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人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天配,古之极。
这一讲,我们主要结合刘邦的用人之道来解读“知己知彼”、知人善任的意义,因为本书的主旨是“老子可以这样读”,为了不偏离这个主旨,还是以《道德经》三十三章的内容为纲,分四个层次论述。
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人都说,汉高祖不学无术,是个混混,连他的父亲也看不上他,但是,他却在四年楚汉之争中战胜了项羽,统一天下。他的成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善于用人。他说,“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扶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子房长于谋划,刘邦用其作智囊;萧何善于管理,刘邦用其管家;韩信会带兵,刘邦拜其为大将军,让三杰各显所长。在使用陈平的问题上更显示了刘邦的容人之量,用人之道。陈平是一位有争议的人,其一说陈平人品不好,在家时与其嫂子有暧昧关系。其二,反复无常,先后效力于魏王、项羽。其三,收受贿赂,钱给得多的人,得到的好处就多,钱给得少的人,得到的好处就少。对于这样的人在当时楚汉相争的情况下,刘邦用其谋略之长,而避其短。事实证明,在楚汉相争中陈平功不可没。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失败在用人上,连一个范增都用不好。
刘邦有容人之量,用人之道,其可贵之处在于有知人之智,知己之明。现将刘邦弥留之际与吕后的一段关于臣相安排对话抄录在此,以飨读者。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 “以后的事你不会知道了。”刘邦驾崩于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吕后也在周勃执掌太尉之职之前就离世了。以后汉家发生的故事,证明了刘邦的先见之明。
二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刘邦登基,册封了萧何等二十位功臣,之后,其他功臣的功劳一时难分出甲、乙、丙、丁来,册封工作暂停。在以后的时间里,很多功臣经常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刘邦见此很纳闷,就问张良,这些功臣要干什么?张良告诉刘邦,这些功臣要造反。刘邦很害怕,问张良怎么办?张良问刘邦,“这些功臣你最憎恨谁?”刘邦说,“我最憎恨雍齿,我恨不得杀了他。他虽然功劳很大,却总以功臣自居,蔑视我,经常使我很难堪。”张良说,“你就先册封雍齿吧。”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就先册封了雍齿。雍齿册封后,其他功臣的怨气也顺了。他们想,雍齿这样一个刘邦不喜欢的将军都能封官,还会少得了我们的一官半职吗?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邦识时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以自己的好恶来干扰自己作决策,功臣不论功行赏是不行的,这是时务,他封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将军的官这是造势,造就了功臣们认为雍齿这样的将军都能论功行赏,我们自然少不了一官半职这样一种大势,也自然达到了胜人的目的,控制了局面,控制了功臣们的躁动,功臣们再也不像从前一样,一天到晚聚在一起谋划册封之事。刘邦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平息了一场可怕的动乱。
在对待季布与丁公的问题上更能显示刘邦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过人之处。季布与丁公是同母异父兄弟,早年均为项羽的大将。季布曾几次率领大军追击刘邦,几乎要了刘邦的性命。而丁公也曾率领大军追击刘邦,只不过是丁公在追击刘邦时曾放刘邦一马,使刘邦逃过一劫。刘邦登基后曾想处死季布,但转而一想,天下已定,治理天下,要的是忠诚。季布虽然使自己几乎丧了性命,但却表现了其对项羽的忠诚。丁公虽然对自己有恩,但却失却对项羽的忠诚。对此,刘邦封季布为郎中,以显示其忠君之品德。丁公原本想季布都有封赏,我丁公与刘邦有恩也少不了封官。殊不知刘邦将其送到了黄泉路上。在对待这两个人的态度上,显示了刘邦识时务,造时势,顺势而为的智慧。国家统一后,要的是忠诚,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封了憎恨之人的官,要了于己有恩之人的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警告那些企图不轨的狂妄之徒,要造就—个每个功臣都要对刘氏江山尽忠的伟大时代。这就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智慧,要控制、战胜别人,首先控制、战胜自己,然后造势,利用时与势来控制、战胜别人。
三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在四年楚汉争战中,刘邦以其一个终日无所事事的小混混而战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枭雄项羽,其原因之一就是刘邦能很好的处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既懂得“知足者富”,又能做到“强行者有志”。而项羽只能做到富于知足,而忘却了有志者强行。
项羽与刘邦相约,先入关者为王,刘邦先人关,却没有为王,其原因是他深知此时自己没有能力与项羽争雄,只好暂时放弃为王的野心。这是第一次知足。
鸿门宴上,面对剑拔弩张的楚军,刘邦对项羽俯首称臣,先保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做皇帝的机会。这是第二次知足。
巨鹿之战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用意是借地理位置之偏困死刘邦,刘邦不但接受了项羽的封侯,还依张良之计将人关的栈道毁掉,以向项羽表明自己乐于关中为王,这是第三次知足。
纵观这三次刘邦知足表现,其骨子里是一点都不知足的,只是迫于当时的现实,只得“勉从虎穴暂栖身”,以便积蓄力量,卷土重来,表现了其“强行者有志”的性格。
刘邦关中为王,明里看是毁掉栈道,暗地里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项羽四处讨伐时,刘邦率领几十万大军一举攻破了项羽的都城——彭城。由此可以看出刘邦韬光养晦的志向。
当项羽以三万精兵回防彭城,将刘邦几十万大军杀得片甲不留时,刘邦在老婆、老爸被俘的情况下仍不失“强行者有志”之志,仍是积极筹划,积极备战,终于经垓下一战而奠定天下一统的根基。
而反观项羽,却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鸿门宴上,富于刘邦称臣之足,气得亚父范增直跺脚;巨鹿之战后,富于分裂天下,册封诸侯,甘为西楚霸王之足。而垓下之战后,却失之于“强行者有志”之志,尽管只有28骑跟其突围,但与刘邦彭城之败也不至于狼狈到哪里去?况且来到乌江边上,有亭长为其摆渡。而此时的乌江上仅有亭长一片小舟而已,只要肯上船,摆渡到对面,江东子弟也会跟随卷土重来。乌江边上,亭长告诉项羽,江东地方虽小,但也方圆千里,民众有数十万,也足以称为君王,希望大王迅速渡江。此时的项羽回想昔日率领八百江东子弟兵横扫天下,是何等威风,他不忍也不愿再回江东,自知有愧于江东父老,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一切他自认为是天命,天命不可违。面对乌江,面对上苍,他自刎下了那颗高傲的头颅。乌江自刎,给历史,给世人,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转土重来未可知”。
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元船渡,耻向东吴再举兵”。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文人墨客吟不尽千古遗憾,千古遗憾,让人千古挥之不去。
毛泽东,一代伟人,开创了纪元,也翻新了历史。他从哀婉悲壮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毛泽东告诫全体同仁,要以楚霸王为鉴,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请记住历史,请记住以史为鉴,刘邦的胜利,项羽的失败,不是天命,也不是历史造成的,而是各自的性格所致。刘邦既富于知足,也富于进取,失败了只承认是暂时的失利,不承认输,更不失志。项羽失败了既认输,又认命,这一性格决定了其悲剧的命运。
四 不失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失所者久”就是谋事在人。
如何做到谋事在人,“不失所者久”呢?老子对此专门用两章的篇幅做了论述。《道德经》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人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天配,古之极”。善于做将帅的人,绝不逞其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会和对手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所用之人会表示其谦卑。这是不与人相争的美德,这是利用他人的能力,这是完全符合自然准则的最高行为。这段话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谋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