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不韦与陶侃——选准目标奇货可居
十年树立,百年树人。其实,人生也是在做一场生意,有的在经营人,有的在经营事,而共同的,都是在经营自己。有的人自立门户,有的人则是曲径通幽,靠培养扶持自己的主子,也会有因主而荣的奇效。这种办法的核心意义是自己不出头,而是扶植一个当权者,通过让王者成功来成就自己。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扶植者本人具有政治智慧和策略,但他没有那种类似公子、一党之首的人有号召力,所以他最好的选择是扶植别人成功,然后自己当重要的辅佐者,成为二号或前十名之内的人物。
战国后期诸侯征霸之时,有个叫吕不韦的人,虽是商人出身,却做了一桩事关帝王的买卖,用商人的思维赌赢了一场政治,实际上就是通过培养领袖而发迹的。
据说,吕不韦是姜子牙的后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35年。他出身商贾之家,祖籍卫国濮阳(今属河南省),后经商到韩国——此韩国是战国时代的韩国,不是朝鲜半岛上的韩国。因为经商有术,吕不韦发了点财,“家累千金”,闻名遐迩。可他虽为商人,却对政治非常关心,而且颇有政治头脑,野心勃勃,跃跃欲试,是个名副其实的政治投机商,花了许多精力,动了许多脑筋,用了不少计谋,在世界发迹上位史上写下了令人深思的一笔。
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四十二年),吕不韦到赵国的邯郸经商做买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当时被其祖父秦昭王送到赵国作人质的秦公子异人。此时的异人正在落魄受难:举目无亲,安危吉凶难卜,生活艰难;“人质”难当,生命寄于盟约,一旦变卦,便性命难保。在异人的内心世界,他既希望有男人帮助自己发达,脱离险境;也希望有女人为自己温暖被窝,聊解愁闷。而吕不韦不愧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不仅会赚钱,还善于观察分析政治形势,读懂人心。他看到秦国与六国争雄,攻城略地国势日盛,以后必为霸主,异人虽然此时没有地位,将来却必然会在秦国发挥作用。所以如果他此时能笼络住异人,日后就等于成为秦国的恩人,这可是一笔一本万利的大买卖。之后,吕不韦曾以问答方式与他的父亲探讨了这桩投机生意的投入与产出比。吕不韦曾问其父:“耕之利几倍?”答曰:“十倍。”又问:“珠玉之利几倍?”答曰:“百倍。”再问:“立主定国之赢几倍?”答道:“无数!”接着吕不韦便把打算使异人回秦国接王位,以赚取“大利”的计划说了出来:“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饱食;今定国之君,泽可以遗后世。这事我干定了。”吕不韦甚至断言:异人“此奇货可居也”!
吕不韦以超强的想象力,定下宏谋大计,便想方设法把策略具体化。他首先在感情和金钱上双投资,经常找异人攀谈聊天,出钱作东请吃请喝,使穷愁潦倒的异人在孤独的异乡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常感动得流泪。吕不韦向异人表白说,愿设法帮助其回秦继承王位。异人听后更是感恩不迭,顿首许诺说:“如果这事能办成,将来秦国就是咱们哥俩的了。”得到这样的承诺,吕不韦更觉得这笔政治交易该做。于是“仗义疏财”,一下子拿出五百黄金送给异人,供他在邯郸作交友应酬等花费开销。
但吕不韦显然留了一个心眼,他觉得对异人这样一个未来的国王,光靠经济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将来异人变卦,他的投资估计就血本无归了,所以必须来一个偷梁换柱。于是这个虑远谋深的人又使出了“美人计”,送给异人一个色美质艳、能歌善舞的美女,只不过这个美女已经被他“育珠”:怀胎已两个月了。异人客居他乡,经济拮据,无钱寻花问柳更无力娶妾,此时凭空得到美艳女人,当然如获至宝,乐不可支。而这个女人,就是吕不韦的宠妾赵姬。不久,赵姬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异人将其取名为政,这就是后来统一中国、功垂史册的秦始皇。就这样,吕不韦成了异人的心腹,并事先把自己的儿子安插到异人接班人的位置上。这一切,为吕不韦以后的发迹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吕不韦不是收藏家,他居“奇货”是为了赚取未来的政治资本和地位。为此,他不仅要侍弄好“奇货”,还要下本钱让“奇货”变现,以本利双收。于是吕不韦开始精心策划包装自己的“奇货”异人,让其在赵国经常抛头露面,广交朋友,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以赢得回秦国继承王位的必要声誉。另一方面,他再次慷慨解囊五百金,购置大量珍奇异宝,不辞辛劳亲自赴秦国国都咸阳进行游说。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是秦国的王太子,当时他正宠爱着妃子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没有生下儿子,安国君继承王位后立谁为太子的问题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关键时刻。吕不韦瞧准这个时机,决定说服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嗣子,进而再立之为太子。
作为商人,吕不韦想直接见到王妃是不容易的,但聪明的吕不韦自有他的办法。他以所带的珍奇异宝作为敲门砖,各处疏通关系。他知道,在追求利禄的社会里,金光闪闪的“敲门砖”完全可以敲开钢铁大门。果然,他很快就得到了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的接见。这位阳泉君在秦国拥有很大的权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吕不韦一见到阳泉君,就以其商人特有的伶牙俐齿劈头说道:“你们已经犯了死罪,难道还不知道吗?”阳泉君听后为之一震,不免感到吕不韦狂妄大胆,可能是个江湖骗子。但当他细细听完吕不韦的陈述后,也开始为华阳夫人无子,日后失宠的可怕结局感到担忧。吕不韦当时就指出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老公在,没有子女的妃子还不会受到伤害;如果老公死了,没有子女的妃子又将何以自处?”阳泉君觉得吕不韦是个有远见、有能耐的人,便向他求教解难的办法。吕不韦见自己吓唬人的说词起了作用,就把早已成竹在胸的计谋端了出来。他话锋一转说:“现在异人在赵国当人质,他很有才能,而且极想回到秦国,并愿做华阳夫人的儿子。华阳夫人若能将他立为嫡嗣,将来由他继承王位,这样就可使‘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岂不两全其美?”吕不韦的这一番计谋,令阳泉君非常赞同。当阳泉君把吕不韦的话原原本本转告给华阳夫人后,华阳夫人立即全盘采纳了吕不韦的计谋,并凭借当时得宠的有利条件,说服了安国君立异人为自己的嫡嗣,日后继承王位,并刻下玉符为凭。吕不韦的游说,终于大获成功。就好像春天时预种的农产品,在秋天还没有到来前就已经找好了销售渠道一样。
公元前257年 (秦昭王五十年),秦国出兵大举伐赵。吕不韦怕两国交战,异人受害,自己苦心经营的计划化为泡影,便再出重金贿赂赵国重臣,将异人混在自己的家仆中,深夜逃出赵境回到秦都咸阳。为了讨得华阳夫人的欢喜,吕不韦又亲自导演,让异人换穿楚式服装去晋见本为楚国人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见此极为高兴,即将异人改名为楚,谓楚公子,并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
又过了几年,秦昭王死了,安国君继位,是为秦文王。但他命薄,只坐了三天王座就一命呜呼。于是,吕不韦苦心经营的“奇货”异人立即登上王位,称庄襄王。赵姬被封为皇后,立嬴政为太子,华阳夫人为皇太后。吕不韦亦官拜相国,权倾天下,后又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二个县,收十万户租税为俸禄。此一举,吕不韦名誉、地位、权力、金钱样样都赚到了,他做的这笔“培养国王的大生意”真是一本万利。
话说人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不做,回家种地的陶潜,却不知道他之所以这么牛,部分原因是他的曾祖父陶侃就活得很潇洒。而这位陶侃的上位术,也确实耐人寻味。
陶侃,生于259年,卒于334年。这位高寿人士字士行,汉族,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迁徙到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西)。陶侃的老爸陶丹,孙吴时曾当过边将,但地位不高,一辈子都是基层干部,加上他早亡,陶侃几乎没有借到他什么力。据说,陶侃少年时家境几乎是“酷贫”,他每天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却没有机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不过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湛氏是位很坚强也很有头脑的女性,她立誓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这种环境下,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湛氏对陶侃管教很严,并通过自己纺织所得,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这在当时讲究由人推荐的社会上,是非常重要的。后来,陶侃在县功曹周访的引荐下,当上县主簿即记事员,才开始摆脱充当贱役的地位。
有一次,同郡举人范逵遇到大雪刚好走到陶侃家外,就因此寄居下来。由于家贫无钱,陶侃对如何招待贵客一筹莫展。这时,陶母决定剪掉头发换钱买米买菜,陶侃则“斫诸屋柱”,即把房屋的柱子砍下来当薪柴,终于备得一桌“精食”。不仅如此,陶母还揭开床铺,将床底下用来御寒的稻草搬来喂范逵的马。次日范逵走时,陶侃又追送出百余里。范逵极为感动,为了表达心意,临别时问陶侃:“你想当官吗?”陶侃一看机会来了,赶忙回答:“你看我孤儿寡母这么穷,当然需要做个官养家糊口了,只是我们没有门路。”范逵没有白吃白喝,特地向庐江太守张夔推荐了陶侃,并称赞其母是多么的贤德,有这样的母亲,儿子绝对出色。当时科举制度还没有产生,推荐是寒门子弟改变自身命运最好的途径。就这样,张夔便召陶侃做了督邮,即代表太守巡行属县的小官。陶侃也倾心报答张夔的知遇之恩。有一次张夔的老婆有病了,需要从几百里外的地方请医生,当时正有大风雪,一干幕僚下属面面相觑,只有陶侃说:“我对您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您的夫人就像我的母亲,怎能有父母生病儿女还不尽心的呢?”遂挺身而出,冒着风雪请来了医生。后来长沙太守万嗣路过庐江,见到陶侃,陶侃的接待工作做得特别到位,虚心热情,谦恭周到,让万太守大为惊讶,临别时对他说:“你日后定会成名。”随后不久,陶侃即被张夔举为孝廉。靠这种身份,公元296年陶侃来到晋都洛阳,开始找机会认识上流社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