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对疫病其实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多资料都能看到这种制度的先进性。只是执行的好坏就不知道了,估计也就都城做的好一些,偏远一些的地方不太可能做得很好。不然也不会平均六年就有一次大的流行性瘟疫。
既然已经要从根本上解决疾病传播问题,那么就不得不改变一下餐饮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共用餐具和共用酒杯都还是贫苦地区的主要方式,甚至还发展出了特殊的餐饮文化和礼仪。
其实,这个时候推行分餐制相对容易的多,一个是因为分餐制其实还是家庭里的主流。大部分贫苦家庭也没有条件实行会餐制。这种转变还是要依赖餐馆酒肆的推广。
严格来讲,从先秦到宋代,“分餐制”是国人最主要的就餐方式,在这些时期使用的各种食具便是分餐制的见证。在后世南京的六朝博物馆,展柜里陈列着各种六朝人使用过的青瓷碗、青瓷盘、青瓷耳杯等。其中有一件类似于颜料盒的器物,被称为槅。
槅最早出现于西汉,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槅可盛放水果、点心或者饭菜,非常轻便,易于携带。六朝宴饮之风盛行,贵族们常常游宴于山水之间。仆人们提前准备好主食、菜肴、水果、点心,放在槅不同的格子里。用餐时间,每人手持一件槅,各自吃饭,相当方便。
很多研究学者认为,由分餐制向会餐制转变的原因跟唐代出现高椅大桌有关。至少到唐中晚期,高足桌椅已经非常普及。家具的创新与变革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人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新的坐姿使“会食制”成为可能。
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即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饭馆里,《清明上河图》中,汴京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也有不少夫妇同桌共饮的场景。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就要中断这种趋势。在部队推行最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具,实行的有些类似于自助餐制。所以重点就是餐馆酒肆。
因为救国军之前没有相关的医学人才,所以建立医学院和医院就是为了做人才储备。李岩准备在医院的架构基础上,建立一个卫生部门,专门负责对于疫病的防治、卫生条例的制定。包括餐饮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制度、分餐制等推行。
好在救国军对于商业是鼓励的态度,而且也不收税。所以对于这种政策性的微调,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也不会有怨言。并且所有从业人员的检查都是免费,只是分餐需要特别再设计下餐单和经营方式就是了。对于实在不方便分餐的菜品严格使用分餐夹、公筷公勺。一旦习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之所以到了现代社会难以改变,只是因为这种饮食习惯已经融入了很多菜品的制作、餐具使用、餐饮文化之中,想改变没有强力推行已经非常难了。同样的道理,垃圾分类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用一两代人的时间来培养习惯,并且要一直推行下去,一旦有一个时期不再重视,一代人就会把好的习惯和传统又丢掉。而且分餐制未必没有市场,后世广东的早茶模式其实就是最典型的分餐制。
宣传科也配合进行卫生条例的推广宣传,李岩还是只负责选人,安排事,剩下的工作放手施为。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甚至与之相适应的各种配套设施,都要现在就开始研究。
科技的进步固然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直到高度发达的现代,也依然无法抗拒天灾和疫病。所能做的极限就是尽量减少损失而已。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以及非典、****等等,灾难总是跟随者人类的发展,如影随形。
无论是分餐制、除四害、垃圾分类还是禁食野生动物,也都只是在尽力减少自然界对人类的伤害而已。
二舅的酒楼现在也已经在汾州基地开业,有着李岩给的很多餐饮管理知识的灌输,在经营中也做了很多尝试。酒楼定名尚品居,这个是二舅他们自己琢磨的名字。李岩没有参与。名字其实不重要,只要东西做的好,经营的好,又背靠救国军这个大山,一样能做成老字号。
因为有着各种山珍海味的供给,尚品居主打高端,还专门开了外卖窗口。接着救国军高工资的东风,赚得也是盆满钵满。
这日,李岩专门带一家人去尚品居吃饭。虽然现在李岩家请的厨娘水平也很高,但是比起尚品居的水平还是要差一些,关键体现在接触食材的数量不同以及各种做法的熟练程度上。其实也就是家常和专业的区别。
带家人过来,除了吃饭,也是让母亲放心。自己把舅舅安排的也很周到,有了不小的家业。
吃到一半的时候,二舅匆匆赶来。“抱歉,抱歉,怠慢妹婿了哈。”二舅本身就是一个不太注重规矩的人,又跟父亲是一个村里长大,从小相识。见了面,半真半假的打个招呼。
李岩带着弟弟和妹妹起身给舅舅问好。简单寒暄,各自落座。等父母跟二舅聊完家常之后,李岩才跟二舅谈起正事“二舅,最近刚发布了命令,要求酒楼采取分餐制,你们这有什么困难么?”
“一开始会有点混乱,主要是餐具的替换,不过有你提供的餐具,我们倒是也很快能适应过来。只是有些菜品分餐可能有些难度,可以用公筷的方式代替,一开始需要的伙计可能多一些,就怕惹恼了吃饭的客官。”
“现在肯定有些不适应,救国军各个部门都在推广和宣传,相信很快大家就会习惯。您这儿是高档酒楼,应该带头遵守。如果有麻烦,可以直接找卫队的人解决,如果有损失,我也可以考虑给一部分补贴。”李岩的政令自然是希望首先得到亲戚家人的支持。
“另外,光是政令还不能解决问题,我觉得您可以联合餐饮行业成立一个会社,大家可以一同探讨不同的菜品怎么实现分餐制。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大家的健康,避免很多疾病的传播。推行的关键还是要看你们行业里的人才,大家一起多出主意、想办法。”
二舅想了想“你说的这个办法可行,之前我们在博州的时候,餐饮行业也有类似的这种会社,不过主要是协商价格和调解商家的纠纷之类,我们现在商户不少,的确可以做起来。”
“二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您自己最多能开多少家餐馆呢?我再考虑要不要开一个厨师学校,专门培养厨师。如果这个事做成了,以后你的徒弟遍天下,这可比多几家餐馆有面子多了。我只是建议哈,二舅你要没兴趣,我就找其他人干这事,做是肯定要做的。”
“我当年学徒可是没少吃苦,很多都是野路子学来的。如果有专门的学校来做这事,肯定能少走很多弯路。学校教一些基础的东西,剩下的就是看各自的悟性和机遇了。这事我接了,等我这几天把这个店的事情安排安排,我就全力做这事了。”
“那我就先谢谢二舅对我的支持了!”李岩也学着二舅调皮地站起来拱了拱手。一家人看着他,都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