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有障碍,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不安全因素,如犯罪,甚至酿成悲剧,这方面的案例近年来屡见报端。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残害黑熊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一次次地给世人敲响警钟。虽然这些是个别现象,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却是目前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本质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多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32%;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21.4%,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进入青春期后的大学生,身体发育很快,心理发展开始放弃依赖心理,力求自立;开始崇尚理论,喜欢判断批评;对异性的兴趣也大大增加,准备进入成人阶段。但是在成长发育中,其身心各方面发展快速而不平衡,也不协调,比如,对异性朋友有兴趣,但碰到异性朋友却又脸红心跳,显得不知所措。这种因身心发展不平衡而呈现在心理与行为上的问题,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少或消失。
大学生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从前未曾遇到的新问题,诸如如何减少依赖,割断“脐带”,学习自立;如何应付与日渐增的对性的兴趣与欲望;如何与同龄朋友相处;如何寻找自己的兴趣,建立自己成长的方向等。一般年轻人大致都能处理应付此类问题,但难免有时发生困难与挫折,呈现适应上的问题。青少年的行为与心理,常要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了解,并判明问题的本质。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多敏感而脆弱。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或挫折,很容易引起情绪反应而出现心理问题,这种挫折反应常常是暂时的,减少或消除后,其心理问题多会随之消失或改善。比如,家庭父母失和,家人生病,都可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假如换了环境,过不惯集体生活,也容易产生心理反应。因此,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与异性朋友相处,是否被欢迎或被不理会,都可以引起心理上的冲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反应,也是一种适应问题。
在快节奏、高竞争和高压力的环境下,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
首先是恶劣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父母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是常见的不良影响因素。家长对子女的情感表达上也经常出现差错,表现之一是过度溺爱,事事替孩子想好,这时父母们以为是爱孩子,却没考虑实际上剥夺了孩子成长中适当遭受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表现之二是漠视,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对他们成长中的问题置之不理,使孩子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解决问题或得到情感满足,又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受外界不良影响而出现问题。
不良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独生子女的增多,也使大学生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替他人着想的素质。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增强了对金钱和情爱的关注等。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转折,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发育不平衡的问题,从而导致心理疾病。长期以来,社会一直对心理问题抱着的忽视和淡漠的态度,现实问题的严峻已经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安全问题。实际上,像任何人都不能断言永远不会得躯体疾病一样,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在思维、情绪或行为方面的偏离或异常需要得到专业的帮助,才能使他们顺利渡过这一时期,成为健康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大学生逆反心理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可以说,有思维能力的人存在于社会就会有逆反心理、逆反现象的存在,人的一生都存在着逆反心理。
大学生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这些具体表现: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就会感到厌倦;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认为父母、老师的话很多都有漏洞;你喜欢与众不同,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喜欢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违反某些规定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快乐;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反感和愤怒;认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事小题大做,大惊小怪;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阻止也不会改变主意;会对课堂上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到的情况而感到开心;对伤害自己自尊心的人,想要给他添些麻烦,让他感到自己是不好惹的;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要想方设法得到。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引发不安全因素。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教育者要了解、顺应大学生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有了爱心的同时更应具有童心,对于他们的好奇心,应适当给他们提供探索实践的机会,不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他们而阻止其好奇心。大学生在实践中虽然走了弯路,但其成长经验远比教育者的说教强上百倍。师长不能总采用抚育婴幼儿的那种包办、监护的方式,而是要留给他们一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权利。
教育者要与大学生平等相处,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不要用粗暴和强制的方法管教他们,要真诚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当他们提出的一些要求、见解时,不要搪塞了事,使师长在学生心目中丧失信赖度,阻塞心灵交流的通道。
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特别是家长和教师要看到他们的长处,要多体谅他们的难处,不要给他们施加过分的压力,让青年学生有愉快轻松的心境,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当然,大学生们也应该尽量理解父母和老师,学会换位思考,要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教育者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大学生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大学生们要经常提醒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还要主动与师长接触,向他们请教,这样,多了一份沟通,也就多了一份理解。大学生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大学生也会逐渐理解单纯的逆反心理虽然是正常合理的,但是并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
大学生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趋近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觉醒,必然会产生恋爱行为,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止的。而当恋爱行为受到家庭、社会、道德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的制约而适应不良时,就会产生恋爱心理问题。
(一)单恋
单恋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以一厢情愿的倾慕与热爱为特点的爱情。单恋多是一场情感误会,是青少年“爱情错觉”的产物。“爱情错觉”是指因受对方言谈举止的迷惑,或自身的各种主观体验的影响而错误地主动涉入爱河,或因自以为某个异性对自己有意而产生的爱意绵绵的主观感受。
单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毫无理由的,对方毫无表示,甚至对方还不认识自己,而自己执著地爱对方,追求对方,这种恋爱,是纯粹的单恋;另一种是自认为有“理由”的单恋,错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情。
案例:某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小王,对班上的一位女生素有好感。有天晚上,下了晚自习从教室出来,小王看到那位女生对他笑了一笑。就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情意,是一种约会的暗示,于是就跟着女生来到宿舍楼前。女生也没有注意后面还有人,自顾自地进了房间。小王就在外面傻等,最后被宿舍管理员发现,将事情反映到系里去了。
辅导员批评了小王,劝他要集中精力读书,不要想入非非。可是小王还不服气,说:“她明明对我有意思嘛!”
青年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单恋现象比较常见,而且较多地出现在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强的人身上。首先是自己爱上了对方,于是也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在这种具有弥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会把对方的亲切和蔼、热情大方当作是爱的表示,并坚信不已,从而陷入单恋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克服单恋的痛苦重在防患于未然。首先是要能避免“恋爱错觉”,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对方表情,用心明辨;要视其反复性,某种信息的经常出现可能意义很深,而单单一两次就不足为凭了;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把某种信息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二)失恋
有恋爱就有失恋,这是一个辩证的自然法则。所谓失恋是指一个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抛弃。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和烦恼。大多数失恋者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的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恋者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强烈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
具体到不同的个体,失恋者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消极心态:
首先是羞愧难当,陷入自卑和迷惘,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其次,失恋者会对抛弃自己的人一往情深,对爱情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幻想,自欺欺人,否认失恋的存在,从而陷入单相思的泥潭。也有人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感情矛盾——既爱又恨,不能自拔。失恋者或因失恋而绝望暴怒,失去理智,也可能产生报复心理,造成毁坏性的结局;或从此嫉俗厌世,怀疑一切,看着什么都不顺眼,爱发牢骚;或从此玩世不恭,得过且过,寻求刺激,发泄心中不满。
失恋的种种不良心态会严重影响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因失恋而痛苦缠身的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心理调整。
倾吐是缓解失恋后不良心理的快捷方式。失恋者精神遭受打击,被悔恨、遗憾、急怒、惆怅、失望、孤独等不良情绪困扰,应该找一个可以交心的对象,一吐为快,以释放心理的负荷。可以用口头语言,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向知心朋友毫无保留地倾诉回来,并听听他们的劝慰和评说,这样心情会平静一些。也可以用书面文字,如写日记、书信或博客,把自己的苦闷记录下来,或给自己看,或寄给朋友看,这样便能释放自己的苦恼,并寻得心理安慰和寄托。
失恋者要借助理智来获得解脱,用理智的“我”来提醒、暗示和战胜感情的“我”。失恋固然是失去了一次机会,然而却让你进入了另一个充满机会的世界。正如海伦·凯勒所言:“一扇幸福之门对你关闭的同时,另一扇幸福之门却在你面前洞开了。”
在行为上,及时适当地把情感转移到失恋对象以外的人、事或物上。与朋友发展更密切的关系,交流思想,倾吐苦闷,求得开导和安慰;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释解苦闷,陶冶性情;也可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中,从而得到抚慰。当然密切自己与其他异性的交往,也不失为一个合适的举措。
失恋者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心理动力,积极的态度会使“自我”得到更新和升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或许可以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像歌德、贝多芬、罗曼·罗兰、诺贝尔、居里夫人、牛顿等历史名人,都曾饱受过失恋的痛苦。他们是以奋斗来更新“自我”,积极转移失恋痛苦的楷模。
四、大学生焦虑心理
焦虑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
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或灾难、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促发焦虑反应。过度而经常的焦虑就成了神经症性的焦虑征。
(一)日常焦虑征
有些焦虑是由于患者将经历的情绪体验和欲望压抑到潜意识中去的结果。因为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体验并未在头脑中消失,仍潜伏在无意识中导致病症。患者成天忧心忡忡、惶惶犹如大难将至,痛苦焦虑,不知其所以然。此时,患者应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或通过心理医生的协助,把深藏于潜意识中的“病根”挖掘出来,必要时可进行发泄,这样,症状一般可消失。
焦虑征患者发病时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痛苦不堪,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转移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或进行紧张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忘却其苦。
大多数患者有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梦中惊醒,此时病人可进行自我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