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查采访
调查采访,是指有针对性、有步骤地了解情况,搜集材料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材料一般比较具体、直接、翔实。与其他搜集材料的方法相比,调查获得的“亲知”材料多,触及的范围更广泛;同时,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就是容易受到被调查者主观情感、思想倾向的影响。调查在写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经验的作者总是说,写新闻、通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是“三分写,七分跑”。“跑”主要就是调查。在新闻写作中,更离不开调查采访。报告文学家理由在谈写作经验时说:“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奔跑,有效的奔跑和无效的奔跑对文学工作者来说,从来不会是损失……”
运用调查采访的方法搜集写作材料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司马迁为搜集史料万里采风,就既有观察,也有对历史、风土、人情的调查。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徐霞客写游记,都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茅盾为弄明白中国民族资本家如何进行股票投机,花了半个月时间出入上海有名的证券交易所,挤在商人、掮客堆里调查金融市场的生活,最后写成长篇小说《子夜》。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还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是在做了大量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写出来的。
要想通过调查采访的方式获得理想的材料,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成功的关键。首先,调查采访前要明确调查的范围和对象,明确调查目的。全面了解被调查者,深入了解所提问题的相关背景,制订调查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调查采访中态度要诚恳、谦虚,注意谈话的技巧,脑、口、耳、手、眼并用。不仅要发问、倾听,还要手记、观察、分析。最后,应及时把相关记录整理成文。
四、查阅
搜集材料,除了社会生活以外,书籍和文章是另一个重要来源。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当然通过阅读积累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加见识,所谓“观千剑而识器”,它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写作。如果说观察是获取经验知识和阅历修养的基本源头,那么阅读就是获取书本知识和学识修养的基本方式。再者,人的精力、时间和活动范围都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观察、体验、调查采访,搜集到的材料毕竟有限,要想获得更多的写作材料,就需要查阅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古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很有道理的。
阅读除书籍外,还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料,如文献资料。所谓文献资料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现实价值的图书、期刊、报纸、图片、文物、录像带、录音带、影片、磁盘和光盘等一切记录和传播人类信息的载体。还有电子资源,尤其在现代社会,印刷出版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达,保证了大量文字信息得以保存和传播,又使得大量资料可以用最快捷的方式实现检索、查阅、下载等。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查阅更是获得材料的主要途径。学生不像作家、记者那样有较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但他们普遍都有较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查阅,不仅可以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还可以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第四节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选材是指作者在积累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写作意图和构思意向,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剪裁取舍和提炼加工的过程。积累材料要多多益善。多了,才有可能比较、鉴别,去劣取优;多了,才能够提炼出精深的思想和主题。选择材料,贵在一个“严”字。茅盾说:“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而选用时,要像关卡严厉的税吏,百般挑剔。”鲁迅也提出“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主张。一切真正有价值、有见解的文章,无一不是在对材料充分地获取辨别、精心选择与恰当运用的基础上写成的。
一、材料的辨别
为写作积累的材料总是越多越好,但具体写作时要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和辨别,不能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从写文章需要的角度看,其中必然有主次、轻重、深浅、大小之别,这就要求有取有舍。有时割舍比择取更难,选材是“剔”的艺术。歌德从创作实践谈到他对此的看法时说:“一个作家的才能,不是看它写了什么,而是要看他丢掉了什么。”
材料辨别主要是分辨材料的真伪、性质、意义,然后再决定是否用和怎样用。真伪指材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生活或生活的本质。还要衡量材料的多少、材料的价值和意义,是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材料不可一味罗列、简单堆砌,要分析研究,集中概括,认真取舍。文学作品的选材,不仅要求材料本身能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还经常要把材料打碎、撕开、变形后重新组合。这些都离不开对材料的分析辨别。
二、材料的选择
选择材料是写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应严格选材,做到以一当十,精练突出。选材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用最精当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得充分、突出、深刻,是为了使材料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因此,必须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详略。凡是能够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主题的材料,就要选用;而那些与主题无关,不能表现、说明、烘托特定主题的材料,就要舍弃。
鲁迅先后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在前文中,鲁迅将雷峰塔称为一座镇压的塔,象征封建压迫。这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在后一篇中,作者着重阐发的思想是:为建设新的而破坏旧的,反对那种从破坏中取利,却不从事建设的利己主义。两篇文章都用雷峰塔倒塌之事为材料,但由于不同主题的不同需要,材料的选用也就不同。前文主要就塔的倒塌展开论述,还选择了与主题关系密切的《义妖传》中的故事:白娘娘终于中了法海之计,被装在一个小小钵盂中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而其余对突出主题无多大作用的材料,作者故意用“都忘记了”一笔带过。后文则写到人们挖砖而使雷峰塔倒掉,并由此谈到“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可见,选材是由立意来决定的。能突出主题的材料就选用,游离主题之外的材料、不适合表现主题的材料,即使新颖生动也不选用,要舍得割爱。
(二)选择真实的材料
所谓真实的材料有两个含义:一是现实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即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实有其人、实有其事,不是杜撰,也不是推想,更不是弄虚作假;二是本质的真实,即选用的材料能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符合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真实的材料是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保证。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里提出写文章要“事信而不诞”。“事信”即材料真实可信,“不诞”即不荒诞。刘熙载也明确地把“失实”列为写作文章的七戒之一。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生活的本质。
不同文体对材料真实性的要求也不同,如写作新闻类、纪实类、应用类文章,材料一定要真实无误,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有任何的虚构。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的材料,文章才有说服力与感染力。比如1979年邓颖超和她的日本朋友共度中秋佳节,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事后她发现这篇文章有失实之处,就对记者说:“你们写的《中秋佳节话友情》报上登了,我看过了。那篇文章有两个不符合实际的地方。第一,文章说‘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秋菊盛开’。你们看,这是摆的‘秋菊’是绢制的,怎么能写成‘秋菊盛开’?第二,那天日本朋友唱了《在北京的金山上》和《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两支歌,你们报道唱了《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一支歌……我们的新闻报道一定要真实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