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天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一讲,我们讲“三生万物”的“三”是魔方,是说兴也三,亡也三。三就像水一样,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是看如何处理其关系。其实,三与世间万物一样,三也有“道”,三也有“德”,能尊道贵德,就能构建和谐环境。这一讲,我们主要讲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道德经》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天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一章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道、德与天下万物之间的关系;第二,尊道贵德,和谐发展。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道、德与天下万物之间的关系。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天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
道使万物生长,德使万物畜养,外物使万物成形,环境使万物成熟,天下万物都尊重道而珍贵德,这是没有什么力量支配却永远是十分自然的事!
概括讲,这段话主要讲道德与天下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那么,道德与天下万物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一 道、德养育天下万物
“道生之,德畜之”,道使万物生长,德使万物蓄养。道、德养育天下,只是有时道是道,德是德,但大多数时候,道德不分,道德不二,道德养育天下万物。农作物生长依时播种,依时管理,依时收割,这是道,植物生长之道,但也是德,植物蓄养之德。若你不依时播种,不依时管理,不依时收割,农作物就无所收获。小麦是秋天播种,你却要夏天播种,虽然也发芽,但违背天时,就无所收获。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夏、秋两熟,只能在春、夏播种,你却要在秋天播种也能发芽、生长,季节过了,没有能力抽穗,这是违背水稻的生长之道,忽视水稻的畜养之德。农谚有云:“不违农时”。不违农时是效法天地之道,你违背天地之道,你就会颗粒无收!
我国幅员广大,土地辽阔。深秋,坐火车从西北往南,所见辽阔大地上,一处一个样,青海、甘肃可能还在整理土地,三秦大地上已冒出绿芽,到了河南中原大地已是葱绿一片。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物形之,势成之”,事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它的生长、成熟期就有先后。但是它的生长、发育是由道与德决定的,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道是促进事物生长、发育的内因。是鸡蛋,给适当的温度就可以孵出小鸡;是石头,不管给怎样的温度是无法孵出小鸡的;是种子,播在土地里,季节到来,条件成熟,就会发芽、生长。地理位置不同,只会影响其生长期,但不会影响其发芽、抽穗等生长的本质问题。是石头,埋在土里一年四季也没有发芽的机会。不管你将其撒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发芽、生长。人勤春来早,就是“物形之,势成之”的一个具体行为,是“为而恃之”的“为”,是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创设植物外部生长的条件,帮助事物生长。人勤春来早,是利用“物”和“势”使“瓜”丰收,使“豆”丰收,但你要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的是瓜,不可能收获豆,种的豆不可能收获瓜。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道决定的,人再勤劳也是改变不了的。
二 天下万物尊道贵德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常自然”。
万事万物生长于道,成熟于德。蛇有蛇道,鳖有鳖道;人有人道,天有天道。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生存、发展的轨道。尽管万事万物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但都自然而然地尊道贵德。
卫星绕行星转,行星绕恒星转。早晨太阳升起来,晚上太阳落下山去,这就是天道。太阳升起来,起床、吃饭、工作,太阳下山了,吃饭、睡觉、休息,这是人道。而且是人法天地自然之道。
人生于自然天地之间,必须效法于自然天地。白天工作,晚上睡觉,是与天地自然同步,与天地自然同步,人的身体、生活、工作都觉得轻松、自然,但你要反过来白天睡觉,晚上工作,要与天地自然反其道而行,与天地自然反其道而行,就要受到“道”的制裁。俗语有“一夜不眠,十夜不全”,一个晚上没有睡好,十个晚上都补不回来。这就是不尊道贵德的苦果。
初春,百花盛开,我们站在原野上,沐浴习习春风、和煦春光,舒展双臂,深吸带着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气,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生命与欣欣向荣的大自然一起涌动!这就是道法自然,这自然,既是天地自然,更是自然而然。这就是“天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
《晏子使楚》有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是水土不同的缘故。据说“茅台酒”只能用当地的高粱和当地的水,换了高粱不行,换了水也不行,这就是效法天地之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夫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
现在,大棚蔬菜技术很发达,一年四季什么蔬菜都有,但是,反季节蔬菜总是没有季节蔬菜好吃。黄瓜是夏天的好吃,萝卜是冬天的好吃。冬天的黄瓜不如夏天的黄瓜好吃,夏天的萝卜就没有冬天的萝卜好吃。尽管,现今社会科技高度发达,“执古之道”能使事物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域限制,按照人的主观意愿生长,超越“道法自然”之道生长,而超越自然之道生长的植物终究不可与“道法自然”之道而生长的植物比拟。另外,这里要说的是反季节蔬菜并没有超越蔬菜自身生长的道与德,只是人们利用科技成果,复制一个蔬菜生长的和谐环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道生之,德畜之”的内部本质,顶多也就是“物形之,势成之”在起作用。
三 尊道贵德,天下和谐
一方面,道与德养育天下万物;另一方面,天下万物,尊道贵德,以报道德养育之恩;而更加深层的意义便是尊道贵德,天下和谐。
杜甫《春雨》一诗前四句是这样写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揣味这四句诗就能深刻感悟到尊道贵德,天下和谐之理。
天地自然之道催生了风雨,而风雨便在阳春三月滋润大地,以报天地道德养育之恩,天地自然与阳春三月的和风细雨共生共荣。
一方面,细雨跟随这和风在夜晚悄悄降临大地,滋润天地万物;另一方面,草木禾苗,天地万物,经春雨的滋润苍翠欲滴,并含着感激的泪珠以谢春雨养育之恩。天地、春雨、万物,和谐有序,共生共荣!
为什么杜甫称春雨是好雨呢?
其原因有二。一是生发当时,“当春乃发生”。正值应该发生的时候,不违背天地自然之道与德,应运而生;正值天下万物需要雨露滋润的时候应时而生。其二,相辅相成。天地自然之道与德养育、催生了春雨,春雨以滋润天地自然万物以反哺报恩。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浑然天成。这就是道德养育万物,万物尊道贵德,以至天下和谐。
著名词人李清照写过“秋雨”,那是另外一番景象。为了阅读的方便,全文照录。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风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