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新路
有人说兄弟不一定是朋友,但朋友往往是兄弟。幸运的是,我的几位兄长都是我尊敬的朋友、患难的朋友,是我情深似海的手足。当时,我大哥已是生产队长,他立志要把生产队搞好,让贫穷了多年的乡亲们的日子能有所改善。他根据家里农活的具体情况计划安排了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把部分年轻力壮的劳力抽调出来外出搞副业,为生产队创造经济收入,力求改变他们的贫穷状况。但是在外搞副业,总得有人出外联系找活,并领着他们去干。于是,社员们纷纷把目标瞄准了我,极力推荐我带领大家挣钱。我有帮助大哥的心愿,更有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责任。但是,我也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政策上还没有明确的开放,要挑起这个头大干起来风险大、麻烦多,我的心里也确实还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余悸。怎么办?大哥不能不帮,乡亲们企盼的心愿也不能不顾,左思右想,我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由生产队选派一名副业队长给我,联系找活由我承担,经济手续由副业队长和生产队会计去结算。
当时,景泰县城刚从芦阳迁到条山镇,各单位砌院墙、盖办公房的活儿都可揽下来,而景泰川黄灌区仅省属单位的农场就有54家,平整田地、修整渠道的活儿也很多。我在条山的熟人很多,联系找活不算啥难事,只是要接修建房屋的活儿,我们缺乏技术人才,队伍难以提起来拿下那活儿。我只能先联系承接省水电局电器厂农场和送变电公司农场部分渠道的修整工程,安排一组人员去那里;然后又揽下了其他农场的部分渠道和一个大水池,安排了另一组人员去干;我还揽下了县委大院的围墙,再安排一组人员去修砌。这样,30多人的副业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活儿多起来后,鉴于他们干得紧张又很劳累的状况,我大胆地根据我们油漆工的分配模式,提出了新的分配方案,以激励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队委会讨论并通过了我的方案,初步改变了以往“出工划圈圈,年终记天天,结果是白干”的大锅饭现象。这样一来,凡我们副业队承包的活儿,都是工程量明确、质量要求明确、所挣的钱明确、个人所得明确的,我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多劳多得,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当然也得自负。大的原则明确了,具体的方案也就应运而生并马上落到了实处。生产队决定:副业队的每个劳动力,凡挣来4元钱记10分工,并提留1元作为个人补助。这样,副业队的人员都能尽心尽责,努力实干,并严把质量关。仅就我当时揽到的工程而言,他们每人每天都能挣到10元以上,这对集体、个人都是有利的。
农闲时,生产队的马车也出外拉石头、拉沙子,忙得不亦乐乎,为生产队挣了不少钱。到了秋天,活儿越来越多,马车的运输能力已经供不应求了,我建议生产队买了1台手扶拖拉机,当时这在我们兴泉算是很先进的农业机械了。这1台小手扶拖拉机,运输量能顶得上3辆马车。而且这么一来,我们生产队在农机上可就领先了,结果是为生产队挣了钱,也争了光。1977年年终结算,我们队由原来的工值1角6分钱猛增到1元2角;而那些副业队的成员不但工分高,提留补助的收入也相当可观。这一年下来,十队社员在兴泉大队可就风光起来了,有粮有钱了,大家都喜笑颜开。其他生产队必然眼热,向我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打算下年效仿,也要派劳动力出外搞副业。
这一次寻找出路,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并踏出了深深的脚印,在兴泉产生了轰动效应。看来,要想致富就得大胆地去闯。
1976年,“**********”结束。在积重难返的形势下,******复出,拨乱反正,指明航向。1977年这一年,中央紧锣密鼓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做了艰苦而大量的工作。斗争复杂,形势很好。社会活跃了,农村活跃了,我们进城搞副业、寻求个人发展的道路就没有大的障碍了。
1978年的春节,是我记忆中过得比较充实而有喜庆气氛的一个春节。我们生产队百分之九十的社员家都分到了钱,分得1000元以上的就有17家,这对年年都倒挂、穷困了多年的农民来说,是飞跃,也是惊喜。腊月二十三过了小年后,我除了准备过大年外,抓紧时间转了好多邻居、亲戚、朋友家,看到的、听到的,全都是喜人的景象。杀猪、宰羊、买肉、买粉条、买豆腐,置办年货,家家红喜盈门,张灯结彩,这是我们那里多年未有的新气象。除夕夜,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口袋里装着红枣、花生、杂什糖之类的零食,放着鞭炮,个个喜笑颜开。那些有副业队成员的人家,收入格外可观,他们除了挣得了四五百个劳动日的工分外,还有纯补贴不下千元。跟我一起做油漆工的人员,一般都有五六百个记工,补贴收入也都超过了千元。
那一年春节,人们互相拜年,扬眉吐气,笑逐颜开。当然,来我家拜年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也有给我送肉、油、熟食之类的。我每到一处,乡亲们都拉着我的手感激地说:“多亏你为大家想办法,我们才过上了这个好年。”我只好说:“这是大家共同勤奋努力的结果。只要大家继续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好日子还在后头哩。”看到父老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我的心里怡然舒畅;听到大家对我的认可和好评,我更感到鼓舞,心里的隐痛也好了许多。
我自撰自书了一副对联,贴在我家大门上,虽然字不是十分好看,但却表达了我创业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一把灰刀铲平坎坎坷坷道路,
两柄刷子刷新光光彩彩前程。
横批我用了“自强不息”4个字,我要激励自己,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不断拓展。
乡亲们终于在贫困多年后过了一个喜庆之年,大家心情都很好,我的心情更不必说了。正月初二,我在家里摆了一个小小的宴席,特别邀请了父亲的罗家表兄弟、卢家表兄弟、叔父,还有我的大表兄付元安及老朋友李柱林老汉等18位客人。长辈们围坐在炕桌上,晚辈的一桌摆在地上。宾主相见,大家互相拜年,互祝平安、长寿,气氛热烈、交流真诚。我准备了较为丰盛的饭菜和当时较有档次的酒水——金徽酒,老人们猜拳行令,觥筹交错,吃得可口,喝得痛快,玩得开心。我含辛茹苦了一辈子的老父亲,难得有那天的好心情,我由衷地自豪、欣慰。那一年,虽然不能说家家如此,但我们队有好些人家都在大年里宴请了客人,当然,我大多都是座上宾了。我特别选择到那些昔日较贫困的家庭去做客,一是想了解他们生活的变化情况,二是鼓励他们要努力奋斗。虽然这些人家的饭菜较简单,酒水较普通,但他们的心是诚恳的,我和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有一种特殊的感受。我暗暗地提醒自己:人不能光顾自己富,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这样活得才够有劲。我一定要带领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像样的日子。酒酣而归,我每每静卧沉思:要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就必须向前看,向前走。向前看要有眼力,向前走要有魄力。我盘算着,绝不能把自己的脚步停留在只帮大家找活搞副业上,我要继续开拓新的途径,走出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来。我要让大家就业工作,让大家有更多、更稳定的挣钱机会。但是路在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