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锦上添花好过被雪中送炭
真正在风雪中受冻挨饿的人,会明白雪中送炭有多不易和多难得,有的人只是走过路过避过。但面对伸出援手的好人的时候,他会体会到一种感激和羞愧混合在一起的“百感交集”。
还有另外一种人是前程似锦,四面八方都是来锦上添花的人。当然,这样的人也在提醒我们别太飘,要保持谨慎。
通常在这两种不同处境下的人,寻求自我营销的方式和心态也很不同。谋求被雪中送炭的难免飘泪、诉苦求助,却很难承诺回报,基本上是利用人的善念要求别人施援手了。故姿态一定是卑微的低迷的,整个的气场较弱,有欠明媚阳光。而被锦上添花的,因知道自己也是有锦缎的人,是看得见你来我往可互相回馈的,故腰杆是挺挺的,这种气场必欢声笑语,畅所欲言,气氛很明朗。
一个是被动等待施舍,一个是主动吸纳资源。从自我营销的效率和感受来讲,我提倡无论情况多么饥寒交迫,请你仍尽力去把你的锦缎织好,用锦缎去换米粮比较有尊严。
曝个家丑,来讲讲我为什么体会这么深吧。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家事一直是讳莫如深的,可以谈别人的家丑但绝不谈自己的,我除外。我很少在公开场合用别人的家丑来举例。但我会聊自己家的一些伤心事和不如意,并非“自曝狂人”,只是觉得那本来就是我最真实的成长部分,这一路的起承转合、内在成长,属于我的一部分。我的那些所谓的不可告人的眼泪、伤痛,反而对我的人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我诚恳地和大家探讨:人生路上,哪些东西对我们起了正面影响,哪些是负面的,哪些换个角度可以转化成正能量?
心理学家也提倡用更诚实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过去。很多心理症结的打不开,都是因为过度地包裹,那种无法释放和坦然的做法,反而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可。很多心理上的顽症皆缘于此。在此提醒大家,过去会是你未来的财富,哪怕是不够完美的过去。
回到这个关于被雪中送炭还是被锦上添花的话题吧,那是我成长中重要的一课。
自我经历23:报喜分糖筹学费
拿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其实已经支付不出我的学费了。父母没跟我们讲,外人也不知道。我妈是那种家丑绝对不外传的贤良女人,她很辛苦地维持着这个家的基本光鲜和我爸爸的尊严。我从小少眠,听到父母在夜里小声地讨论和吵架,关于我的学费还可以去哪里挪的问题。我心里特别难过。爸妈都是好面子的人,绝不肯跟孩子承认窘迫,脾气还大。于是,我也不敢多问。
家中,我是大姐,还有两个弟弟,都在读书。于是,我开始思考,能否体体面面地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我有些家境富裕的老师、同学,也有很多混得很不错的亲戚。在学校,也有一些追求者。我在思考,我是否跟大家讲明家中实际的经济状况,并请求他们雪中送炭呢?我甚至悄悄起床,列了一个可能会帮助我的人的名单。
但清晨起床刷牙、洗脸的时候,我否决了自己夜里的决定。因为镜子里那张光洁的脸那么张扬明媚,还略略带着骄傲,一身衣服时髦得体,实在是没有什么落魄和倒霉的样子。我无奈地对着镜子笑了,我不像有资格让人家雪中送炭的样子。就好比琼瑶剧选女主角也绝不会选到我身上,我就是被用来衬托女主角有多楚楚可怜,而我有多咄咄逼人的那个骄悍的调调。被雪中送炭这一招用在我身上,大抵换来质疑和奚落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且,家境是一个人不能自主和控制的事情,我没必要为此去接受奚落和可怜,更不愿那么清高的爸爸和那么尽力维持场面的妈妈因此伤了颜面。
我没有踌躇多久,早饭的时候,我跟妈妈说,家里还有糖果吗?我想去感谢一下这么多年来给了我鼓励帮助的亲戚朋友,顺便报报喜。
正值暑假,我拉着弟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家一家去拜访。很欢快地说着自己的理想和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谈的都是愉快的事。我从初三起就自己设计制作衣服,并引领我城少女时尚,而被录取的专业也正是服装设计系,算是把兴趣和职业合一了。老师和长辈们也表示很看好我在这个领域的未来。我尽量放大这种未来的光明,说很可能我会是未来最杰出的设计师。我要开创自己的品牌,然后把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那是我当时唯一确信自己可以凭天赋和努力去承诺和做到的东西。
于是,一家一把糖果,报上喜讯,再憧憬一下未来。然后长辈们按照惯例包上一个红包,50元,100元不等。我小心翼翼地接着,拿出一个小本子认真地记下来。我至今都记得四叔叔给了200元,是红包里钱最多的一个。我在心里跟自己说,等我毕业了,一定加倍还给他们。
爸妈平日人缘还不错,家里的颓势当时也还不明显,加上我的确有些特长,又很煽情。一圈下来,我不失体面、不动声色地筹足了我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至今保留着这个小本,每当我疲劳颓丧的时候,会拿出来看看,我不是只为了自己在奋斗,也为当年给过我资助的亲朋的寄望在前行。我要落实那些当年的许诺,要好好地活得漂亮。有些老人已去世,但那些情分仍在我心底,很阳光很温暖。
自我经历24:库存货?稀缺货?
第二个学期,妈妈给了我一大编织袋的布料、皮料——家里做来料加工的工厂倒闭后剩下的耗材。妈妈说,锻炼一下你自己的能力吧,用这些去换你的学费。
我一个人乘着火车把这一大包东西悄悄地拉到在外租房子的朋友的宿舍里藏好。然后选了其中的一些布料,做成了非常漂亮的样衣,穿去学校。我们服装设计系的同学们对这些新颖皮料和真丝混搭的时装很感兴趣,并询问我布料的来源。我知道如果说是家里倒闭剩下的布的话,大概同学们会觉得白送都不值钱。所以,我没有那么说。因为那些面料确实是国外进口的上好布料,若不是家里经营不善,它们原本会被制作成昂贵的时装、皮鞋并销往欧美,这些面料国内找不到,是稀缺而珍贵的。我暗下决心,要把它们卖个好价钱,也顺便为自己赢一个粮草充足的新学期。
于是我说,是我国外的姑妈给我寄的,特别好,市面上没有,要专门定制。设计本来就是不惜血本,但求珍稀名贵的行业,我答应帮少数关系好的同学代购。于是,开始有同学很快地把钱交给我。我呢?明明布料就在附近朋友家里,但也一定拖个两星期,然后再很稀罕地把货给交了。
这些事,多少有点对不住同窗,我很少对外说,正如我基本没跟大学同学坦陈过家里的经济状况一样。既然不预备接受同情和捐助,何必摆出一副可怜相?我无法想象开学的时候,作为特困生站在台上的场景。那样我将不能再穿漂亮的衣服,笑得大声嚣张,也不能灿烂地随便做梦,因为一旦接受救助,你就必须做出符合人们心目中通常被雪中送炭的那副乖顺感恩状,否则,道德批判不是那个年纪的我所能承受的。这也是我后来做慈善基本都不去声张,也不需要受助者知道我是谁,更不要他们感恩于我的原因,我希望被慈善的同时可以不需要被可怜。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他无法选择父母家庭,贫穷不是他的错。
所以,我一直努力编织自己的锦缎,哪怕只有一米、两米,我努力地去吸引那些会来锦上添花的人。我要用自己的才情,努力去平等地交换所得,而非靠悲情的故事和不幸的身世来赢取同情和资助。
当然,其间也有一些知道我家情况的亲朋,有过雪中送炭。我感激,但我害怕看见他们怜悯的眼神,听他们分析父母商场失败的原因,答应他们要争气要学好要这样那样的压力。我的亲身体验告诉我,被锦上添花远比被雪中送炭愉快。
此后,天南地北地闯荡,地球于我越来越小,家乡离我越来越远。
但青春期的这种心得和历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后来,我也有过很多的起起落落、困顿挫折,但我很少哭诉个不停、哀求个没完,也很少等在那里,等人来雪中送炭。
我通常会把我仅剩的资源、力气都盘点一下,然后开始编织我的锦缎。我自我营销的基本功就这么一点一点被训练出来了。我把漂亮的锦缎织出来,吸引那些添花的巧手,然后大家一起做大,一起分享。
这种营销方式比等待一个老板、一个贵人、一次雪中送炭,靠谱得多。自助者人助之。
其实品牌营销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山之石38:英博啤酒的全球战略
你一定知道“百威啤酒”吧?它是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啤酒品牌。少有喝酒的人不知道它。
但你知道“双鹿啤酒’吗?大部分人未必知道,但温州地区的爱酒人一定知道,它是温州地区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那么,英博(InBev)集团呢?反正在被推荐去接案子之前,我不知道这家企业。
当我走进上海新天地旁整层的顶级办公楼,坐下来听他们的公关副总裁亲自介绍他们的公司历史时,我才第一次知道全球最大的啤酒企业不是百威,而是我面前这一家比利时公司。
他们的全球战略在我看来就是一系列的“锦上添花”战。
简单地说,就是不断收购各种地区排名第一的区域品牌,给他们注入资金、资源和管理,帮助他们对抗激烈竞争,保持地区第一,并谋求周边扩散。就这样,依靠把这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地区第一汇总在一起,他们的市场总量远远超过了百威。
我这里有一个日后的新闻链接,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知道这种战略的能效和威力!
2008年7月14日,美国啤酒百威的母公司安海斯(以下简称“A-B公司”)终以520亿美元的作价,被比利时啤酒公司英博收归麾下。这艘新的啤酒航母将有460万千升的销售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新的公司将以692亿欧元的公司市值位列全球消费品公司第四位。
2008年11月19日,英博完成对A-B公司的合并,成立百威英博公司。
2009年4月30日,英博宣布将把从A-B公司收购得到的27%青岛啤酒的股份中的19.9%出售给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使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成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
2011年2月14日,百威英博全资收购大连大雪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当年所承接的案子正是他们和温州双鹿股份合作后的一个全年的公关计划,包括政府公关、行业公关、公众告知、内部激励等方面,是一个很具有挑战的案子。
我由此对“锦上添花”的营销战略有了更大气的解读。
英博集团就像是一个拥有一门绣花绝技的刺绣集团,专门到全世界各地去收集各种符合当地人穿着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当地最棒的各色织锦。然后,它保留你原有的华美,它不用重新去建立市场,不改变你的口味。它尊重你,但它帮你锦上添朵花,这朵花里绣上了英博全球的统一标识,注入英博的国际化资源和管理运作能力,帮助这些织锦增值的同时,让自己慢慢成了刺绣业的航空母舰。
试想,如果一开始英博收购的不是各地区一线品牌,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它可能没有现在的效率。因为即便是百威当年也无法轻易去扭转各地区各时代培育出的特殊味蕾、打败本地资深的习惯优势和价格优势,它也只能靠渠道铺设总量来叠加品牌的总销量。扶持一个弱品牌做强远比扶持一个强品牌做大更难。
区域强品有足够强的地方优势,却没有跨地域延展品牌影响力的资金和能力,所以,英博的花是他们正好缺乏的,也是渴望得到的,这样的合并双方情投意合。当英博把触角延伸到足够多的地区,拥有了足够大的实力之后,它才有足够的实力收购最大的对手——百威这个面积最大最华美的锦缎,并把它并入自己的版图。
所以,如果你还没富裕到可以不断给别人的锦缎添花,那么,先把自己的锦缎织好吧。被锦上添花一定是比被雪中送炭更长久的自我营销。
我们会短期之内给汶川送去大量的炭火,但一年一年过去了,它还是要靠自己织出的锦缎立世。
所以,想想看,自己有什么东西可以被编织成锦缎?
结局往往已写在你出发的姿态上
想要成功地自我营销,仅仅有一个强大的个人还不够。更多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成所愿。这个时候,选人就是很重要的功课。
在开始我的故事之前,打一个很浅显的比方,你可能一下就会明白了我所要在这一章阐述的道理。
他山之石39:选谁为你刷墙?
假设,你预备搬进一间老宅去住,基本的格局你挺满意的,只是墙面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有点脱色斑驳,显得整体不够明亮和洁净。于是,朋友建议你也别大动干戈地重新装修,只要把家里的墙壁重新粉刷一下,配上适当的软装,应该就能旧貌换新颜。
这事你需要找一个承办人,有三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第一个,是一个知名的装潢装饰机构,他们以设计见长,接过很多著名的项目。
第二个,是你一向非常信任的朋友,素质非常高,博士后毕业,学土木工程的,也很喜欢装修,常自己动手在家捣鼓。
第三个,是街边的一个泥水工,看上去脏兮兮的,也没什么文化,但有十年的泥水粉墙经验。
你选哪一个?
这种问题,往往没有一个固定的正确答案。你的选择可能透露出你做事的风格,以及团队的效率。
选择第一个的,喜欢与大机构打交道,好处是品牌有保障,并且可能连软装的设计方案都一并给到很多建议,跟朋友说起来也很有面子。但是弊端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大公司的流程会相对复杂,另外昂贵的收费标准也会是一个问题,很有点牛刀杀鸡、大材小用的感觉。
这种个性选择的人在生活中比较追求完美、热爱幻想,适合从事文化艺术创意类工作,一旦进入执行环节很容易沦为空想家。
选择第二个的,一定是很爱朋友,平日里乐于助人,也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建以增进感情。但是请朋友帮忙,往往不好意思提太多要求,而且人情债的日后偿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做这种选择的人通常热爱交际,很受大家欢迎,依赖朋友来建立自己的事业版图,但很容易被人情牵绊、耽误正事、得失参半,是交际家。
选择最后一个方案的人,是相对最理性、最有效率和最会节约的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也是实干家。现在的需求不过是找一个熟练工刷一刷墙而已,那么最省钱省事和可控制质量时间的方式,就是直接在一个周末找个熟练的工人,让他按你的要求把事给办妥了,简单直接。这个事情能否很好地完成,与公司规模、学历文凭关系不大,而是与这个师傅的技能和做这件事的认真度有关。你若愿意把花给大公司的费用抽一点儿作为额外的奖励,愿意像招待朋友一样为他准备一顿可口的午餐,我相信他会用非常好的完成度和满意度来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