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在急性扭伤后,如果在急性没有正确的处理,尤其是过早的开始活动、站立,就会影响关节囊、关节韧带的恢复。剧烈疼痛或肿胀持续不退并有内出血时,可能是骨折,必须去医院就诊。
【治疗方法】
扭伤后,千万不要立即入浴,不要按摩受伤部位,否则会加重伤势。应分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 分清伤势的轻重。扭伤的关节必须立即停止活动,用适当的绷带将伤处包扎好,使踝关节固定,然后让它休息。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并逐渐肿起来,说明可能扭伤到骨头,应立即去医院摄片诊治。
2. 正确使用敷冷和热敷。扭伤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时要用冷敷,每次10—20分钟,6小时1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控制伤势发展。24小时后,破裂血管流血停止,这时可用热敷,促使扭伤处周围的淤血消散。
3. 将患处高举。将受伤的关节抬高,关节高过心脏的位置,这样可帮助静脉回流,也可帮助消肿情况。即使睡觉时也不必放下来。
4. 正确按揉扭伤局部。扭伤初期,以在血肿处做持续的按法为好;24小时后做揉法,以肿处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擦揉。
5. 适当进行活动。在扭伤初期,肿胀和疼痛逐渐加重,应停止活动,抬高患肢。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动。
6. 合理用药。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更多,肿胀更大,必要时用点“好得快”喷洒伤处,会感到舒服点。24小时后,内服些云南白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肿后就不必内服和外敷药物了。
自制外敷药糊
芙蓉叶30克,赤小豆10克,芒硝粉3克,研成细末,加蜜或白酒调成糊状,敷在患处,2—3天换1次。
【预防与护理】
1. 运动前要清除运动场地的砖瓦石块,填平坑洼。要做好准备活动,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进行剧烈的活动。
2. 跑步、跳高、滑冰、打球等要讲究正确的姿势,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脚掌内外翻,要使整个脚掌平着落地。
3. 平时注意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如经常练习负重提踵、提踵蹲跳、上下坡跑步,踮着脚尖走路等。
4. 女性少穿高跟鞋,特别是下楼梯、走下坡或走不平的路时一定要小心。
二、腿脚抽筋
【概况】
抽筋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因此称之为腿脚抽筋。表现为小腿和脚趾肌肉突然变得很硬,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
【病因】
1. 腿脚离心脏远,且易发生过度收缩,当外界环境的寒冷刺激时,如冬季夜里室温较低,睡眠时盖的被子过薄或腿脚露到被外,都易发生抽筋。
2. 疲劳、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过多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均可引起肌肉痉挛。如走路或运动时间过长,使下肢过度疲劳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积;睡眠休息过多过长,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堆积等。
3. 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而常发生痉挛。
4. 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5. 人们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容易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在精神紧张、身体劳累的情况下进入泳池后肌肉遇寒冷刺激,很容易发生腿脚抽筋。
【后果】
抽筋时疼痛难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长时间不能止痛,且影响睡眠。
【治疗方法】
饮食疗法治腿脚抽筋:
1. 排骨黄豆粥
猪排骨150克,黄豆50克,粳米100克,盐、葱、姜、味精适量。将猪排骨洗净,斩断成块状,待用;将黄豆洗净,用冷水泡发,入砂锅先煮沸,文火中煨1小时,将排骨放入,同煮数沸后再加粳米煨煮成粥,排骨黄豆煮至烂熟为宜。可补钙,用于防治因缺钙而引起的腿脚抽筋。
2. 木瓜粥
木瓜1个(干品20克),粳米50克,红糖少许。先将木瓜煮汁去渣,水开后,再加入洗净的大米,文火熬煮,待粥成时,调入红糖即可。可舒筋挛,用于防治腿脚抽筋。本粥不宜多食,可间断食用,奏效后即停服。
其他疗法治腿脚抽筋:
1. 泡脚法
临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0—20分钟,泡脚的盆要深一些,水要多一些,最好超过脚脖子到小腿肚。可起到舒筋活血、解除痉挛的作用。
2. 热酒搓揉法
将高度白酒加热(不要燃烧),倒几滴在手心,在经常抽筋的部位上下搓揉两分钟,要有一定的力度,使局部皮肤发红即可。可以增加肌肉血液循环,减少痉挛的发生。
3. 松节油按摩法
用5%的松节油按摩常抽筋的部位,同样能减少夜间抽筋的发生。
4. 饮水法
睡前喝几口白开水,增加睡前的舒适感,可放松神经,松弛肌肉,减少抽筋。
另外,当游泳抽筋时,千万不可慌张,应先吸一口气,然后仰浮水面,呼救他人援助,然后自己用抽筋对侧的手指握住抽筋的脚趾,向身体方向用力拉动,另一只手压在抽筋脚的膝盖上,帮助膝关节伸直。如一次不能解脱,可连做数次。
【预防与护理】
1. 注意钙质的补充。青春期的阶段,钙质会相对较缺乏,较容易引起抽筋。
2. 晚上睡觉时易抽筋者,在睡觉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运动。
3. 睡觉时注意两小腿的保暖,可以穿上多些衣服使手脚有暖意。
4. 足板过度下垂(往足底方向垂)有可能会诱发小腿的抽筋。睡觉时避免让足板过度下垂。
三、足跟痛
【概况】
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现代医学称“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肥胖者。一般按发病部位可分为跟后痛、跟下痛、跟骨痛三类。
【病因】
在人体的足跟部的皮里骨外,有一弹性脂肪垫,在双脚负荷全身重量行走时,该垫起着缓冲的作用,使跟骨不直接撞击地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此软垫会发生退行性的改变而失去弹性作用。而体重的增加则使双脚的负重加大,足底受力增加,时间长了便导致病理变化而形成了骨刺。在足跟稍一触地走路之时,骨刺便刺激周围组织的末梢神经,患者便产生了疼痛之感。
中医认为,肝肾虚弱,精血不足,则骨痿筋弛,故才见行走无力,双膝痿软,足跟部酸痛难忍,不耐重负。而年老体弱、久病卧床的病人,气血运行不畅,足跟部因不经常负重而发生退行性病变,足跟下脂肪垫部分萎缩,骨骼发生脱钙变化,也可导致足跟疼痛。
【后果】
有的患者可以自愈,有的变成慢性疼痛。足跟经常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
【治疗方法】
饮食疗法治足跟痛:
1. 栗子粥
栗子15枚,粳米100克。先将栗子去壳、去衣,与洗净及用油、盐略腌的粳米同放入滚水中,煮约1小时成厚稠适度的粥,便可随量食用。用于防治足跟痛。
2. 核桃栗子鸡脚汤
核桃仁100克,栗子150克,鲜鸡脚5对,红枣(去核)6枚,生姜2片。加水煮约2小时调味即可,连汤料同食。用于防治足跟痛。
其他疗法治足跟痛:
1. 仙人掌外敷法
仙人掌适量,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患足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半片,冬天可将剖开一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2. 猪肉蘸酒外敷法
肥猪肉、酒适量。肥猪肉切片,酒加热。用肥猪肉片蘸热酒敷于患处。
3. 乌梅加醋泡脚法
取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
4. 夏枯草熏洗法
夏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将夏枯草用食醋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5. 药水洗浴法
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6. 开洞法
在鞋垫或海棉鞋垫下与足跟疼痛相应部位剪成小洞,大小可随疼痛范围而定。
7. 加垫法
在足下疼痛部位的鞋垫下,用棉花、旧布等垫高0.5~1厘米,使跟下疼痛部位有持续挤压、按摩作用,促使局部无菌性炎症吸收、扩散。蹬地法。用足跟用力蹬地,次数不限。
8. 蹲下起立法
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站起来,如此为1次,每日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后效果显著。
【预防与护理】
1. 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如慢跑、散步、骑车、打乒乓球等,保持足跟部关节、韧带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
2. 减轻挤压。若将要参加较长距离的远足,如旅游、爬山时,最好穿软底、弹性较好的胶鞋或加厚鞋垫的布鞋。
3. 自我按摩。盘腿而坐,以手掌推脚底板,从跟部向趾骨方向推按,次数不限。
4. 脚踏圆棒,前后滚动,可改善足底血液循环,放松紧张、疲劳的跖肌组织。
5. 增加营养,多食具有补肾功能的食物,如腰子、猪肝、鸡蛋、桂圆等。
6. 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四、风湿性关节炎
【概况】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疼痛的同时,皮肤可伴有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疼痛消退后,不遗留关节强直或畸形,关节功能可恢复。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
【病因】
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因风寒湿邪三气杂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
【后果】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2—3周,待炎症控制后,可逐渐恢复身体运动。但有的患者关节结构受到破坏,造成长期活动受限。
【治疗方法】
饮食疗法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般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通过辅以下列饮食疗法,可加快康复进程:
1. 木瓜粥
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梗米30克。将木瓜与薏米、梗米一起放入锅内,加冷水适量,武火煲沸后以文火炖薏苡仁酥烂即可食用。喜糖食者可加入白糖1匙,宜每日或间日食用。可祛湿消肿,解热镇痛。
2. 川乌粥
生川乌头3—5克,粳米30克,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乌头捣碎研为极细末,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温服。可祛寒止痛。但患者有热性疼痛,在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本粥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中药同服。
3. 木瓜汤
木瓜4个,白蜜1000克。将木瓜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炼净。将二者调匀,放入净瓷器内备用。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可通痹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辅助治疗。
4. 当归两花饮
玫瑰花20克,当归15克,红花10克。将上药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半小时,2次混合均匀,趁热用黄酒送服。可活血化淤,止痛。适用急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5. 金银菊花茶
茶叶5克研末,金银花5克,菊花6克,开水冲泡,每日多次饮用。用于患者关节疼痛、发热、发红者。
6. 玄参麦冬茶
玄参8克,麦冬8克,与茶叶少许和匀,开水泡10分钟后,饮用。可用于老年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干、心烦者。
7. 芪参茶
黄芪5克,西洋参5克,切成薄片,与茶叶混匀后,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1剂,可饮6—8次。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患者由于气阴两虚而夜寐不安、多汗者。
8. 老桑枝煲鸡
老桑枝60克,雌鸡1只约500克。将老桑枝和鸡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喝汤吃肉。可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其他疗法治风湿性关节炎:
葵花盘外敷法
向日葵盘适量(开花时摘下)。将葵花盘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成膏状。外敷关节处,包扎固定,每日1次。可清热解毒,驱邪外出。常用于防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
【预防与护理】
1. 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热痛时,不宜进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胃肠道不适者,少食生、冷、硬的食物。
2. 居住的房屋应通风、向阳,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风口处睡卧。
3. 注意气候变化,天气变寒冷时,及时添加衣服。
4. 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受潮、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预防感冒,以减少自然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5. 适当从事体育锤炼,如打太极拳、八段锦、玩健身球、露天郊游,动静减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