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3800000025

第25章 建州三攻叶赫与八旗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建州第三次进攻叶赫

布占泰率领沿路收集到的千余名残兵败将,于正月末尾的时候来到叶赫赫尔苏河源的地方,筑室修隐。《那拉氏宗谱》。对于这个亡国的流浪者,叶赫西城贝勒布扬古并没有鄙视于他,仍愿实践前言,愿以胞妹东哥格格与之履行婚约。东哥格格早已热望着这场迟来十五年之久的婚姻。而这种结局恰恰是努尔哈赤及其手下诸贝勒众大臣最害怕和最担心的。因此,在听说叶赫准备继续履行婚约时,努尔哈赤曾三次遣使去叶赫索要布占泰,但每次都被布扬古果断驱逐。布占泰新近亡国,创巨痛深,被建州兵力的威势吓破了胆,他反复考虑,唯恐自己与东哥格格的联姻会引来建州对叶赫的全力进攻,为了叶赫,从而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他还是“逊谢,为别婚”,(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总略·建夷》。)即谢绝娶叶赫老女,而娶了别的女人。这使东哥格格大失所望,以后甚至渐渐积郁成疾。这一年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东哥格格三十一岁。叶赫东西二城的两个贝勒,东城的金台石和西城的布扬古,顶着建州的威胁恫吓,甚至冒着灭国的巨大风险,始终没有把布占泰交给建州。这就造成了“老女逋婿”的问题。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努尔哈赤派遣部下到原哈达管辖的地方,扩耕土地,加大垦种力度,图谋蚕食原哈达的土地。这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建州由于人口膨胀而出现的粮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蚕食哈达土地的过程中逐渐向北发展,对叶赫采取渐进渐逼的态势,为最终吞并叶赫预作准备。

同时,努尔哈赤广泛拉拢蒙古各部,包括宰赛、煖兔、卜儿亥、爪儿兔等二十四营,使这些蒙古人个个披挂整齐,驰骋在大清河、小清河一带,造成欲对明发动武装袭击的严重态势。这样就导致了辽东的告急,明廷紧急征调蓟(今河北省之一部)兵五千人前来增援,并禁止收购女真特产物品:参、貂、珠宝等等。在明朝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下,努尔哈赤迅速转变态度,他以好话对辽东都御史张涛说,抚安等地区建州已经耕牧很长时间了,请求按约定继续由建州来耕牧,新开垦的土地则一概作罢。此外,他还带领妻、子等数十人来到抚顺关,在办理了哈达的耕地之事后,向巡抚辽东都御史张涛提出,愿意以儿子巴布海作人质,“留质广宁或京师驿”。茅瑞征:《东夷考略·建州》。巴布海为努尔哈赤的第十一子,为努尔哈赤的庶妃嘉穆瑚觉罗氏真哥所生,是努尔哈赤的四女穆库什的亲弟弟。这件事报告朝廷后,兵部经过研究,以“真伪难辨,留之见绐”(绐:欺哄)为由,作出遣还的决定。(谈迁:《国榷》卷82.)努尔哈赤以质子向明廷表示忠心的办法,终于摸清了辽东边将无意对建州用兵的底细,然后领着妻与子等一行人回到建州。其实,努尔哈赤打算交给明廷作人质的第十一子巴布海,对于建州来说完全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

宰赛是明末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首领之一,为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之重孙。他拥有部众一万余人,精兵达五千之众,占据着福余卫旧地,驻牧于辽河流域、开原一带地方。(陈永龄:《民族词典》第932页。)

自从宰赛到叶赫答谢叶赫人送回马匹之恩、娶了金台石亲生而被纳林布录收养的女儿后,宰赛夫妇两个一直不和睦。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金台石为了夺得叶赫东城贝勒的位置,杀死了自己的亲嫂子哈达纳拉氏乌兰。哈达纳拉氏乌兰的养女嫁给了宰赛,因而她是宰赛的外母(岳母)。宰赛抓住这个把柄,乘机要求叶赫人把东哥格格嫁给他以赎其杀害自己岳母之罪过。(《全边略纪》卷10.)可是宰赛的名声很差,简直是个烧杀淫掠的恶魔,叶赫大格格东哥“矢以贞守”,坚决不嫁给她。叶赫的两贝勒也就以此为借口坚决地驳斥了宰赛再娶东哥的无端要求。等到布占泰逃亡到叶赫时,叶赫西城贝勒布扬古建议他迎娶东哥格格,可是布占泰委婉地拒绝了,并且娶了别的女人。这之后,宰赛又对叶赫发动了新的一轮进攻,妄图压迫叶赫强制地把东哥格格嫁给他。东哥格格由于受到布占泰对婚事背叛的打击,正处于悲愤绝望的关头,更加坚决地拒绝了宰赛的非分之想。于是宰赛处处找机会,跟叶赫过不去,而跟努尔哈赤站在一条线上,与叶赫为敌。叶赫东西二城的两贝勒决定找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把东哥嫁出去,以便使叶赫获得一个有力的同盟者来对付努尔哈赤和宰赛这两个强大的敌人。

1613年六月,建州给叶赫和与它结好的蒙古人制造了一点儿小小的麻烦。努尔哈赤派额亦都巴图鲁,神出鬼没地来到叶赫地界,把在那里放牧的蒙古人抢了一下,带走了一百匹马、五百只羊。(李林:《重译满文老档·太祖》卷3.)东西虽然不多,但是很容易在叶赫与蒙古人中间造成麻烦。

布占泰兵败逃往叶赫后,努尔哈赤曾对他存在一些幻想,以为他会为寻找三个福晋和八个儿子而来建州投降,但是布占泰没来投降。努尔哈赤三次派人向叶赫的金台石和布扬古索取布占泰,都遭到了严厉拒绝。在这样的情况下,淑勒昆都仑汗努尔哈赤发布命令:“在九月初六出征,要集合兵马。”(李林:《重译满文老档·太祖》卷3.)

由于努尔哈赤的巧妙外交,辽东都御史张涛等人相信努尔哈赤对明朝的忠诚,所以不加防范,边备松弛。努尔哈赤摸清了辽东边将的底细,顺利得以实施了原定九月对叶赫的袭击。

可是九月三日的夜间,建州的一对青年男女私通被人发觉。私通的男青年惊慌地逃往叶赫,他为了让叶赫收留他,就向叶赫报告了建州将于九月初六发兵叶赫的消息。叶赫针对建州的袭击做了一定的准备:将张城、吉当阿城二城的居民都收拢到叶赫东城,兀苏城由于正在流行瘟疫则没有收拢。

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九月六日率领建州兵四万人往征叶赫。建州大军首先北入苏完境,迂回到叶赫北面,然后攻入叶赫境内。努尔哈赤率军一到叶赫,当即围困了兀苏城,对城内的居民招降说:“城中军民,降则已,不然必攻取之。”

兀苏城中的守军回答说:“若养之则降,况汝师众如林,不绝如流,盔甲鲜明,如三冬冰雪,吾等焉敢抗拒?”说完,守将山谈、胡石木即打开城门向建州投降了。山谈是祝孔革的曾孙、台坦柱的孙子、齐纳赫的次子,是卜寨和纳林布录的堂兄弟。胡石木则为山谈之堂弟、祝孔革之三子尼雅尼雅喀之孙。山谈和胡石木投降后叩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以金卮赐酒,并将自己所戴的东珠金佛帽和衣服赐给二人。

建州军这次军事行动攻克的有叶赫所属的张城、吉当阿城、兀苏城、雅哈城、赫尔苏城、和敦城、喀布齐来城、鄂吉岱城等大小共十九城,尽焚其房舍和粮谷。建州军在把叶赫所属的十九城烧成一片废墟后,收服兀苏城降民三百户返回建州。

第二节 战后双方的对明交涉

建州军攻取叶赫部十九座城寨后,叶赫部的东、西二城的贝勒金台石、布扬古派遣使者向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谗言说:“哈达、辉发、乌拉已被尽取矣,今复侵吾地,欲削平诸部,然后侵汝大明,取辽阳为都城,开原、铁岭为牧地。”明朝万历皇帝相信这些话。在此之前,明朝万历皇帝曾夜梦三次,梦见一个异姓女子骑在他的身上,用枪刺他。第二天早上,他询问饱学之士,对方回答说:“其如女子者乃女直满洲国之聪睿恭敬汗也,伊将夺我们明国之帝位。”(《满文老档·太祖》册3.)从此明朝皇帝开始忧虑,今天又听到叶赫金台石、布扬古的申诉之言,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起思考,特遣使者对努尔哈赤说:“自今汝勿侵叶赫国,若肯从吾言,是存我体统,若不从吾言,后必有侵我之日。”(《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言外之意很明显,明廷意欲采取实际措施,以干预建州统一女真的行动。

建州焚毁了叶赫的十九座城寨,叶赫尚处于惊恐的余波之中时,内喀尔喀五部蒙古也发兵抢掠叶赫部,其中尤以宰赛因为欲得东哥格格而试图对叶赫大力施压表现得最为凶狠。叶赫部众陷入严重的饥馑之中,纷纷逃离叶赫,连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的从兄也投奔到建州努尔哈赤那里去了。叶赫呈现瓦解之势。明廷见状,紧急采取措施,贷给叶赫部豆、谷千石,供给大锅六百口。(茅瑞征:《东夷考略·海西》。)明廷还派遣游击马时楠、周大歧带领枪炮手一千名,在叶赫东西二城各驻扎五百名,帮助叶赫人守卫城池。(《清史稿·万等传》卷223.)这样,叶赫的形势才逐渐稳定下来。

努尔哈赤闻听这些情况后,命人写信致明廷,为自己的行动辩解说:“此乃我等诸申(女真)国之战也。昔叶赫、哈达、乌拉、辉发、蒙古、锡伯、卦尔察等九姓之国,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即癸巳年合兵来犯。其来侵之兵,受天谴责,故我获胜耳。其后,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即丁酉年,刑白马歃血,乃复盟修好,互通婚姻,和睦相处。后叶赫背弃盟约,将原许之女悔婚不与。再者,我豢养之布占泰构怨于我,故我伐之而全歼其兵,尽取其国。布占泰孑身逃往叶赫,索之不与,故我征讨叶赫。至大明国,我以何故征伐耶?”(《满文老档·太祖》册3.)这即是所谓“老女逋婿”的问题,成为此后努尔哈赤进攻叶赫乃至明廷的借口。

努尔哈赤命人写完这封信后,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十二月亲自率领五百骑兵带着这封信到抚顺所去。十二月二十五日,太阳从山上出来,在卯时时分(早5—7时)努尔哈赤一行到达古勒山一带的野地上,看见太阳的两边有红绿两线交叉成门的形状,跟随人们行走不停。努尔哈赤率领众人向那光线叩头,光线才不再随人行走,停止不动。努尔哈赤一行继续前进,二十六日早晨辰时(早上7—9时),努尔哈赤等人到达抚顺所。抚顺所的游击李永芳在三里外迎接,二人在马上拱手相见,李永芳将努尔哈赤接入教军场下马。努尔哈赤送交了书信,不一会儿就动身返程了。

努尔哈赤在通过李永芳致明廷的信中,阐述了他进攻叶赫的原因,归结起来即在于“老女逋婿”,与明无涉,其目的乃是为了稳住明廷,使其不再干涉建州征服扈伦四部的斗争。从此以后,“老女逋婿”就成为努尔哈赤讨伐叶赫的两大罪状。

努尔哈赤的六女(1600—1646年),其名字不得而知,其母为努尔哈赤的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六女是努尔哈赤四女穆库什的胞妹。努尔哈赤在其六女十四岁的时候,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把她嫁给了海西女真叶赫纳拉氏苏鼐。这是努尔哈赤下嫁叶赫的第一个亲生的女儿。据手抄本《苏纳(鼐)列传》载:“苏纳(鼐)姓纳喇氏,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太祖高皇帝创业时,苏纳(鼐)弃兄弟来归,尚(匹配)主为额驸,编所属人户任佐领,隶满洲正白旗。天命四年(1619年)太祖既灭叶赫,命苏纳(鼐)收其亲族并领之。十年(1625年)授参领。以其从征有功赐敕免死四次。寻,擢副都统。……”上述记载是苏鼐在努尔哈赤当政时期的基本状况。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时把六女嫁给他,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裂叶赫纳拉家族,使其由铁板一块变成若干可以各个击破的独立个体。

第三节 由建州不贡蜜引起的风波

采集经济在建州的各项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采取野蜂蜜是建州经济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蜂蜜是制成甜食的天然优良材料和进餐时增进食欲的优质佐料,也成为努尔哈赤朝贡和贸易的一项重要物品,“酋岁贡蜜,兼开蜜市”,(黄道周:《博物典汇·四夷附奴酋》。)说的就是蜂蜜在努尔哈赤经济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以后,努尔哈赤已经在头脑之中酝酿着进军辽东的计划,他开始积贮谷物,以蜜代粮,因此决定暂停对明廷的贡蜜,也不再把蜂蜜拿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换。明朝辽东地方官风闻此类议论,有些将信将疑。明朝的辽东巡抚决定把这件事搞个清楚,便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选派辽阳材官(材官是供差遣的低级武职)肖子玉办理这件事。明末史学业家黄道周在《博物典汇·四夷附奴酋》一文里详细记载了肖子玉出使建州的始末。现把黄道周的文章大意用现代汉语载于书中,读者可以从中看清努尔哈赤对明斗争策略的一个侧面:

“相传女真族把山上产的野蜂蜜炼成熟蜜可以做干粮。巡抚对这件事有疑虑,未敢报告朝廷,秘密派遣辽阳材官肖子玉,他假称都督的官衔,奉命去建州过问此事。他大设仪仗队,摆足官架子,来到了建州女真的管辖地区。但是努尔哈赤根本不到赫图阿拉的郊外去迎接他。肖子玉大发威怒,辱骂女真人说:‘天朝使节大驾光临,可是大都督不出来迎接,这是污辱皇朝,回去以后一定问罪。’努尔哈赤听人报告了肖子玉说的话,很高兴地佩带了弓箭,装备整齐地跪在路边,供给的酒食甚为丰盛。肖子玉看到迎接的场面,大喜过望,与努尔哈赤谈得尽快尽欢,慢慢地话题转到了对建州不贡蜂蜜的诘问上来,努尔哈赤从容地对答说:‘我们建州女真的蜂蜜,就像天朝的五谷一样,五谷有歉收之年,天朝将去责问谁?我们建州女真五年来,花疏蜂死,所以不能贡蜜。等到花满枝头,丰年蜜多的时候,必将按例朝贡如初。此等小事何烦圣虑。’努尔哈赤赠给肖子玉丰厚的礼品,与他并马而出赫图阿拉城。等二人到了该分别的地方,努尔哈赤从马上伸出手来拍肖子玉的肩膀笑着说:‘你是辽阳无赖肖子玉,你怎么敢假称都督的名号,进入我辖境的大城之郊?我不是不能杀你,也不是不能奏报皇上,而是考虑到不忍心给天朝造成羞辱呀!请代我给巡抚大人捎个话,以后不要再制造此类欺诈之事。’努尔哈赤就这样把他打发走了,肖子玉狼狈地向西奔逃。巡抚大人听了肖子玉对这件事的汇报,羞辱得闭门不出多日。明廷常常发生贻笑远人的事件,怎么不造成引人轻侮的心理呢?”(本文译自黄道周著《博物典汇·四夷附奴酋》。)

据说,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进攻辽阳时,肖子玉在辽阳城内响应后金的攻城战斗展开破坏活动,辽阳城破时他投降了后金。

第四节 建州与蒙古的广泛联姻蒙古各部的分布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是努尔哈赤广泛地与蒙古各部缔结姻盟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娶了四个蒙古姑娘作自己的儿媳妇。

第一件婚事是:四月十五日,蒙古国扎鲁特部落的贝勒钟嫩送女来与努尔哈赤的次子、古英巴图鲁贝勒代善为妻,送亲的人送到翰河渡口,努尔哈赤命令代善亲自迎接,建州设筵宴之成婚。

第二件婚事是:四月二十日,蒙古国扎鲁特部落的内齐汗送妹妹与努尔哈赤的五子莽古尔泰成婚,送亲的人同样送到翰河渡口,努尔哈赤命令莽古尔泰亲自迎接,建州以礼设筵庆贺。

第三件婚事是:六月十日,蒙古国科尔沁贝勒莽古思送其女、十六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哲哲(1599—1649年)与努尔哈赤的第八子贝勒皇太极成婚。努尔哈赤命皇太极亲自迎接到辉发部的扈尔奇山城,然后大宴成婚。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封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为中宫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其为清宁中宫后。

第四件婚事是:十二月,蒙古国扎鲁特部落贝勒额尔济格以女与努尔哈赤第十子德格类为妻,努尔哈赤命令德格类亲自迎接,设筵宴成婚。(《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满文老档·太祖》册3.)

在建州的第四件婚事前,十一月,努尔哈赤派遣建州军五百人,征伐东海之南渥集部所属的雅揽、西临二路,收降民二百户,俘获千人而回。

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一年之内,努尔哈赤一连娶了三个蒙古扎鲁特部的姑娘,一个科尔沁部的姑娘。这是不同凡响的系列举措。蒙古诸部,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具有强大的军事潜力。努尔哈赤与这些蒙古部落广泛联姻,结成姻盟,无疑是找到了一个雄强的军事同盟者。

明朝后期,蒙古已经逐渐形成三大部:蒙古大沙漠以南的漠南蒙古;河套以北的漠北蒙古;蒙古草原西部直至准噶尔盆地的漠西厄鲁特蒙古。

万历年间(1573—1619年)漠南蒙古分为二十多个部。努尔哈赤在世时,在漠南蒙古各部中,经常接触、需要或团结或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嫩江科尔沁部、内喀尔喀五部和察哈尔部。皇太极时期的主要敌人是察哈尔部。

扎鲁特部是内喀尔喀五部之一。内喀尔喀五部的始祖为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1227年)。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达延汗(约1474—1517年)巴图蒙克(明朝称之为小王子)约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与叔曾祖满都鲁之遗孀满都海哈屯成婚并且继承汗位,成年后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各部,巩固了汗位。他恢复了万户制度,将诸多分散割据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并将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他自己统领左翼三个万户,即察哈尔万户、喀尔喀万户、兀良哈万户;达延汗封其一子为济农(蒙语,亲王),统率右翼三个万户,即鄂尔多斯万户、土默特万户和永谢布万户。(陈永龄:《民族词典》第402—403页。)

喀尔喀万户居住在喀尔喀河两岸,由达延汗第九子纳力布喇及第十一子格列森二人分领,一共有十二个鄂托克(部)。后来达延汗的第十一子格列森统领的七个鄂托克向西北方向发展,驻牧于贝加尔湖以南、河套以北的漠北地带,形成为外喀尔喀七部,即漠北蒙古,亦称外蒙古。达延汗的第九子纳力布喇的后裔所控制的五个鄂托克向东发展,形成内喀尔喀五部,即扎鲁特部、巴林部、瓮吉喇部、巴岳特部和乌齐叶特部;(周远廉:《清太祖传》第476页。)或说喀尔喀五部为扎鲁特部、巴林部、巴岳特部、兀班部(兀班为宰赛之祖父)、炒花部。其中兀班、炒花为首领名,因无部名,故以首领名代之。(李洵、薛虹:《清代全史》第207页。)以上二说皆可采信。它们分别驻牧在广宁、开原、铁岭、沈阳的边外地带。喀尔喀五部对建州(后金)若即若离,是努尔哈赤极力争取的主要对象之一。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成婚的努尔哈赤三个儿子即代善、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的三个岳父,即贝勒钟嫩、内齐汗和额尔济格都是扎鲁特部的贝勒。

科尔沁部的始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传至奎蒙克塔斯哈喇。洪熙年间(1425年)奎蒙克塔斯哈喇因避漠西厄鲁特蒙古而迁居嫩江流域,因其亲弟巴衮诺颜所统领之部落名叫阿鲁科尔沁,他便称自己所统领之部落为嫩江科尔沁,一般习惯上称之为科尔沁部。

明朝隆庆(1567—1572年)至万历(1573—1619年)中期,科尔沁部又衍生成三部:奎蒙克塔斯哈喇的长子博第达喇的第三子乌巴什统属的郭尔罗斯部,博第达喇的第六子爱纳噶统属的杜尔伯特部,博第达喇的第九子阿敏统属的扎赉特部。(周远廉:《清太祖传》第463—464页。)

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所娶的贝勒明安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即属于蒙古科尔沁部,后被努尔哈赤封为侧妃。皇太极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所娶的贝勒莽古思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亦属于蒙古科尔沁部。除了个别事件外,科尔沁部基本是与建州(后金)友好的。

察哈尔部是元朝皇帝的嫡裔。达延汗直接辖领察哈尔万户,其游牧地邻近长城。由于达延汗为漠南蒙古各部的大汗,统领左翼三个万户,直接管辖察哈尔万户,所以他自己夸耀为成吉思汗的嫡系正宗,于是察哈尔部的汗也就成为蒙古各部之大汗。

达延汗的曾孙打来孙(1520—1557年)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即汗位,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原来游牧于宣府、大同塞外,因与东部蒙古右翼土默特首领俺答汗盗马仇杀,慑于俺答汗的武力,徙幕东迁,进入大兴安岭以东、老哈河以西、广宁以北的地域,残破泰宁、福余等卫,吞并其部众,成为雄强一时的大部。打来孙的儿子为图们汗,人们又称其为土蛮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图们汗的曾孙库图克图继汗位,称为林丹汗,明朝人称其为虎墩兔憨,或简称其为“虎酋”。(陈永龄:《民族词典》第224页、第661页、第696页。)

在漠南蒙古各部中,察哈尔部是最强大之部。林丹汗库图克图拥有八大部二十四营,在致建州的书信中自称“蒙古国统四十万众英主青吉思汗”。漠南蒙古的主要部落,如嫩江科尔沁、内喀尔喀五部、阿噜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奈曼、敖汉、巴林、四子部落、乌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都曾经附属于察哈尔。东起辽东,西尽洮河的广大地域,都受察哈尔部的约束。(周远廉:《清太祖传》第465页。)察哈尔部对建州(后金)自始至终采取敌对的立场。察哈尔,蒙古语“边”的汉语音译。

第五节 明朝与建州争夺哈达等土地的斗争

1.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建州建立后金国的前一年,这一年是建州很繁忙的一年。正月,蒙古科尔沁部孔果尔贝勒送女儿博尔济吉特氏给努尔哈赤为妃。努尔哈赤一生中娶了两个蒙古姑娘,他娶的另一个蒙古妻子系万历四十年(1612年)嫁到建州的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这两个博尔济吉特氏都是终生未育。

2.据《明实录》记载,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三月,“兵部以建州、海西夷人进贡上闻”。建州这次进京朝贡,严格遵照朝廷的指示,人数大减,“止大针等一十五名”。(《明神宗实录》卷530.)朝贡人数由一千五百人,骤然减至十五名,这有些不正常。这次朝贡之后,朝廷果然再也没有见到建州人的身影。

3.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命令在赫图阿拉城东的土山上建造佛寺、玉皇庙、十王殿等,共计七大庙,建造了三年方才竣工。(《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前些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在修复赫图阿拉城时,在七大庙的旧址上修复了“显佑宫”、“地藏寺”,内供各种雕像,形象甚为逼真。每个到赫图阿拉城旅游观光的游客,都要到“显佑宫”、“地藏寺”一游。

4.当时万历皇帝命令广宁总兵张承胤巡视边境,张承胤接到命令巡视边境后回广宁去了,派遣通事董国胤对努尔哈赤传达他的指示说:“今欲更立石碑,以汝居处为吾地,其柴河、抚安、三岔三处所种之田勿获,可收汝人民退居。”

努尔哈赤回答通事董国胤说:“吾世世祖居耕种之地,今令弃之,想尔心变,故出此言也。吾闻古人云:‘海水不溢,王心不变。’帝今反常,护助叶赫,吾国所种之田,又不容收获而令退居,吾岂敢违王命?然不愿治平,而顿起恶念,吾小国若受小害,汝大国自受大害矣。吾非大国,欲退即退,试看汝大国何以收拾?若成仇敌,非吾一身之患,汝以兵众国大欺凌我也。然大国成小,小国成大,皆出于天,汝若一城屯兵一万,城自烦扰,若止屯兵一千,城中军民皆为吾俘物矣。”

通事董国胤说:“此言太过矣。”他说完就离开了建州。从此,大明国便侵占建州所辖的土地,把石碑立在边外的事多次发生。(《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

努尔哈赤在这里所说的“世世祖居耕种之地”,包括柴河、抚安、三岔三处的田野,都是从前海西女真哈达贝勒王台所有的旧有土地,并不是建州努尔哈赤的祖居耕地,他偏偏要把这些土地说成是祖居耕地,显然是站在这些土地的原始所有者——哈达部原有的部落的立场上,认为这些土地的主人已经归附建州,土地也应随主人一起归附。他站在这个角度上,力争成为这些土地的合法主人,以便获得更多粮料,可以渐进渐逼地向叶赫方向蚕食领土。

第六节 叶赫老女东哥格格出嫁蒙古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至七月间,叶赫老女东哥格格的婚事有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五月的时候,叶赫贝勒布扬古做出决定,将年已三十三岁、真正成为老女的东哥格格许婚于漠南蒙古喀尔喀部重要首领之一的煖兔(巴哈达尔汉)的儿子莽古尔代。这是叶赫老女、东哥格格之兄叶赫西城贝勒布扬古的一种无奈选择。

事情要追溯到一年以前,即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正月。“奴儿哈赤益勾西虏(蒙古),合兵庄南图北关(叶赫)”。在这种情势下,蒙古喀尔喀部首领之一的煖兔乘北关(叶赫)危机的时刻,向叶赫要求娶老女为妻。明朝开原的地方官劝告布扬古不要将老女轻易许婚他人,暂把她留在叶赫,这样可以“姑留老女系两酋心”。(茅瑞征:《东夷考略·海西》。)这里所说的“两酋”系指追求叶赫老女最激烈的两个人,一个自然是指建州的努尔哈赤,一个是指漠南蒙古喀尔喀五部重要首领之一的宰赛。现在在这两个人之外,又出现了第三个人,就是蒙古喀尔喀五部的另一个首领、宰赛的堂伯煖兔(巴哈达尔汉)。

为了贯彻“姑留老女系两酋心”的息事宁人的策略,开原道特召见叶赫西城首领布扬古的夫人,对她说:“尔度力能敌奴,奴昨破焚尔寨,不能当也。”

叶赫人回答说:“老女久与西人盟,今背之,西祸起。不如结于西,怨于东,尚赖天朝火器手之助。”(方孔昭:《全边略纪·辽东略》卷10.)这段资料中所说的“西”是西虏的简称,指蒙古;“东”是东夷的简称,指女真。叶赫人的指导思想是把老女嫁给蒙古人,与蒙古人结成同盟,对抗建州女真人的进攻。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就是全心全意地依靠以煖兔(巴哈达尔汉)为首的亲叶赫的蒙古兵的力量,再加上明朝来援的火器兵与建州军对抗。这恐怕是叶赫关于老女东哥格格和叶赫部命运的最佳选择。但是叶赫布扬古不愿意将东哥嫁给煖兔(巴哈达尔汉)本人,而愿意将其许配给煖兔之子莽古尔代。煖兔同意叶赫的主张,于是,双方于五月最终确定了叶赫老女东哥格格与煖兔之子莽古尔代的婚约。

努尔哈赤认为,在他向叶赫交过聘礼聘定东哥格格而又没有解除婚约的情况下,布扬古又公然把叶赫老女许婚于煖兔(巴哈达尔汉)之子莽古尔代,这是布扬古对他的挑战,所以决定对叶赫进行武装恫吓,派出军队三千人屯驻南关哈达,然而他唯恐抚顺、清河两地之明兵自后偷袭建州,所以按兵不动,(《明史纪事本末补遗·辽左兵端》卷1.)只对叶赫作出威慑的姿态,显示出他迟早要将叶赫灭掉的决心。

建州诸贝勒大臣对于叶赫布扬古将妹妹东哥格格许婚蒙古一事,极力主张进行军事讨伐,他们说:“闻叶赫将汗聘之女欲与蒙古,所可恨者莫过于是,当此未与之先,可速起兵,若已与之,乘未嫁时,攻其城而夺之。况此女汗所聘者,非诸王可比,既闻之,安得坐视他适(女子出嫁)?”大家都力谏努尔哈赤兴兵征讨。

努尔哈赤对大家说:“或有大事可加兵于彼,以违婚之事兴兵则不可。盖天生此女非无意也,因而坏哈达、辉发、乌拉,使各国不睦,干戈扰攘至此。大明助叶赫,令其女不与我而与蒙古,是坏叶赫、酿大变,欲以此事激我忿怒,故如是也。今尽力征之,虽得其女,谅不久而亡,反成灾患。无论与何人,亦不能久,启衅坏国已极,死期将至矣。”

诸贝勒大臣反复进谏,一定要兴兵讨伐。

努尔哈赤说:“吾以怒而兴师,汝等犹当谏之,况吾所聘之女为他人娶,岂有不恨之理,予尚弃其忿恨,置身局外以罢兵,汝等反苦为仇校,令吾怨怒何也?聘女者不恨,汝等深恨何为,岂因忿遂从汝等之言乎?汝等且止。”他说完后,命令为此事调来的人马都各回各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

在布扬古将妹妹叶赫老女东哥许婚蒙古之后,努尔哈赤虽然坚持不发兵的政策,但他却乱嚷乱叫,大放厥词地说:布扬古将东哥许婚蒙古,这是“汉人阴教之,即不我与亦勿嫁,两息兵戈。”(方孔昭:《全边略记·辽东略》卷10.)他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明廷。

叶赫既然确定了依靠蒙古亲叶赫的兵力和明朝火器兵的帮助的方针,便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七月,在收了蒙古煖兔(巴哈达尔汉)家的“骆驼十、马万、牛千头”的厚礼后,把叶赫老女东哥格格嫁给了煖兔(巴哈达尔汉)之子莽古尔代,这一年东哥格格三十三岁。(方孔昭:《全边略记·辽东略》卷10.)

布占泰亡命叶赫后,东哥格格以为布占泰能够娶她,后来她发现布占泰竟然没敢娶她,本已失望至极,后来他的哥哥布扬古为了换取蒙古人的援助,又把她嫁给了蒙古人莽古尔代,更使她气愤异常,终于郁闷成疾,结婚未及一年,即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含恨而死,结束了年仅三十四岁的年华。

东哥格格嫁到蒙古后,建州诸贝勒大臣把愤怒的情绪转向明朝,一致要求攻打明朝,这样在努尔哈赤与诸贝勒大臣之间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辩。

建州诸贝勒大臣对努尔哈赤说:“此女(老女)已受聘二十年矣。被大明遣兵为叶赫防御,叶赫遂倚其势,转嫁于蒙古,今可侵大明。”

努尔哈赤不同意大家的主张,不准备、或者准确些说不准备当即进攻明朝,他说:“大明自以兵卫叶赫,自有天鉴之,任彼悠久。满洲与叶赫均异国也,大明以为君临天下,是六合之主,何独为吾一身之主?不审是非,恃势横加侵夺,如逆天然。叶赫乃天不佑之国也,既遣兵为之卫,吾且听之,汝等急何为也?若侵大明合乎天,天自佑之,天既佑,则可得矣。但我国素无积储,虽得人畜,何以为生,无论不足以养所得人畜,即本国之民且待毙矣。及是时先治其国,固疆圉,修边关,务农事,裕积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

努尔哈赤不是不想进攻明朝,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尚不具备进攻明朝的物资储备,他还需要准备几年。

叶赫老女东哥格格虽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含恨死去,在明清的正史中连个名字也没留下,只以“叶赫老女”名之,但是努尔哈赤和他的第八子皇太极一直咬住她的名字(叶赫老女或老女)不放,他们还要用她作为攻打叶赫和进攻明朝的舆论工具。

第七节 八旗制度的建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在建州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把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创立的四旗制度进一步加以发展,又创立了八旗制度。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始设四旗,乾隆朝《清会典则例》载:“太祖高皇帝辛丑年(1601年),满洲生齿日繁,诸国归服人众,设四旗以统之,以纯色为辨,曰黄旗,曰白旗,曰红旗,曰蓝旗。”(《清会典则例》卷171.)这次改革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旗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建州早已陆续征服了扈伦四部中的三部,即哈达、辉发和乌拉,俘获的部民何止数万,又征服了东海女真的大量部民,可谓“归附日众”,再加上建州原有的众多兵民,不得不在原有四旗的基础上再增设四旗,变为八旗。《清实录》记载道:“上既削平诸国,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共为八旗。”(《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4;《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

新添设的四旗的制作规则,是将原来的黄、白、红、蓝四色旗帜周围镶上彩色边条:黄、白、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与原来的黄、白、红、蓝四色旗帜合在一起,成为八种色彩不同的旗帜。《光海君日记》记载这八种旗帜是:(1)黄旗无画;(2)黄旗画黄龙;(3)赤旗无画;(4)赤旗画青龙;(5)白旗无画;(6)白旗画黄龙;(7)青旗无画;(8)青旗画黑龙。(《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卷169.)

不镶边的四色旗帜分别称为:整黄旗(即整幅的黄旗),习惯称呼为正黄旗;整白旗(即整幅的白旗),习惯称呼为正白旗;整红旗(即整幅的红旗),习惯称呼为正红旗;整蓝旗(即整幅的蓝旗),习惯称呼为正蓝旗。

镶边的四色旗帜分别称为:镶红边的黄色旗帜称为镶边黄旗,习惯称呼为镶黄旗,俗称厢黄旗;镶红边的白色旗帜称为镶边白旗,习惯称呼为镶白旗,俗称厢白旗;镶红边的蓝色旗帜称为镶边蓝旗,习惯称呼为镶蓝旗,俗称厢兰旗;镶白边的红色旗帜称为镶边红旗,习惯称呼为镶红旗,俗称厢红旗。

以上八种不同颜色和不同镶边的旗帜合起来称为八旗。

每个旗帜两幅,长二尺,旗杆以竹或木料做成,高为一丈八尺。

黄旗是汗旗,由努尔哈赤统领两黄旗。其余六旗是贝勒旗,由诸贝勒统领,详细情况如下:

努尔哈赤自领两黄旗,其中正黄旗由阿敦(努尔哈赤的族弟)领队,镶黄旗由达尔汉虾(努尔哈赤的养子扈尔汉)领队;两红旗由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带领,正红旗由博尔晋侍卫领队,镶红旗由汤古代(努尔哈赤的第四子)领队;正白旗由皇太极带领,由何和里(努尔哈赤长女东果格格之夫)领队,镶白旗由杜度(努尔哈赤长子褚英之长子)带领,由杨古利(额驸,其妻为努尔哈赤之族女)领队;正蓝旗由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带领,由穆哈连(额驸)领队,镶蓝旗由阿敏(努尔哈赤的亲侄子、舒尔哈齐的次子)带领,由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的第六子)领队。(《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卷169.)

八旗制度是军事、行政合一的组织,但它从建立之日起,就是以军事为主、以行政为辅的一种社会组织。

八旗制度首先是一种军事制度,它对八旗军制定了严格的军事纪律,如对行军、各兵种的职能以及相互间的配合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清实录》对此记载说:“行军时,地广,则八旗并列,分八路;地狭,则八旗合一路而行。队伍整束,节制严明,军士禁喧嚣,行伍禁搀越。当兵刃相接时,被坚甲、执长矛大刀者,为前锋;披轻甲、善射者,从后冲击;俾精兵立他处,勿下马,相机接应。每豫筹方略,了如指掌,战则必胜。”(《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4;《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

八旗兵按其所使用的武器和所起的作用之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兵种:“一曰环刀军,二曰铁锤军,三曰串赤军,四曰能射军”。努哈尔赤采取强硬手段,“胁制群胡”,使他们进行“间闲练习”,运用“从令者馈酒,违令者砍头”的奖惩并用办法,把八旗军锻炼成一支“报仇中原”的所向无敌的军事力量。(《李朝宣祖实录》卷23.)八旗兵的这四个兵种进行巧妙有机的配合,常常起到良好的作用,产生重大的效果。

八旗兵具有极其强大的冲击能力,崇尚视死如归的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八旗兵中的监督机制能够正常实施、发挥作用的结果。八旗骑兵在作战时,分成“死兵”和“锐兵”两种:“死兵”披重甲,单人骑双马冲杀在前,只许向前,不得后退,前赴者虽死,后继者仍然向前;遇有“死兵”后退,“锐兵”可以从后斩杀。等到“死兵”将敌兵冲击得出现缺口或者呈现松动现象时,后继的锐兵才开始乘胜冲击,直至敌兵败逃或被歼灭为止。这是明末的兵部尚书、曾任辽东经略的王在晋对八旗骑兵战法进行的总结和概括。朝鲜人在记述建州的督战官的监督作用时说:“临战则每队有押队一人,佩朱箭,如有喧呼乱次独进独退者,即以朱箭射之。战毕查验,背有朱痕者,不问轻重而斩之。战胜则收拾财物,遍分诸部,功多者倍一分。”(《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卷169.)

八旗兵中监督机构的设立和它的极强的监督作用,辅之以立功受奖、有罪受惩的原则,使八旗兵将士有进无退、一往直前、所向披靡,成为相当时期内的一支常胜军,《满洲实录》卷4记载说:

“克城破敌之后,功罪皆当其实:有罪者,即至亲不贳必以法治;有功者,则仇怨不遗必加升赏。用兵如神,将士各欲建功,一闻攻战,无不忻然,攻则争先,战则奋勇,威如雷霆,势如风发,凡遇战阵,一鼓而胜。”

八旗兵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女真人的军事教育可以说是从孩童时起就已由各家各户分散进行了,一旦成长为青少年就要开始行武生活,被编入八旗军后,必定要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在赫图阿拉城西北方向四里左右,有一个周长约一百五十米、高约八米的大土台子,俗称“点将台”。点将台北靠大山,其南为广阔的平地,可容数十万人进行军事操练,这就是努尔哈赤的练兵场,即教场。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八旗官兵每日都在这里习武、练阵。

八旗兵的军训项目多种多样,在山谷间练习跳涧,名为“水练”;跳越深坑,名为“火练”。在训练中,“能者受上赏,不用命者则杀之”,造成了一种人人不敢退缩的气势。(《明熹宗实录》卷5.)此外还进行远距离投掷石块的训练,以增强八旗士兵的臂力。(《神庙留中疏汇要》卷3.)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八旗兵才具备了良好的军事素质。

八旗制度还是行政制度,不仅以旗统兵,而且以旗统人,实施行政职能。这首先体现在八旗制度的行政设置上。《清实录》记载说:“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4.)在牛录额真以下还设有更基础的组织:“牛录额真以下设岱子二人、章京四人和噶珊拨什库四人。四名章京分领三百男丁编成的达旦。”(《满文老档·太祖》卷4.)

《满文老档》卷4的这段引文中所说的“牛录额真”,后称牛录章京,为一牛录的三百人之长;岱子,满语,为副职的意思;章京,满语,为办事员的意思;噶珊拨什库,满语,为村领催的意思。牛录额真以下岱子、章京、噶珊拨什库诸下等官吏的设置,就把八旗制度的行政职能贯彻到了居民组织最下层的村屯和每个人中:“凡有杂物收合之用,战斗力役之事,奴酋令于八将,八将令于所属柳累(牛录)将,柳累将令于所属军卒,令出不少迟缓。”李民:《建州闻见录》。说明八旗制度的行政职能效率极高,它卓有成效地管理着国家的户籍、田地、房产、收税、劳役、捕逃、婚丧嫁娶、送往迎来、清理卫生、调解纠纷等等诸多事务,它的行政职能可以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八旗制度也是一种生产制度,在军事征战之余,它还兼有组织生产的职能。凡是编入八旗组织内的部众,都是“出者为兵,入者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清太宗实录》卷7.)他们既是军中部卒,也是田野上的农夫。遇有战事,作为士卒即要跨上战马,携带刀弓,跟随牛录额真出征拼杀;战事过后或战争间隙,各自回乡后,他们作为农夫,要“各整器具,治家业,课耕田地,牧马肥壮。俟耕种既毕,即令在家之人,经理收获”。等到他们将“军器缮完”,又从农夫变成了部卒,再次投入征战之中。这样,八旗制度的最基础的官员牛录额真既是战时的指挥官,又成为了生产的领导者。建州的牛录屯田就是在四旗制度建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在其管辖区内最早实行牛录屯田,规定:“每一牛录出男丁十名,牛四只,以充公差。令其于空旷的地方,垦田耕种粮食,以增加收获,储于粮库。”《清太祖朝老满文原档》第1册。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后,又重申了牛录屯田制度:“又念国人苦于粮赋,特令一牛录出男丁十人、牛四头,以充公役,垦荒屯田。自是,粮谷丰登,修建粮库,并委大臣十六名,巴克什八人,以掌记录库粮,收发赈济事宜。”(《满文老档·太祖》册4.)

看来,万历四十一年的牛录屯田令,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实行,所以经过两年之后,努尔哈赤又在万历四十三年重申了这一命令。

牛录屯田的主体劳动者基本上是诸申(女真族中的自由民称为诸申,他们处在贝勒以下、奴仆以上的地位)。每牛录三百男丁中出十名男丁、牛四头,在国有的田地上春种秋收,粮食交官。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十税一的封建领主经济时代的劳役地租的典型的满族形式。这部分屯田的诸申逐渐转化成为附着于土地上的农奴。他们与汉族的农业奴隶以及汉族的个体农民逐渐成为建州和后金的粮食的主要生产者。八旗的牛录额真既要管理八旗兵的战争间隙的农业生产,又要管理整日辛勤劳动在田地上的这些诸申、奴隶和个体汉族的屯田和农事劳作。

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年),始设蒙古牛录;《满洲实录》卷7天启二年(天命七年,1622年),始设蒙古旗;(李林:《重译满文老档·太祖》卷40;《清史稿·明安传》。崇祯八年(天聪九年,1635年),始设蒙古八旗,《清太宗实录》卷22.)蒙古八旗的旗色与满洲八旗的旗色相同。

崇祯三年(天聪四年,1630年),皇太极始编汉军牛录。崇祯四年(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将分散在满洲八旗中的汉人抽出,集中在一起,单独编成一个汉军旗,王先谦:《东华录》天聪五年正月乙未条。最初命名为乌真超哈(满语,意为重兵,后称汉军),旗帜为黑色。崇祯十年(崇德二年,1637年),分设汉军为二旗,以昂邦章京石廷柱为左翼一旗固山额真,昂邦章京马光远为右翼一旗固山额真。(《清太宗实录》卷37.)崇祯十二年(崇德四年,1639年),又增设汉军二旗。这样就有了四旗汉军,其旗帜颜色为纯皂(黑)、皂镶黄、皂镶白、皂镶红。(《清朝文献通考》卷179.)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汉军扩充为八旗,以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墨尔根侍卫李国翰八人为固山额真。汉军的旗帜取消了黑色,旗色改为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相同。

努尔哈赤以八旗制度作为牢固的纽带,把以女真族为核心的明代东北各族联结为一个战斗的整体,提高了八旗兵的战斗力,为清军入关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八节 1615年建州与蒙古和东海女真的关系努尔哈赤的嘉言懿行

1.万历四十三年九月和十月,蒙古科尔沁部先后有两批客人来建州拜访,都是明安贝勒的儿子。

九月,蒙古科尔沁部的明安贝勒的第四子桑噶尔塞台吉送马三十匹,来叩头谒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赏给他甲十副,另外又多多地赏赐了缎和布。

十月,蒙古科尔沁部的明安的长子伊勒都齐台吉带马四十匹,来叩头谒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赐给他甲十五副和很多的缎子、布匹。(李林:《重译满文老档·太祖》卷4.)

2.十一月,努尔哈赤派兵二千人,在十二月袭击东海女真渥集部东额赫库仑城,八旗军在横跨从河口上溯到河源一百三十里的地方,分两路前进。八旗军命令顾纳喀库伦的人投降。可是第二天早晨他们还不投降,这时建州的其他四旗兵来会师。建州兵向城里喊话:“如果要投降的话就投降,不投降我们就进攻。”那城里的人说:“就要投降了!”他们又集合在城外的兵进城,共集合了三天的时间,仍旧没有投降。

建州六旗的兵披甲、整旗、分翼,吹着法螺向顾纳喀库伦城发起进攻。建州兵并列跳越三道城壕,拆毁栅栏,冲进城内,杀了城内的兵五百人,建州挑选出来的精壮骑兵,追击从城中败逃的兵三百人,在城外的旷野里全部歼灭了。获得一万俘虏(似乎应为“获得一万人畜”),编成五百户。

那些额赫库伦人曾对周围的人逞强说:“满洲的兵勇敢善战,如果是那么勇敢,就派遣来进攻吧,我们曾捎过信去。”可是满洲的兵去进攻时,不能抵挡便亡国了。(李林:《重译满文老档·太祖》卷4.)额赫库伦人“住在东边的东海之北”,即今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纳赫塔赫河地方。(阎崇年:《努尔哈赤传》第81页。)

3.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增设司法机构,充实司法人员,完备司法程序,使建州的司法状况大有改观。努尔哈赤设立理政听讼大臣五员、都堂十员,努尔哈赤本人每五日上朝一次,审理下级上报的讼案。他规定的案件的审理程序是这样:凡有案件,都堂先进行审理,然后把审理的结果上报给理政听讼的五大臣;五大臣审讯后,再把审理的结果报告给诸王即诸贝勒。如此循序审讯后,仍然解决不了的案件再上报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再对讼者“更详问之,将是非剖析明白,以直究问”,使“民情皆得上达”。(《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由于努尔哈赤采取措施改善司法状况,使得建州“法度得宜”,“恩及无告”,造成了建州女真“大治”的局面,“欺诈不生,拾物不匿,必归其主”;“五谷收获毕,纵牲畜于山野,莫有敢窃害者”。(《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给后金国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4.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一件努尔哈赤出猎的小事,特别记载于史。努尔哈赤这次出猎发生在初冬的季节,刚刚降过一场雪,在雪后初晴雪花融化的时候,努尔哈赤唯恐浮雪沾湿了衣服,便把衣襟翻转插入腰带之内,他的动作被跟随行猎的布阳古侍卫和押木哈二人发现了。两个人私下议论说:“何所不有,而惜此衣,盍(为何)进猎也!”

努尔哈赤听了两人的议论后,笑着说:“吾非无衣而惜之,但沾濡无益耳。与其濡于雪,曷若以新者赐汝等,岂不美哉。以濡雪之衣赐汝,何美之有。吾所惜者,为汝等惜也。”(《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一般说,具有节俭观念的帝王,都是有为而优秀的帝王,好大喜功、暴殄天物的帝王必定是坏蛋无异。

5.努尔哈赤在这年还有一条重要语录,今录之于此:“贤者不举,则贤者何由而进,不肖者不退,则不肖者何由而惩,汝等宜秉忠直,切勿贪婪,均平之大道莫过于忠直,吾夙好忠直,从来未慊,汝等当留心。”(《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

6.努尔哈赤很会驾驭人才,关心部属的疾苦,善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满文老档》记载了努尔哈赤这样一个生活细节:“淑勒昆都仑汗每日仰卧二三次,不知道的人以为是睡了,实际上并没有睡。他一面躺着,一面思考:哪一位好的僚友,达到了与身份相称的富裕呢?哪一位好的僚友,非常尽力,可是家里贫苦呢?谁娶的妻在一起生活很不和睦也不能再娶而苦恼呢?谁的妻子死了没能再娶而困苦呢?使唤的阿哈(奴仆)、耕牛、乘马、穿的衣服、吃的粮食都充足的人有多少呢?贫苦的人可能有很多。起床后便说:‘把妻子给那个人,把阿哈给那个人,把马给那个人,把牛给那个人,把衣服给那个人,把粮食给那个人。’(下属的人)照他想到的查明赏给。”(李林:《重译满文老档·太祖》卷4.)

§§下卷

同类推荐
  • 回到古代称霸王

    回到古代称霸王

    因一次意外穿越,陈北玄来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从身无分文到呼风唤雨,从一无所有到滔天权势,且看我陈北玄如何一步步打怪升级,斩妖除魔。
  • 怒弦张

    怒弦张

    少贫贱兮壮志扬,千军如烈怒弦张!我雄武兮,讨四方!
  • 乱世谋臣

    乱世谋臣

    影帝级巨星因意外穿越至东汉末年,化身三国第一勇士—吕布白门楼苟且活命,残存于乱世。本已划定的诗篇却因他的到来本末倒置。孔明功盖八阵图,何以智取?公瑾杯酒谢良朋,何以收服?大耳皇叔惟贤惟德,曹贼阿瞒英姿雄发,江东仲谋何惧于天下?生于当世,降与乱世,邀得良士,共谋汉室。苍天已死,谁人当立?☆☆☆☆☆☆☆☆☆☆☆☆☆☆☆☆☆☆☆☆☆☆☆☆☆☆☆☆☆☆☆☆☆☆☆☆☆☆☆☆☆喜欢此书的朋友请点击收藏,要是能投票推荐,憨丁感激涕零。********特别强调:本书篡改历史,扭曲事实。********
  • 《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本书从历史名著《资治通鉴》中精选500则故事原文,加以注释、翻译、点评,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使读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 三国之陈王兴汉

    三国之陈王兴汉

    大学生刘嗣意外穿越来到汉末成陈王刘宠之子。且看他如何使用召唤系统拯救大汉,再续汉室数百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话坠落

    神话坠落

    坠落历四十年,海神被姬长天所救,故事大幕就此拉开……
  • 阴阳小道士

    阴阳小道士

    杨真晚归回家的时候,一不小心踏入了阴阳驿站,吃了死人饭喝了黄尸水,村里的阴阳先生说我活不长了,除非学道,跟随阴阳先生数十载踏入红尘除妖灭邪,《阴阳宗术》的秘密,传世名画的诅咒,湘西的长生墓等等
  • 寒门才子

    寒门才子

    他是群星里最闪耀的一颗,他不相信所谓的王侯就是天生的!且看他如何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如何一步步的成为人上人!他出生寒门,但他有远大的理想,他就是吴用!且看他如何在都市中如何闯出一片天地!
  • 龙经

    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贼王盗贼医者

    海贼王盗贼医者

    是盗贼,又是医者,在这片大海上会有怎样的有趣的冒险?本书的宗旨是:一切顺从尾田大叔,已出的情节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本书的风格是:猥琐但不低俗,欢喜却不逗比。没有爱情,没有暧昧,只有自由、梦想和同伴。呦西,野郎domo,正式起航咯!文笔不好,望见谅。
  • 乱世迷迭:闲王溺宠霸道妃

    乱世迷迭:闲王溺宠霸道妃

    她,是景雪王朝宰相颜府的小小庶女,失踪十四年后,竟自己归家认祖,风云接起,一切皆变!遭人质疑,受尽暗算,被人辱骂,受人冷眼。她却漠然地站在顶端,秉持原则,淡然处之,闯尽天下,打上九天!他,是景雪王朝所有女子心中的完美情人,众人皆知的锦王,冷心冷情,却独独对她一见倾心。在迷迭大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天之骄子,拥有罕见的异能,是强大的主宰!当作为皇亲贵族,看似闲散逍遥,实则冷漠腹黑的他,遇上身为异世灵魂,看似温婉娴静,实则漠然霸道的她,谁能俘获谁的心?一段旅程,就此开始。。。
  • 自古缝秋故事

    自古缝秋故事

    希望读者可以有一个好心情去看
  • 阴阳圣迹

    阴阳圣迹

    最强功法现世于主角之身,他为复仇而踏上了盖世强者之路。
  • 我的老婆大人是特工

    我的老婆大人是特工

    听说老婆大人升职加薪当领导!作为丈夫自然不能落后……背着我执行任务偷偷结交新朋友,让我在家当奶爸简直就是有违人性……〔节操还是那个节操故事还是那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