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说,自我是空(性)的,因此不需要对治。
嘿嘿,如果说此话的人是已经开悟之人,我对他或她表示一半的同意;如果,说此话的人根本还没有证悟空性,那我就要对他或她说,好好回去做自己的功课,不要人云亦云。 事实上,说自我是空的或假的,这个表述比较接近于真实,而说自我是空性的,此人还根本不理解空性的含义。当然,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我们估且把这个命题定义为: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对治自我?
我为什么要同意那位开悟的先生或女士一半而不是全部呢?因为,当他觉醒了,他可能才会发现自我是假的,不是实存的,否则的话,他就会受自我之苦,因为那些别人(可能是佛陀、奥修、克里希那穆提之类的开悟之人)所说的不存在的“自我”对他来讲,感觉会是那么的实在。而他如果已经醒过来了,说,原来自我并不存在,这样的说法,对于还在梦中的人未必是有用的,因为,就像他曾经把那个虚假的梦如此当真一样,大多数人也把这个虚假的自我如此当真,他轻描淡写的说自我并不存在,是不太可能帮助那些还在做梦的人看清楚实相的。 所以,要想负责任一点的话,就不要只告诉人家一个结果,而不说过程。那样的话,人家去读佛经圣经就好了,干吗要来看你写的东西?因此,要说话,就要说点建设性的话,不要光顾着自我陶醉,那样有时候会误导在路上的人。
所谓对治“自我”,就是把借力打力,将计就计。既然,你认为自我是那么实在的,那我们就来看清楚“自我”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显得那么真实,我们一点点的往内去探索它是否真的如我们以为的那样实在。头脑是喜欢目标的,设立一个目标,一探究竟,好过你说去做一点虚头巴脑的事儿,它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当然需要去“对治”你的自我。而要对治自我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就好像你对一个臆想狂说,你整天觉得你的家里有一只老虎,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有没有老虎。对于你来说,这只老虎是不存在的,没什么可怕的,可是对于那位病人来说,那只老虎却是非常“真实”的存在的,你要他跟你一起回去看看,那可能会要了他的命,没有足够的勇气与信任,他是不可能往前挪一步的。
我也曾经误把自我当成真的我,我也曾经误以为家里蹲着一真会吃掉自己的老虎,可是,当我带着极大的勇气一步步向内走的过程中,我发现,那些幻像一个个的被戳穿了,那些曾经以为要对治的敌人,其实只是一个个假想敌。但是,我珍视这个探索的过程。而有时,我甚至觉得有些过程对于我来说都来得太快了,以至于我无法忆起所有的细节。因为,我希望有机会分享给那些还在摸索中的朋友,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我总希望能够给出一个符合他们现况的答案和相对的指引。就像自己曾经迷失在一座原始森林里,虽然很快就找到了出口,但不忘一路留下些记号,希望为那些后来的伙伴们留下些线索。我想,这是一个分享者应有的态度和该做的事情。
大多数人有一种天生的自欺欺人的倾向,不愿意去看到自己的盲点,只选择性去看自己的优势,所以,他们常常做出来的事和说出来的话都是无意识的,这也就是佛教里头说的“无明”和“愚痴”
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那一刻,她在台上流泪,我也在旁边流泪。她并没有讲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她分享的只是这几年来自己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成长的历程。其实讲得很“专业”,如何自我觉察,如何内省,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以及第四步该如何去做,如何穿越羞耻感等等……我佩服她的清晰,但我更感动于她的勇气与坚持,虽然我们各自面对的性格结构是不同的,在我们各自内在工作的方向也就不同,但是,我能够体会到那份执著的坚持,跟她一样,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道路虽然不同,但过程却是相似的,所以,我的眼泪既是为她的,也是为自己的,而眼泪里有很多的欣赏,对她,也对自己。
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九型人格专业认证课程了。我们在它的基础班上无比兴奋地去找各自的号码,听他人的分享,笑声不断,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竟然是那么地不同,那么的新奇。同时,我们也开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及盲点。虽然过程中也有一些人变得更糊涂,但一段时间后当他们终于找到自己的号码时,那份喜悦是惊人的。
记得当我第一次上完基础班的课程以后,有一份高兴,高兴于原来自己其实“很正常”。我是个四号,也被称为“悲情的浪漫主义者”,四号有一份不同于常人的忧郁,总是对现实世界感到不满,觉得有什么缺失了,对内在的真实有一份极度的渴求,他们总是倾向于去看那缺失的部分,非常情绪化,一天到晚在各种情绪的大海里飘荡,他们追求不平凡及特别,并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特别,害怕过普通人的生活,有着天生的艺术美感,喜欢一切艺术和美的东西,因此,四号常常也有另一个名称叫艺术家,等等。第一次上完课,我明白了原来世界上的确存在我这样一种人的,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于周遭格格不入,没有真正快乐的能力,好,这次终于找到依据了!也终于发现世界上至少还有8种跟我不同的观点,这是个新的视角!
后来,我有机会多次参加九型的课程,因此,我得以见到各个类型的不同的助教人版,而我的辨别力也一点点地提高,我开始着迷于这个学问了。显而易见,九型用来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以及日常的沟通管理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其用在个人成长上的深度却是我始料未及的。2005年, 海伦?帕尔玛(
Helen Palmer )来,我记得那两天的课程给我最大的礼物就是,我真正学会了自我觉察。每种类型的人都有他们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情绪特性以及性格结构,问题是,当情况出现时,我们的这些模式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反应。但是,当我们有能力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特性,而同时在内在升起另一个我——一个观察者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在习性反应升起的时候观察到它。然后,我们可以怀着一份友好的态度对自己说:“哦,你又来了,我看到了。”听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你一旦将它运用到每一天的生活现实中,它的威力却是强大的。比如说,对于我来说,我习惯于看到事情缺失的部分,失去的或者没有得到的才是最美好的,因此,我常常会陷入到忧郁或悲伤的情绪旋涡当中而无力自拔。那次课后,我开始试着用这种自我觉察的方式去看,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有能力从负面的情绪当中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