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傅斯年有过一段不算泛泛的来往。1946年在南京时经常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去读书。在二楼他宽敞爽亮的书房里无拘束地活动,还听他发反共谬论。“苏联”两个字他从不肯出口,硬是要叫“俄国”(真有先见之明!);称蒋介石为“介公”,当然是当着王世杰、朱家骅等人的面,听了真叫人肉麻。但这个道地的学术官僚也有其率真粗犷的一面,骂起孔祥熙和国民党的腐败来也不留余地,偶尔还用山东粗话骂娘。容易冲动而又患高血压,后来以脑溢血猝死于台湾立法院会上激烈的开炮之际,盖亦其性格使然。
我是由叔父的介绍和他认识的。1946年秋我由南京回杭州,遇到我叔父,他当时在英士大学教书,因事过杭。吩咐我,在南京可以去找傅孟真先生,求他指导。叔父和傅斯年虽只是北大同届,叔父是法科经济门,傅读的是文科国文门,但他们曾赁屋同居几年,以后也一直有通信来往。因此,我持函去见傅斯年时,他一开口就叫我“老世侄”,以后在他那里见到客人时,他向人介绍称我是他的学生。当时我在南京当记者,除了职业上的来往以外,私人来往的都是“进步人士”,傅斯年可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外的交往。这关系有时感到很别扭,只有听他纵谈学术时才能感到愉快。他是一个健谈的人,据他说,前几年在重庆患了一次病,医生劝诫他少谈天,少激动,已经大为控制了。不知道他以前的谈锋有多健。
他当时在写一部关于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给我看过部分手稿,内容是论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其中有一段论中国人口的历史,他似乎很得意,他用统计数字论证,历史上人口缩减的幅度,由于饥馑远超过由于战乱,人口的消长主要由于粮食的丰歉。玉蜀黍和甘薯的引入大大促进了人口增长,由晚明至清代乾隆一百年间人口猛增了一倍多,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增幅,如此等等。由此得出结论,吃饭问题是一切中国问题的总根源。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知何故他因这样一种平常的道理而得意。后来我追想,解放初期美国的中国通们断言新中国将被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压垮,岂非就是傅斯年的同一思路?
他常常说,读书贵有创见,不要迷信前人的训解,有些因循了多少世纪的解说其实是错的。至今还记得的是他所举过的两个例子。一是《论语·学而》里开头的“学而时习之”一句。他说,前人糊里糊涂地恪遵朱注,把“时习”解为“学之不已,如鸟数飞”,其实根本是曲解。他说,“时”者,时人,时下之意;“习”应解作“服习”,犹言为时人所信奉。这样才有下文的“不亦说乎”,才有“有朋自远方来”谈道;而反过来“人不知而不愠”一句也才有着落,三句才能正反一气贯通。前些年曾看到一篇文章,也作如是解,可见自有同识者。但我当时听了他的议论,确感到十分新颖,佩服之至,认为他真是“读书得间”。
另一个例子是《楚辞》,他说,《九歌·湘夫人》第二句“目眇眇兮愁予”,从王逸、洪兴祖、朱熹直到今人,都一律把“愁予”解作“使予愁”,其实大错特错。“愁”应是“瞅”的代字,即“眯着眼睛看”的意思。现今南北口语中仍有“瞅”字。他又举出该篇下文“闻佳人兮召予”,《少司命》中“芳菲菲兮袭予”,都是及物动字加宾字结构,与“愁予”句语法组成一致,为什么“愁予”要倒装呢?此后,我看见郭沫若、闻一多等学者都将“愁予”解作“使予愁”,细按原文,确实觉得傅斯年之解为合理。
我当时搞点民俗学,选定以观世音菩萨为课题,也受了他的启发和影响。他认为做研究要跨出疆域,那意思是要贯通各科,上升到哲理层次。题目不妨选得很少,但就一小题目,纵横贯穿,触及面可以而且必须很小。他鼓励我搞观世音菩萨这个题目,从民俗或从别的切口钻下去都行,可以牵涉到宗教,牵涉到中印文化关系,牵涉到儒、道、释的文化冲突和调和,牵涉到民族间的文化斗争,牵涉到文学、美术等各种问题,由此扩大读书面,锲而不舍,搞出一个世界水平的成果来也未可定。
他的认真和热心也真使我感动,他认认真真地给我开过一张书单,书下还注明哪一本要精读,哪一本用以浏览,真是费了心思的。这张书单直到文革时期,才连同我的五六本笔记,约千张卡片,一百多幅各种观世音菩萨的画像、照片,约二十万字的草稿,一道被抄没,是我花了约十多年的岁月一点点地搜求、积累和写下的,我一辈子只在这件事上真正下了点工夫。
1948年以后我就很少去找他了,即使去史语所借书还书(这是他吩咐书库的管理员允许我任选任借的)时,也尽量选择他不在的时机。原因是我发了一条新闻惹得他不快。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得,是关于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的消息。翁任院长早已有传闻,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报上发的新闻语气都不肯定。某日我去傅斯年那里,正好翁文灏和他在谈天,谈到出任行政院长的事。我对他的来客从不避忌,现成的新闻当然不会放过。这条新闻是最早确报翁将出任院长的一条。见报后,他问是否我写的,我不否认。他当即表示不悦,倒不是因为这条新闻有多大关系,碍着了他什么,而是似乎不应该在他那里猎取新闻。此后我明显地感到他对我的态度有点生分了,于是日疏日远,得知他进中央医院住院治疗,也没有去看望。那年秋天,史语所书库的书不再出借,当是要包装起来迁走了。我更没有再去找他的需要。他什么时候离开南京我也不知道,直到他在台湾逝世,才又重新想起他。
他在平常谈话和表现中,从来不讳言他的反共,不像某些学者那样善做姿态,就这点说,傅孟真倒是有那么点“真”的。
《瞭望》199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