该及时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你可以是某个专业领域的高手,但你必须在其他领域拥有基本的知识。
职场中的很多人,都在不断强化自己的长处,这没错,但是,也希望你能关注一下自己的短处,尤其是影响你长处发挥的那些短处。
第五、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
每个职场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有期待,升职加薪,抑或成为公司明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就欲,都希望做出非凡的业绩。但是,如果你还是职场的小虾米,我希望你能调低自己的期望值,金字塔不是一天修成的,罗马也不是几步就能走到的。
我曾经有一个下属小刘,在集团总部企划部。他的能力很强,对一线市场的情况也比较熟悉,但是性格有些急躁。来公司已经两年多了,工作卖力,他的直接上司很欣赏他,算是企划部的顶梁柱。有一年,公司决定选调总部的一些青年干部去分公司任职,他也递交了申请,我思虑再三,还是否决了他的申请。于是他来找我,我至今仍记得当时我和他谈话的场景。
小刘:“赵总,公司选调青年干部去分公司任职,我递了申请,您没有通过,我想不通……我想辞职。”
看他满脸通红,我说:“先不说你辞职的事情,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小刘搓了搓手,不大情愿地回答:“反正我的资历不够呗,我也不知道公司的选人标准是什么?”
我说:“小刘,看得出来,你有怨言。而且论资历,你是够格的,论能力,你也是够格的。”
他很惊异地望着我,说:“赵总,那为什么不选择我呢?连公司来的新人,都有机会去,难道我的业绩做得不够好吗?……”他顿了顿,说:“您这样做,也不公平啊。”
我不紧不慢地说:“小刘,你各方面都很好,但有一条,你不合格。”
他瞪大了眼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