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在的花开了,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狂喜,我曾经执著的那个小小的自我,是无法想象也无力承受一个如此大的狂喜的,它无需任何的原因,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如此。那是一种不饮自醉的感觉,那是一个内心的歌唱,那是一个内在的微笑持续地在展开,展开到你会觉得面部的肌肉都有点隐隐作痛。
这个没来由的狂喜,其实来自于再次和存在相联结的感觉。而存在的浩瀚、如一、完美、无边无尽的爱,以及完满的富足感,是我那曾经执著且分裂的小我所无法想象的。而我们一旦和那个存在的大爱联结上了,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是如此地被这个存在所深爱着,上天从来就没有抛弃过我们,是我们遗忘了我们的本性,我们一直在昏睡,错把眼前一切的梦幻泡影当成了真实。
从听完Rahasya的课,接受完他们的合一祝福回来,我的心就常常处在这样的狂喜当中,而我和那个巨大的存在之间,也有了一份紧密的联结感,我时时能够感觉到那个祝福的存在,它经常光临,给我很多的光、能量与爱。而我也越来越熟悉它的方式了,我知道无论它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我都只是观看,带着一个纯然的觉知去观看。而我所能做的,除了臣服,还是臣服,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托出去,信任它,感激它,并时时忆起它与我的同在。
每天的生活虽然还是很具体的,我也还没有从现实的窘境中脱身出来,可是,这些对我来说都已经不成问题了。因为,只有当我们执著于肉身的时候,我们误把自己认为只是一具肉身躯壳的时候,我们就会时时觉得匮乏和担忧。当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不是一具躯壳的时候,当我们不再执著于那个并不真正存在的自我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和那个存在的本源再次联接,无论你叫它神也好,上帝也好,佛陀也好,基督也好,这时候的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回家”,回到我们心灵的家园。
回家的过程,和你是否“出家”没有关系,和你作出多大的所谓“牺牲”也没有关系,它和你的“认出”有关,和你的觉知有关。很多伟大的教导无不在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界以及我们所知道的所谓前生后世,无外乎一场梦,我们都只是在昏睡中的梦中人而已。可是,对于梦境中的人们来说,这个梦境看起来显得过于真实了,太少的人能够接受这个说法。佛陀教我们“觉知”,因为佛性的本质就是觉知,耶稣教我们修“宽恕”,因为宽恕的背后就是爱,但他们的目的都是让我们看清自我的真相,而让我们的真我自性显露光芒。其实,我们的真我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从前没有“认出”它来。我们身陷小我(自我)当中而无力自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做的种种努力与挣扎,一直都是在喂养那个并不存在的自我。
奥修在谈到自我时,曾经谈起过进入自我的七个门,这里我想沿用他的说法。
其中第一道门就是对自己身体的认同,能够区分出自己里面与外面的不同,这大概是在15个月左右完成的;
第二道门就是所谓自我认同,就是对一个自我的存在产生一种连续不变的感觉,这个大概在三四岁左右就完成了吧,并一直持续下去;
第三道门是自我延伸,就是有一个“我的”概念出现,我的衣服,我的玩具,我的房子……等等,在我看来,被现代文明所推崇的一些礼貌和界限问题也是过多地执著于此了,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连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场都被研究出来了,真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第四道门是指自尊或自我价值,就是关于“我是好的”,“我是有成就的”。在这个层次上卡住的往往是很多小时候受挫的情绪,举例来说,有的人从小被家长或其他人贬,他很容易因此形成一个强烈地要出人头地的欲望,以“争口气”,而很多人的面子问题也常常是由于过去的挫折经历造成的。一旦情绪受挫而没有得到合适的释放,他的内在就容易形成“黑洞”,成人后他所有的努力都会是试图去填补这些黑洞,这些黑洞可能是“我不够漂亮”,“我不优秀”,“我没有资格”,“我不值得”等等,总之是“我不够好”,心理学中把这种心理形容为updog,一只向上咬的狗,它的任务就是让你产生负疚感,而大多数心理学所试图解决的也正是这个层面的问题,按照完型治疗的说法是,让这些“内在的恐慌儿童”成长;内在恐慌儿童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将“我不够好”投射出去而成为“你不够好”,并以此来消解自己内心的负疚感。
第五道门自我形象,就是所谓道德感,在这里亦包括了使命感,它常常来自于父母或社会的教导,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种种信念与规条就来自于此,它常常以“应该如何”或“不该如何”的形式出现,并时常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唠叨个没完,像个妈妈似的,所以,有人把它叫做“内化的母亲”(inner mother),一旦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它就会变成一只downdog,一只向下咬的狗,不停地对你进行内在的监督,很多所谓的圣人就卡在这里了。
第六道门理智的自我,它是透过教育、经验、或听讲而来的,你开始积累概念,然后你开始从那些前后一致的完整概念和哲学创造出各种系统。这就是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知识分子和唯理主义者所停留的地方,但是这个“自己”变得越来越老练:从第一个开始,第六个是非常老练的。这个自我总是在强调自己理性的力量,强调知识的有用,强调它的博学多闻。
第七道门,就是个人独特的努力,艺术家、神秘家、乌托邦理想家、梦想家——他们停留在那里,他们总是试着要在世界上创造一个乌托邦。……记住,“想要成为什么”是第七个自我的关键字,第七个是自我的最后一个,最成熟的自我来到那里,所以你会觉得,当你看到一个诗人,他或许什么都没有,他或许是一个乞丐,但是在他的眼睛里,在他的鼻子上,你会看到很大的自我。神秘家或许已经抛弃了整个世界,而且或许是坐在一个喜马拉亚山的山洞里,你去那里注意看他,他或许光着身子坐在那里,但是他有一个那么微妙的自我,那么精炼的自我,他或许甚至会向你顶礼,但他是在显示:“看我是多么谦恭!”所以,想要成道,其实往往也是第七个自我在作怪,但它如此的隐蔽,有时,让人很难认出来。
这样看来,自我如此复杂也如此狡猾,因此,它也是不太容易被认出的。但是,如果你不从自我里面脱身,你是不可能遇见你的真我自性的,你的灵魂也永远不可能安宁,你也永远无法体验你生命本质中的巨大的狂喜的高潮,与之相比,自我喂养给你的那点所谓的快乐,比如功成名就,比如赚了很多钱之类的,简直就像是打了个喷嚏而已。当然,当你真的开始挑战自我的时候,自我会本能地进行抵抗,而它最大的抗拒方式就是让你“恐惧”,而人类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一个最原始的恐惧——怕死。认出它,这就是自我最大的狡猾,因为我们的真我是永远不死的,只有我们的肉身会死。而自我让你执著于你的肉身,也是为了让你相信,离开了肉身,你就没法活了。事实是,你只有抛下了你的自我,你才能永生。
抛弃自我吧,带着爱与觉知,开始行走在真理的路途上。
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像是达利的“抽屉人”一样,身上带着很多的小抽屉,每一个抽屉里都装着一大堆的对某一类情境反应的不同历史。这些历史的抽屉就形成我们今天说的个性或人格
个性就是制约
个性或人格(personality)其实是个很难被定义的东西。我想,它是指某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模式的总和,它包括我们的信念系统、情感表达模式及行为模式,它就像是一个大的集装箱,而箱子里面装着的都是自我(ego)的不同面向。
个性是我们区分于他人的一个指标,是一个个体存在于社会的一种自我表达,虽然它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描述,但是,它却是容易被感知的。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很有个性!其实就是说,某人的思想、情感表达及行为方式比较有特点,跟大多数人不一样。这个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质,比如说有的易怒、有的人多疑,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个性很象我们一般人说的性格(character),其实,很大程度上,这两者是指同样的东西。但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来说,有人会将二者区分开来。在我看来,这样的区分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那么,一个人的个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一方面来自于我们童年的早期决定,一方面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来自于前世的经验。
先说说早期决定,也就是我们的人生剧本大部分都是在我们的人生早期就被决定了的。它来自于童年的一些事件,孩子根据某些事件而作出了一些早期的“非理性” 的人生决定,并由此而形成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举个例子,父母经常吵架不和,很可能导致孩子作出这样的非理性决定,婚姻是一种折磨,是不幸的,长大了我也不可能拥有幸福的婚姻。这样的信念一旦种下,这个孩子在自己的今后的人生中,潜意识就会不断的为自己的两性关系制造出种种不和,以应证他早期的非理性决定。那么反映在他的情感模式中,就是要么就是像父母当年一样的和自己的伴侣不断的吵架,情绪容易冲动而失控;要么就是“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而在自己的两性关系中竭尽所能的避免吵架与冲突,压抑自己的愤怒而委屈求全。而这样的模式一旦形成,它就会在人生中不停的重复,并因此而形成一种不被觉知的自动化反应模式。每一种信念后面都会带出一连串的情感表达及行为反应的模式。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像是达利的“抽屉人”一样,身上带着很多的小抽屉,每一个抽屉里都装着一大堆的对某一类情境反应的不同历史。这些历史的抽屉就形成我们今天说的个性或人格。
而某一种人格特质的形成,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求生存。有些人喜欢抱打不平,喜欢进攻,因为在他的早期决定中,他会认为只有主动进攻才有可能活下去;而另一些人可能喜欢隐忍退让,因为在他们的逻辑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活下去。一个人形成什么的个性特质与他生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可能来自于前世的经验。
葛吉夫是将九型人格的古老学问纳入现代研究的第一人,他后来的学生发现,很多的人格特质都是累世相同的,也就是说,很多人的性格号码实际上是重复了很多世的。我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因为如果我们相信有轮回,那么让我们不断轮回下去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我们的思想、情绪与行为模式的无意识,这其实就是佛学中所说的无明,无明是指意识(觉知)的缺席。而“模式”的本身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它既然可以在人的一生中重复,它就可以在生生世世中重复。
很多西方成道者在谈到他们的成道体验式就说过,所谓成道就是你的人格被融化。是的,人格就是制约,它像是被固定在某些特殊容器里的冰一样,已经完全失去了水本来的柔软、变化无定的特质,只能让人看到它某一种特定的型态。而实际上,我们的本体真我却是无垠广阔的,就像水一样,它既可以化作水蒸汽充满整个天空,也可以变作河流,一路欢唱奔向大海,也可以变成湖、变成冰,变成任何的形态,而水一旦固着成某个特定的形状,它便失去了它的选择性和可能性。我们对人格的认同就是这样,我们常常认为我们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我们只能做这个,而不能做那个。“瞧,这就是我的风格!这就是我的原则!”我们对人格自我的认同往往还振振有词。
我们为什么会执著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呢?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的自我觉得安全。自我只对已知感兴趣,对未知,它就会产生无助及恐惧。因此,它喜欢对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能够迅速的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并由这个解释系统而产生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当A事件发生,自我(也就是头脑),会迅速的在自己的那些抽屉里翻寻旧有的历史档案,并迅速拿出A方案。相同的,如果B类事件发生,它又会很习惯性的去翻寻B方案,这样,自我就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一切尽在掌握。如果它不能找到相对应的模式,它就会害怕和恐惧。因此,自我就是一个档案收集者。成道就意味着,完全丢开那些抽屉和历史档案,变成活在当下的,所有的反应都不再是带着固有的模式的,而是自发性的,不可预知的。对于自我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因此,认清你的人格模式,并试着去做一些与你的人格相反的事情,如果你是个害羞的人,不妨试试变得大胆奔放会是怎样;如果你是一个冲动易怒的人,不妨去体验一下变成温柔和善的......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去挑战你自己的底线,变成那个未知的。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未知的,而你来到这个世界,也只不过是一个未知的偶然罢了。变成它,变成那个未知,你会发现真正的自由。
所谓对治“自我”,就是把借力打力,将计就计。既然,你认为自我是那么实在的,那我们就来看清楚“自我”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显得那么真实,我们一点点的往内去探索它是否真的如我们以为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