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散文、杂文或抒情性的文章中,对人、事、感情以及细节的描写也要求真实准确。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到“月夜蝉声”,就有读者提出疑问。作者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专门请教了昆虫学家,自己又几次听到夜晚的蝉鸣,才最终确定了夜晚也有蝉声这一事实。
以上要求的都是“生活的真实”。与生活不符,就会导致失实,难以让人信服。而对于文学创作,如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中所写的一般不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允许运用想象和虚构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但却要求“艺术的真实”,材料要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像历代文学大家笔下的人物、故事、情节等,都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符合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作品才有生命力。
(三)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它可能是一个典型人物、事件、场面或者故事,也可能是人物的典型语言或典型动作。凡是典型材料,不论大小都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同类材料最完备的特性,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选择这样的材料有助于使主题深化,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起到“见一斑而窥全豹的作用”,能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比如,同样是描写吝啬鬼的性格,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严监生,用的是他临死前还嫌点两根灯草费油而迟迟不肯咽气的细节。巴尔扎克却这样描写老葛朗台临终时的表现:“……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这两个材料不仅具体、生动地显示出被描写对象的性格特征,而且还折射出他们所处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严监生的举止,活脱脱地体现出一个封建地主老财的吝啬、刻薄;葛朗台的行为则更带有资本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贪婪、疯狂。如果把这两个材料调换一下,就显得不尽合理。如果改为描写他们如何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心想着怎么把一个钱掰成两个花,人物就会缺乏个性,没有深度,代表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如果是写议论文,典型材料则是支撑论点的有力论据。如新华社记者的通讯《奔向二年》中有一个论点:“落后就要挨打”。作者选了这样一则材料:
1901年2月3日,入侵我国的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写了一个“奏议”,其中有这么几句话:“(中国)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
这条材料非常典型。它不仅活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自供状更能说明问题,因而更能强有力地论证“落后就要挨打”的观点。所以说,选择材料在于精当典型,并非以多取胜。
(四)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现代社会文章写作的目的,不再单纯是为了教育读者,更主要的是要和读者平等交流、对话。这就需要认真考虑什么材料是读者喜闻乐见,并容易产生感情共鸣的。选择那些新鲜的、生动有趣的材料往往会达到这样的效果。
新颖的材料就是能反映时代精神的,给人以新鲜感的材料。陆游曾说,“文章最忌百家衣”,新颖的材料对读者具有一定的魅力,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对于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着积极的作用。世界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不断出现,作者必须要及时、敏锐地捕捉住这些新鲜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可以有这样两种类型:
一是新出现的,或者是以前就有,但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的材料。这样的材料都具有新意。例如,中外作家塑造的吝啬鬼形象:莫里哀在《悭吝人》里写阿巴贡,早安也要借给别人,请客时让仆人在酒里兑水,把客人吃剩的点心送回铺子;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临终时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去抓神父手里镀了金的十字架。同样是吝啬贪财的本性,但作者却选择各自不同的、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写出了人物独具的个性。
二是旧材料翻新意。也即旧材料的活用,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站在新的立场,从新的角度,推陈出新,揭示材料的新内涵。比如,余秋雨创作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把历史材料和自己的游历感受结合起来,文章透出浓浓的历史意蕴和文化氛围,被称为文化散文。而他在文章中所使用的历史材料,或许被很多学者或作家采用过,但是他却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发掘出材料的新意来。
生动的材料,指材料有趣活泼、富有感染力,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的材料主要有如下一些表现形态或特征:(1)具体、形象。对事物的描写有形、有色、有声,显示着鲜明的感性特征。(2)富有情节和悬念,使材料曲折生动,而且能唤起读者的期待心理。
(五)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是指了解得最清楚和感受最深刻的材料。自己熟悉的材料,易于找到最佳的表现角度,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还能写出别人看不见、想不到、没有体会到的东西。如冰心写母爱系列的文章,都源于她对自己母亲的熟悉以及她对母爱的独特体验。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在《迟做总比不做好》中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我只能写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或感觉过的东西、我清楚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
50年代初老舍先生写了一个叫《春华秋实》的戏,却没有流传下来。戏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五毒俱全的资本家,按照当时的思想认识,资本家当主角怎么行呢?这把工人摆在什么位置上?于是作者写了一个工作组,当然就得写组长,写发动群众,于是又得写工会、工会主席、副主席、工会福利委员……还有运动如何开展,最后对这个五毒俱全的资本家怎么处理,等等。这些不是不该安排,但老舍先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他不熟悉这些人,结果只是写了政策,写了运动。我们知道老舍先生最熟悉、感受体验最深的是老北京的市民,他最成功的作品写的也是他们,如《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
这些创作经历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反复体味。如果选材脱离了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脱离了我们的生活感受,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
三、材料的运用
如何使用材料,也就是所谓的剪裁,就是如何把选择好的材料合理地安排在文章中。古人说:“无意便无剪裁。”这里的“意”指主题,它是选材和剪裁的依据。材料如何选取,如何使用,都要根据主题而定。茅盾在《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中说过:“一篇作品应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的描写,都不是可以随便增删的。也就是说作家在处理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等等的时候,应当精心计划,该有的就必须有,该去的就必须去,该长的就必须长,该短的就必须短。这样的工作叫做‘剪裁’,是写作中一个重要的工作。”
使用材料时,需要剪裁的内容有:材料的先后顺序要合理安排,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要考虑好;材料的主次和详略要得当,恰当地分配笔墨,不平均使用材料,有关作品主要人物、中心事件和中心议题的材料要详写,次要的、辅助的,不能直接深刻表现主题的材料则应当略写。剪裁得当,既有重点,也突出了主题。
【思考与练习】
一、材料、题材、素材与资料的区别和联系。
二、选择你身边的人物或景物作为素材,写一篇观察笔记。
三、为了揭示某一社会问题的实质,自己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四、找一部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先阅读文学作品,然后再观看相应的电影或电视,比较两者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不同?
五、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思想,然后自己组织材料,写一篇600~800字的短文。
一次在取汽车钥匙时,李嘉诚不慎丢落一枚2元硬币。硬币滚到车底,汽车若一开动,就会掉到下水道中。李嘉诚及时蹲下准备去捡。此时旁边一名印度籍值班员看到了,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诚收回硬币后,给了他100元酬谢。李嘉诚对此的解释是:“若我不拾这2元钱,这钱便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员,他便可将之用去。我觉得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