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就是财脉
激情过剩了,有的时候会伤害人,在激情背后要增加你的宽容度和提高个人沟通的能力。
——《赢在中国》评委俞敏洪
关于人脉在一个人一生中有哪些作用,我们中国人有许多至理名言可以告诉你这个道理。比如我们常说的“朋友多了路好走”,“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可以说举不胜举,尽管说法不同,但其内涵却都是相同的。如果用在成功创业方面,那么这些至理名言的含义就是如果在创业时能拥有良好的人脉基础,那么在创业时就会事半功倍,凭借良好的人脉在创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帮助我们,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使我们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
相反来说,假如我们在创业时,没有储备良好的人脉,那么,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就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甚至会有许多莫名其妙的社会势力和我们做对,阻碍我们的创业步伐,使我们干什么事都变得很艰难。
明智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如果他已有意于从事某个行业,他就会尽自己的所能去结识这个行业里的知名人士,虚心向这些知名人士或成功人士请教,聆听他们的教诲,讨要他们的名片,把这些作为重要的资源储备起来,以便在将来发挥作用,帮助自己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过去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本又一本的名片册,现在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一定拥有掌上电脑。名片册和掌上电脑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里面储存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它就是众多成功人士走向成功,叩响成功大门的敲门砖。
懂得了储存人脉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储备人脉的方法和原则。储备人脉的方法各种各样,并且因人而异,但基本的方法与原则却是人人适用的。
一、多团结人,不可轻易树敌
这就是说在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碰到各种类型的人。在这各种类型的人中肯定有你喜欢的人,也有你不喜欢的人。对于你喜欢的人,交往亲近起来非常容易,团结这些人并不难。问题的关键是你要和你不喜欢的人建立良好关系则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和你不喜欢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你可以这样来做,首先尽量挖掘你不喜欢的人的优点,尽量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的缺点,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也许就能与你不喜欢的人结为朋友。但有些人身上缺点和毛病太多,你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他的优点,或无法包容他的缺点。对待这种人,你实在无法与他交往,你就要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做到不当面指责或指出他的毛病,不和他争吵,不发生正面冲突。这样做就不至于使这些人成为你的敌人,一旦成为你的敌人,就会为你将来的创业制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多结交成功的人,学习他们的长处
我国有句古训说得非常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之所以要多结交成功的人士,就是这些成功的人都非常优秀,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他们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学习榜样,他们成功的事例能不断地激励我们在创业中前行,如果我们和这些成功者关系非常好的话,这些人还会伸出友谊之手在关键的时候教我们一招或者拉我们一把,总之,和这些人交往有利无弊。
三、多与社会名流建立关系
社会名流都是社会上有影响的人,这些人社会关系复杂,个个神通广大,办起事来容易,若能与这些人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那么就无异于为我们的创业插上了翅膀。所以,能与这些人交往自然是一件很有益的事。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名流往往都有他们固定的交际圈,一般人很难进入到他们的圈子里,而创业者绝大多数在创业之前都没有良好的社会背景,作为无名之辈,结交这些人更是难上加难。但这并非没有可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与名流交往。比如在与名流交往前多了解有关名流的信息,托人引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出入名流常常出没的场所,否则,你就会有机会结交到这些社会名流。当然在结交这些社会名流时,还得注意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千万不要死缠烂打抓住不放,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与这些人交往,要想通过一次的交往就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比较难的,应多制造一些机会,通过多次的接触才能建立较为牢固的关系。
四、要多注意礼节,礼多人不怪
不管和什么人交往都要注意礼节,这也是储备人脉时必须掌握的一个原则。当然和有身份的人交往这一点可能很容易就能做到,因为对方的权势、地位、实力足以使你为之敬畏,不由得你不注重礼节。但很多人在交往时却往往容易步入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好朋友之间无须讲礼节论客套。他们认为和朋友讲礼节论客套好像会伤害朋友的感情。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朋友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任何人际关系之所以能够存续下去的前提就是相互尊重,容不得半点胡来。礼节和客套虽然繁琐,但却是相互尊重的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而离开了这种形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难以存续。
要知道,即使是朋友,每个人也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不讲礼节客套就可能侵入到朋友的禁区,干扰到朋友的生活,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得多了,自然就会伤害到朋友的情感,再好的关系也会因此而终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礼多人不怪”的确是前人总结出来的一个生活真理,可以有效地防范我们出现交往错误,乃至影响我们的创业。
做生意要会算人情账
柳传志给了我很多管理上的经验,段永基给了我很多宏观理念上的启发。
——《赢在中国》评委史玉柱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尽管在商场上素来有“认钱不认人”之说,但是“人情生意”却从未间断过。鸟可为食而亡,人亦可为情所动,凡是创业成功的人大多都善于投资“人情生意”,编织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使得他们能在复杂的商场上游刃有余。
所谓投资“人情生意”,说简单点,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层相知和沟通,能够在人情上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顺当的情况,也能够相互体谅,“生意不成人情在”。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外经商就得做“人情生意”,只有做好这笔“生意”才能编织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张新根是杭州一家笔庄的老板。1989年在杭州创业时,当时的他十分窘迫,处于他人生中的最低谷。苦到买不起煤饼而自己找柴禾做饭。即使如此,他也并没有放弃,而是经常出没于杭州的各个画廊、美术院校,只要有机会就给别人看他的笔,正当他四处碰壁、万般无奈的时候,改变他命运的一个人出现了。
某一天,在一个画廊里,当时任杭州画院副院长的周文清老师也来画廊参观,张新根看周文清气度不凡,就拿出一支上好的毛笔要送给周文清,周文清看后感到很惊讶。这次巧遇使周文清对他的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笔会友,两个人在研究笔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笔,周文清决定帮他开一个笔会,并免费提供场地。通过笔会,张新根认识了画院更多的朋友。时间久了,通过书画家们和顾客间的相互介绍,他的笔庄在杭州渐渐闯出了名气。
不久后,张新根将他的笔庄开在一个冷清的文化用品市场二楼的拐角里,气氛虽然冷清,但张新根却有他的目的。喜欢毛笔的人都是一些文人,不喜欢很热闹的地方,书法家、画家来这一看就会觉得比较高雅,地方也比较宽敞。他还会经常给顾客试笔,如果环境很吵闹,试笔感觉就出不来,而在清静的地方,就不会打断顾客的思路,也能感觉到这个笔质量如何。张新根的生意在后来越做越大,如今,张新根已经拥有两个笔庄、一家工厂,每年制作销售毛笔四五万支,成为杭州颇有名气的“文化型富豪”。
其实,做生意投资人情,谈的就是一个“缘”字。彼此能够一拍即合,但要保持长期的相互信任、互相关照的关系也不那么容易,创业者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感情投资”。尤其在商场上,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人与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情场上,最爱的人常常会变成最恨的人,这在商场上也屡见不鲜。相互最仇视的对手,往往原先是最亲密的伙伴。反目为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
走到这一步是一些创业者忽略了投资“人情生意”的结果,甚至已经忘掉了这一点。
生意场上的许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不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它了,往往会忽略双方关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形成难以化解的问题。而更坏的情况是人们关系好了之后,总是对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因为我们关系好);但是稍有不周或照顾不到,就有怨言(怎么能这样呢?要是别人还可以原谅,但我们是朋友啊)。由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害双方的关系。
可见投资“人情生意”应该是经常性的。在商务交际中不可没有,在其他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也都不能没有,人情如同人际关系中的“盐”,缺之一切都会淡然无味,更不用谈有很多朋友了。一个成功创业者应该懂得把人情生意做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更加顺畅。
和你的老板保持良好的关系
不是你的公司在哪里,有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更为重要。
——《赢在中国》评委马云
要想自主创业,必须尽量与老板们深入接触,看看他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倾听他们对做人做事和行业的看法,这比你埋头苦干学习经验来得又快、又全面、又细致、又丰富、又新潮。老板们肯定比员工站的位置要高,他们的信息能力也肯定广于员工,也快于员工。
你若是一个有心人,能经常与老板相处,获得的会更多。你会对行业中的见识、特殊问题的处理、人心善恶、人的贪婪本性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这里,你将学到如何做人的一些知识,也将学得如何对待客户和员工。
一般说来,与老板融洽相处,是检验你待人接物是否合格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有两层含义:一、在你力量尚弱小、不足以另立门户、尚在向老板虚心学习经验和知识时,你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老板相处;二、力量积累到你能够另立门户、自主创业时,你又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老板相处。
成功的老板,在为人处世上都有他独特的地方,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他们能够成功,一定在这方面有所得益。
有的老板,也许其产品未必是最好的,却能得到业界一致好评;有的老板,产品很好,同行却不大买他的账,至少对其品行不怎么认可。你可以观察,为什么如此。
即使现在的老板不会帮你,但也应设法使之不从中作梗。“作梗”也许不很普遍,如果发生,却对你的创业有重大影响。
如果老板肯帮你,那是再好不过的了。相比较而言,其他人的帮助,远不如老板的帮助大(如果他肯帮的话)。
美国“时装大王”戴维·史瓦滋是南罗珍服装公司的董事长,他是个身材瘦长、个性急躁、声音略带沙哑的人,他以超人的工作热忱和魄力,仅用了7500元美金,就建立了这个世界著名的服装公司。它拥有二十几个分公司,有十几个展示中心分布在海内外,每年来自各地的订货单都达数十亿美元。对钢铁业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小数目,但在美国4700家大服装公司中,却是最高的数字。
史瓦滋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本身的努力,当然也靠一点点机缘,这是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难免遇到的“幸运”。
史瓦滋出身寒微,没有读高中就辍学了。15岁开始当工人,周薪是5元美金。17岁时就在一家服装工厂当了运货领班,周薪增加到10美元;18岁进入史特拉登服装公司做了业务员,周薪升到18美元。
由这一升迁的速度可以看出史瓦滋在工作上的表现是多么令人欣赏。更可贵的是,他怀有很大的野心,却不因低贱的工作而牢骚满腹,他只是默默地在实行自己的计划。因此,当他19岁要自己成立公司做生意时,他的老板史特拉登感到很意外。
“你哪里来的资金?”老板带点警告的意味说,“像你这种年龄,借钱做生意是很危险的事。”“我自己的钱,不是借的。”史瓦滋很平静地说。
“你自己的,你们的生活那样苦,你哪里来的钱?”史特拉登用怀疑的目光瞪视着他,好像要看明白他是否在说谎。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积蓄,现在已有将近3000元了。”
“噢!这倒是很难得,”史特拉登点着头说,“不过3000元做个成衣店也许可以,要自己开公司恐怕还差得远。”
“我知道,”史瓦滋说,“有个制造商想入股,我想他再出一点钱就够了。”
“当心啊!孩子!”史特拉登很郑重地说,“合伙做生意,就像跟一个娇生惯养的女孩谈恋爱一样,说闹翻就会闹翻的。你辛辛苦苦赚了好几年的血汗钱,可别当不了几天老板就赔光了。”
“不会的,”史瓦滋很有信心地说,“这个人我很了解,不是多事的人。”
“但愿如此。不过,以你这么大的年纪去观察他人,不宜把结论下得太早。”
“谢谢你的忠告。”史瓦滋说完之后,鞠躬告退。
史瓦滋开设的小服装公司,生意相当不错,但他那敏锐的头脑很快就发现了一项事实,那就是他必须扩大生产量,才能放开手脚去争取市场。
这时他在市场的信誉尚未建立,在银行既贷不到款,也没有亲友肯借给他。在万般无奈的情形下,他鼓足勇气去找他以前的老板史特拉登。
86岁的史特拉登,住在河边的一栋别墅里,仍然是精神奕奕,跟两年前一样健康。他对这位过去是他的部属现在是同行的年轻人的来访,感到很惊讶。
“你不会是来向我借钱吧?”老人看到史瓦滋瞪着自己不说话,好像已猜透他的心意,脸上带着诡谲的笑容问。
“是的,我正是想来请你帮帮忙,”史瓦滋诚恳地说,“我的生意不错,可是,如果我想再求进一步的发展,必定得再添置几部机器,否则的话,我永远不可能变成像你这样的大公司。”
最后一句话他是顺口而出的,说出之后,才发现这句话很不妥当,但要收回已来不及了,急得他直搓手。
“你想跟我比?”史特拉登突然仰脸大笑起来,好像会客室里的高贵家具都被笑声震得在摇动了。
史瓦滋的额上已涌出汗珠,他恨自己竟把事情弄得这样糟。
“有志气!”老人停住笑声,竖着大拇指说,“我在你这个年龄时,也有这份狂劲。你要多少?”
“我打算借25000美元,”史瓦滋说,“这样,我可以再添置50架缝纫机。”
“好的。”史特拉登开了一张支票给他,既未要他找保证人,也没有要他任何的东西作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