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古城
漫话魁北克
魁北克是加拿大古城,魁北克省省会。城市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流处,原为印第安人村落。魁北克一词源于印第安语,意为“河流变狭处”。魁北克市原为印第安人居留地,最初为猎人出售动物毛皮的场所。1680年,法国人在此建立永久居留地,1832年建市,它是法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居民点。现在这里居住的95%的居民为法国人后裔,通行法语。市区风景如画,处处保留着浓厚的法国色彩。尽管今天这座城市已经发展为一个有60万人口的大都市,但市内那块面积1.35平方千米的历史遗迹区却幸运地被完整保存了下来。
魁北克市附近的魁北克要塞是北美大陆上最著名的要塞,历来被认为是加拿大的战略要地,19世纪20年代,当时魁北港是加拿大主要港口,英国军队在海角的山上建立起坚固的军营,并且在上城区周围建起了城墙。19世纪70年代,地方长官杜弗林爵士在一项关于保持城市传统的提案中建议市政府,尽管城墙和要塞已经丧失防御价值也不要拆毁它们,从而确立了魁北克历史遗迹区的地位。
魁北克的建筑
长久以来,魁北克一直被视作是进入新大陆的通道,是每个入侵者首选的攻击目标,它先后被征服过5次。战事频繁的沧桑岁月,并没有将魁北克付之一炬,相反却日积月累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遗产。古代遗址上的铜炮、城墙、军事堡垒等防御工事和作战兵器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和谐地融入城市建筑群中,流露出一种特有的历史韵味,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该城的发展过程。当然,这400年积累的遗产中,最精彩与华美的部分是它的建筑艺术。几年前、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建筑,所有古代的、现代的甚至将来的楼宇庭台,所有法国式,英国式纳建筑共存于同一座城市里。当人们还来不及惊叹如此缤纷的变化时,就早已被每个年代、每个国家、每种流派的艺术表现深深吸引住。从华丽的拱顶圆柱、精细的花纹雕饰、宏伟高大的结构、优质不俗的材料,到奢侈夸张的装饰、优美典雅的雕塑……如此广博的艺术魅力包围着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每扇门,每一块砖瓦、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房屋(包括走廊、大厅、阳台)。每一幢建筑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艺术气派,一如郊外的山水风景,无不令人视野开涸,心灵涤荡……
魁北克城
魁北克城分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全由城墙包围,新城在城墙以外。旧城又分上城区和下城区。上城区位于高坡之上,周围有平均高达35米的古老城墙,是北美独一无二的拥有城墙的城区。下城区是商业区,位于上城东北方。这里的皇家广场,被称为加拿大的“法国文明的摇篮”。皇家广场中心,有1616年建立的哥特式喷泉,喷泉顶端是纪念当年圣方济会传教士漂洋过海远来北美的纪念碑。这一带集中了17~19世纪民用、宗教和军事的古老建筑,其中弗龙特纳克城堡饭店,300余年前是法国的新法兰西总督的官邸,几经破坏,1892年建成目前规模。其陡峭的铜屋顶、塔楼、谯楼和外观庄重的红砖墙,古色古香而又富丽堂皇,高高突出在魁北克城的空中轮廓线之上。广场周围以及从此延伸出去的街道两旁,有许多都是几百年的老屋。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里被魁北克政府辟为历史文物特区,进行了大量修复与拯救文物的工作。这里地段狭隘,挤满仓库、商店,一些街道,如岬下街和尚普兰街,宽仅2.4米,为北美最狭窄的街道。新城区在上城西南,它代表现代化的魁北克,具有作为省会的一切现代化设备,有会议中心、地下市场以及与其相毗连的23层楼的希尔顿大饭店等豪华建筑。省议会大厦建于1877~1886年间,大厦中心塔,上耸十几米,正面壁龛内安放12座加拿大历史名人青铜塑像。新城区国家战争公园里的魁北克博物馆保存有1759年魁北克城投降英国的“降书”原件。
魁北克还是北美最古老的罗马天主教城市。全市有50座教堂,著名的罗马天主教圣玛丽亚大教堂有1647年原建的围墙。维克图瓦尔教堂内有鲁本斯的名画。建于1639年的于尔絮利纳修道院,是北美最古老的女子学校。附设博物馆中所阵列的圣器,令人追忆昔日修女生活。院内还有1757年死守魁北克的法国主将孟康的墓园。墓园里,1717年开始点燃的长明灯两个世纪都未曾熄灭过。
墨西哥城
墨西哥城史话
墨西哥城是今天世界上最人、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位于阿纳瓦克山谷中部,被高耸的火山顶峰所包围。说它大,首先是人口多,其次是面积大,有1479平方千米。墨西哥城的另一个特点是海拔比较高,为2240米。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首都,它的前身是特诺奇蒂特兰城,在阿兹特克人讲的纳瓦特尔语里,意即“屹立着雄鹰的仙人掌国”。都城的全称是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墨西哥”是由纳瓦特尔语“墨西特里”(意即太阳和月亮之子)演变而来。
传说在11世纪初,太阳神向四处漂泊不定的阿兹特克部族发出指示,要他们向南迁移,当看到一只老鹰停在带刺的仙人掌上,嘴里叼着一条蛇时,就在那个地方定居下来,建立安乐的国家。1325年7月18日,阿兹特克人来到特斯科科湖北岸,两个先行探路的祭士终于在湖心的小岛上看到了神奇的景象:两河汇合处矗立着一块巨石,一棵苍劲挺拔的仙人掌长在巨石上。仙人掌的顶端盘踞看一只矫健的雄鹰,嘴里叼着一条长蛇。这正是太阳神启示他们安居的地方!于是,阿兹特克人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用勤劳的双手缔造了特诺奇蒂特兰城。后来,墨西哥人根据这一传说,把鹰作为民族的象征,还把鹰叼长蛇站在仙人掌上的图案缀在国旗和国徽上。今天,人们漫步在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可见到广场旁侧的一个台基上,立有一座铁铸的雄鹰塑像,塑像下面刻有一句名言:“只要地球长存,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的声名和荣光将永远不会消失。”
从1325年到1519年11月8日,科尔特斯率西班牙殖民军到达特诺奇蒂特兰之前的不到200年时间里,阿兹特克人在特诺奇蒂特兰城创造了光辉的文明。他们填湖建城,修筑水道,建起了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庙宇、宫殿、如羽蛇神殿、特拉沃克水神庙、大庙、莫特苏马皇宫等。特诺奇蒂特兰成了一座威尼斯式的印第安城市。据历史学家估计,在当时特诺奇蒂特兰拥有六万户人家,按每户五人计算,全城居民约有30万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古城建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小岛上,填湖而成的几条大堤把整座湖中之城连成一体。城中心矗立着几十座金字塔神庙,其中太阳庙高35米。广场外围是金碧辉煌的宫苑和一排排整齐的房舍、楼台。大街上人声鼎沸,湖面上独木舟川流不息。
1521年8月,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将这里夷为平地。后在他们迫使印第安人在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废墟上建起了墨西哥城。一座座欧洲式的宫殿、教堂和修道院拔地而起。此外,还挖了两条运河,一条通图拉河,另一条通墨西哥湾,兴修了通往阿卡普尔科和韦拉克鲁港的公路。1535年墨西哥城被定为新西班牙总督府首府。1626、1627和1629年墨西哥城发过三次大水。第三次大水持续了三年,3万印第安人被淹死。至今,墨西哥城仍保留着许多殖民时期的建筑物,它既是墨西哥城独特的风貌,又是墨西遭受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墨西哥城的建筑
墨西哥城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窄。全市共分16个行政区,老城区在东北部和东部,新城区在丙部和南部。北部的瓜达卢仙·伊达尔戈为宗教圣地。市区道路呈方格形,也有环形和辐射形的。著名的“起义者”大街纵贯南北,是墨西哥城经济和交通的大动脉。美丽宽敞的“改革大街”横穿东西,分西、中、东三段,街心和人行道上矗立着许多名人的塑像。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宪法广场正中央有一根粗大的旗杆,每天都在这里举行升降旗仪式。广场四周有国民宫、墨西哥主教座堂、市政府、最高法院。离广场不远的独立纪念碑、革命纪念碑气势雄伟。
墨西哥城四周环绕着峻峭的群山,南端的波波卡特佩特尔火山,海拔5452米,火山口终年白雪皑皑。查普尔特佩克公园等大大小小的花园,似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全城各处,景色秀丽,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大庙
在距墨西哥宪法广场约200米处的塞米纳里奥街和危地马拉街的街角上,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特奥卡里大神庙的遗址,也即大庙。它是阿兹特克文化最有价值的文物宝库。
大庙的发掘历史并不长。1978年2月21日深夜,在墨西哥城宪法广场大教堂后面的乌拉圭街的街口,电力公司的一群工人在挥舞着镐头和铁铲,挖掘一条埋电缆的土沟。突然一个工人挖出一个石头雕成的头像,工人们第二天一早便报告了历史和人类学研究所。专家们闻讯赶到现场,经过七天小心翼翼地发掘,终于挖出了一块半椭圆形的石雕,上面刻着一位女神,但已身首分离、肢体破损。女神头戴大顶羽冠,腰束长蛇带,头颅上吊着一串小铃铛。经考古专家鉴定,这就是阿兹特克人神话中的月亮女神科约尔萨乌基像。月亮女神的发掘,说明史书上记载的大庙就在附近。
传说古时候天地和生死女神科亚特里科埃有一天在科亚特佩克山清扫寺庙时,拾到几根美丽的羽毛,就把羽毛藏在怀里,不料,竟因此怀了孕。听至这一消息,她的女儿月亮女神科约尔萨乌基和400个儿子即400个苏里亚诺星神怒气冲天,认为母亲犯下了不贞之罪,玷污了他们的名誉。于是,一致决定要杀害她。天地和生死女神知道后,十分害怕。这时,她怀的孩子维奇洛波奇特列战神兼太阳神出世,他手持一条火蛇,愤怒地冲向月亮女神,砍下了她的头,并将尸体抛下去。接着,又赶走了400个苏里亚诺星神。阿兹特克人就是在这一神话的启示下,修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大庙,每年举行宗教仪式,杀生祭祀。
大庙最早建于公元1330~1340年。为防止水涝,大庙不断扩建升高,在原先的庙宇基础上,重建更大的庙宇。大庙庙上有庙,共重叠有七层。每层庙宇都有水土神特拉洛克的祭坛。
整座大庙呈金字塔形,建筑的底部几乎呈正方形,它的边长有80米,最高点距地有30米。大庙西面,有两座并列的阶梯,从其中任何一座都可攀上一座有113级阶梯的陡峭台阶,然后从那儿就可以到达大庙的最高点。在大庙的最高点,建有两座神龛,一座供奉着城神威特西洛包切特利,另一座供奉着水土神特拉洛克。大庙的祠堂前面,是一块面积为440平方米的空地,在此处举行过许多宗教仪式,如活人祭祀等。整个大庙除了一些供品柜以外都是实心的。这种不建内室的方案简化了整个大庙的设计和建筑,阿兹特克的工程师极具创新精神,他们在砖石建筑和石像雕刻方面达到了惊人的精确。没有有效的金属切割工具,他们就用更坚硬的石头做成工具进行切割,并用绳子、水和沙子对材料进行锯磨。当时墨西哥还没有四轮工具,也没有驮畜,阿兹特克人用人和小船来运送建筑材料。至于大庙的颜色,和其他阿兹特克的庙宇一样,都被涂上了明亮的颜色。
对大庙最深的挖掘到达了大庙二代,在它上方是幸存下来的双神龛的墙基,大庙二代的建筑可以溯到特诺奇蒂特兰城显赫王朝建立的初期。为了向世人昭示王朝经由神权授予的统治权,人们在原先脆弱的大庙一代上又砌上了一层巨石并粉刷上灰泥。当时特诺奇蒂特兰城还得向另一个城市进贡,后来它在约1431年打败了那个城市,各地转而向特诺奇蒂特兰城进贡。从那以后,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始命令各属地进贡木材、石料、石灰和劳动力,以表达他们对特诺奇蒂特兰城和诸神的敬意。为了纪念这一意义重大的事件,当时的统治者对大庙进行了第二次扩建,结果形成了大庙三代。15世纪50年代,特诺奇蒂特兰城遭遇水灾和饥荒,统治者免除了属地的进贡义务,并打开粮仓赈灾。作为对统治者慷慨解救的报答,各属地纷纷帮助修建宫殿和庙宇。约在1454年后建成的大庙四代,可能就是这些公共工程的产物。大庙发掘出的最引人注目的祭品之一,是一组几乎与真人一样大小的掌旗官的雕像。它们斜靠着大庙三代台阶上,被大庙四代的填料泥浆和石块所覆盖。第四代大庙指的是大庙西面的修筑部分,还包括科约儿哈乌基雕像。第五代大庙建于15世纪80年代早期,其遗址难寻。第六代大庙可能建于1487年,它的落成仪式上共有8万人作为牺牲品死于塔顶的祭坛上。
独立纪念碑
在墨西哥城革命大街的街心广场上,屹立着一座高耸云霄的墨西哥独立纪念碑。它是1910年9月16日为纪念墨西哥独立100周年而建造的。碑身呈圆柱形,底座四角形。圆柱高36米,顶部兀立着一尊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镀金铜像。女神手擎桂冠,神态祥和。基座四角塑着象征和平、战争、法律和正义的十尊神像。在女神脚下面伫立着四位为争取墨西哥独立而献身的民族英雄的塑像,中间的雕像是“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哥。这位叱咤风云的神父,手持绘有瓜达卢佩神像的起义军旗,是墨西哥独立革命伟大历史场面的一个缩影。纪念碑入口处设有灵堂,安葬着几位墨西哥民族英雄的遗体。
墨西哥大教堂
墨西哥大教堂是墨西哥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天主教堂,它位于墨西哥城市中心宪法广场的北侧,始建于1573年,1823年以后才正式完工,历时250年。墨西哥大教堂为巴洛克式建筑,用黑色玄武岩砌成。其石墙很厚,并用很粗的铁链加固,以达到增加抗震强度的目的。教堂呈传统的拉丁十字形布局,有一个中殿和两个侧殿。中殿为纵向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55米。中殿纵深处的大祭坛有典型的文艺复兴式圆形拱顶。拱顶上有许多装饰华丽的拱架及各种浮雕绘画。与中殿呈十字形交叉的侧殿中,设有许多小祭坛和7个小教堂。其中一些小教堂是后来的艺术家们建造的。皇家祭坛,又称皇家小教堂,是整个教堂中最漂亮的建筑。它是仿照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的皇家祭坛修建的,装饰极其讲究,是建筑艺术中的珍品。祭坛顶部穹隆上,镶嵌着各种金银珠宝和珍贵华丽的雕饰,半圆形壁龛上布满了精致复杂的精美雕塑。
查普尔特佩克公园
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在墨西哥城西部,树木苍翠,花草遍地,湖泊荡漾,风景秀丽,被誉为调节和净化墨西哥市空气的“植物肺”。“查普尔特佩克”在阿兹特克语中是“蝗虫”的意思,是指公园内的一座小山的形状而言。早在公元6世纪,这里就种植了许多树木,成为阿兹特克国王莫克特苏马游乐和打猎的场所。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小山被划为禁区。西班牙总督在此修建了避暑行宫,取名为“查普尔特佩克城堡”,从那里可以眺望墨西哥城。1944年,墨西哥政府将此地辟为公园。
巴拿马运河
漫话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通航运河,全长81.3千米,呈东南—西北走向。它连接着北美与南美大陆的巴拿马地峡最窄和地势最低处。尽管巴拿马运河承载能力有限,但它的经济贸易和军事战略价值仍备受重视。巴拿马运河紧贴着巴拿马城西南角流入太平洋。巴掌马城是巴拿马共和国首都,城市面朝巴拿马湾,背靠安康山脉,风景如画。这里原为印第安人渔村,1519年建城。1671年被海盗烧毁,1673年在旧城西面6.5千米的地方建立了现在的巴拿马城。
曲折的开凿史
早在1551年,当巴拿马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时候,就曾有人建议在巴拿马地峡上挖掘一条洋际运河。然而,由于开凿运河可能危及西班牙在中美洲的垄断地位,西班牙政府没有同意这项建议。一直以来,西班牙从中美洲获得的金银财宝都是用船只装运,从秘鲁沿太平洋海岸向北运至巴拿马南部海岸,然后再由骡马驮运,穿越地峡,最后到达料隆。1876年,巴拿马摆脱西班牙控制,成为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以后,这一建议开始被付诸实施。运河专家们认为,中美洲和南美洲交汇处的48千米宽的巴拿马地峡是开凿运河的最合适地段。当时,法国人雷塞布创建的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为此设计了八套开凿方案。1881年,该工程正式启动。然而不久,工程就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困难:当地大肆流行的黄热病和疟疾使公司的工人们纷纷病倒,甚至死去。这项工程成了众人谈之色变的死亡陷阱,一些建筑工人从法国来时就为自己带着棺材,结果那些棺材真的没有空着运回法国。在死亡人数将近万人的时候,工程再也无法进行了。公司宣布破产,工程随即中止。失败并没有使人们放弃修建运河的计划。1903年,新独立的巴拿马政府把运河工程重新承包给了美国人。1903年,巴拿马和美国签订了一份条约,美国政府取得了开挖这条运河的权利。对美国政府来说,那些可怕疾病的威胁仍是首要的、最大的困难。在这个时候,美国军队的外科专家威廉·克劳福德·戈加斯不惧危险来到了这一地区。他用了两年时间,彻底消灭了黄热病,并将疟疾绝对控制在发病区。
1907年,运河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工程的总工程师是美国人戈瑟尔斯。在战胜了疾病的威胁之后,巨大的、庞杂的工程量便是美国人必须要一个一个战胜的敌人。巴拿马地峡的地貌决定了巴拿马运河不是东西而是东南走向。开挖这条运河不仅包括开挖航道本身,而且还包括在运河两端建设港口和港口设施、巨大的防波堤、水坝、船闸和人工湖,同时重新建造了科隆和巴拿马市之间一条铁路的大部分。1914年8月3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第一艘远洋轮驶过全长81.3千米的巴拿马运河,长鸣的汽笛声宣布了为开辟一条穿越巴拿马地峡通道而进行的长期的、艰难的工作结束了。
细说巴拿马运河
海洋运河一般分为两种,闸式运河与平面直通式运河。平面直通式运河是在两块水域之间打开一条陆地通路,水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比如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闸式运河是在运河上修建若干水闸,船只渡过时抬高或降低水平面,以适应地理环境的要求。巴拿马运河属于后者。
巴拿马运河的航道是双向的,在巴拿马湾这头由一道5200米长的防波堤护卫着。在大西洋那头的利蒙湾的运河防波堤,长3500米,顶部4.6米宽。轮船进入运河行驶,经过三道船闸,被抬升进入一个人工湖。人工湖位于运河中央,是利用入海河水蓄积起来的,湖面高于海平面。轮船从一个方向进入人工湖,再逐级下降至海平面,经过一个152米宽的通道口出湖,驶向目标方向。从运河一端驶到运河另一端的过程中,轮船行驶落差分别为9.5米和16.5米。在这期间,它上升下降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于人工湖的自然势能。所有船闸都是成对建造的,长305米、宽34米,相向而行的船只可以同时通过船闸。船闸上安装着高25米、厚2.1米的巨大的钢制闸门。机车沿着闸壁缓缓而行,通常由六台机车拖曳着一艘轮船慢慢地通过船闸。湖水的调节则靠若干道水闸门,水闸以电机驱动,每个水闸重800吨,但只需要一台40马力的电动机驱动。整个设计可谓巧夺天工。
纳斯卡巨画
初识巨画
纳斯卡巨画在秘鲁利马城以南约400千米的秘鲁海岸边,占地约450平方千米。这儿一度是纳斯卡印第安人的家园,曾经发展出十分重要的文化,然而在15世纪时被印加帝国吞并,随后由于西班牙人的入侵,这个文化消失了。纳斯卡河畔今天仍然残存着一座包括六个尖塔的庙宇遗址,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文化故事,可惜像这样的文明遗迹线索寥寥无几。
在辽阔的荒漠上,不知何人用网状线条,在纳斯卡山谷的潘帕·因哈尼奥芳荒漠蚀刻出各种巨形图案,长59.54千米,宽1.6千米的狭长河谷地带,散布着如锈铁片一般的碎片,其间交错着绵延数千米长的奇异线条。这些线条有些平直,有一些则呈交错状,笔直地伸展到一个山头,然后就无端地中断。关于这些最初的说法是古代印加帝国开辟的道路,即所谓的“印加王道”,但是,印加人开辟这些“无头无尾”的“路”来干什么呢?那些相互交错的“道路”根本不经济,完全与印加人建筑道路的原则背道而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线条原来是众多巨画的组成部分。这些奇怪的超大图形有直线形、几何图形,还有飞禽走兽的图形。在地面上,它们似乎像是暗红色沙砾上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只有从高空往下观望时,这些线条才呈现出各种兽类的巨大图形。其中可以辨认出很多动物,包括:一只50米的大蜘蛛;一只巨大的蜂鸟,其双翼展开竟长达120米;一条蜥蜴有1280米那么长;而一只猴子则有100米高。这些迷宫般的图案占地500平方千米,它们是靠移开坚硬的表层砂砾,让下层黄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创造出来的。
这些线条图大约刻于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之间,就其数量、自然状态、大小以及连续性来说,它们是考古学中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
巨画的发现
1926年,秘鲁的考古学者泰洛带领了一支调查小组来到纳斯卡,目的在于探索纳斯卡文化发展的始末。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脚下就是后来令考古学界深感震惊的纳斯卡巨图。直到有一天午后,一位秘鲁籍的小组组员特斯培和一位美国籍的组员柯洛柏登上一座山顶散心时,才发现这个令人不解的奇观。
这个小组经过多方的调查,发现这些奇特的线条是在清除地面上的砂砾石块之后,挖出大约10厘米深的壕沟,露出底下浅黄色的土壤而造成的。这些规模庞大的奇异线条,凭空山现在千里荒野上,好像科幻小说中的布景。虽然图形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在正常的状况下根本不可能保存至今,但由于当地极端干燥的气候,千百年来寥寥的雨水根本不可能把这些线条冲刷掉。泥土长期裸露于空气下,日久逐渐变成与周遭地面一样的紫褐色,只有从高处俯视才能发觉巨画的存在。
众说纷纭
荒原上一眼望不完的巨大鸟兽和几何圆形,宛如出自巨人的手笔。由于只能从300多米的高空俯瞰才能一窥巨画全貌,因而人们多认为巨画是来历不明的外星人所为,甚至认为这些图案是依照实际的尺码和坐标设计的,用以引导太空船的起降。简单地说,这些人认为纳斯卡是千百年前的宇宙机场。当然,这全是臆测之辞,没有任何合理的论据来支持这种太空访客的说法,然而,在一片扑朔迷离的情况下,的确有不少人信以为真。
最使人感到好奇的是有些线条长达数千米,但不论它们穿越哪一种地形,甚至横越山头,每1千米的偏差不过一两米而已。
纳斯卡人一定没有今天精确的测量仪器,他们所以能完成如此笔直的线条,可能是在预定地上排列几根木棒,在两根木棒之间拉上直绳索,自然能够画出直线来。这个办法很简单,却十分有效。有些残存的木棒经过放射性碳十四同位素断代显示,为公元500年的产物。
每个参与调查的学者都想知道,纳斯卡人为什么要在荒野上留下这些记号?他们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记号绝不可能是艺术品,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飞到空中欣赏。而且这也不是多么伟大或多么杰出的工程,因为只要能召集1000名工人工作三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一条长3000米的直线。
人们最期盼知道的不是这些线条是如何画成的,而是为什么要画这些线条。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有层出不穷的争论,各种主张纷纷出炉,包括前面提到的宇宙机场说、印加帝国的道路说,还包括宗教的朝圣路线说、大建筑废墟说、天体观测图说。种种说法背后都有一些可能成立的根据,但比较有力的说法还是天体观测图说。尽管如此,何以只能在空中才能一窥巨画全貌,依然是最大的疑问。
天体观测图之说
1941年,第一位以科学的方式调查纳斯卡奇异图形的考古学家,当时正任教于美国长岛大学的保罗·柯索克博士,认为这些线条是用来观察天象的,并且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巨著”。他的报告发布之后,引起德国数学及天文学家玛莉亚·赖赫十分浓厚的兴趣。她从1946年开始,便试图以毕生的精力,解开这些线条的奥秘,直到目前已经工作了50多年,年近八旬的她依然孜孜不倦地在荒原上纵横往来。她最值得夸耀的成就是清理出数百个三角形、四角形和梯形“跑道”,以及数不清的交错、平行的直线和文字的曲线,有的似道路,有的似方格,有的似圆圈,另外还整理出100多个巨大的鸟兽和植物图形。
与柯索克一样,赖赫也相信这些奇形怪状的线条是用来观测天象的,她具体地指出这些线条能对准主要的星座或太阳;而那些形似动物的图案,则代表某些星座。所以整个面积广达500平方千米的地面图案,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巨型日历”。
赖赫计算出,每画一根线条必须移动数以吨计的小石头,位置也必须依照事先精心计划的设计图来复制。这些说法的依据是她在几个最大的圆形附近,发现的一些画在300平方米地上的设计图。这种方式犹如今天的大型广告板,先在设计稿上画出草图来,再分成若干单位,然后依照一定的比例放大复制。196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霍金斯以电极测出英格兰斯通亨奇巨石阵与天体运行的路线吻合之后,遂将注意力移转到纳斯卡令人争论不休的线条上来。霍金斯把赖赫发现的资料和线索全部输入电脑,调查每一条直线在过去7000年中,是否曾经对准太阳、月亮或其他星座,结果发现一个叫“大方形”的圆形,曹经在公元590年、610年和640年三次对准昴星团。那时差不多是图形完成后的100年,在时间上相当吻合。但是,整个图形与天文间吻合的几率不大,看起来只是巧合而已。霍金斯的电脑并没有提出任何统计上的数据,足以证明线条是用来作为历法的,所以以电脑解谜的方式终归徒劳无功。
宗教朝圣路线
1977年,英国导演摩利森加入了研究纳斯卡巨画的大军。他对这个谜团深感兴趣,但他的研究方针不是天文,而是纳斯卡人的宗教和风俗。虽然纳斯卡人早已消失,但是,在安第斯山中的某些地方还有类似纳斯卡图形的线条存在,所以摩利森把目标放在印第安人身上,希望能循着这条途径一举揭开纳斯卡图形之谜。
其实早在1926年,就有人发现纳斯卡奇异线条是印第安人用作宗教祭祀的路线,却一直找不到证据。摩利森认为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加上他在一本记载1653年以后南美历史的西班牙史书上,发现里面记载着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的印第安人如何由城中的太阳神殿出发,经过四通八达的直线路径,到设于沿路的小神庙祭拜。那么,纳斯卡荒原直线旁的一堆堆石头,不正像一座座小神庙吗?
摩利森并没有在库斯科找到这样的路径,因为事隔千年,痕迹早已片影不留了。这个挫折使他一度失去信心。幸好,1977年6月,他终于在阿玛人居住的偏僻乡间发现了类似纳斯卡巨画的笔直的线条,并且找到了许多以石头堆筑的小神庙,有些小神庙建在山顶上,平时人迹罕至,所以保存得相当完好。当地好几条直线在一个大庙宇上会合,呈辐射状。印第安人便由四面八方沿着这些直线前往这座大庙宇,沿途会在由石块堆筑起来的小神庙旁停下来膜拜一番,供奉一些食物和古柯叶。他们深信小神庙里居住着祖先的鬼魂和类似土地公的神礻氏,而且深信前往大庙宇时,不可以偏离笔直的路线,否则会走入魔界,永世不得超生。
摩利森的说法入情入理,颇令参与纳斯卡调查工作的学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他只提到直线的功用,对于像鲸鱼、猿猴、鱼、蜘蛛等具体动物形象,依然不知作用何在,所以整个谜团仍有待澄清。
今日纳斯卡
本来纳斯卡地区长久以来已无人问津,方圆百里内少有人烟,加上气候极端干燥的因素,巨画得以千年长存。但现在它声名远扬,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由世界各地蜂拥而至,部分线条已经被足迹和车轮碾压得面目全非。为了保护这个珍贵的丈明遗迹,赖赫呼吁成立一个委员会。这一举动获得秘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禁止任何人和车辆进入,观光客只能从特别建造的眺望台上俯视部分图形,或者搭乘小飞机由空中俯瞰。
库斯科古城
库斯科史话
库斯科是秘鲁南部著名古城,也是古印加帝国首都,现为库斯科省省会。它已成为秘鲁最重要的旅游胜地。“库斯科”在克丘亚语中意为“世界的中心”。位于比尔加诺塔河上游,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临下,四周皆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气候凉爽,秘鲁人称它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库斯科城是灿烂的古印加文化的摇篮。
传说公元前1100年时,安第斯山区仍是一片蛮荒,太阳神怜惜这群生活在荒原和黑暗中的子民。于是派遣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第一位印加王——蒙可·卡帕带来光明和温暖,而月神也派自己的女儿玛玛下来成为蒙可·卡帕的妻子。
他们自的的喀喀湖浮出后,便开始了寻找家园的旅程,两人手拿太阳神的金杖测试着沿途的土地,当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谷地时,太阳神的金杖一下子便消失在土地之中,于是他们便在这片神礻氏所选的圣地定居下来,这就是今天的库斯科——意为“大地之脐”,它也是印加子民心目中的世界中心。由于印加文明没有文字记载,口传的历史已理不清是神话传说,还是真正的史料,再加上印加人崇拜日月山河等大自然神礻氏,而第一位印加君王又是太阳神之子,君主和百姓之间一直存在着神权的崇拜。反对印加王也就是反对自然之神的思维模式,也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印加人心中。
以库斯科谷地为基地的印加部落,于12世纪逐渐崭露头角,15世纪时建立了印加帝国,版图北起北方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南到智利中部、阿根廷北部,几乎囊括了南美洲半壁江山,而农业、医疗、建筑也十分先进,人民生活亦相当富庶,因而有“美洲前哥伦布时代的罗马帝国”之称。然而,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6世纪时,西班牙人以强大的武力摧毁了库斯科的印加神殿和宫室,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建起了宏伟的大主教堂和西班牙式的宅第。尽管如此,在西班牙人的破坏与建设之间仍留下不少印加图腾、文物,石造建筑遗迹,其精确的测量与技术,仍是考古界、科学界的谜团。
库斯科城建筑
库斯科古城依照美洲虎的形状而建。头部是位于安第斯山脉上的萨克希沃玛城塞,中部是印加王宫,贵族的住宅在“美洲虎”的尾部。其轮廓现在仍然依稀可见。
沿着石板路走进库斯科,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纤瓦屋顶,不仅街道巷弄,就连教堂、民居全都是由石头砌成的。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库斯科,将财宝文物洗劫一空,后又经几次地震和200多年的拉锯战,城市受到很大破坏;但城内有些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仍留存至今。城中心是武器广场,正中耸立着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有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广场东北,有五间大厅的太阳庙建于高耸的金字塔顶,还有月亮神庙和星神庙。广场东南,有相对着的太阳女神大厦和蛇神殿的墙壁遗迹。两个广场附近有考古博物馆。展出印加帝国时期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器皿和雕刻碎片等。城中还有1692年建立的大学。距库斯科城1.5千米的300米高处,有举行“太阳祭”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以古堡为起点,印加人修筑了长长的栈道,是秘鲁古代一条主要交通干线。
印加广场
走访库斯科城,从位于“美洲虎”腹部的印加中心广场开始。帝国时代,这里是举行宗教祭典与军事典礼的中心广场,西班牙殖民时期改建成包含喷泉和大教堂的城市广场。库斯科城所有的道路、建筑、商家都以广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开来。
古城宗教建筑群
中心广场东北侧是一组以大教堂为中心的教堂群,左右分别为耶稣玛丽亚教堂和艾尔·特诺夫教堂,广场东侧则是建造在宫殿基址上的耶稣会教堂。大教堂始建于1550年,是西班牙人在宫殿基址之上,融合了西班牙式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与印第安人石雕艺术,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建造完成的。左侧钟楼的玛丽亚·安哥拉大钟,是南美洲最古老的教堂大钟,其洪亮的钟声在40千米以外都能听见。
从中心广场旁边的曼塔斯大街朝西南方走,不远便可到达拉摩宝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中除了精美的宗教艺术品外,还收藏有鲁本斯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继续往南就到了圣佛朗西斯科广场,以及宏伟的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再穿过圣·克拉拉拱门,就是秘鲁历史上最古老的圣·克拉拉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中装饰着上千面镜子的祭坛,是库斯科宗教艺术品中独特的杰作。
穿过洛莱托街,可以来到建造在印加考利坎恰基础上的圣多明哥修道院。“考利坎恰”在登恰印第安语中意为“黄金庭院”,是一座由太阳神庙、月亮神庙、彩虹神庙和星神庙所组成的神庙群,规模相当庞大,是印加时代最重要的信仰中心。据说这个神庙群中的石墙,原本覆盖着700多块、每块重几千克的黄金板。太阳神庙的主祭坛上也以黄金铸造的巨型太阳为装饰,每当阳光照射进来,黄金便会反射出炫目的光芒,将太阳神庙烘托得既神圣又神秘,而另一座月亮神庙则由大量的白银所覆盖。但是当西班牙人占领库斯科之后,不但搜刮了“黄金庭院”中的全部金银饰品,更以此为基础修筑成圣多明哥修道院,“黄金庭院”只剩下回廊下的印加石墙,来寄予人们对昔日印加“黄金庭院”的无限想象。
印加圣谷
流过库斯科北方的乌鲁邦巴河冲积出了乌鲁邦巴峡谷,这个峡谷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农业十分发达,是印加文明在安第斯山区古文明的源泉,因此又有印加圣谷的美称。峡谷距库斯科市约33千米地,生活在当地的安第斯居民依旧保留着古老的印加传统。峡谷已然成为安第斯山区中印加文明最重要的保留地。顺着蜿蜒的峡谷前行,沿途有匹萨克考尔卡、酋凯、乌鲁邦巴和奥林泰坦波等印加遗址。
古城博物馆
古城博物馆藏品虽然不多,规模也不大,但却都如实地反映出了库斯科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印加古文化和殖民艺术感兴趣的人,进行一次库斯科博物馆之旅,定会有相当丰富的收获。
海军上将宫是库斯科考古博物馆的所在地,主要介绍秘鲁的人类文化、历史发展,展品有石制的箭簇,及印加神庙中挖掘出的黄金制品等帝国时代的各种用具,因而又称为印加博物馆。有时这里还会展出利马博物馆巡回的文物。
位于巨石街的宗教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建造在第六世印加王印加罗卡宫殿基地上的殖民时代建筑,它曾经是库斯科的主教宫,后来教会将这座建筑和宗教艺术品捐给库斯科市政府,并在此成立博物馆。这一座博物馆别具特色,除了陈列许多以绘画和彩色玻璃品为主的宗教艺术品外,博物馆建筑本身融合了印加石造地基和西班牙木造建筑风格,造型独特且具有历史意义。
卡布列拉屋是座规模不大的小博物馆,主要以展览现代库斯科秘鲁艺术家的作品为主,但馆中最珍贵的收藏为20世纪库斯科著名摄影家马丁·乔比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他的工作室模型,里面保存着他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摄影器材,显示出当时秘鲁摄影技术的运用。而马丁·乔比当时拍摄的库斯科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除了为当地人保留了库斯科过去的记忆,也是人们了解库斯科从过去到现在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太阳神庙
库斯科太阳神庙和庙前的中心广场是举行宗教庆典和节日狂欢的神圣场所。太阳神的儿子——印加王国的始祖蒙可·卡帕将金杖插入此地,这里发出金光,耀如太阳,所以又称“金宫”。太阳神庙由一个主殿和周围几个小配殿组成。西班牙的一位史学家描述这座神庙:太阳神庙面朝东方,是在一块圣地上建筑起来的。整座庙宇用精心修整过的平滑巨大的石板砌成,这里有一个很优美的祭台,主殿占地约400平方米,上下都镶有较厚的纯金片。正面墙壁上有太阳神偶像,是一块绘有男子脸形、周围环绕着光芒和火焰的、用黄金制成的厚重的圆形凸片,它面朝东方,在太阳照射下,放出万道金光。在太阳神左右两侧的金御椅,举行典礼时,当政的印加王就坐在上面。主殿的周围是五个正方形的小殿,它们依次为供奉月神——太阳神的姐妹和妻子的月神殿,殿里的每一件东西都纯银制成的。月神像是绘有女人面容的银制圆凸片,接着是供奉金星和7颗启明星以及天上其他的星星的“星房”,与月亮神殿一样,殿中所有的器物也均由白银制成。
印加石墙
库斯科市中心除了红瓦石墙的教堂、民居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充满韵味的印加石墙,两侧分立着祭妇楼和耶稣会教堂的洛莱托街,是目前库斯科最长的一段古印加石墙。在巨石夹道的小巷中前行,两侧打磨光滑的花岗石令人不由得伸手抚触。在感叹前人的匠心巧作之时,会奇怪石墙最底层皆以小石块为底,而上面的方石却逐渐往里倾斜堆叠,原来这样可以减缓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据说在历次大地震中,建于印加石墙上的殖民建筑几乎完全倾倒,而底层的印加石墙却丝毫无损,实在令人惊奇。巨石街是库斯科城中另一条有名的街道,这里保留着一段第六世印加王——印加罗卡宫殿的石墙遗址。与洛莱托街的石墙不同,巨石街的石墙全部由体积巨大的石块堆砌,其中最著名的是那块有12个角的巨石,天衣无缝地和其他巨石镶嵌在一起,充分表现出印加人精湛的石材技术。传说十二角石可能是印加时代的月份牌,12个角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
萨克希沃玛城塞
从库斯科沿着崎岖难行的石道直奔山顶,就到了著名的萨克希沃玛城塞。放眼望去,一堵巨石砌成的三重石墙就矗立在眼前,由一块块数人高的石头堆叠出的墙体,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萨克希沃玛城塞是印加帝国美洲虎都城格局的头部所在,遗址上有一座象征虎眼的石塔,现在只存圆圈基址,而三排之字形的石墙就像是美洲虎的牙齿。根据考古学家考证,之字形外墙在防御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可以使敌军在接近城墙时隐入死角,腹背受故,防御功能远远胜于普通城墙。另外,也有考古学家指出之字形外墙,可能也是印加建筑的特有造型,除了可以明显地反应出阳光和光阴影的差异性,更可使人们清楚体会到光的存在和光对万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