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暗暗地想了想:“毕竟也算是劫后余生了,反正自己也不是真的有什么急事,只是单纯不习惯这样的环境罢了,在这乱葬岗待一晚就一晚吧,并不会亏了什么的。加之才出来一天,而‘龙骨草’已经挖够了,还多了条‘龙纹蛇’,从这方面来看,自己算是被上天眷顾不少的,实在也没必要再去在意这一晚上到底住在哪里。只是,不知道爷爷到底有没有派宏轩哥和晓风哥出来找,他们若是找不到自己会不会着急……”
思虑再三,虽然直觉上认为“饿鬼坟”除了坟墓和黑暗,什么都没有,但乐天逐渐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排斥它,只是单纯不想让爷爷他们担心,尤其是当下处在一个未知的环境中……
“一个晚上应该不会有事的,嗯嗯,明天早上天一亮就走,赶紧回去就行了。”乐天不自觉地在心里强烈地暗示自己:“放下心来就好。”
情绪稳定下来以后,乐天又暗暗地看向了饿夫子,心中不由地生出一份莫名的情感,暖意直上心头,那种感觉就像是遇见了阔别许久的亲人一样。他没有忘记自己能安全活下来,有饿夫子的一份功劳,于是也就有了要报答他的念头,恰好饿夫子也说了这一晚上希望有个人陪陪,便暗暗揣摩:“这老爷爷也是,一个人在荒郊野外,守了整整六十多年的墓,就算是已经不再怯怕这样的环境了,对生人的眷待之情肯定还是有的……既然他帮了我,理所应当我要回报他,在这里陪他一个晚上也无可厚非……而且我也很感兴趣他到底会跟我说些什么事,怎么这么肯定我‘会感兴趣’呢?无论怎样都好吧,静下心来,听听他想说什么。”
终于不再多虑了,乐天轻轻调整了一下心情,一改平静得略带愁容的脸色,眉开眼笑地对饿夫子说道:“好吧,既然您愿意跟我这个后生讲讲故事,那我就洗耳恭听,只是不知道我‘肯定会感兴趣’的事情会是什么呢?”
见乐天冷静下来了,饿夫子就没有再急着说话,只拿出了一块他从家里带出来的干饼,递给乐天,又拿出两个小碗,倒满了酒,把其中一碗推到乐天面前,再往火堆里加了几块干木柴。沉思了一下,他才一脸平静地对乐天说道:“一呢,是关于这饿鬼坟的事,二则是关于今天你所见到的那条大蛇,三是‘龙骨草’……我敢肯定,即使你对饿鬼坟不太感兴趣,但后面两个绝对不会排斥的……嗯……”
“不会不会……”没等饿夫子说完,乐天便乐呵呵插上话来:“哪里!只要您愿意说,我都感兴趣,怎么会排斥呢?”
“那好,那我认真说,你仔细听着。”接下来的时间里,饿夫子就先详细地给乐天讲了讲饿鬼坟的来由。
万魂陵,原本是一道位于石林山后方的小山谷,地势偏僻,在八旗尚未分立时尚且存在。
明德元年前十五年起,小山谷方圆百里之内,战事频发,死伤无数,尸骸遍地。由于尸体实在是太多了,各方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和土地来处理,便逐渐有人将尸体扔下山谷,随之腐化,殆为尘土。
此后数年,各方纷纷效仿,尤其是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无论胜利还是失败,若非声明显赫的将领,比如身份和地位都十分普通的士兵,都会直接被扔到这山谷之中。
久而久之,山谷里的尸体越来越多,特别是战事频繁的年代,简直尸气冲天,无论是活人还是石林山中的飞禽走兽,都不敢久留。一时间,整道小山谷周围,包括石林山上,都再无生气,甚至有人直接称这个地方为“人间离地狱最近的地方”。
直到今日,此处依旧没有改变被用来遗弃尸体的命运,只是后来人们处理尸体时会用土掩埋,以防止更多的尸气散发到空中,在小山谷周围继续弥漫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小山谷便积累了不计其数的尸体,渐渐地,整个山谷都快被尸体和用来掩埋尸体的土填平了。
明德元年前不久,发生了一场史上罕见的战争,战后直接一次性在小山谷上掩埋了十多万具尸体,整个小山谷随之被填得终于再没有了山谷该有的模样,人们就干脆直接将它夷为平地。从此,这个地方就因为这一次的十多万具尸体,得名为“万魂陵”。
“呀!一次就十万!”听到这里,乐天小叫了一声。他简直被万魂陵的来由惊呆了,不自觉用手实实地拍了拍自己坐着的那一方土,龇着牙吸了一大口凉气,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带着满脸的疑惑问道:“这样说的话,这地底下遍地都是尸骨啦?”
饿夫子一听这话,哈哈大笑起来,顺势抿了两口酒,打趣地说道:“你以为呢?说不定啊,你下面就坐着几位你的祖宗呢!”
“额!”乐天又不自觉地小叫了一声,微微地颤抖了一下身体,感觉再坐在这样的地方怎么都不自在,就赶紧围着火堆换了个地,又示意饿夫子接着讲,想知道这里为什么又叫做“饿鬼坟”,以及他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直到后来,八旗逐渐分立,却没有哪一方愿意独自接管这一方土地,于是这“万魂陵”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正阳、朔月、狂沙、烈风四旗的交界处。此后在它方圆十里之内,再无战争,终于有了属于这一方净土该有的安宁;当然,这是很自然的,毕竟是被认为没有价值的领地,没有哪一方会甘愿为了它大动干戈的。
再后来,有些士兵上了战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他们的家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十分难过,便把最后的思念寄托在了“万魂陵”。因为这个地方的特殊性,有理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家人最后就留在了这里,这也是后来逐渐有人过来祭拜的原因:寄托最后一份哀思。
然而,别说那些不确定自己家人是否就被埋在万魂陵的,即使是明确的,也没人能认出来到底是埋在了哪里,从而祭拜时供奉的食物根本不知道该放在哪一块土地上。
有些迷信的家人们相信,战场食物匮乏,士兵们死后都会化为“饿鬼”;又因为过来祭拜的人太少,食物不足,而这“万魂陵”里却有不计其数的“饿鬼”,于是就会有千千万万的鬼魂过来抢这仅有的些许食物,呈现出“万鬼抢食”的场面……于是,后来来祭拜的人逐渐多了,这样的想法就越传越广,人们随即再给“万魂陵”取了个别名:“饿鬼坟”。
六十多年前,大概就是明德元年,饿夫子作为一名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士兵,由于见过了太多血腥的场面,又孤苦无依,无处可去,加之渴望寄托对战友们的思念,便自愿留在“万魂陵”守墓,一待就是半辈子。来祭拜的人们见他没有大名,便给了他个外号:“饿夫子”。“饿”就是“饿鬼坟”的“饿”,“夫子”则是一种敬称。
说到这里,饿夫子慢慢地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大抿了一口酒,仰天长叹了两声,眼里噙着几丝泪花,操着哀伤的语气说道:“唉,说不定,我的亲人,我的战友,也在我们的脚下呢!”
一旁的乐天也随着他的话语沉思良久,心中对这“饿鬼坟”的排斥感逐渐减消了许多;沉思过后,便抬头仰望星空,“喝”了一声,悲叹道:“看来,他们才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