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努尔哈赤幽禁、处死长子褚英
褚英是后金国建国前历史上明亮耀眼、然而却转瞬即逝的一个人物。
褚英是努尔哈赤与嫡妻佟佳氏哈哈纳扎青(汉名佟春秀)于万历八年(1580年)所生的长子。
褚英强悍骁勇,足智多谋,能征惯战,武功显赫。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褚英只有十八岁。努尔哈赤命其与五叔巴雅喇、将领噶盖、费英东领兵一千人,征讨东海女真的安褚拉库路。建州军“星夜”驰骋,取“屯寨二十处”,其他所属屯寨“尽招服之”,(《满洲实录》卷2.)同时攻取内河路。努尔哈赤由于长子在这次远征中立下的功劳,赐予他“洪巴图鲁”的荣誉称号。
这次远征标志着建州军事指挥权的转变,从老一辈指挥家(以努尔哈赤和五大臣为指挥核心)的手中,转变至年青一代指挥家(以努尔哈赤的弟、子、侄为指挥核心)的手中。异姓的五大臣逐渐退至次要地位,努尔哈赤家族的势力渐趋上升。
褚英的第二次建功立业是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当时努尔哈赤令胞弟舒尔哈齐、儿子褚英、代善,五大臣中的费英东、扈尔汉率建州兵三千人前往蜚悠城搬接归顺的五百户居民。乌拉派兵万人于途中邀击。两军在乌碣岩地方展开大战。由于褚英与代善“像没睁开眼的小狗崽一样”地奋勇冲杀,结果建州军以少胜多,大败乌拉军。努尔哈赤以褚英在这次生死大搏斗中奋勇当先,率先杀敌,而赐给他以“阿尔哈图图门”的荣誉称号。
然而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以后,褚英突然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中消失。直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实录》出版,关于褚英才首次披露说:“太祖长子,亦曾似此悖乱,置于国法。”(《清世祖实录》卷37.)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玄烨说:“若我太祖高皇帝时,因诸贝勒大臣讦告一案,置阿尔哈图图门贝勒褚燕于法。”(《清圣祖实录》卷234.)但是褚英怎样“悖乱”,“诸贝勒大臣”由于何种原因要“讦告”褚英,这一切对于广大朝野、中外人士仍然是一个谜团。直到上个世纪的中期,《满文老档》的出版问世,褚英事件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万历四十年(1612年),淑勒昆都仑汗努尔哈赤召集贝勒众臣,对他们说:“如果没有儿子们,我自己就得执政,继续下去。现在我想要儿子们执政。”接着他又说:“要让长子执政,但是长子从幼儿起就心胸狭隘,肯定不会宽大为怀,抚养国人。但是抛开长兄,而让他的弟弟越过兄长执政,这怎么可以呢?假如我们任用长子,使他掌管大国、执掌大政,也可能改变他那心胸狭隘的毛病,而成为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于是在这年的六月,努尔哈赤任命长子阿尔哈图图门——禇英执政。
可是褚英执政后,心术不正,不能公平地治理父汗交付给他的大国的各种事务,致使父汗任用的、长期同甘共苦的五大臣互不和睦,因而苦恼不堪;使淑勒昆都仑汗爱如心肝的四个儿子代善、阿敏(为努尔哈赤之侄)、莽古尔泰、皇太极也都苦恼异常。
执掌国政的褚英对弟弟们说:“不违抗长兄的话,什么事也不告诉父汗,你们就按我的这话立誓。”于是褚英的诸弟被迫照他说的话立了誓言。他还对诸弟说:“弟弟们,父汗给你们的财宝、好马,在父汗死后,还能照旧不处理、照旧搁置不动吗?那些和我关系不好的弟弟、和我不好的大臣们,在我继任为汗后就杀掉。”
淑勒昆都仑汗不知道褚英的四个弟弟和建州五大臣处于困苦之中。褚英的四个弟弟、建州五大臣商量说:“我们处在这种困苦状况中,汗还不知道,如果向汗报告,又害怕执政的阿尔哈图图门。如果畏惧执政之主而不向汗王报告,我们就没有生路了。若是汗死后,我们的性命也难以保证。不如我们把不能生存的困苦状况向汗报告后再死吧!”褚英的四个弟弟、建州的五大臣在商量之后就向汗报告了。淑勒昆都仑说:“你们用口说,我能记住吗?都写在纸上送来。”褚英的四个弟弟、建州五大臣每人都把困苦情况写了一份报告,呈送给了淑勒昆都仑汗。
汗接受这些报告后,对长子褚英说:“这是你的四弟、五大臣控告你的罪行的诉状,你看过之后,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也可以写出来为自己辩护。”
褚英回答说:“我一点儿要说明的也没有。”
淑勒昆都仑汗说:“你如果不说明,就说明你有过错。父我即使不能打仗,不能办理国事,不能执政,年纪老了,也决不把国家大权移交给你!如果任用在我身边长大的儿子执政,国人听说后会认为,不要汗参与,诸子照样能统辖国人,执掌大政。然而我不顾国人的议论,仍然命你执掌政柄。掌政的汗、贝勒,要宽大为怀、秉公治国。像你这样虐待同父之四弟及为父我擢用之五大臣,使他们彼此不睦,使他们困苦不堪,我怎么能让你继续执政呢?为使你们同母兄弟二人执政,从而分给了大半国人。考虑到多给兄长们财物,弟弟们如果缺少什么东西,可以向兄长求得。求之不得,还可以强取。如果少给兄长,多给弟弟们,兄长向弟弟求乞则是不恰当的。你们兄弟俩(指褚英和代善)生在其他弟兄之前,我分给你们年长的同母兄弟国人各五千家,牧群各八百,银各一万两,敕书各八十道。给我爱妻所生诸子的国人、敕书都比这少。给你这么多你还不满足,你还说要从财物不多的弟弟那里索取财物,要杀你认为不好的诸弟、诸大臣,使弟弟和五大臣不能和睦相处,不让他们把你那邪恶小人之念头报告给父,强迫诸弟到处立誓。假如你以所得国人、牧群、财物少而持偏狭之心,那么就将给你的国人、牧群等诸物都与诸弟所得之物合在一起再加以平均吧。”训诫长子过后,在当年八月撤销了褚英的执政资格,在当年(万历四十年即1612年)秋天出征乌拉时,因为知道长子心胸狭隘而不信赖他,既不让他出征,也不让他守城,而是留他的同母弟弟古英巴图鲁代善贝勒守城。次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春天,建州再次出征乌拉时,也不信赖长子褚英,而是派五子莽古尔泰台吉、四贝勒皇太极两个弟弟留守赫图阿拉。褚英担任执政资格仅仅两个月(自六月至八月)即被罢免。
两次出征乌拉,都没派长子去,让他居住在家中,于是长子对他的四个僚友商量说:“和诸弟平分国人,我不能再活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死吗?”
四个僚友回答:“贝勒你要死,我们也随着你一起死。”
从那次事件以后,父汗出征乌拉时,长子不再担心父汗与势均力敌之大国作战的胜败,竟在纸上写出诅咒出征的父汗、诸弟、五大臣的咒语,对天地焚烧。褚英还对四个僚友说:“我们的兵出征乌拉失败才好!如果他们战败了,就不让父、诸弟入城。”如此诅咒之后,参与共同写咒语的一个僚友思虑起来:“写咒书焚烧一事,不知何时被汗发觉,那样的话,我将在众人面前被处死。我家贝勒褚英曾说过:‘没有出路就去死。’在贝勒父汗面前,我将先死。”他这样反复考虑过后,就留下遗书自缢而死。
这个僚友死后,曾对褚英说过愿随从贝勒死的其余三个僚友大吃一惊,便向汗告讦说:“我们曾说随贝勒(褚英)一起死是实,书写咒语焚烧也是实,说各种各样的恶言也都是实。”
淑勒昆都仑汗恐怕杀了长子,会给活着的诸子造成先例,所以没杀褚英。在褚英三十四岁癸丑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下令,将阿尔哈图图门监禁在高墙之中。
淑勒昆都仑汗的弟弟达尔汉巴图鲁贝勒舒尔哈齐使兄怀恨,所以汗愤怒地斥责他,弟弟舒尔哈齐承认自己的过错。因为弟弟舒尔哈齐为非作恶,兄淑勒昆都仑汗没收了他的国人、僚友等。等到弟弟贝勒舒尔哈齐承认自己的过错时,淑勒昆都仑汗将没收弟弟的全部国人、僚友重新还给他,仍旧收养。但是淑勒昆都仑汗的长子阿尔哈图图门拒不承认自己的过错,汗恐怕他以后毁坏生存之道,所以将他监禁在高墙之中。汗经过三年的深思熟虑,如果顾虑长子的存在,恐怕他会败坏国家。总是怜惜一个儿子,将会危及汗国、众子及大臣们。因此于乙卯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淑勒昆都仑汗五十七岁、长子褚英三十六岁的八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下了最大的决心,将长子处死。(李林:《重译满文老档·太祖》卷3.)由于《满文老档》的问世,褚英事件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在上述(《满文老档》卷3)的引文中提到的“淑勒昆都仑汗爱如心肝的四个儿子”,即指四大贝勒代善(努尔哈赤的次子)、阿敏(舒尔哈齐的次子、努尔哈赤的亲侄子)、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的五子)、皇太极(努尔哈赤的八子)。
引文中提到的与努尔哈赤“长期同甘共苦的五大臣”,是指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何和里和扈尔汉这样五位权重位高的、功勋卓著的臂膀式人物。
褚英与四大贝勒及五大臣的争斗是建州统治集团内部高层面的权势之争。努尔哈赤鉴于自己年事已高,为了培养最高权力的继承者,挑选了功绩能力都很出色的长子褚英作为首选目标。由于其长子自幼存在心胸狭隘的缺陷,努尔哈赤还要对其观察和考验,然后才肯向其交权。正是在这过渡期间,褚英首先发难,对四大贝勒和五大臣施压,妄图将其变成自己的附庸,从而架空努尔哈赤,把建州演变成由褚英他自己独裁的王国。但四大贝勒和五大臣不甘心丧失属于自己的权势,冒着死亡的威胁,奋起抗争。最后努尔哈赤经过反复权衡,不得不将褚英幽禁,直至处死,终于结束了第一次立储的风波。由此可见,四大贝勒和五大臣在建州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和权势。
下面本书先介绍四大贝勒,然后介绍五大臣。
第二节 四大贝勒
四大贝勒又称四和硕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关于代善等四人何时被任命为四大贝勒,我们可以从皇太极被任为大贝勒的时间间接推断出来。皇太极被任命为大贝勒是在辛亥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申时(下午3—5时)。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说:皇太极于“辛亥申时,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理政”。(蒋良骐:《东华录》卷1.)努尔哈赤不可能只任命皇太极一个人为大贝勒,上述四人必定是同时被努尔哈赤任命为大贝勒的,以这作为未来太子褚英手下的既是辅助的又是制衡的力量。
蒋良骐关于皇太极被任命为大贝勒、从而四大贝勒共同被任命为大贝勒的时间的记载是可信的,蒋良骐的《东华录》是采择清初的经典文献汇集而成,它的可信性不容置疑。加之,该书不仅提出了四人被任命为大贝勒的年代,而且提出了具体时间为申时,该资料的可信性更加增大。
下面按照齿序介绍四大贝勒。
一、大贝勒代善(1583—1648年):是努尔哈赤与嫡妻佟佳氏哈哈纳扎青(汉名佟春秀)所生。努尔哈赤与佟佳氏为同苦共患的结发夫妻。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起兵时,岳父佟登家曾经提供大量资金进行资助,其中包括十三副半铠甲。同年七月,代善出生。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代善与叔父舒尔哈齐、长兄褚英率兵三千人搬接归附的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悠城部众,并且亲手斩杀乌拉主帅博克多贝勒,为建州军获得全胜立下头等功劳,获得荣誉称号“古英巴图鲁”。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九月,努尔哈赤亲自率军征讨乌拉,大贝勒代善独自率军守卫都城赫图阿拉,可见其独当一面的能力之强和获得的信任之深。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代善随父征讨乌拉部,他率建州军劫杀乌拉贝勒布占泰所率小股部队,将其击散,逼使布占泰单枪匹马落荒而逃。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太祖建元天命,封代善及舒尔哈齐长子(应为次子)阿敏、太祖第五子莽古尔泰、与太宗文皇帝并为和硕贝勒。国中称代善为‘大贝勒’,阿敏为‘二贝勒’,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为‘四贝勒’。”(《清史列传》卷1.)这实际上应该是再次晋封四人为大贝勒,初次晋封是在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代善早在其叔父舒尔哈齐没被惩治之前,已是一旗之主了。
二、二贝勒阿敏(1586—1640年):是努尔哈赤亲弟弟舒尔哈齐的次子。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阿敏二十二岁,作为建州的主要率兵将领之一,与堂兄褚英一起率兵五千人,前往乌拉部攻击宜罕山城。建州军进攻了半个月,终于因为宜罕城内出了叛变者,打开城门,建州军得以杀进城内,半数乌拉兵战死,半数乌拉兵投降。城破后阿敏下令屠城,又把投降的半数乌拉兵全行杀掉。建州军缴获盔甲三百副,尽收宜罕山城人畜而还。万历四十年(1612年)和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建州军两次进攻乌拉,阿敏都随军前往,且积极主战,立有战功。
在阿敏的长兄阿尔通阿、三弟扎萨克图被努尔哈赤处死,阿敏之父舒尔哈齐又被囚禁之后,舒尔哈齐拥有的人丁、将士、财物,都由阿敏承袭,他取代其父,成为了一旗之主。
三、三贝勒莽古尔泰(1587—1632年):是努尔哈赤的第五子,以英勇而莽撞著称。他的生母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之一富察氏衮代。衮代美艳动人,性情活泼,说话直来直去,甚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努尔哈赤晋升其为大妃,长期得宠。由于衮代处于大妃的地位,莽古尔泰很早就得到重用。万历四十年(1612年)努尔哈赤率军讨伐乌拉部,莽古尔泰时年二十五岁,跟随努尔哈赤出征。当建州军连克河西六城后,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积极建议其父渡过乌拉河(今松花江)与乌拉一决高低。这说明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已经是职务很高的军事将领,已有权参与最高军事决策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灭亡乌拉,委派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留守赫图阿拉,这又说明两个人都具备了独当一面之能力。天命元年(1616年),莽古尔泰再授和硕贝勒,以齿序称三贝勒。
四、四贝勒皇太极(1592—1643年):是努尔哈赤与爱妻叶赫纳拉氏孟古所生的唯一一子。孟古格格不仅出身高贵,是叶赫东城贝勒杨吉砮的幼女,而且修养极深,性情可人。
作为孟古格格的独生子,皇太极自然格外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皇太极自幼表现出他的绝顶的聪明才华和智慧,是努尔哈赤诸子中仅有的识文断字的人。皇太极在青少年时期,因父兄常年奋战沙场,便受父命主持一切家政,(《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世系源流》卷5.)举凡日常家务,钱粮收支,迎来送往,都按父辈的嘱咐,安排得井井有条,处置得当,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才干。(《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人物荟萃·皇太极》。)
万历四十年(1612年)皇太极跟随其父远征乌拉部,与五哥莽古尔泰一起,主张渡过乌拉河与布占泰一决雌雄。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统领建州军前往攻灭乌拉部,皇太极与其兄莽古尔泰一起留守都城赫图阿拉。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皇太极被任为正白旗主旗贝勒。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后金建国,皇太极被再次任命为四大贝勒之一,按齿序称为四贝勒。
在褚英代其父执政期间,即万历四十年(1612年)六月至八月,四大贝勒已经成为建州高层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们由努尔哈赤“爱如心肝”的子侄组成,是培养建州未来汗的基地。后来,四大贝勒的权力和作用,随着后金事业的发展和兴盛而日益强大。到天命六年(1621年)二月,“太祖命四大贝勒,按月分直,国中一切机务,俱命直月贝勒掌理。”(《清太宗实录》卷5.)
这时四大贝勒已经主掌后金国的军政大权,成为英明汗之下的最高统治核心集团。无论谁想跟它斗争,都将碰得粉身碎骨。
第三节 建州的五大臣
如果说四大贝勒是建州的同姓王的话,那么五大臣则是建州的异姓王。建州的五大臣包括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何和里和扈尔汉五位近似传奇的人物。五大臣按其来归的时间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额亦都和安费扬古,他们二人在努尔哈赤起兵前即已与努尔哈赤结交,是努尔哈赤的“古出”(即朋友、伙伴)的重要成员,是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起兵时的百人队伍中的骨干分子。二类是费英东、何和里和扈尔汉三人,他们均是万历十六年(1588年)来归的三大部落的首领或首领之子。
五大臣的授职时间很早,据《清史列传》载:费英东,“癸丑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从太祖征乌拉,同诸贝勒大臣力战破敌,乘胜夺门,遂拔其城。寻(旋即,不久),命与何和里、额亦都、扈尔汉、安费扬古为五大臣,佐理国事”。(《清史列传·费英东》卷4)
这条资料说明,最迟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建州灭亡乌拉不久,努尔哈赤即正式任命费英东等五人为五大臣。但据(《满文老档》卷3),在褚英执掌国政时(万历四十年1612年)即频繁地出现“五大臣”的概念,说明早在万历四十年(1612年)或更早,费英东等五人即已被任命为五大臣了。
五大臣各有自己奇特的经历,也各有自己独到的贡献。下面本书基本按照来归早晚的顺序,逐一介绍五大臣。
一、额亦都:姓钮祜禄氏,世居长白山,到其祖父时,移居英额峪(今清原县英额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生。幼年时,父母被人所害,额亦都被邻居藏匿起来,得以躲过迫害。额亦都长到十三岁的时候,亲手刺杀了杀害自己父母的仇人之后,躲到苏克苏浒河部所属的嘉穆瑚地方,依靠其姑母过活。他的姑父,名叫穆通阿,是嘉穆瑚寨长。据上夹河退休干部孙相适考证,“建州女真和后金时期嘉穆瑚村就是今天的新宾上夹河镇腰站村。”孙相适:《厚厚的落叶(续篇)·腰站前身叫嘉穆瑚村》。穆通阿有一子,名叫噶哈善哈思虎,长额亦都两岁,是额亦都的表哥,他接任嘉穆瑚寨长后,成为努尔哈赤的妹夫。也就在嘉穆瑚村,额亦都与长他三岁的努尔哈赤相识。据传说,有一次额亦都的姑父穆通阿得到了一只白鹰。努尔哈赤路过这里,看见了白鹰之后非常喜爱,穆通阿便将这只白鹰送给了努尔哈赤。额亦都听说后,十分的不满意。不料第二天白鹰却自己飞回了穆通阿家中。穆通阿认为白鹰既已送人,也就换了主人,应当物还原主,便令额亦都将白鹰送还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尽管喜欢白鹰,却百般不肯接受,并说:“此鹰虽属禽类,能不舍故主而飞还其家,是其义也。”额亦都听了这些话语十分感动,心想:此人对鹰尚且如此怜惜,何况对人呢。(李凤民:《话说福陵》第58页。)万历八年(1580年),努尔哈赤再次经过嘉穆瑚村,夜宿额亦都姑父家中,额亦都又一次与努尔哈赤相遇,两个人十分投缘,彻夜长谈。额亦都知道努尔哈赤抱负远大,认准他就是真主,决定跟从他。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姑母,姑母不同意,怕他又去惹祸,但他说:“大丈夫生世间,能以碌碌终乎?”(《清史稿·额亦都传》卷225.)从此便毅然决然地跟从了努尔哈赤。
万历十一年(1583年),额亦都跟随努尔哈赤起兵,攻打尼堪外兰的图伦城,额亦都第一个登城。在攻打色克济城的时候,他乘敌人没有防备,迅速将城攻克。接着他又率兵攻克了舒勒克布占城。
额亦都骁勇善战,能挽十石弓,常常以少击众,所向克捷,努尔哈赤知道他能力非凡,对他日益信任。
为了巩固两个家庭的世代友好关系和世代亲情,努尔哈赤家族与额亦都家族多层面地世代联姻。额亦都先娶努尔哈赤的族妹,后又“尚和硕公主”。他的次子达启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娶了努尔哈赤的第五女、穆库什的胞妹。万历四十年(1612年),努尔哈赤率兵将四女穆库什从乌拉接回后,先把她嫁给了额亦都,这即是前面所说的“尚和硕公主”,后又把她嫁给了额亦都的第八子图尔格。额亦都之女钮祜禄氏嫁给了四贝勒皇太极,后被封为元妃。
二、安费扬古:姓觉尔察氏,世居瑚济寨。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讨伐尼堪外兰,安费扬古是最早跟随努尔哈赤起兵的重要“古出”成员之一。这年八月,努尔哈赤设计杀掉了萨尔浒城长诺米纳、奈喀达二人于哲陈部的巴尔达城下,另派安费扬古率兵攻克了萨尔浒城。
万历十二年(1584年)六月,安费扬古跟随努尔哈赤进攻马尔墩寨。马尔墩寨依靠艰险的地形,充分的防御设施,致使努尔哈赤连攻三日也没有克城。这时,安费扬古借助夜晚的昏黑,率领小分队跣足从间道(偏僻小路)攀崖而上,终于攻克其城。安费扬古立了一次很大的功劳。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部联军抢劫了建州的户布察寨。为了进行报复,努尔哈赤率军抄略了哈达部的富尔加齐寨。在回师的时候,努尔哈赤亲自率兵殿后,哈达贝勒孟格布录率骑兵追来,有一骑兵冲到努尔哈赤的前面,努尔哈赤拉弓搭箭射击,哈达的三个骑兵突然冲到努尔哈赤近旁,努尔哈赤的战马受惊几乎倒地,哈达的三个骑兵挥刀向努尔哈赤砍来,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安费扬古从旁截击,把三人全部砍落马下,努尔哈赤用脚扳着马蹬立好身体,开弓射箭,击中孟格布录之马,使其马倒地,哈达兵纷纷败走。努尔哈赤被安费扬古救了一条性命,他夸赞安费扬古的勇敢,赐以荣誉称号“硕翁科罗巴图鲁”。(《清史稿·安费扬古传》卷225.)后金获此称号者只有三人,安费扬古是第一个;另一个人为劳萨,是皇太极的重臣;此外还有巴宗,也获得这一称号。(袁闾琨等:《清代前史》第211页。)
万历十六年(1588年)来归的三大部首领或首领之子费英东、何和里与扈尔汉后来均成为五大臣的成员。
三、费英东:姓瓜尔佳氏,世居苏完地方(今吉林省双阳县境)。乌拉贝勒满泰继位不久,叶赫与乌拉两方用武力兼并了与乌拉毗邻而居的锡伯部和苏完部。苏完部在部长瓜儿佳氏索尔果的带领下,领着儿子费英东,率领家属,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迁徙建州,投靠了努尔哈赤。(赵东升:《乌拉国史略》。)
费英东骁果善射,能引强弓十余石。由于他是在努尔哈赤创业的初期,随其父苏完部长索尔果第一个率领所部军民五百户来归的人,努尔哈赤嘉奖他,授一等大臣,并把自己的长子褚英之女嫁给他作妻,于是费英东成了努尔哈赤的孙女婿。
约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努尔哈赤派费英东统兵,最早征讨瓦尔喀部,他率兵攻克了噶嘉路,杀死了部长阿球,降服其部众,率之而归。(《清史列传·费英东》卷4.)此举揭开了建州统一乌苏里江流域及其以东广大滨海地区的序幕。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费英东随同台吉褚英等人统兵千人再征瓦尔喀,攻取安楚拉库路,攻克屯寨二十余所,将所属的人户全都招降带回。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费英东随同舒尔哈齐搬迁蜚悠城降民。“乌拉以兵追击,相持不下,费英东率师继至,大败之。”(《清史列传·费英东》卷4.)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费英东跟从努尔哈赤征讨乌拉,同诸贝勒大臣力战破敌,乘胜夺门,遂拔其城,灭掉乌拉。
这之后不久,努尔哈赤正式任命费英东与何和里、额亦都、扈尔汉、安费扬古为五大臣。
四、何和里:姓栋鄂氏,他的祖先自瓦尔喀迁徙于栋鄂地方,自成一部,因而以地为姓。何和里的祖父为克彻巴彦(日本学者何田清认为他就是建州女真名酋王兀堂),父亲为额勒吉,兄长叫做屯珠鲁巴彦,这祖孙三人世为栋鄂部部长。何和里二十六岁的时候代替兄长屯朱鲁巴彦执掌栋鄂部。
努尔哈赤初起兵时,听说何和里部兵马精壮,便以礼搜罗。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努尔哈赤迎娶哈达贝勒扈尔罕之女哈达纳拉氏阿敏格格为妃时,何和里率三十名骑兵护卫。等到他把新娘护送到佛阿拉以后,便决定以所率之部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以年仅十一岁的长女嫁给栋鄂氏何和里,所以后来人们称努尔哈赤的这个女儿为东果格格,亦称东果公主。东果其实就是栋鄂的译音。何和里娶了努尔哈赤之女,成了努尔哈赤的额驸(驸马),人们称之为栋鄂额驸。
何和里归附建州前,在家已有妻室。他的前妻乌莫西·赛堪挟持所部留在老家。有一天,何和里勇敢的前妻赛堪前来佛阿拉向何和里挑战,要求与之决战。努尔哈赤前往,当面劝说,何和里的前妻赛堪不仅罢战,而且也归附了努尔哈赤。
五、扈尔汉:姓佟佳氏,世居雅尔古寨。他的父亲扈喇虎和同族人互相仇视,便于万历十六年(1588)率所部归附了努尔哈赤。当时扈尔汉十三岁,努尔哈赤把他收为义子,赐姓觉罗。等他稍稍长大了些,努尔哈赤任用他为侍卫。不久,努尔哈赤又授与他一等大臣的职务,使之居于五大臣的行列。
扈尔汉感念努尔哈赤对其抚育之恩情,誓以效死征战来报答,每次出征都战在前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扈尔汉随贝勒舒尔哈齐搬接蜚悠城部民,在归途中遇乌拉兵拦劫。扈尔汉当即在山顶上结寨,安置归降的五百户蜚悠城部民,命令百名建州兵为其护卫,他自己则率二百名建州兵与乌拉兵对阵,造成了建州兵与乌拉兵相持局面,为次日建州兵来援并消灭乌拉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年五月,他跟随努尔哈赤的幼弟贝勒巴雅喇等征讨东海女真渥集部,立有卓越的战功。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二月,努尔哈赤派扈尔汉率兵千人征伐渥集部所属的滹野路,使整个部落全部归降,扈尔汉收拢其二千户而还。努尔哈赤为此嘉奖扈尔汉,赏给他甲胄、驷马(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还赐给他荣誉称号为“达尔汉”。(《清史列传·扈尔汉》卷4.)
《清史稿》关于五大臣有如下评价:“国初置五大臣以理政听讼,有征伐则帅师以出,盖实兼将帅之重焉。额亦都归太祖最早,巍然元从,战伐亦最多。费英东尤以忠谠著,历朝褒许,称佐命第一。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后先奔走,共成筚路蓝缕之烈,积三十年辅成大业,功施烂然。太祖建号后,诸子皆长且才,故五大臣没,而四大贝勒执政。”(《清史稿》卷225.)
褚英企图背着努尔哈赤,单枪匹马征服四大贝勒、五大臣,真比撼山还难!最后他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并丢掉了性命。努尔哈赤怎么可能抛弃四大贝勒这几个爱如心肝的儿子和股肱般的五大臣,而只顾及一个儿子褚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