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佛教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马鸣(Ashvaghosa)在这件事的改写本《佛所行赞》(Buddhacharita)中对阎浮树下的时刻描述了很多。乔达摩年轻的时候住在他父亲的宫殿中。一天,他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于是在仆人的陪同下,他骑着马去郊外散心。他正走着,看到田里有人在劳动。他意外地注意到,犁耕过的地方,许多小生物被杀死:
美丽的风景和对森林的渴望把他带到了远郊。他在那里看到了田中犁地的景象。地面翻起的犁沟,如同波浪一般。被犁切碎的草东一处西一处地散落着。田地中到处是死伤的小生物,如蚯蚓、昆虫等。这些情景让王子感到非常悲痛,好像看到了一场对他同类的大屠杀。
他抬起头,注意到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他观察着犁地的人,看到他们经受着风吹日晒,满身尘土,被农民牵着的牛疲惫不堪。
看到这些,他内心充满了怜悯,于是坐在一棵阎浮树下:
他思想高尚,慈悲为怀。于是他抑制着悲痛,从马上下来,轻轻、慢慢地走到田中。他思考着一切众生的生死。他痛苦地自言自语到:“这些众生多么可怜!”他内心渴望着孤独。他离开跟着他的好友们,走到一棵阎浮树下的清静处。
漂亮的树叶不停地摆动着,地面绿得像绿宝石一样。
他坐在那里静思。他开始清楚地审视事物,如同它们历历在目。他的怜悯,他的慈悲不断增加,直到他洞穿一切众生,觉悟到一切的内在都是相通的:
他坐在树下,思考着众生的生与死。接着,他控制着自己的心意,并用这种方式,使心意变得稳定和专注。当他达到了心意的稳定后,他突然从所有的感官欲望和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他达到了初禅的境地。……在这种禅定中,他正确地认识到世界的命运及其真相:“确实可怜啊,这些无助的、注定要经受病、老、死的众生在他们自我陶醉的愚昧无知中对其他同样是病、老、死的牺牲者几乎没有什么尊重!但是我现在了解了这一无上法门,如果生来就是如此的我对其他与我相同的众生不施任何尊重,那是可耻和不体面的事。”
马鸣告诉我们,乔达摩接着觉悟了世界本质的真相:
当他洞察了病、老、死的缺陷损害了世界最根本的核心这一真相时,他也失去了所有的自我陶醉,这种自我陶醉通常产生于对自己的力量、年轻和活力的自豪感。现在他无喜无悲。所有怀疑、疲乏和困意烟消云散。感官刺激不会再影响他。心中再不会有对他人的仇恨和轻蔑。
换言之,他已经开始清楚地看到现实的真相。早期,虽然他并没有赞赏他的发现的完美重要性,但他毫不费力地进入到后来助他彻悟的觉悟中。
多年来,他已经忘记了阎浮树。为了自救,他只好跑到森林中,经历千辛万苦,发现自己陷入对平和追求毫无结果、痛苦不堪的挫折中,所有这些都发生在他重拾记忆之前。在这个失落的时刻,他在阎浮树下回想着过去意料之外、未有准备的经历,它又一次照亮了他的道路:
过度自我折磨只会毫无结果地消耗他的身体,这一点他已经很清楚了。对成佛的担心和渴望促使他得出以下结论:“这不是通向冷静不偏颇、开悟、解脱的大法。我在多年前就在阎浮树下找到了,其结果更加确定。但是那些冥想无法在这种虚弱的状态中进行。因此,我必须开始重新恢复体力。”
在重拾回忆后,他停止了无谓的追求。他休息后,开始恢复了健康和体力。接着,他重新找回了多年前开始的觉悟的思路。
现在他又可以静静地坐在一棵大树之下。他进入深层的禅定,回忆起前世,完全看到了众生的过去、未来,觉悟到通往稳定的和自由的过去及现在觉知的可靠之途。乔达摩彻底觉悟了。他成佛了。
以上这段佛教历史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他回忆起坐在阎浮树下这个事实。最深刻的和最受欢迎的体验已经有了,从一开始,虽然他对这种知识能把他带向何方并不欣赏。在森林中,他的思想变得纯洁,最终觉悟到智慧并非存在于戏剧的动作中和英雄的努力中,而是存在于一种不可能是活动的产物的静觉中,一种事物本来面目的纯粹觉悟。
根据对阎浮树下的回忆,佛陀讲述了他的故事,描述了他的伟大探索,所有这些都是佛陀在第36部经中对萨遮迦提的问题的回答。就像多年前,他在努力进行灵性探索的关键时刻想起了阎浮树一样,现在,为了萨遮迦的缘故,他记起他的探索,也是为了解脱的目的。他分享自己的故事,为了说明在他们内在中,快乐和痛苦既非友亦非敌。是心意在分别,问题和方法都在我们内在中,因此惩罚或放纵肉体都没有意义。他甚至向萨遮迦承认,是的,他在下午确实要小睡一下。萨遮迦表示感谢后离开了。他是个大忙人,还有别的事要做。我们没有看出,佛陀改变了萨遮迦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但是我们读过他们相遇的故事后,会以佛陀为鉴,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记起我们已经找到寻求的目标时的静静的时刻。即使我们比萨遮迦更想向佛陀学习,我们也不需要为了一种特别的教诲而转向他。他的探索和他的回忆告诉我们,当我们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那样观察我们的过去或现在的生活时,自由就在等待着我们。现在,记忆是通往生活的钥匙。
所有这些也许会让我们想起另一个问题,记忆是拯救的钥匙。在《路加福音》最后,在耶稣死后,两位学生走在去往厄玛乌的路上。他们非常焦虑和烦恼,正返回自己的村庄,因为他们的希望破灭了。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耶稣身上,但他却被害死了,这似乎就是故事的结局。当他们向前走着时,耶稣为了不让他们认出,化了装与他们同行。他让他们告诉他,他们在谈论什么。他们反问道:“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吗?”(《路加福音》24:18)。他慢慢地和他们一起回顾他们已经从自己的传统、律法和先知那儿学到的知识。由于他们因为在耶路撒冷中的经历而感到失望,他便以一种新的视角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的传统,还重新解释了十字架。逐渐,在他讲话的时候,他们在灵性上觉悟了,因此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请他吃饭。在桌上,他们认出了他就是他们曾经哀悼的人:
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偏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
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掰开,递给他们。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
也许他们是第一个在共进圣餐时发现耶稣的基督教徒。他被以色列的历史和神圣的传统所记忆,因此能够再次出现。正如佛陀所发现的,恢复过去能够解脱现在。
记忆的果实
虽然佛陀这么完整地讲述他的故事是非常罕见的,但他经常教导说,记住自己的故事可以获得灵性上的成果,并以不同的方式察看自己的生活。通过讲故事——他自己的故事,从老人那里听到的故事,他所遇到的人的故事——他帮助他人找回自己的生活感觉,温故知新。当人们对他们自己生活中已经发生但却未被注意的事情有了记忆并认真考虑时,真正的解脱就成了可能。
佛陀驾轻就熟地向各种背景的广大民众施教:一位没有什么基础却自认为明白婆罗门意义的婆罗门;一位要做动物祭祀但却不明白祭祀意义的国王;献身于佛法却不去帮助病僧的和尚;折磨小动物却从不感到愧疚的孩子;因前世罪孽受苦却得到佛陀的选择接受教诲的麻风病患者;一个声名狼藉却在痛苦中找到拯救的凶手。每一个案例中,佛陀都帮助每一个人勇敢面对他/她自己的现实情况,在经历中的某处找到力量和智慧,拥抱生活。譬如,我们只看一个故事,看看佛陀是如何帮助某人重新看待她自己的生活的。
芥末籽的比喻
这个动听的故事抓住了生活中非常根本的事物,以及佛陀对它的理解:
一位少妇姓乔达弥(Gotamt),但是因为她很虚弱,人们都称她为翅舍(Kisha,意为“虚弱”)乔达弥。她生在舍卫城一个穷苦潦倒的家庭。她长大后,就嫁到她丈夫家。只是到了她生出一个儿子后,她才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儿子刚长大能玩儿,就死了。她心中充满了悲伤,挨家挨户地寻找起死回生的药。人们嘲笑她,说:“哪儿有什么起死回生的药?”最终,一位智者告诉她:“这位女子,如果你想为儿子找药,就去找十种力量的拥有者、人界和天界的最高者。
他就是乔达摩,佛陀,就住在附近。只有他知道这种药。”于是她到佛陀住的地方拜访。她站在他前面,向他求药。
翅舍·乔达弥去找佛陀,他当然可以给她上一堂有关死亡的意义的课。但他却选择了一种更加实际的方式,温和地让她回顾自己的生活:
看到她到了谈话的时候了,他对她说:“进城去,走遍整个城市,找到一个没有死过人的人家,在那儿抓一些芥末籽。”“好吧,大师。”她回答到,心中充满快乐地去寻找芥末籽。但是每所她到过的人家,都有人死过:一个是女儿,另一个是分娩中的母亲,还有一个是打仗时死去的男人。当她走遍了整个城市,才发现没有哪家没有死过人。
佛陀不需多少话语,用一种适合她需要的方式,非常熟练地指导她看待她生活中已经明显走过的路。她开始看到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事情:是人就会死,家庭总在失去亲人。一旦她看到死亡是多么近、多么平凡、多么普遍,她就不再去找与众不同的命运了。她的痛苦被转化了,她不再执着自己的孩子了:
她惊呼到:“整个城里,只有这才是唯一的道路!佛陀对众生充满了慈悲,一定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她战胜了情感,走出城外,把儿子送到了火葬地。她对他说:“亲爱的小儿子,我以为只有你才遇到了人们称之为死亡的东西。但其实并不是只有你才会死亡,因为这是为整个人类制订的宇宙法则。”她回去找佛陀。他问她:“乔达弥啊,你找到那粒芥末籽了吗?”她答道:“别再提那芥末籽了!我现在明白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了,给我一席庇护之地吧!”于是他给她授教。即使她站在那儿,她也对谈话的成果确认无疑,并请求加入教团。他同意她加入了教团。
生活之师
我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马上联想到《路加福音》中的拿因城寡妇。这则故事非常简明地讲述了耶稣对迷失者和孤独者的慈悲,以及在最无助的时刻所得到的希望:
过了不多时,有古卷作次日耶稣往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因,他的学生和极多的人与他同行。将近城门,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
有城里的许多人同着寡妇送殡。
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于是进前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
那死人就坐起,并且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说,有大先知在我们中间兴起来了。又说,神眷顾了他的百姓。他这事的风声就传遍了犹太,和周围地方。
耶稣和佛陀都给予了安慰,虽然方式截然不同。对我们来说,都希望像耶稣那样能够医疗,给那些处于悲哀中的人们带去佳音,安慰他们。然而,如果我们想避免像佛陀那样,揭示在当今这个奇迹少、芥子多的世界中持续存在的不可逃脱的生命与死亡模式,那我们就是愚蠢的。我们应当努力让人们接触世界的真相,像佛陀那样。然而,如果我们忘记了现在死亡是可以被转换为生命的,那么我们同样是愚蠢的。
把佛陀的探索、觉悟和施教想象为一层层同心圆,从他在阎浮树下他那荣耀的时刻向外扩大,这也许有帮助。因为那个时刻他并没有明白,他跑进了森林;因为他认为会有其他人解答他的问题,他把多年的时间都浪费在那些老师身上;因为他的探求失败了,他最终记起那个年轻时代他感觉非常平和的时刻。因为他记起过去,明白了一切;因为他已经从生活中学到了东西,他能够帮助翅舍·乔达弥用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村庄。他甚至可以剥去萨遮迦用以自我保护的强硬观点的外表,至少可以给他一次机会能够再次变得单纯和自由。
《大林间奥义书》和《辨别的宝冠》告诉我们如何发现并转换自我,并获得解脱。尽管佛陀被认为是无我教义的大师,但他也帮助我们重新回顾我们的生活和过去,我们是谁。他告诉我们,不要追慕时间的起点和世界的创造,在追求更好的内在自我时不要轻视当下的自我。但他非常想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曾经是谁,以改变我们的思路。如果我们寻找自己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我们已经经历过清醒与平和的时刻了。记起那些时刻是一种礼物,让我们甚至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能获得解脱。放下自我,追溯我们的生活之途,我们就能够脱胎换骨。
这就是说,当我们寻求智慧,我们不应该这么做,因为我们轻视我们的现状或者我们的传统已经给予我们的东西。相反,在那个智慧中,我们会找到重新反观自己的方式,重新看一看我们所来自的地方。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一样会同意,没有什么森林可以让我们逃避生活的混乱的,没有哪本书有所有的答案,没有哪位老师确切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做。通过访问印度,我们也许能重新回忆起,菩提树早已在我们的花园中心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