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16300000004

第4章 欧洲文明

布拉格老城

历史上的布拉格

布拉格地处欧洲大陆中心,是捷克的首都,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城。

布拉格整座城市分布在十座山丘上,伏尔塔瓦河从城市中蜿蜒流过。整座城市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城堡区和小城区四个区。其中,小城区和城堡区在河西岸,老城区和新城区在河东岸。在老城区中,还包括一个独立的犹太区。

自从公元5世纪斯拉夫人到达这片地区,布拉格就开始了它漫长而多舛的历史。公元9世纪的摩拉维亚大公国曾是捷克历史上的繁盛时期。古老的布拉格城堡就是在那个时期建成的。公元950年,奥托大帝将大公国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是捷克第二个黄金时代,此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布拉格逐渐成为欧洲最大,最重要的都市之一。

“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公元18世纪,中欧局势稳定,经济复苏,此前一度陷于衰落的布拉格人口开始逐渐增多,日耳曼、西班牙,意大利商人云集于此,这给布拉格的建筑风格和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无数精美的哥特式建筑点缀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现在的布拉格拥有各类古建筑1700多处,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该市最古老的建筑为维舍赫拉德城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下半叶。这里还有中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和融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杳理桥,两者分别建于1348年和1357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布拉格所有的广场、街道、居民住宅楼都五颜六色,很少能看见某种单一纯粹的颜色,绝大多数建筑的外部都被涂上一些粉色系列的混合色彩,比如水粉色、黄粉色。

布拉格古城堡

布拉格古城堡始建于公元880年,自第一代奠基人普热米斯尔家族开始修建以来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经过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建、装饰,布拉格古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是捷克最吸引人的游览胜地之一。布拉格古城堡过去是皇帝、国王的宫殿,现在是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接受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站在古城堡上眺望整个布拉格市,美景尽收眼底。

布拉格古城堡内有三座庭院、几条古老街巷和画廊、花园,以及捷克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圣维斯大教堂。教堂的地下室安放着捷克历代国王的棺椁,并保存着国王的王冠和加冕用的权杖等。据说圣维斯大教堂的塔尖是布拉格城永恒的标志。圣维斯教堂外观雄伟,各处有做工细致的铜塑、铁塑,其中既有反映王室活动的场面,也有体现平民生活的图画,内容十分生动。教堂的东侧是有着砖红色与黄色外墙的圣乔治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142年,教堂正面有“S·G”的图案,是布拉格城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罗马风格建筑物。

查理桥

查理桥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横跨伏尔塔瓦河。此桥是捷克国王查理四世命令建造的,因此得名“查理桥”。查理桥是捷克现存最大的古桥,也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桥身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桥面为砖石所砌。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建造,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查理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着巴洛克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30座雕像,充当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像和兽面人身像等。

老城广场和自鸣钟

布拉格的老城广场是公元11~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政治事件发生地。1948年的“二月事件”和1989年的“十一月事件”两次重大政治变革均在此得到集中反映。捷克前总统哥特瓦尔德和现总统哈维尔都曾在此发表演说,宣布政权的更迭。

老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雕像。扬·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者、布拉格查理大学的首任校长。他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克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等腐败现象。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以触犯教规、散布异端邪说罪处以火刑。扬·胡斯像于1902年至1915年用13年塑造成,于1915年7月6日扬·胡斯被焚500周年纪念日揭幕。

自鸣钟是布拉格老城广场上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建于16世纪。钟体由三部分组成,即:雕像、钟盘、年历。每到整点时,象征时光消逝的小鬼塑像首先拉响铃铛并不断点头,而土耳其人塑像则不断摇头,象征始终不愿投降。钟右侧有两个寓意虚度时光的人物塑像不断摇头,象征未享尽人间富贵,不愿离开人世。同时钟上部的12个圣徒塑像在打开的天窗后相继出现。当最后一个圣徒走过并把天窗关上时,天窗上面的金鸡扇动两翼后鸣啼,宣告报时结束。钟的中间部分为钟盘,根据中世纪地球为宇宙中心论制作,标明太阳和月球的运动。钟的最下部分是12个镶有圆框的组画,描写农村四季耕作的情景。年历两侧还装饰着天使塑像和市民塑像。

克里姆林宫

见证历史的城堡

俄语“克里姆林”的意思是“城堡”,在俄罗斯各大城市的“克里姆林”之中,以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最具代表性。它位于莫斯科城市中心,莫斯科河北岸的丘陵上。克里姆林宫不仅是莫斯科的焦点,也是俄罗斯辉煌的历史见证。

关于克里姆林宫的最早的历史记载始自1156年,那时它只是一个刚刚建成的橡木城堡,后来日渐发展为莫斯科城。13世纪,蒙古人占领了俄罗斯,200多年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摆脱了蒙古统治者,在莫斯科定都,克里姆林宫也随即成为皇家宫殿。伊凡三世陆续聘请了许多意大利名师,重新扩建了今日克里姆林宫及东北侧城墙外广场——红场的规模。19世纪初,莫斯科在拿破仑大军进攻下成为一座废墟,好在城市并未沦陷,战后统治者除了迅速恢复克里姆林宫的旧有规模外,还在红场上增建了不少讲究色彩装饰的教堂。今天的克里姆林宫由一道全长2235米,厚6米,部分高度约20米的砖红色围墙包围,内部面积达28万平方米。除了4座城门、19座塔楼外,里面还有许多壮观的建筑,包括教堂,皇宫及办公大楼等,规模十分庞大。

俄罗斯风格的代表建筑

克里姆林宫曾经三次重建,现存的城墙和建筑,多半为15世纪伊凡三世时期一步步扩建而成。由于当时希腊正教的重心由君士坦丁堡迁移到莫斯科,在宗教的影响下,这里的教堂及宫殿建筑出现了拜占庭风格的金色圆顶;此外,参与扩建的建筑师均为意大利名匠,他们在原来的中古俄罗斯传统建筑上又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样式,使克里姆林宫成为特有的俄罗斯式建筑。15世纪末,意大利名建筑师及俄国工匠开始修建克里姆林宫外的城墙。建筑新墙时,为了不造成防守上的漏洞,每拆除一小部分旧墙,便立刻建起新墙。这项工程共花了十年时间,并在城墙完成之后的200年里,陆续建造了19座高大的尖塔。其中最高的、造型最美的塔是1625年的斯巴斯基塔。它是在原来较低的塔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这些塔具有望及警示的作用,中间有炮台、射击孔或秘密通道,形制各不相同,有的是为颂扬圣人而建,有的则是为纪念统治者,其中还有5座兼具城门功能。

广场上的教堂

克里姆林宫中心最古老的教堂广场上,建有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大教堂、金色圆顶教堂和圣母领报教堂。几个教堂内部都有精细的镶嵌、壁饰和黄金框架的圣像书,灿烂夺目,令人目不暇给。

有5个顶的白色石头教堂是圣母升天教堂,建于1480年,由意大利建筑师修建。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举行加冕礼。教堂的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塔具有俄罗斯东北部教堂建筑风格。天使大教堂建1509年,是从伊凡一世到彼得大帝历代莫斯科大公和历代沙皇的墓地。广场中惟一的世俗建筑物是多棱宫,它是克里姆林宫中最古老的宫殿之一,于1491年建成。多棱宫的主厅在二楼,约有500平方米,大厅正中有巨柱往上伸出的四棱柱支撑圆顶,圆顶上绘有16世纪末的壁画。

伊凡大帝钟楼、钟王和炮王

伊凡大帝钟楼是克里姆林宫中的最高建筑物,高81米,用白石筑成,建于1505~1608年间。同时它又是一座望塔,可俯瞰周围32平方千米的地方。钟楼原为三层,1600年时增至五层,冠以金顶。从第三层往上逐渐变小,外观呈八面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都有拱形窗,窗口有自鸣钟。楼内悬挂着十几个大小古钟。每当钟声齐鸣时,很远都能听到。

伊凡大帝钟楼旁是著名的“钟王”。它重202吨,高6.14米,直径6.6米。比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重4.5倍。这口钟花了两年时间,于1735年铸成,可是由于大火,钟体下部掉下一块。也有人认为是俄罗斯人对合金比例和金属强度的知识不够完善,使大钟在第一次敲击时碎裂。无论原因是什么,单单是这块碎片就重11.5吨。这口钟上还铸有沙皇阿列克谢和皇后安娜的雕像以及各种神像等。

钟王附近就是炮王——“沙皇伽农炮”,炮王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炮重40吨,炮口直径0.92米,可以容纳一个成年人钻过。炮前堆着四发球形炮弹,每个重2吨。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还刻有沙皇费多尔的浮雕像。由于太重太大,炮王从未发射过一发炮弹。

红场

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北侧城墙外的红场,长约700米,宽3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红场”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广场”。红场并不是红色的,但是在沙皇统治时期,曾是执行极刑的地点,因此烙下血迹斑斑的历史痕迹,现在是莫斯科市民的集会场所。环绕着红场周边有许多俄罗斯重要的历史古迹,其中以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最引人目光。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建于1555年,是为纪念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合并于俄罗斯而建造。教堂结构独具一格,由九座教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中间高高隆起的一座较大,周围八座略小,且层次分明,错落相连。九座教堂均为圆顶,最高的顶尖高为47米。

冬宫

冬宫的历史

冬宫是俄罗斯帝国强大和皇权的象征,被公认为圣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筑。作为皇宫的冬宫,最早于1710年建在涅瓦河边,当时是荷兰风格的两层建筑。1719年根据彼得一世的指令,在距原皇宫不远,今天艾尔米塔日剧院的地方修建了第二座冬宫,其形式明显受北欧建筑的影响。

18世纪中叶,俄罗期建筑史上真正的巴洛克时代到来,以意大利人瓦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为杰出代表的建筑师们在彼得堡及其郊外建造了许多经典建筑。除冬宫外,斯莫尔尼修道院、彼得宫的大宫、皇村的叶卡捷林娜宫均是他的大手笔。1716年,拉斯特雷利跟随作为著名雕塑家的父亲,应彼得一世之邀来到刚刚兴建的圣彼得堡,此行他为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了绝好的机会。1754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聘请拉斯特雷利建造一座新皇宫。然而就在宫殿即将完工之时她撒手西去。次年即1762年,刚刚即位的彼得三世携妻——不久就推翻夫皇的叶卡捷林娜二世——迁入新落成的冬宫。

1762年叶卡捷林娜二世登基不久,拉斯特雷利即被迫提出辞呈,因为这位建筑师的创作风格不合新女皇的口味。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尤·费尔腾·让·瓦兰·德拉莫特、阿·里纳尔迪等几位欧洲建筑师对宫殿内部继续进行装饰并对原设计做了一系列改变。18世纪70~80年代,伊·斯塔罗夫、乔治·克瓦连吉又对内部做了改建。此后冬宫内外形貌基本未变,一直保持到现在。

一代建筑典范

冬宫现在是由五座建筑组成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它以规模宏大,装饰丰富,气势雄伟成为一代建筑典范。

冬宫整座建筑乍看虽庞然巨大,但表面色彩和丰富的雕塑赋予它非同寻常的雅致:浅墨绿色基调配以砂岩黄;无数的白色壁柱排列得疏密有致,不仅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单调,而且极富表现力,窗户上的镀金饰框和房顶柱形栏杆上的雕像、装饰花瓶,则从整体上加强了华丽的效果。冬宫的宫殿呈封闭的长方形,中间形成一个宽大的内院。建筑师从具体情况出发,将每个外墙设计成不同的式样。面向涅瓦河的西北面没有明显的凸缘,从河上看去,仿佛连绵不断的双层柱廊。面向冬宫广场的西南面为正面,中央被华丽的凸轩分割成三个拱门,巧妙地织入了四周景色,与环境自然和谐。

格奥尔吉厅

格奥尔吉厅被称为冬宫的“心脏”,由克瓦连吉设计,是冬宫内最完美的大厅之一。克瓦连吉接手这项工程时,前任设计师拉斯特雷利的设计尚未完全峻工,由于叶卡捷林娜二世认为巴洛克新颖别致的奢华风格已然过时,与启蒙时代的纯理性思想格格不入,于是御座厅被建成严谨的古典主义形式。然而1837年12月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厅内装饰化为灰烬,万幸的是,所有造型艺术品、器具和其他珍贵财产都被救了出来,不过,大厅本身未能幸免。当时在位的尼古拉一世下令要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重建。产自意大利的卡拉拉大理石赋予重建后的大厅非同寻常的庄严感,塑有常胜将军格奥尔吉形象的大理石浮雕庇护着置于其下方的御座。天花板装饰着镀金图案,由16种颜色珍稀木材镶拼的地板具有同样的花纹,两者上下呼应。

彼得厅

彼得厅又称小御座厅,是为永久纪念俄罗斯帝国的缔造者彼得一世而建的。它由法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费兰于1833年设计,1837年大火后由瓦西里·斯塔索夫依原样重建。厅内带有寓意性构图的《彼得一世与弥涅尔瓦》画像是这里的主要装饰。厅内御座为历史遗宝,木制基座上镶嵌着镀金银的雕花,椅背用银线绣着当时的俄国国徽。

孔雀石客厅

孔雀石客厅是用孔雀石装饰而成的皇家生活用厅,它的艺术价值最为珍贵,这个客厅曾是尼古拉一世的妻子亚历山大·费奥多罗夫娜皇后的会客厅,由阿·布留洛夫设计。厅内八根立柱和同样数量的壁柱以及两个壁炉均由孔雀石制成,并采用了复杂的“俄罗斯马赛克”技术。鲜绿色的孔雀石与天花板和柱冠上华丽的镀金装饰图案交相辉映,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1917年11月7日夜,正在这里开会的临时政府的部长们面对攻入冬宫的士兵束手就擒。

伦敦塔

古堡历史

伦敦塔是一座具有900多年历史的中古建筑,坐落在伦敦城东南角的塔山上,南临泰晤士河,周围是伦敦的闹市之一。

威廉一世为镇压当地人的反抗和保卫伦敦城,于1078年开始动工兴建伦敦塔,历时20年。后来,历代王朝又修建了其他建筑物,使伦敦塔既有坚固的兵营堡垒,又有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有天文台、监狱、教堂、刑场、动物园、小码头等建筑。伦敦塔名为“塔”,实际上是英国流行罗马建筑时期的一座城堡式建筑。按最初规划,它建置在罗马时期的旧城墙内,后经扩建,其城界向东延伸,越出旧城墙之外。现在的伦敦塔包括壕沟在内,共占地180平方千米。作为一个防卫森严的堡垒和宫殿,英国数代国王都曾在此居住,国王加冕前住在伦敦塔则更成为一种惯例。伦敦塔还是一座著名的监狱,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关押在这里。此外它还兼作皇家制币厂、档案馆和皇家天文台,并作为一处重要的军火库使用了几个世纪之久。

古堡要塞

伦敦塔曾是英国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要塞。整个要塞由两道防御围墙围合,外部围墙由爱德华一世兴建于1275年,最初是一圈低矮的墙体,墙外缘以一道沟堑形成一道屏障。矮墙既可作为掩体,又不遮挡内墙后面和塔楼内的卫兵瞄准和射杀敌人。沿墙设有六座碉堡,东北和西北角为圆形的棱堡,可以居高射杀壕沟外的目标。南面临河设有塔门,跨于壕沟之上,塔门有矮墙和箭孔,雄视和控制着河道。内墙较高,沿墙设有13座碉堡,构成第二道防御屏障。碉堡凸于墙外,卫兵可居高临下俯视墙外每寸土地,并可抵御来自任何方向的攻击。这些碉堡战时用于防卫,平时则作为住房,每座碉楼都分为两层或三层,房间都很宽敞。

伦敦塔的入口通道设在西南角,人们需先进入位于壕沟外缘的一座碉楼,经过一座桥梁再进入位于堤梁上的米德碉楼,然后再跨过一座桥梁,继而通过壕沟内缘的贝瓦德碉楼,才能进入外墙防御区内。贝瓦德碉楼是三座入口碉楼中最关键的一座,也是入口防御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从米德碉楼到贝瓦德碉楼设有多种防御措施,如堤道上设有吊桥,碉楼上开有射孔,除大门之外还增设了两道吊闸门等。现在除吊桥和里道闸门外,其他防御设施还保存着。若想进入内墙防御区还需绕至南面的布拉底碉楼,它是内外防线的联系枢纽和通道。

白塔

伦敦塔最重要而且最古老的建筑是位于要塞中心的诺曼底塔楼,它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因其是用乳白色石块建成,故又称白塔。白塔是主人居住与守备部队进驻之所,所以最为坚固。白塔高27.4米,东西长35.9米,南北长32.6米,底部墙厚4.6米,顶部厚3.3米,双层墙壁,窗户很小,用坚硬粗糙的毛石砌成。塔楼四角外凸,耸出四座高塔,高塔三方一圆,在角隅设有螺旋楼梯,通达顶层。塔楼分为三层,设有胸墙和雉堞,四角小尖塔覆以葱头形小穹顶。作为当时建筑的典型,白塔最吸引人的也许是其中的圣约翰小礼拜堂,这座小型的仿罗马式教堂,不仅用来举行宗教仪式,也供领主召开秘密会议之用,所以这里不会有家臣出入。总之,整座建筑宛如一座巨型堡垒,从12世纪到17世纪,这里一直是英国国王的主要城堡之一。

当初设计伦敦塔时,并没有考虑将它作为囚禁犯人的监狱。但白塔动工后不久,伦敦的几处监狱人满为患,政府不得不将一部分犯人囚于这座白塔的地下室内,最多时里面竟关押了1700名犯人。这以后常有犯人被押解至此,伦敦塔也就逐渐成为国家监狱。在整个要塞西南角的外城墙下有一道水门,是要塞惟一的入口处,犯人经法庭判决后押入伦敦塔囚禁,必须经这道水门方能进入,故这道水门被称作“叛逆者之门”。

伦敦塔卫兵

守卫伦敦塔的士兵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他们又被称作“吃牛肉者”。这个绰号起源于17世纪70年代,那时为防止有人在国王的饭菜里投毒,伦敦塔的卫兵在每顿饭前都要为国王代尝饭菜,所以因此得名。伦敦塔卫兵的主要职责之一便是看守英国王权的象征物——皇冠和权杖。为安全起见,英国历代国王的皇冠和权杖都存放在位于要塞东北角的马丁塔楼内,因为这里离“叛逆者之门”最远。这些皇冠和权杖中有不少是世上珍品,如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制作的“帝国王冠”,上面镶着3000多颗宝石。还有一根嵌有一颗重530克拉宝石的权杖等,均是英国的国宝。

渡鸦与伦敦塔

伦敦塔内饲养珍稀动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亨利三世国王,当时他命人寻来花豹和北极熊,关在塔内饲养。这以后,伦敦塔内喂养的动物品种越来越多,其中最特别的当属渡鸦。

渡鸦在英国是一种受保护的黑色食肉鸟类。在伦敦塔内有一套专门喂养渡鸦的程序。关于渡鸦有个古老的传说,说渡鸦如果离开伦敦塔,伦敦塔就会倒塌,王朝也将随之垮台。为此,人们对塔内的渡鸦倍加爱护,生怕得罪它而给自己带来厄运。为防止渡鸦飞出伦敦塔,饲养人员在专家指导下给每只渡鸦修剪翅膀,这样它们就只能在塔内扑腾了,所以现在人们把渡鸦戏称为伦敦塔内“最后的囚徒”。前几年曾有一只渡鸦顶着大风飞出伦敦塔,着实让伦敦市民虚惊了一场,幸而后来找到它,人们才如释重负。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建造史

巴黎圣母院亦译为“巴黎圣母大堂”,是法国天主教大教堂,也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西岱城岛东端,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集宗教、文学、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巴黎圣母院,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早期基督教的教堂。6世纪初,巴黎国王柴尔德贝特下令重建。此后,这座教堂就成了纪念殉教者圣·埃蒂安的地方,并在近旁又为圣母玛利亚修建了一座教堂。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奠基。1320年圣母院竣工。几个世纪中,圣母院屡遭战火破坏。后由建筑大师维奥来·勒·杜克在保持原风格的基础上,加以设计修建,工程历时20年。圣母院于1864年重新开放。

见证历史的圣母院

数百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场所,大作家雨果所著《巴黎圣母院》一书更使圣母院名扬世界。许多重大事件和典礼仪式在此发生和举行。1302年,菲利浦四世对抗罗马教皇,在这里召开法国历史上有市民参加的“总议会”,会议支持国王,并禁止法国主教到罗马开会。1455年,民族女英雄贞德的昭雪仪式在此举行,从而洗刷了法兰西的民族耻辱。1654年,路易十四在此举行加冕大典。1744年,路易十六又在此加冕。1789年,国民议会在此欢庆攻陷巴士底狱的胜利,标志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的到来。1804年,拿破仑在这里加冕称帝。1918年,巴黎市民为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向圣母感恩。1945年,巴黎市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在这里举行欢庆活动。1970年和1974年在圣母院为戴高乐将军和蓬皮杜总统举行了追思弥撒。

圣母院真貌

圣母院内整个教堂全长130米,宽47米,中部堂顶高35米。全部建筑用石头砌成,塔顶结构轻快,堂内空间宽敞,给人一种秀丽、轻盈和流畅的感觉。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形容巴黎圣母院是“巨大石头的交响乐”。在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圣母院的文字:“一张有名的大理石桌子占据了这巨大无比的长方形厅堂的一端。那张桌子的长度、宽度、厚度,皆为人所未睹。借用古老的土地赋税簿籍惯用的那种足以使卡冈都亚垂涎三尺的文体,‘该大理石板之肥硕实在举世无匹’。小礼拜堂占据大厅另一端,路易十一在这里安放表现自己跪在圣处女面前的雕像,还把查理曼和圣路易的雕像移置其间,顾不上列代先王雕像的壁龛因此空了两个。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这两位法国明君贤主在天上必定得宠。这座小礼拜堂当时建成不过六年,面目犹新,优雅的建筑、精妙的雕塑、玲珑透剔的金属镂刻,体现出迷人的趣味,这一趣味标志着哥特式风格在法国的结束,并且一直延续到十六世纪中叶,化为文艺复兴时代仙乡奇境一样的异思遐想。正面上端镂空的玫瑰花窗尤为杰作,极尽细巧与文雅之能事,好比光芒四射的抽纱花边……”从这段文字中,隐约可以窥到圣母院的部分轮廓。

圣母院底层是并列的三个桃形门洞,其侧壁刻有浮雕,内容为《圣经》故事和地狱景象。左门称“圣母之门”,中柱雕有5世纪巴黎主教圣马赛尔像,拱肩画面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中门称“最后的审判之门”,中柱雕像是耶稣在“世界末日”宣判每个人的命运,“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有罪之人则被逐入地狱。三扇门洞上方是一长条壁龛,又称“国王的画廊”,排列着耶稣的先祖28位帝王的雕像。中间层左右是两个门洞,左门洞前是亚当之像,右门洞前是夏娃之像。两门洞之间是一圆形巨大花窗,直径约13米,极为壮丽,称为“玫瑰花窗”。窗下前侧是圣母怀抱圣婴像。顶层是一排雕花石柱,支撑着上方的阳台,阳台两侧是两座高达69米的塔搂。

凡尔赛宫

历史见证之宫

凡尔赛宫坐落于巴黎西南郊凡尔赛镇,它不仅是驰名世界的法国王宫,还是西欧最豪华气派的宫殿。

1624年,路易十三在现在凡尔赛宫所处的地方修筑了供皇家狩猎用的城堡,后来,这个小城堡成了路易十四父亲的私邸。1661年,路易十四决定对父亲的城堡进行一次改建,就是从这时开始,凡尔赛便开始了它不凡的权威之路。1682年,路易十四正式将政府从巴黎迁至凡尔赛。路易十四为凡尔赛规划了庞大的规模并赋予它辉煌的历史使命,因为,凡尔赛的一切都要与他自己的地位相匹配。本来就已经很华丽的宫殿和园林被扩建得更加盛大。到1686年,新落成的凡尔赛宫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其布局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在3千米长的中轴线上,雕像、喷泉、花圃、草坪、廊柱被设计的错落有致。宫殿主体长达707米,中间为王宫,左左辅以宫室,剧院、教堂,政府官邸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住在宫中的路易十六被押解到巴黎。之后,凡尔赛宫成了空空如也的建筑物,虽经过几次修复,但仍然摆脱不了它几近废弃的命运。

几十年后,另一位国王路易·菲利普挽救了这座宫殿,他于1833年下令整修凡尔赛,并将其辟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1837年,整修后的凡尔赛宫作为法国历史的见证者而闻名于儿,成为展示法国全部历史的场所。1783年1月20日,英美停战后,在凡尔赛宫等下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入侵巴黎的德军在这里设立了攻城司令;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在宫中设立司令部,第二年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镜廊大厅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举行加冕典礼。同年,当时的梯也尔政府据守凡尔赛宫,策划镇压巴黎公社。法兰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国总统在宫内选举产生。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协约国与战败的德国在镜厅中签下了《凡尔赛和约》,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二战后期,盟军指挥部设在凡尔赛宫。这座世界闻名的宫殿经历了近二个半世纪的曲曲折折,差一点遭拆毁,最终还是保存了下来,并在法国各界人士的齐心协力下,正渐渐恢复它往日的辉煌与华贵。

王宫风采及建造过程

凡尔赛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凡尔赛宫的宫殿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四层大理石建筑,中间为主殿,南、北两翼是王子及亲王居所、行政官员办公室、教堂和剧院,规模、气势均冠绝一时。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凡尔赛的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潢更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做工考究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而来的中国古代的精致瓷器。来到凡尔赛的人,站在远处遥望,立刻就会被凡尔赛宫气宇轩昂的外观所震慑。三条放射状的马路,在宫前半圆形的大广场上汇拢;镶着金色国王徽记的宫门,正对着广场中央路易十四的马上铜像;后方缓升的小坡上,是有着两翼高大建筑拱卫,前有大理石铺就的华美王宫庭院。这座17~18世纪欧洲最灿烂华丽的宫殿,是法国国力和王权发展至极的杰作,其法式花园宫殿造型和以几何线条为基础的美学观念,成为当时各国王室竞相模仿的典范。

凡尔赛宫的建立,代表了法国17世纪以专制君主生活为中心的文化。为了提高君王威信并刻意美化宫廷生活,这个展示国王权威的最佳场所,在宫殿建筑上和雕刻、绘画、工艺等方面,都充满了彰显“太阳王”气势的豪奢风格。

路易十四认为惟有太阳才能赋予群星光芒,使大地充满光辉,最适合用来代表皇权,因而他选择太阳作为自己的象征。凡尔赛宫到处都装饰着太阳神阿波罗塑像和象征太阳王的饰物。自1663年开始,路易十四就召集当时最富盛名的建筑师勒沃为自己建造这座宫殿园林。同时他也竭力使凡尔赛宫成为全欧洲最令人瞩目的艺文中心和时尚舞台。他召集众多画家、剧作家、诗人,音乐家,付给他们丰厚的薪金,以各种歌功颂德之作装饰这座豪华宫廷。他还命人在宫殿、庭园内举行盛大表演,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拉辛的很多作品,都曾在此首演。后世无法确知建造凡尔赛宫到底花了多少费用,但据推算,可能相当于当时国家预算的三到四倍。完工后的凡尔赛宫殿约可住进1000名贵族及4000名侍从,另有数千名贵族则住在凡尔赛宫周围的市镇中。自此,凡尔赛由一个森林小村庄一跃成为拥有数万人口的城市。

自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欧洲各国首都纷纷掀起模仿凡尔赛宫的热潮,如维也纳的贝尔德勒宫、森布仑宫,拿波里的卡塞达宫,德国的夏洛田堡宫,圣西斯宫及俄国的圣彼得堡等,都被喻为凡尔赛宫第二。特别是德国和奥地利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宫殿,多少都受到凡尔赛宫的影响。

多样的厅堂

观赏凡尔赛宫,大部分都从皇家大教堂开始,这个建筑物是宫里的第五个教堂。建筑格局按照举行仪典的两层宫殿式教堂设计,国王通常在楼上包厢里祈祷,只有特别场合才会下楼。在他回包厢的路上,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个人的愿望和疑难,通常都会被允诺。连接大教堂北部侧面建筑和国务侧楼的海克力斯厅,从前是举行盛大庆典和接待仪式的地方。海克力斯厅之后,主要宫殿右侧楼上的一组建筑,是国王和大臣进行官方活动的国务配殿,各厅内部铺陈壮观,场面突出。这组贯穿右翼宫殿的楼层现有六间大厅,每间大厅都以一个罗马神记人物命名,并饰有以此神话人物为主题的壁画。这既是装饰也是暗喻,让人产生对宫殿工人——太阳王神秘力量的联想。各厅名称依序为:丰盛角厅、美神厅、月神厅、战神厅,信使神厅、太阳神厅。

皇室配殿

王后配殿是整个建筑中色彩比较温和的部分,跟对面国务配殿渲染张狂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由王后的客厅、前厅、接待室、寝宫为主的这组套房,大量使用丝缎装饰,追求一种儒雅的情调,表现了宫中生活的另一面,可惜大多数房间原有的家具已经不全。位于主宫殿正面的楼上,面朝向大理石广场的房间则是国王私人内殿。这里是国王的私人领域,每天由亲信贵族以及侍从,随时陪伴左右照顾起居。在主楼的楼下,是专为皇太子和公主准备的太子配殿,主要由太子寝宫、王子书房以及公主寝宫组成,装饰风格没有楼上奢华、铺张,而是突出生活与教育功能。在19世纪凡尔赛宫成为博物馆时,原先宫殿楼下王子和公主居住的部分都被占用,20世纪初,这里曾是存放路易十八藏画的地方。后来人们找到原先的设计图,并依图重现了当年面貌。

镜厅

凡尔赛宫整个建筑由层层叠叠的宫殿构成,每个宫殿都汇聚了无数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心血结晶,无论是天花板上绘就的圣经故事壁画,还是挂在墙上的名画,都价值连城,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为突出的自然是宫内的镜厅,无论何时它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镜厅是由建筑家阿尔端·芒萨尔于1680年设计建造的。室内用乳白和浅紫的大理石贴面,廊柱则用绿色大理石贴面,再加上镀金的壁饰,尤显华贵富丽。此厅的拱顶上是表现路易十四在位前18年功绩的巨幅油画。在长廊上,人们可以看到17扇拱形巨窗面朝花园而开,而17面落地镜又与巨窗相对而立,这样一来,窗外的阴晴雨雪、春花秋月、蓝天白云,全都融进了镜子的景致里,这应该是此处被称为镜厅的原因吧。当年宫廷举行盛大招待会和国王会见贵宾使团时,整个大厅的所有烛台上都点上蜡烛,人们身处3000支蜡烛的光亮中,恰如来到仙境中一般。

御花园

凡尔赛宫的御花园位于宫殿西侧,总面积达80平方千米,在现有世界皇家园林中首屈一指。从宫殿以西开始全是大面积的园林,大体均等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御花园内,以对称的几何线条排列着栽种的林木、笔直的河渠、高大的喷泉塑像。这种设计在当时是首创之举,开启了所谓法国式或勒诺特式庭园的典型,风靡园林界达一个世纪之久。园林设计者勒诺特认为,沿袭已久的意大利式庭园变化无常,过分装饰,缺乏整体感,他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赋予御花园典雅庄重的形式和开阔大气的外观。

御花园从东向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越向西面积越大。花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千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最南部地面下降约50米,是一处橘园。有对称的水池和盆栽大树。北半部也有花形花坛和树林,最北端是面积2万平方米的大水池和海神喷泉。西侧的小林园,地面比花园低约5米,面积是花园的三倍。几何图形的道路把小林园分为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小路、迷宫路、水池、水剧场、岩洞、喷泉和亭台。小林园中轴线上的大道称为皇家大道,道路中央有草坪,道旁排列着众多雕像。皇家大道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喷泉水池,池中分别有阿波罗之母和阿波罗神的组合雕像,这表明皇家大道的主题是歌颂太阳神阿波罗,也就是歌颂自诩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小林园再向西即进入大林园,中轴线部位出现一条宽大的人工河,在中点处还有一条垂直方向的人工河,两条人工河十字相交,如同十字架。十字架南端有动物园,北端有大小特里阿农庭园各一个。小特里阿农庭园垒山叠石,是一座仿中国式林园。大林园内全是高大的乔木林,树木郁郁葱葱。凡尔赛宫是早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建筑造型严谨。御花园的规模在世界皇家园林中首屈一指。它不仅创立了宫殿和园林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仍然被现在的欧洲各国所效法或直接模仿。

埃菲尔铁塔

云中牧女

提及法国巴黎,人们便会想到巴黎的象征性建筑物——埃菲尔铁塔,这是为庆祝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于1887年动工修建的一座世界著名的钢铁建筑。铁塔的设计建造者为法国著名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亦因此而得名。埃菲尔铁塔不仅是法国最高的建筑物,一直以来,它都是法国著名的游览中心。人们在各种形式的刊物、明信片及电视节目中,都可以见到这座被法国人称为“云中牧女”的铁塔英姿。

铁塔风采

埃菲尔铁塔高达320米,塔基占地面积为1万平方米,有4个水泥浇灌制成的厚实塔墩,塔身全为钢架镂空,它由300名安装人员用250万个铆钉将18000个金属部件在两年时间内安装而成,重达7000吨。再加上电视天线和塔基的重量,埃菲尔铁塔的总重量达到9757吨,总建筑费用达746万法郎。远远望去,埃菲尔铁塔外观优美,形如一倒写的字母“Y”。它一共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有钢筋混凝土的四座大拱门;第二层高达115米;第三层离地面276米,从这层开始,倒写着的字母“Y”敛势而上,直冲云霄。站在铁塔320米高处放眼望去,整个巴黎城景尽收眼底,从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圣母院等等,直到巴黎东南96千米外的沙特尔大教堂,都一览无余。

力排众议的工程

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月破土动工。设计这座铁塔的埃菲尔曾是一位化学工程师,他年轻时曾多次参加过巴黎一所有名的工程学校的入学考试,因成绩不佳木被录取。但他后来继续自学,终于成为一名铁路桥梁方面的“万能工程师”。铁塔的建造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如莫泊桑、小仲马和夏尔伦等人。他们认为,建造铁塔有碍法兰西的大雅,是对法国历史与艺术的伤害。但埃菲尔信念坚定,力排众议,精心设计施工。在铁塔初建时期,因为本地居民害怕他们的生命财产有危险,有段时间不得不停工。一位数学家扬言该塔在达到229米高之前将要坍塌。幸亏当时已经负担工程大部分费用的埃菲尔签字同意由他承担风险,才使铁塔工程得以继续。铁塔于1889年建成,全部工程历时约两年,花费比预算的要少几十万法郎。

命运多舛的铁塔

1889年5月,国际博览会开幕时,埃菲尔铁塔成为最吸引人的地方,埃菲尔亲手将一面法国国旗升上天空。埃菲尔以卓越的设计和技艺保障了铁塔的修建,他无悔的勇气使铁塔得以顺利完成,使巴黎人以铁塔为骄傲。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工程师英雄,将塔以他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铁塔建成后,埃菲尔邀请曾反对建塔的著名音乐家古诺到塔顶的沙龙里坐赏高空奇观。眼观美景,古诺乐兴大发,在现实面前抛弃了偏见,根据缪塞的一首诗即兴谱出了《云中协奏曲》。尽管如此,铁塔建成后仍引起了一场反对运动。法国那些颇有文化修养的文人雅士们对这座新潮、前卫的建筑深恶痛绝,很多作家都在一份请愿书上签名,联名反对这座“隆物”。他们指斥它是“俗不耐的、可憎的阴影,乱七八糟的东西”,认为它对巴黎市容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对巴黎的伟大建筑物是一种侮辱。作家莫泊桑经常光顾平台上的一家餐馆,仅仅因为这里是巴黎惟一看不到铁塔的地方。诗人保罗·维莱那第一次看见它时,吩咐马车夫马上掉头,以免多看了一眼那个“既丑陋,又讨厌的东西”而影响了他诗歌创作的好心情和灵感。

在铁塔初建之时,人们对这座铁塔的惊异、怀疑甚至愤怒是可以找到文化意识根据的。人们不愿意看到改变的发生,尤其是这种改变了自己惯常的心理平衡并带来冲击的东西。传统风格纪念碑的铭文、雕饰的庄严、华丽、肃重、宏伟已经凝结为下意识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传统姿态,有时它非常不理智。这种心态险些给埃菲尔铁塔带来厄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要求拆毁铁塔的社会呼声虽然略显平息,然而,事情并未完全结束,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政府仍在考虑要推倒铁塔,并准备用它的1万吨铁在那些因战争而遭受破坏的地区修建工厂,幸运的是此举最后因战场形势的紧张而不了了之。因为根据最初的建造合同,在埃菲尔铁塔建成20年后要拆毁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绕铁塔发生了一件真实的奇闻。一位副食供应商居然把铁塔中的7000吨铁卖给一个废品收购商,并且得到了50万法郎的预付金。这一荒唐事件的发生,从一个侧面表明铁塔在当时民众心中并未占有太大的份量。

云开见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心中的偏见开始消失,“云中牧女”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机。1964年,铁塔终于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它被列为不得拆毁的历史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终于被视为巴黎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为了增强铁塔的坚固性,人们开始着手修整铁塔,铁塔被暂时关闭,并接受对其问世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建。改建工程中,首先将铁塔第二层的混凝土平台改用钢板替代,这样,一下就将铁塔的总重减轻了1000吨,然后将第二层上的豪华饭店迁到第三层,在原地重新开设了一个大众酒馆。另外,为了保护铁塔,每隔几年就要将其重新油漆一次,每油漆一次就需耗费油漆52吨。

在庆祝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和建塔100周年之际,人们对铁塔的使用、灯光、导游等方面都做了调整,增加了服务设施,埃菲尔塑像的相片被放置在第二层平台上,靠在一根钢梁上,并建造了埃菲尔接待厅,在这里可以组织学术会议、讲座与招待会。在新辟的视听博物馆内,人们可以欣赏有关铁塔历史及其建筑特色的影片与电视节目。跟以前不同的是,人们若要上第三层观城景,不必再分层搭乘电梯,四座同时自动上下的电梯可将观光者直接送上塔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埃菲尔铁塔便成了法国广播电视的中心,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天线塔之一。而且,埃菲尔铁塔广播电台也于改建后成立。现在的埃菲尔铁塔,每年都要迎接大约300万游客来此参观旅游,它不仅仅充当着吸引人们观光的纪念碑身份,更是巴黎的象征、法国的象征。

马耳他巨石庙

神秘的发现

马耳他共和国位于地中海的中心位置,扼守大西洋通往地中海东部和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由5个岛屿组成:马耳他岛、戈佐岛、克米诺岛、克米诺托岛、费尔弗拉岛,其中马耳他岛是最大的。

在马耳他岛和戈佐岛上,发现了几十处神秘的史前巨石建筑遗迹。马尔他岛的面积很小,仅246平方千米.但在这样一个小岛上,却发现了三十多处巨石神庙的遗址。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些巨石建筑的建造者们在天文学、数学、历法、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有些研究者甚至推测它们是判断节令的历法标志,而且还可用作观察天体的视向线,甚至能当作一台巨型计算机,准确地预测日食和月食。如今这些巨大的建筑群依然耸立着,把一切高深莫测的疑问保持在一片沉默中。

神庙的取材和建造过程

马尔他的神庙修建多数是就地取材,使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石材:坚硬的珊瑚岩和柔软的海底软泥。前者较难加工,但它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其天然缝隙,选取建筑所需的石材,而且坚固异常,能耐风化侵蚀。海底软泥则用于做内墙,可以进行精细加工,还能雕造壮观、丰富的浅浮雕。据考证,海底软泥是古人用鹿角镐和木楔子挖取的。神庙的建造者们非常清楚,两种材料有截然不同的特性。所以,他们一般选择坚硬的珊瑚岩做外墙,以抵御风雨的侵蚀。有些神庙的外墙上,巨大的珊瑚石块被小心翼翼地接合在一起,神庙里再用海底软泥制成内墙。还有的神庙的墙壁由内外两面成形的石块组成.泥土及碎石填充其中。偶尔在墙壁里还有小型空间或壁龛。建墙用的有些石头也是从远处运来的,但不管怎样。建筑者还是偏爱当地的材料。建筑者将个别重达20吨的巨石从几千米外的采矿场运到建筑工地,需要用到木滑板和支架。在一些殿庙遗址附近,发现了被丢在一边的石球,在把巨石安放到位的过程中,这些石球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经考证,大石块很可能是用绳捆扛抬的方法搬运到位的。许多石块在中段开槽,以方便木杠卡住并使其不再滑动。用绳索捆扎石块,一般都穿过石块里的V形孔洞,然后再捆扎起来施工。神庙的地面一般铺着碎石灰石做成的灰泥层。

有一类神庙的布局是围绕一条中轴线展开的,这条轴线从入口处的巨石牌坊一直通到庙后部顶端的壁龛。庙里有祭坛、石屏、壁龛,以及用海底软泥制成的石板门槛,其上刻有连续不断的螺旋纹或其他浮雕图形。有些石墙面上作为装饰背景用的圆形坑是用三叉钻挖成的。有些神庙附近不产海底软泥,古人便用黏土抹在粗糙的珊瑚岩石块上,使其具有平滑的表面。然后在它的上面涂上一层白色的灰泥,最后再用深红颜色粉刷。在一些庙里,内墙的上层往里倾斜,上面一般都盖有木制平顶和夯实的黏土。有几座庙之间的缺口内有一道石砌楼梯,可以通向屋顶。

哈尔萨夫利恩尼的地下建筑

马耳它巨石庙群中有一个是哈尔萨夫利恩尼的地下建筑。1902年,在这里的首府瓦莱塔一条僻静的的小路上,发生了一件引起世人轰动的大事。有户人家盖房时在地下发现一处洞穴,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这里埋藏着一座史前建筑。它由上下交错、互相重叠的多层房间组成,里边有一些供进出的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和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屋顶。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天衣无缝的石板上耸立着巨大的独石柱,整个建筑共分三层,最深处达12米。该纪念遗址其实是一处墓地,里面有近7000具尸体,最初是在一个石灰石质的小山上凿出的。经历了几个世纪后,坟墓中的房间越来越多,通往新出口的新通道不断被凿出,最后整个遗址形成一个有着三层33个房间的地下结构,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下迷宫。在地下建筑的一个外室中,周围的岩墙上刻出了高大而雅致的柱子。有走廊通入该地下建筑的中心。在哈尔萨夫利恩尼地下建筑的礼拜堂中的一个小的赤土陶器中,人们还发现了一个10厘米高的女神雕像,可能是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神祭用品。

蒙娜亚德拉神庙

马耳他的另一巨石建筑——蒙娜亚德拉神庙又被称为“太阳神”庙。一个名叫保罗·麦克列夫的马耳他绘图员仔细地测量了这座神庙后发现,这座神庙实际上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内主要节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从太阳光线与祭坛的关系推测,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这座神庙是公元前10205年建成的,离现在已经1.2万年了。这座神庙的存在,又一次打乱了人们的正常思维方式。1.2万年以前,神庙的建造者们居然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设计出那么精确的太阳钟和日历柱,这一切该怎么解释呢?

庞贝古城

庞贝的历史

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地区的庞贝古城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起初是作为防御外族侵略的屏障而建,但随着几百年的战争、民族融合以及对大希腊文化的吸收,庞贝不断地扩张着其势力范围。公元前80年,庞贝成为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继续扩大并在各个领域向前发展,尤其是在经济领域。这主要得益于它肥沃的土地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极大发展和繁荣,使庞贝的人口显著增长,舒适的生活普及化,也使这里的城市面貌得到美化。这里有能容纳两万观众的竞技场,全城有30多家面包房,100多家酒吧,3座浴馆,还有用于交易的步行街,可容纳5000人的剧院。

公元79年8月24日凌晨,庞贝附近维苏威火山开始爆发。火山喷出的大量火山灰、熔岩和火山砾从天而降,向着庞贝倾泻而来,覆盖了整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密不透风地封堵住庞贝古城中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户,封堵住那些在砾石的袭击中侥幸存活的庞贝人的眼睛和胸腔,令他们最终因窒息而死。绝大部分的居民争相逃命,但在通向海滨的路上因吸入有毒的气体窒息而死。仅仅经过了18个小时,火山喷出物便将整个庞贝古城彻底掩埋。庞贝从地球上消失了。

公元前16世纪,人们在河畔修建饮水渠时发现了一块上面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头。18世纪初,人们在维苏威山脚下的一座花园里打井时,挖掘出三尊衣饰华丽的女性雕像。人们以为这些不过是那不勒斯海湾沿岸古代遗址中的文物,没有人意识到,一座古代城市此刻正完整地密封在他们脚下的火山岩屑中。

庞贝的建筑

公元前4世纪时,庞贝古城向外扩展,建成直交式城市布局。建筑多用石灰石材料。公元前2世纪,庞贝古城凭借产量丰足的葡萄酒和橄榄油的出口贸易,进入了一个繁盛时期。这时庞贝古城的公共建筑有了明显的增加。建于这个时期的公共建筑有朱庇特神庙和巴西里卡大会堂。此后一段时间庞贝的经济一直持续兴旺,建起了诸如小剧场、圆剧场这样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罗马帝国初期,一批亲奥古斯都大帝的家庭迁入,他们带来了新的政治思潮。这时,庞贝古城出现了一批具有宗教色彩的建筑物,如欧玛齐娅楼、奥古斯都福祉庙等。小商贩、手工业者、被解放的奴隶等平民的住宅规模很小,布局也很简单。通常这类民居都相互联接,一户挨着一户,其内部房子也是围绕中庭而筑,底层通常是卧室,但中庭不像富户大宅那样建有蓄水池。帝国时期,为了适应人口增长对住宅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四层楼的民居建筑。庞贝古城还保留了许多当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店铺、商行和手工作坊等经营用房。这些房屋经常和业主的住宅建在一起。前边是铺面,后边以及楼上是住所。不过也有不少属于大富户财产的店铺用房远离主人的居所,铺面租给别人经营。

海门与城关山庄

海门,顾名思义就是面朝海的城门。庞贝古城所处的丘陵左侧就是海。海门是庞贝数座城门中最年轻的一座。它是用火山熔岩块建成的。它有两条拱形通道,一条走人,一条走牲口,和车辆。后来两条拱形通道合为一条。

海门附近风景优美,公元前1世纪,人们便在这一带建设了城郊别墅和山庄。城关山庄是位于海门附近的一幢建筑,建于罗马帝国时期,背靠着城墙。此地依山傍海,景色宜人。初步考证,这座山庄于公元前62年地震后就被遗弃,再没有人居住过。山庄柱廊后面的墙根仍然清晰可见。它的前面是一座花园,更早的时候,曾经有一条通向海门的路从花园伸出,现在,这条路已经消失。山庄柱廊上开有厅室的门。其中最大的厅是餐厅,餐厅前还有一个门。厅里铺着六角形花砖地板。墙面的醒目位置有三幅大画,画的是古代克里特岛的神话题材:第一幅画的是特索斯杀死牛头怪,背景上画有阿特内的形象;第二幅画的是特索斯将阿丽亚娜遗弃在纳索斯岛山上;第三幅画的是伊卡洛斯与代达罗斯。墙的上方有一系列小画,画的是诗人的肖像。紧挨着餐厅,有一间带凹间的卧室,白墙,内室里有两幅画着神话题材的画。卧室一边,还有一间餐厅,这间餐厅有一个三叶形窗户朝看另外一边的花园而开,墙上有一幅描绘酒神和女侍从的壁画。

维斯巴宪神庙

维斯巴宪神庙位于庞贝古城城区东侧。可能是地形的原因,庙身平面呈不规则形状。神庙与门廊的中轴呈平行方向,外墙为砖结构。从大门进入后,是一个前庭,之后是院子。院子前面排着四根列柱。凝灰岩的围墙四周和墙角用砖砌柱加固。墙面以石灰粉刷,并饰以假窗,假窗为砖框,上面的窗楣被做成三角形和弧形。地面尚未铺上石块,只开了一些临时用于排放雨水的排水小沟。神庙的主体建筑在院子的后面,是一座设于高台上的砖体单殿式小型庙宇,有两个门,可从后面两侧的台阶拾级而上,登入殿内。神殿里有一个神座,神座上原来供着一尊神像,前面曾有一个四柱式前廊,都已不存在。在这座小神殿的正前方,有一方大理石祭坛立在院子中央。祭坛的四周饰有浮雕,其中正面的一幅浮雕描绘的是一个用公牛作为祭品的献祭场面。祭司头戴披巾,在手执祭器的侍者协助下,正在往一个三脚杯中斟酒。他身后立着一个持棒的侍从和两个吹笛子的乐师。他的前面站着一个屠宰手,手持双刃利斧正等着别人把作为祭品的公牛牵过来宰杀。画面的背景就是这个院子里的小神庙。祭场南北两面的浮雕上刻的是一些献祭礼器,如法杖、小香盒、台布、奠酒器、陶罐和勺子等。朝庙堂的那面浮雕上,刻有两棵象征维斯巴宪皇帝的桂树。两棵桂树之间,有一个作为国王冕冠的橡树叶冠。从奥古斯都时代起,这种橡树叶冠就成了皇权的象征。这座神庙是为供奉维斯巴宪皇帝的灵魂而造的,但尚未竣工就遇到了火山爆发。院子里的最里面有一个门,通过这个门可以进入后面三间房,这三间房是庙里僧侣的住房和存放东西的地方。

银婚宅

这处遗迹之所以叫“银婚宅”,是因为它被考古发掘的那一年,是意大利国王和王后的银婚之年。这一宅邸建于公元前2世纪。它的最后一位主人叫阿尔布丘斯·切尔苏斯。进门穿过门厅,就进入了一个十分宽敞的四柱式中庭,中庭正中有一个大理石承雨池。房顶是带檐的内倾式,檐上饰有漂亮的石雕狮子头,往里有一个客厅和两间侧厅。屋外柱廊向阳的一边略高,因此接受的阳光较多。人们在中间花园里发现了埃及式样的珐琅质动物小雕像。柱廊的西边开有厨房和浴室的门。浴室里有更衣室、温水浴室和热水浴室。花园里还有一个池子,当冷水浴池用。在这些浴室附近,有一个夏季餐厅。餐厅黄色的墙壁上装饰着花环和垂花饰纹样。旁边两间房里画有精美的壁画。东边还有一个带穹隆的餐厅。餐厅地上铺着镶嵌式地板。从这里,人们可以进入另一个面积更大的花园。这个大花园正中有一个水池,还有一个露天餐厅的废墟。

公共浴馆

公共浴馆位于一个交叉的十字路口上,它是庞贝古城惟一一处对参观者开放的浴馆遗址。它的建筑规模不很大,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古罗马时代,浴馆往往是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人相聚的地方,人们常常到这里米消磨时光。它有一个近乎现代化的取暖设施。地板用一系列小方墩支撑,中间的夹层用瓦砌成通道,让热气从里面通过。穹隆式的天花板做成一道道沟槽的式样。室内还有大理石制成的冷水盆和热水盆。

庞贝博物馆

庞贝博物馆建于1861年,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被炸毁,战后又进行了修复。这里陈列着介绍庞贝及其附近地区生活方式演变历史的文物,其内容是根据庞贝这个保存完好的遗迹独有的方式,按照历史年代顺序安排的。

史前时期的陈列物品主要有从萨尔诺河谷墓葬群中出土的宝物,其时间可以追溯到铁器时期的公元前9世纪左右。还有多利亚神庙和阿波罗神庙的陶器,科林斯和阿提喀的黑红陶器,以及埃特鲁里亚人统治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黑陶。在罗马时代的陈列物品中,有一尊奥古斯都大帝的妻子莉维姬披着披风的雕像,还有奥古斯都的侄子马切路斯的肖像,此外,还有一些家居用品。

古罗马竞技场

永恒的象征

古罗马城建在阿文蒂尼、卡埃利安、卡皮托利尼、埃斯奎利尼、帕拉蒂尼、奎里纳尔和维米纳尔七座著名的山丘上,位于现在罗马城中奥勒利安城墙内。著名的古罗马竞技场坐落在埃斯奎利尼山坡上,即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它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永恒的象征。

古罗马竞技场被人们称为世界八大名胜之一。可以说罗马历史没有一页不与竞技场有关。公元8世纪时,贝达神父曾预言:“几时有竞技场,几时便有罗马;竞技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公元前1084年,日尔曼人打进罗马城,城内被洗劫一空,竞技场也被人遗弃,部分地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预言。

辉煌的历史

古罗马竞技场原名“费拉维奥露天剧场”,其地基原是古罗马帝国有名的暴君尼禄皇帝金宫中的一个小湖。公元72年,维斯帕西安皇帝开始兴建竞技场,角斗士的头盔至公元80年由蒂托皇帝完成,历时8年之久。由于修建竞技场的两个皇帝以及后来完成竞技场最后一层建筑的统治者都属于费拉维奥家族,即费拉维奥皇朝时期,故又称“费拉维奥露天剧场”。据记载,这座建筑是占罗马帝国在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其伟大胜利和强大的武力,强迫8万多犹太俘虏修建的。

这一浩大工程共用了10万立方米的石材和300吨用于勾联条石的铁条。公元3世纪和5世纪,由于雷击和地震破坏,竞技场曾修缮两次。此后,又频频发生地震,这里还曾一度成了罗马采石场,很多基石被人拉走,许多雕像也被人偷走。在罗马一些著名建筑上,如圣彼得大教堂等,都能发现竞技场的基石。1704年,教皇贝内德托十四世当政后,宣布竞技场为圣地,禁止采石,竞技场由此受到保护。1800年后,经过几次较大的修整,具面貌焕然一新。

竞技场全景

古罗马竞技场外观呈正圆形,俯瞰为椭圆形。整个建筑物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高57米,均用淡黄色大理石砌成。围墙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均有半露圆柱装饰。第一层的圆柱为粗犷质朴的多丽斯式,第二层圆柱为优美雅致的爱奥尼亚式,第三层圆柱为雕饰华丽的柯林斯式。每两根半露柱之间为一长方形,第三层共计80个拱门。第四层外表面装饰较简单,由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在该层的三分之二高处,设有等距离的支架,以便举行盛会时固定圆顶上端的天棚为观众遮阳。据说,在古代的时候,第二、三层每个拱门洞中各有一尊大理石人物雕像作为装饰,其姿态各异,英武丰俊,使建筑显得既宏伟又秀丽,既凝重而又空灵。整体建筑看上去颇像一座现代化的圆形运动场。

竞技场内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为四组,观众的席位按等级尊卑地位之差别分区。竞技场阶梯形看台分为三个区:最低一排的席位是为元老院议员和高等平民准备的,中间是皇帝的包厢,两翼是执政官和奉神的淑女们的包厢。高处的座位是为贵族准备的,再往上是普通的平民坐或站着的地方。一排排的石头长凳由低向高成梯级分布,可容纳5万名观众。

威尼斯古城

威尼斯的历史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素有“水都”之称。它位于亚得里亚海伸入内陆的一个泻湖之中,由100多个小岛组成,它是意大利北部的重要港口,人口35万,177条大小河道构成了城市的大街小巷,401座各式各样纳桥梁把城市的各个部分连在一起。城市建筑大部分是建在打入泻湖湖底的数以百万计的木桩之上,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整座城市下沉了总共76.2厘米。威尼斯四周为海洋所环绕,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000米长的人工长堤与大陆连接。

威尼斯最初建立大约在6世纪,是由为逃避战乱而上岛的移民们建立的。9世纪中叶,它成为了独立于拜占庭的城邦国家的中心。威尼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从13世纪起逐渐成为联结东西方商路的要冲。到14世纪中,威尼斯成为意大利境内最强大、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拥有3000艘商船和近两万名船员,号称“亚得里亚海沿岸各国的首都”。直到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它的经济地位才开始逐渐衰落,最终于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威尼斯在18世纪后叶逐渐失去了她强大的统治地位。在拿破仑战争中,威尼斯最终屈服于波拿巴的铁蹄之下。1866年,威尼斯才重归意大利的统治下。1930年,墨索里尼下令建造了一条连接大陆与威尼斯的通道。

威尼斯的建筑

威尼斯起源于罗马帝国末年,当时这个地区属于帝国望的第十州,是由威尼托与伊斯德利亚两地区所组成的,也是帝国里最不安定的州之一。三个世纪以来,穆斯林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一直争夺着地中海的统治权。但是这两种力量却在威尼斯,这块当时独一无二的土地上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整个城市中,摩尔人建筑风格与哥特式建筑风格达到了奇特的和谐。

威尼斯还是一座历史名城,全市共有艺术历史名胜450多处。其中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钟楼,64所修道院,40多座宫殿。威尼斯的历史由许多不一样的文化所组成,最早有逃避匈奴王与隆戈巴尔迪人入侵而逃难到岛上的一群人,他们把威尼斯托州的传统带到这里。以后又有“拜占庭文化”——城中的圣马可教堂的基本结构、马赛克拼饰画、住宅和货仓的拱门建筑,都是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结果。“哥特文化”时期,托卡雷王宫、圣马可教堂的装饰建筑则受到哥特文化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与小广场以及在大运河两边的许多房屋,都是文艺复兴风格。

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是经过多个世纪才建成的。原来的圣马可广场是教堂前的一块空地,后来变成宗教与政治活动的集会场所。圣马可教堂最初是当时地方首长的礼拜堂,而附近的托卡雷王宫是政府所在地,圣马可广场自然很早就成为政治与宗教中心。当时威尼斯的执政者有政治和宗教上的权利,他的权力包括任命教堂的主教在内,因此圣马可教堂的地位日益重要,教堂本身也持续扩建,圣马可广场自然也跟着扩建。圣马可广场在宗教上的重要性,也可从圣马可教堂外的装饰看出来,因为当时教堂里的一些宗教仪式,普通百姓不能参加,可是他们能从广场上观看,而这时圣马可广场就像是一座很大的教堂,教堂的正面也就变成这座大教堂的圣坛。

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教堂建于832年,原本是为收藏从埃及亚历山大偷窃的“圣马可”遗体而修建的。圣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在宗教上,“圣马可”的代表符号为一只有翅膀的狮子,后来这个符号成为威尼斯的象征,而“圣马可”也成为威尼斯的守护神,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只狮子拿着一本福音书。广场东西长170多米,西边宽55米,东边宽约80米,略呈梯形。南、北、西三面被富丽堂皇的王宫所环绕。圣马可钟楼高98.6米,在上面可以俯瞰威尼斯全景。圣马可教堂建筑格局遵循拜占庭风格,平面呈希腊十字形,上覆五座半球形圆顶,正面宽51.8米,有五座棱拱型罗马大门。在圣马可教堂正门的拱门上层中央,有四尊金色的跃马铜像,原是威尼斯人在公元1204年,从君士坦丁的竞技场取回来的。这四尊金色铜马,曾被拿破仑安放在巴黎的广场,但后来又被奥地利人拿回威尼斯。从那时直到现在,它们一直都放在教堂上,象征着威尼斯的力量与权力。在大教堂正面拱门上方,有四个大的弦月窗,在弦月窗里有17世纪时绘制的马赛克图饰,内容主要是描述耶稣的传记。观看这些马赛克图饰,最好是在日落黄昏时刻,因这时太阳的金色光线从窗外射入与马赛克的各种色彩相互辉映,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色。大弦月窗上面的哥特式顶饰,是14世纪时创建的,后来陆续有许多位雕刻家接替这项工作,这些雕刻家大部分都是从托斯卡纳来的。

圣马可教堂的内部建在一个高的平台上。在古时候,教堂和庙宇里面的地板比外面的路面高,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它们的神圣。教堂的建筑方式依照希腊十字形设计法,教堂内部的地板是用大理石铺就的,以马赛克拼饰方法镶制成的圆柱是用完整的珍贵大理石雕成的,另外,墙壁上也镶有彩色的大理石。在教堂上半部墙壁和圆形屋顶上,都镶有用黄金或玻璃制成的马赛克拼饰,这些美丽的马赛克拼饰与稍暗的教堂内部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使它们看起来更为闪亮。

这所教堂和威尼斯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威尼斯很早就和东方产生接触,因此这所教堂在建筑上深受西方及东方的影响,教堂的十字形设计法、拱门、圆形屋顶和内部装饰受到拜占庭式的影响,而基本构造则受到罗马式的影响。从这所教堂可以看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痕迹。

圣洗堂

圣洗堂是14世纪时在教堂十字形构造的右边修筑成的,位置在泽恩家族的小教堂和博物馆的中间,里面的装饰从15世纪时开始修建,到16世纪才完成。在它的圆顶和拱门顶上,有几幅马赛克拼饰画,主要描绘《耶稣基督和圣·乔瓦尼》的故事,它们的风格深受威尼斯托州民间艺术的影响。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拼饰画是《耶稣的洗礼》和《萨洛梅的舞》,这两幅画都具有浓浓的哥特式风格。

托卡雷王宫

托卡雷王宫的旧宫是在9世纪最初20年所建造的。这所王宫花费巨资,修建得极尽华丽,为的是要表现当时威尼斯共和国的权势与财富。最初王宫建造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所以王宫外形很像城堡。后来到了拜占庭式与哥特式时期,王宫改变成开阔式建筑,有许多的门、窗、回廊。现在的王宫是15世纪时改建的,代表那个时期威尼斯共和国的富足与稳定。托卡雷王宫是一栋有许多用途的建筑物,王宫朝小河道的部分有执政宫居住屋、议院、法院与监狱。王宫监狱分为两层,上层名为“有铅顶的监狱”,下层名为“水井往稻草之桥”,屋角有军械库。朝威尼斯大运河的部分有一间非常大的会议厅,朝圣马可小广场的部分有投票厅,在圣马可图书馆来建成之前,这间厅堂也当成图书馆使用。王宫正面排列着38根拱形圆柱,有一种均衡感。无论是在空间的安排还是造形的美感上,都可窥出建造者的匠心独具。在圆柱的柱顶上有精美的雕刻,主要是描绘关于贸易、战争、和平的符号。靠近纸之门的圆柱顶上,雕刻着《所罗门的判断》,这个雕刻代表着正义。由于有些柱顶的雕刻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所以目前它们大多被收藏在王宫里,而在原来的位置则放上仿制品。王宫回廊的上层墙壁上镶有彩色的菱形花大理石,另外还有一些很大的窗户。最顶层有很多粉红色、白色相间的小尖塔,每一个小尖塔上有大理石制成的圆锥顶饰。这栋建筑物的建筑方式,洋溢着浓厚的东方风格。

海港·运河·桥

圣马可海港是指圣马可堤岸之前的海面。圣马可海港以圣乔治岛、犹太岛、海关海岬为界。圣乔治岛、海关海岬与圣母玛丽亚教堂,好像三颗明珠放在威尼斯的入口。

威尼斯大大小小的水巷如同一般城市中的街道,3.2千米长,70米宽的大运河就是它的“主街”。在这座水城中,各式各样的船只就成了惟一的交通工具。坐上小船沿威尼斯运河而行,大运河展开它独特的画卷——各种风格的建筑临水而立,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的外墙与各种风格流派的样式尽现姿采,许多府邸华丽端庄,白石的卷柱、五彩的檐墙、精美的花饰比比皆是。而普通的民宅却也含蓄雅致,高低错落之间透露出一股灵气。欠运河上有许多桥,所有的桥面都平整光洁,桥上的扶栏也多为石头砌成,多数桥都不高,也不宽,一般为几米上下,与威尼斯的建筑风格相称。星罗棋布的石桥与桥下行驶的无数小艇把这座水上城市装扮得别具一格。著名的里亚托桥是一座单孔的大理石桥,建于1590年,长有48米,桥上两侧的各式店铺把22米宽的桥面占得满满的。桥两岸是威尼斯著名的商业街,曾一度是欧洲的商业中心,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就把这里描绘成商人和放债者的聚集地。穿过里亚托桥,河道渐渐开阔起来,远远地能望见圣乔治岛上大教堂前高高的钟塔,圣马可广场就在附近。圣马可广场西面不远的水巷中有一座小巧的天桥,那就是著名的“叹息桥”。过去,死囚们从这里走向刑场时,透过桥侧面的两个小小镂窗看到尘世的美景和前面等待诀别的亲友时,总不免会喟然长叹,故得此名。

圣彼得大教堂

梵蒂冈漫话

圣彼得大教堂坐落在梵蒂冈城内,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梵蒂冈城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旱欧洲最小的国家,面积只有440平方千米。作为历史上教皇国的延续,它是一个特殊形态的政教合一的国家。虽然国家小,却因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天主教教皇的驻跸处,成为全世界9亿天主教徒心中的圣地,集中了一批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和建筑杰作。修筑在使徒圣彼得墓上的大教堂是全城的中心,它还是一座将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集于一体的殿堂,为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与宗教的不朽象征。

大教堂溯源

梵蒂冈在罗马帝国时代原本是一片沼泽地,后被整建为竞技场。其间皇帝卡利戈拉从埃及运来一座方形尖碑,以点缀这座竞技场。公元64年,耶稣的十二门徒之首——彼得在此殉难,并葬于附近的异教徒公墓。到了4世纪时,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将这片土地赠予基督教会,并在圣彼得陵墓上建造了第一座教堂。8世纪时,伦巴底人的侵扰,使得教皇史蒂芬二世求助于法兰克国王丕平。丕平不但击退了伦巴底人,还将罗马及其邻近的地区全部赠予教皇,造就了“教皇国”的产生。君士坦丁时代兴建的教堂到了15世纪己岌岌可危,1452年教皇尼古拉五世曾下令整修旧教堂,但整建工程却随着教皇的去世而告终结。1506年,教皇朱利尔斯二世接受建筑师布拉曼特的建议,决定将旧教堂全面改建。极具野心的布拉曼特说:“我要建造一座优于君士坦丁大帝会堂的巴特农。”工程浩大、资金不足又使得改建进度停滞不前,加上教廷日益腐化,宗教改革风起云涌,种种的因素致使布拉曼特去世时,新教堂只竖立了四根圆柱。接手的拉斐尔继续进行教堂的修建,企图将布拉曼特约设计全盘改变,不过也未能实现。1520年,帕鲁奇继续工作,恢复了布拉曼特最初的构想,16年后接任他的建筑师小圣加罗也随其足迹进行。1546年,米开朗基罗以老暮之年出任总监督一职。他保存了原建筑架构,但新创了一个巨大的圆顶,此举为世人称道。建筑结构最后完工的教堂正面由马德诺完成。教堂内部则多出于贝尔尼尼之手,随后他又完成了名垂不朽的杰作——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前,被称为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精华的广场,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于1667年设计并花去11年时间建成的。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两侧有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造型和谐,气势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向外的走廊。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插云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据说圣彼得在这里被倒挂在十字架上。在广场两侧各有一个银花飞溅的美丽喷泉。站在喷泉之间的圆形白色大理石处,观望两侧的柱廊,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这是贝尔尼尼匠心设计的一种透视效果。

大教堂的艺术品

圣彼得大教堂从兴建到落成,不但是一部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代的艺术史,也是一部宗教变迁史。大教堂保存有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拉曼特和小圣加罗等大师们的杰作,均为艺术珍品。教堂的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的雕塑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二是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四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五层楼房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撤。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荣耀龛及佩有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开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其实它是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的赠礼。

雅典卫城

雅典溯源

雅典是希腊的首都,位于希腊南部阿梯卡半岛的西南,面积470平方千米,人口500万,是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一名源自城市的保护神雅典娜,她是胜利女神。相传古时候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赛冬都想做这个城市的保护神,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只好由市民决定,而市民选择了雅典娜,城市也因此得名。古雅典人热爱知识,这片土地上名人辈出:如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都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雅典还是一座充满古迹的城市,市区中遍布着古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和中世纪的文物,走在其间,就如同阅读一本欧洲的历史书,而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雅典卫城。

卫城历史

卫城是雅典的心脏,它坐落在老城中心的一座高156米的小山丘上,故也称“高城”。卫城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56米,四周以城墙围合。卫城的建设始于麦基尼时代,当时是一位国王的城堡,公元前480年被波斯人焚毁。后来卫城得到重建,但它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君的城堡变成宗教圣地,其上相继建造了万神庙,山门,胜利女神庙以及黑德克神庙等宗教建筑。今天,卫城经历了3000年的变迁,已不再是宗教圣地,而是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山门

从卫城南面沿小径上山,很快会看到一组由多根希腊柱构筑而成的建筑物,这就是卫城的山门,也是古希腊人上山朝拜雅典娜的第一站。山门建于公元前437~前432年,经过数千年的变迁,现在屋顶和山墙已经不见了,留下来的只有数个根大理石柱子,但当人们觅着曲折的石径站在它面前时,仍会被它的纯净、肃穆的气质所感染。山门左侧是建于公元前432~前421年的雅典娜胜利女神庙。这是一座小巧的神殿,为供奉胜利女神而建,近些年一直在维修。

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位于山门内的高台上。巴特农神庙的前身建于公元前6世纪前年期。古希腊文明象征的巴特农神庙,历经了公元前570~前566年的百柱殿、公元前529~前520年的古神殿和公元前490年以后的巴特农第一神殿等阶段,才发展为目前第四代的雅典娜巴特农神庙。为了研究雅典娜神庙的建造方式和真正的建造年代,人们不得不先把巴特农神庙解体,目前还在进行复原作业。

黑德克神庙

巴特农神庙的右侧是著名的黑德克神庙。它于公元前421~前406年建在旧的雅典娜神庙的基础上,是卫城上最年轻的建筑,也有人说它是最美的建筑。黑德克神庙由三部分组成:西侧是黑德克王的墓室;北侧是由六根爱奥尼式柱支撑的一个大厅,柱子细长秀美,是希腊风时期的代表作;神庙南侧是一个小厅,支撑它的柱子不是一般的柱式,而是六个美丽的“少女”,她们各个端庄秀丽,虽顶着重重的屋顶,但表情动态依然轻松自如。现在室外的为复制品,原作存于卫城博物馆内。

酒神剧场和露天大剧院

卫城南面的围墙脚下有两个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剧场:酒神剧场和露天大剧院。公元前约6世纪,一尊酒神的塑像被带到了雅典,于是,古希腊人开始供奉这位狂饮与欢乐之神,并建造酒神庙及酒神剧场。剧场于公元前约330年建成,当时可以容纳17000人,是雅典城中最大的剧场。剧场分为后台、舞台和观众席三部分,整个平面呈半圆形。今天人们仍可看到半圆形的舞台和上面由大理石拼成的几何图案及石椅和看台。古希腊时期剧场是重要的社会交际场所,每逢有话剧上演,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可前来观看,而上演的剧目大都是悲剧。有人说这是因为希腊人崇尚哲学,而当时人们认为悲剧中蕴含更多的人生哲理。于是酒神剧场就和希腊悲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类推荐
  •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本书以“主题学”研究为主要方法,将梁宗岱的创作、批评和翻译活动放置到法国乃至世界性的象征主义大视野中,通过全方位比较梁宗岱与象征主义,显示出其穿越象征主义的最高境界。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兰州历史文化.1

    兰州历史文化.1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兰州历史文化(二)

    兰州历史文化(二)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 中国古文明

    中国古文明

    《探索与发现》以“勇于探索,还原本质”为理念,探索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介绍和诠释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探求和发现宇宙所蕴含的自然规律和文化内涵。本书为丛书之《中国古文明》分册,由张新国主编。《中国古文明》共分二章,内容包括:寻觅遥远的古文明、追寻中国古文明。
热门推荐
  • 烟与嫣

    烟与嫣

    人嘛,最不缺的就是故事,我把故事讲给你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君少养的心尖宠是大佬

    君少养的心尖宠是大佬

    “倾儿,再跑,别怪我真的打断你的腿!”“不跑,不跑,以后我会乖乖留在你身边。”君家家主君啻炎养的小媳妇一夜之间摔傻了,整天作天作地作着要离开啻爷。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嗜血成性,暴戾绝情的君啻炎。与自己前世灵魂互穿三年,盼天盼地终于又穿回来的冷权倾抱住绝色老公的大腿。“老公,抱一个!”众人惊!四小姐难不成又摔傻一次?某男人看着自己疼在心尖上的媳妇儿对他恢复了流氓本质,对外人爱答不理,笑而不语。当一个个马甲爆出来时,全帝城的人从懵逼状态陷入沉思……
  • 暗恋酸甜记忆

    暗恋酸甜记忆

    喜欢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在心底为他建一座城堡,总是在人群中寻找他的身影,为他做了很多很多,也许,他从未知晓。
  • 这个世界那个世界

    这个世界那个世界

    躲在这个世界,看着那个世界。那身影,恍如隔世,熟悉的陌生,就像看着镜子。那言语,若近若离,温暖的冰冷,甜蜜的痛苦着。终有忘不掉,终有割不断。人云亦云……
  • 盛世娇宠:妖女为后

    盛世娇宠:妖女为后

    君卿卿,上一世被枕边人和胞妹陷害醉死酒中,亡国灭族,死得不甘不愿。再次睁开眼,已是将军嫡女携一身秘术归来,一只横笛御虫蛊,素手执棋,谋划天下。只为逝去的亲人和万千子民讨一个公道。萧宁煜,一代冷血战神踏雪而来,上不谋天,下不谋地,只为谋与她并肩看江山无限,此生共度。一觉起来,某女不屑的暼了一眼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某王,她又不是肥羊这个男人为什么吃干抹净以后还要一副饿狼的眼光盯着她?“没想到本王跟你睡一夜,竟然得了十万雄兵。”某王摸摸下巴意犹未尽:“本王想着…这倒是个不错的长期买卖。”
  • 这些玩家有点方

    这些玩家有点方

    王明心心念念的从地球忽悠点马仔来给他打白工!众玩家:狗策划!王明:我都是为你们好呀!
  • 漂亮小王爷

    漂亮小王爷

    这是一篇穿越文,金手指肯定有。大概的作品特色,唯美、养成、搞笑、败家、励志、奋斗、凡人成长、爱情、侦探、种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笔过水乡,只是烟的一瞥,是玲珑古朴小桥荡气回肠的优雅,亦或是湾湾溪流锦瑟流年的爱恨绵长。山是朦胧诗,水是婉约词。划过墨染的暗香绵长寂寥的雨巷,一扇扇或开或掩斑驳的木门,未曾下雨,也就看不见那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大风之舞

    大风之舞

    我是刘邦,我比秦始皇小三岁,他死的时候,我还没出山,我48岁起兵,55岁称帝。你要认为这是偶然,那你最好别继续往下看;你要认为司马迁写的对,那你也别继续往下看,耽误你的时间。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路过人间一回不易。我和诸君且钻到高祖心里,体味下大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