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是说男人的成功离不开女人的支持;丈夫的成功离不开妻子的理解与帮助。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是说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要想事情成功,离不开众人的相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说一个人要善于以别人为借鉴。
以上格言、警句概括讲就是一个意思,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如何获取众人的帮助呢?对此,孙子、老子、孔子这三位圣人都各有圣言,下面分述之。
一 孙子讲的是“谋略”
孙子是我国古代的杰出军事家,他从谋略的角度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败。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别人,这样做,每一件事情都会成功。只了解自己,不了解对方,这样胜算只有一半。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做事情是半点把握也没有。反过来讲,做事情要有十分的把握,就必须努力做到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对方,这样去做事情才会有把握。也就是孙子说的,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有什么意义呢?具体说从哪些方面去把握“知己知彼”呢?对于这个问题,老子从“道”的角度、从四个方面作了回答。
二 老子讲的是“道”
《道德经》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段话的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高明。战胜他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强大。知道满足的人富有,知难而进的人有志气。不失原则的人长久,肉体死亡但精神仍在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这段话老子从四个方面告诉我们知己知彼、谋事在人的智慧。
1.知人知己 用人如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怎样才算知人呢?做到知人要明白三个问题。别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能帮助你干什么?明白了这三个问题可以算作知人。如能知人,自己才能做到君子用人如器。
怎样才算知己呢?知己最少也要明白三个问题。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想干什么?这三个问题想明白了,才算知己。如能知己,才有容人之量。
一个人能做到知人知己就能做到知人善任,用人如器。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他的长处,就一定会有他的短处,君子用人如器,就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一个人既明白了自己能干什么,又不能干什么;明白了别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就会注意、利用发挥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注意防止、规范由于不足而产生的危险。当然,“知人者智”,不能仅仅局限于人,他是包含世间万事万物。“格物致知”,只有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增长、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做到因势利导。这是第一个方面,是事物成功的基础。
2.胜人胜己 趋利避害
一个统帅或者一个管理者除了做到知人善任,而更多的、更难得的是有没有可供善任之人,明确地说有能力之人能不能、让不让你善任,或者说你有没有能力驾驭有用之人。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老子告诫我们,“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战胜别人是有能力的。怎样才算是战胜别人呢?就是善于造时势,造时势的目的就是控制别人。让有能力的人应该干什么,而不该干什么。
“自胜者强”,就是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坚强的。怎样才能战胜自己呢?就是识时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不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事情。
一个人能胜人胜己,就能识时务,造时势,顺势而为。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而控制别人的行为,办事情能识时务,能掌控局面才能做到趋利避害。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五丈原,最后取得胜利,就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结晶。诸葛亮千方百计刺激司马懿,诱使其应战,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局面。无论诸葛亮怎样羞辱,司马懿打定主意,闭关休战。很多将帅忍受不了诸葛亮的羞辱,要出兵迎战。司马懿借请示皇上为由镇住了将帅的焦躁情绪。司马懿的冷静使诸葛亮一点办法也没有。
司马懿深知诸葛亮求战心切的心理,也深知与诸葛亮正面交锋无胜算的实际情况,才采取避而不战的拖延战术,控制了自己,控制了对方,也控制了局面,最后不战而胜。这是第二点,是第一点的深入。第一点讲知己知彼,用人如器。这第二点讲,胜人胜己,趋利避害。只有做到知人知己,用人如器,才能做到胜人胜己,趋利避害。
3.现实、理想 阶段推进
老子说,“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现实与理想之间是有距离的,要实现理想就要有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意志。“知足者富”,面对现实,要懂得知足,理想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推进。“强行者有志”,怀抱理想要有不屈不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心。“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就是告诫我们面对现实,要知道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革命既有腥风血雨的低潮,也有山花烂漫的壮观。革命的成功是积小胜,为大胜,创业的成功是积小成而集大成。低潮时,要懂得积蓄力量,蓄势待机,高潮时要趁热打铁、乘势而为、乘胜追击。“知足者富”,是富于知足,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强行者有志”,是有志者强行,胜利时要懂得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道理,失败时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耐心。决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挫伤了自己的锐气,因此失志而使事业半途而废,这是告诉我们要处理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办事情既要有长远大计,也要有短期规划。仅有宏伟蓝图而没有脚踏实地积小胜、为大胜的耐心,宏伟蓝图无疑是空中楼阁。毛泽东在战争年代,在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时告诫全体同仁,饭要一口口地吃,仗要一仗仗地打。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不能幻想一夜之间就将其赶回东洋,但面对强大的侵略者我们也无需害怕,只要我们坚持抗战,就一定能赶走强大的侵略者。这就是“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道理。
4.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老子说“不失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什么叫“不失所者久”呢?就是谋事在人,“所者”,就是根本,根本就是用人之道,能不偏离用人之根本,才会有坚持到底的本钱,才会取得最后胜利。只有懂得“不失所者久”,懂得谋事在人,才会创业有成,守业有道。毛泽东讲,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死而不亡者寿”,是成事在天。成事在天是指时与势,也就是常说的时势造英雄。这是第四个方面,是告诫我们注意处理好“用人”与“用势”的关系。会“用人”不会“用势”,或会“用势”不会“用人”,事业都难以成功。刘备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用人”与“用势”造成的。称帝之前,就是“用人”与“用势”的成功。成功地利用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人才。成功地利用了三足鼎立之势。刘备的失败也是“用人”与“用势”不当造成的。用关羽守荆州导致了大意失荆州,导致了败走麦城的悲剧。为了替关羽、张飞报仇,倾全国之军力,水陆并进,导致陆逊火烧七百里军营,落得白帝城托孤的悲惨结局,这是对东吴的误判而成的恶果。
“知己知彼”的意义,老子从道的角度从四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认真研读《道德经》三十三章内容会使我们在用人方面受到启迪。怎样做到“知己知彼”呢?孔子以儒家的身份从“术”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 孔子讲的是“术”
知人知己,秘诀何在?也就是说怎样才能知人知己?这不是智慧,而是技巧。老子只讲智慧,不讲技巧,而且反对这种东西。他认为“民多技巧,奇物兹起”,而另一位圣人倒不忌讳这些,这位就是孔圣人。怎样知人知己呢?孔圣人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根据人的成长过程,将其分为六个成长阶段,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认知自己。
他说,“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无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一般的书是这样翻译的,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就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就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人们这样理解不知多少年了,流传下来自然有其道理。如将这段话与《易经》联系起来,我觉得是在告诉人们怎样认知自己。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成长阶段。一个人十五岁开始学习,到三十岁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十有五而志于学”,一般人认为十五岁立志好好学习,这顶多对了一半,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十五岁开始立志发奋学习,只有发奋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这也可以叫做人生的启蒙阶段。
第二句,“三十而立”,这是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到了这个年龄段,终于明白自己应该好好地干几件事。只有好好地干几件事,才不愧于此生。但到底干什么却不明确。这个年龄段,多数人血气方刚,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可以干。经商也不错,如经商,要不了几年,肯定会成为亿万富翁;从政也不错,如果从政,也能成为青史留名的人物;做学问也行,如果潜心于学问,也能成为大学问家。总之,自己能够干的事不少,就是到底干哪一件定不下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人生应该干件有意义的事。通过十年的磨炼,到了四十岁才真正明确了人生的方向,这就是“三十而立”的意思。
第三句,“四十而无惑”,这是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也是自己人生的黄金阶段。“四十而无惑”,不能理解为到了四十岁什么都知道了,没有一点迷惑的东西。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而没有迷惑,这不是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哲学是活到老,学到老,不知多少没学到。“四十而无惑”,是指人到了四十岁才算走过了血气方刚的年龄,才知道锅是铁做的,才走进了成熟期。对于自己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再也不会三心二意,朝三暮四,精力、意气都很专注,人生努力的方向已明确。再努力拼打十年,就会功成名就。“四十而无惑”是指人生到了这个年龄,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明确、坚定了人生目标。
第四句,“五十而知天命”,不是说到了五十岁就懂得天命,而是自己到了这个年龄段一切都瓜熟蒂落,木已成舟。或功成名就,或一事无成,或碌碌无为,一切都水落石出。知天命是说自己由听天由命的打拼到了命中注定的定型,明白了上苍对自己命运做的安排,这个阶段到六十岁是人生的守成阶段。
第五句,“六十而耳顺”,人生到了六十岁对一切都很淡定,不在乎别人说好说歹。因为,人到了此时,已再无精力与世事计较长与短了。
第六句,“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人生七十古来稀,民间还有一句,“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从年龄上讲,人到此时,生命已处于“物壮则老”阶段,从事业上讲,到了这个阶段或成功,或失败已不重要了,也不必计较了。在自己熟知的领域里无论怎样作为也不会有所超越,也很难超越。别人对自己的随心所欲,似乎也是漠不关心。随心所欲,不逾矩,我认为,人生到了这个年龄,无论你怎么奋发图强,都冲破不了自己一生无意有意为自己设置的藩篱。不逾矩是再也没有能力创新,也不想创新了,再也没有能力超越自己的过去。
孔子认为要很好地认知自己,就是要将人生分为这六个阶段,抓住每一个阶段的特点,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自己,认知自己。
知己可以知人,了解别人以自己做借鉴。孔子的观点也是如此,如何认知别人呢?他老人家也是这么说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于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矣。”孔子说,年轻人应该敬畏,为什么要敬畏年轻人呢?因为你怎么知道,他的未来也会像现在这样呢?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他还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那么,这个人就不值得敬畏了。从这两段话看,知人知己的方法都一样,不要把一个人看死了,要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去看,要从不同的发展阶段看。要重视年轻人,要敬畏年轻人,要趁年轻时发愤图强。
孔子实在,讲话直白,诚实可信,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价值的身体力行。
“心有灵犀一点通”,知人知己,外国人的认知方法,也如孔子所说的一般。现将外国人的《儿子眼中的父亲》抄录在此,以供大家鉴赏。
儿子眼中的父亲
七岁的时候:“爸爸是个伟大的人,他什么都知道。”
十四岁的时候:“好像爸爸有时候也犯错误。”
二十岁的时候:“老爸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二十五岁的时候:“老爸什么都不懂。”
三十五岁的时候:“如果爸爸当年有我现在这么聪明。他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否我应该和父亲商量一下这件事,也许他会给我一些建议。”
五十五岁的时候:“很遗憾,父亲已经去世了。坦率地讲,他的有些主意的确不错。”
六十岁的时候:“我亲爱的爸爸,你是一个几乎无所不知的人,只可惜我太迟认识到这一点。”
外国人只是将人生的成长阶段提前了几年,表述详细些,但认知方法惊人的相似。如,“二十五岁,认为父亲什么也不懂”,就与孔子“三十而立”前相似,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办到。
如,“四十五岁时,就觉得有些事情应该和父亲商量一些,听听父亲的意见”,这就是孔子讲的“四十而无惑”的成熟阶段。
如,“五十五岁时,认为父亲的意见确实不错”,这就是孔子讲的“五十而知天命”以后的是物壮则老阶段。
如,“六十岁时,认为父亲什么都知道,可惜我太迟认识到这一点”,这就是孔子讲的“七十岁随心所欲,不逾矩”阶段,不管你怎样奋发图强,一切于事无补,只留下绵绵遗憾。
“知己知彼”,这一问题,我们在这一讲里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孙子从军事家的角度,从谋略上提出了“知己知彼”这个命题;老子以道家的身份,从四个方面、从道的高度解读了“知己知彼”的意义;孔子以儒家的身份,从“术”的技巧上,回答了如何做到“知己知彼”的问题。至于如何运用“知己知彼”的智慧,这方面刘邦是顶级操盘手,欲知其详,请听第十一讲:刘邦、项羽与知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