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从不成熟走向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过渡期中,他们的实践范围在逐步扩大,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与教师。他们力图摆脱对师长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心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青年大学生积极投入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但也有少部分人站在人群外观望,或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唯我独尊;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紧张不适,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青年大学生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年大学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生出孤独感。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
人应该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把自己交给他人。青年大学生要主动亲近别人,关心别人,因为交往是一个互动互惠的过程,所以别人也会对你以诚相待。这样就能扩大社交面,融洽人际关系,孤独感自然就会消退了。
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尽量缩小与同代人之间的差异。既不自傲清高,做脱离集体、高高在上的“超人”,也不自卑多虑,脱离同伴,做索然独居的“怪人”。从文化教养到兴趣爱好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同代人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同时更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参加丰富有益的业余生活和社团活动,把思想感情从孤独的小圈子中脱离出来。
四、挫折心理
青年大学生怀抱着许许多多的幻想、希望,为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做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性地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也可称为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如果挫折产生于较为重大的目标,如学业、工作、爱情等方面,这种挫折可称之为失败;如果这种挫折的障碍与压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使其处于一种不利身心发展的人生位置,则称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和逆境会给青年大学生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这些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容易产生挫折心理的人常常有如下的表现:
对自己实现既定目标的进度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对家庭、学校或团体从来没有做出贡献;认为人很难改变命运;认为锲而不舍不会创造奇迹;相信运气比正确的方法更重要;认为不好的运气会抵消所有的努力;无法相信他人,也难以与他人建立友谊。转学、调动工作、搬家后难以适应新环境。
人生之路总是会有坎坷。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生中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客观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处在身心发育时期的青年大学生表现尤为明显。
不同的人对于挫折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挫折承受力不仅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有关,也与人的抱负、经历、意志等相关。比如,同样是遭到诽谤,外向的人可能暴跳如雷,骂人发牢骚,以求心理平衡;内向的人则可能流泪叹息,用读书等其他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求忘却。怀有远大抱负和有过艰难经历的人对一般的挫折会泰然处之;思想境界高的人,也许会把挫折看成二次考验机会;意志坚强者的抗挫折能力大大强于意志薄弱者。一般说来,偶尔遭受意料之中的、较轻的挫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件好事。因为它能使人吸取教训,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而对于意料之外的重大挫折和接踵而来的多个挫折,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差和抗挫折力较低,就会加重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处理不当对其身心健康有较大的消极影响。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大多是在非常顺利和备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往往在学习和生活中经不起任何挫折。此外,随着身心发育的成熟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日益增强,开始以一个独立主体参与社会活动。但是由于个性及心理发展尚不完善、不稳定,青年大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和不幸,极易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甚至走上轻生或危害他人的道路,给社会带来不安全隐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在大学生的这个年龄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求全责备显然是毫无意义的。特别是当学生已经酿成了严重后果,遇到重大困难和挫折时,教师的真诚关爱,在较大程度上可以使他们重新振作,有所作为;反之,则可能使他们悲观绝望,游戏人生,甚至仇视社会。早在17世纪,捷克共和国教育家夸美纽斯就说过:“教师应当像全世界的太阳,站在高处,从那里他能同时对所有的人普照教学的光芒,而且同时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个人。”因而,教育者应主动去接近、了解受挫学生,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整,尽量帮他们做一些有利于他们自身需要和渴望得到帮助的事情,尽快引导他们走出因挫折导致的压抑状态,渐渐使他们恢复常态心理。也就是说要注重对受挫学生心理调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遭受挫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青年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正视挫折,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正确对待挫折,那么就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让受挫学生不要把痛苦埋在心里,应当主动分散挫折的压力,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
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第五节大学生自杀行为
当今社会,自杀,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特别是18~30岁年轻人的主要死因之一。自杀是当一个人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极端,对失败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唯一的、最后的自我保护的手段。
自杀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按其心理类型,可分为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两大类。前者如宗教中的绝食坐化,为坚持某一信念的示威性、赌气性自杀;后者如由于挫折、自卑、厌世、绝望等,为排解心理抑郁而自杀。
一、大学生自杀的严酷现实
研究表明,青年大学生自杀行为是缺乏精神力量的结果。一些青年大学生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日趋淡薄,而新的社会主义的激励人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又非常缺乏。当然这并不是责怪他们,社会、学校、家庭对此都负有责任。可结果是由于他们缺乏精神力量,一旦身处痛苦境地时,就无法从痛苦中解救自己,也无法在失望中看到生命具有的积极意义,于是更强烈地因自己的痛苦而陷入绝望,这种循环加剧的绝望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自杀行为。
案例:2007年某大学一名大三女生凌晨跳楼自杀,让老师和同学们既惊愕又惋惜。
自杀者的成长道路原本是很令同龄人羡慕的。她的父亲是某大学副教授,母亲是某高校校长助理,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自小成绩就十分突出,高中毕业被保送进大学。在大学里,她不仅担任学生干部,成绩突出,而且连续两年获奖学金,两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并参加了党校学习,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竟然放弃了生命。
从她的日记中可以了解到她自杀的原因来自于对生活的厌倦:“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就是学习、考研,考上研究生能怎样呢?不过还是学习,没有娱乐,没有轻松,这样的生活我实在厌倦了。生活的意义难道就是学习吗?”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的问题,重点大学尤其明显。一方面,社会、家庭和学生自己都会给予很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学生本人期望过高和达成期望渺茫的矛盾也就很大。除了压力之外,一些学生没有长远、积极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总是觉得生活无聊、空虚。外界压力大和内心空虚不断冲击学生的心理,“外忙内空”常常就会造成心理问题。
青年大学生在采取自杀行为时,总是以为这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以外就别无他法了。通常,他们的内心感到自己为解决问题已经竭尽全力了,深信只有走向死亡,才能摆脱痛苦。当然,他们有可能预计到,别人对自己的自杀可能不理解,会有种种看法,但是在此时此地,他们确信自己选择自杀是合理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周围的人觉得自杀的人十分愚蠢,责怪自杀的想法太糊涂了,但是,采取自杀的本人往往自以为这是最好的选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严重的痛苦使他们产生了片面的、极端的认识。
二、大学生自杀的心理特征
显而易见,自杀的青年大学生的情绪绝不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在积极的、愉快的情绪状态下,绝对不可能发生自杀行为。通常,青年大学生自杀者具有严重的消极情绪,如极端的失望、孤独和焦虑等。这不同于一般的消极情绪,过几天或一段时间后就会解脱,而是已经达到无法摆脱的绝望的地步,因而这是一种危险性情绪,正是由此才导致了自杀行为。
我国近几年陆续出现了关于青年学生自杀的报道和研究。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内心十分痛苦,感到缺乏理解,生活的压力太大,考试的威逼、就业的压力、老师的不满、社会上的诸多不快使他们内心沉重。这样,自杀就成了一些青年大学生摆脱痛苦的消极方法。青年大学生自杀行为大多具有冲动性,即是在情感情绪突发的情形下,轻率地自杀。
从社会性情感来看,企图自杀的青年大学生已经丧失了生活的热情,同时,又割断了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当然,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满怀悲愤,甚至心中充满着某种仇恨感。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些青年学生的自杀是抱恨而死、含冤而死的。
青年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实施,表示他们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已经没有勇气和力量来战胜压力和痛苦了。同时,采取走向死亡的决定是一种意志行为,他们立下了自杀的决心,显示出死亡意志已经形成。在失去生的意志、形成死的意志的过程中,自杀者是进行了剧烈的动机斗争的。那时候,他们的痛苦是极其深重的,这种痛苦的强烈程度远远超过了他们求生的欲望。在生的欲望与死的欲望的斗争过程中,结果是死的欲望战胜了生的欲望,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形成了自杀的动机。
有自杀意愿的青年大学生常有以下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感到强烈的无望、绝望;感觉自尊受到损害;感到哀愁与忧郁,并且对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对精神集中感到困难;出现身体症状,如头痛或倦怠感;近期有经历失落事件或是与重要的人分离;变得非常喜怒无常;突然变得沉静;饮食、饮酒与睡眠形态,出现戏剧化的转变;酒类或药物的使用量较以往多;在课业或工作上的表现不如以往;从朋友群体中退缩下来;从过去的经常性活动中退缩下来;不重视自身外表;强烈地出现罪恶感或羞耻感;出现暴力、敌对或反叛的行为;言谈过程中,透露出自杀的想法;对于死亡有预期性的想法。
青年大学生自杀行为与性格类型也有一定的关联。我们常把性格分成两种类型:性格倾向于内部即内向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沉静、谨慎、多思、孤僻、反应缓慢、适应环境困难;性格倾向于外部即外向型的人,一般表现为开朗、活泼、善于交际、情绪外露、不拘小节、易于适应环境。从上述两种性格类型的具体表现来看,虽然性格类型并不决定青年大学生自杀行为,但是应该说内向型人格影响自杀的因素较为明显一些。
三、大学生自杀心理预防与危机干预
自杀与个性特征、环境状况有关。当个人能力感丧失或受到威胁时,就可能采取自杀行为。个人能力感包括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智能及躯体状况的认知。使个人能力感受到威胁的因素有:疾病、身心健康问题、学习成绩不良、考试失败、焦虑不安、亲友亡故、矛盾冲突、受批评或惩罚、双亲不和或离婚等。
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的青年学生,要请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努力消除或减轻危险因子。在家庭、学校和亲友的配合下,帮助他们消除自杀心理,增强其能力感,恢复自信心和生存价值感,使其自杀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