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乘扇与荣槐凝运各自心法,袖风鼓荡,劲气状若奔雷。
荣槐乃是出身暗器名门,所习心法内气绵柔多变,更师承千针手习得其暗器手法。劲气催发中,阴针快慢由心,端的诡异难防。
杨乘扇剑法虽为家传,但其开创千叶剑法后,便摒弃家传心法,另辟蹊径摸索适合千叶剑法的心法。但武道心法,无一不是成名已久的武道前辈,融汇一生所学才能开创。杨乘扇年纪轻轻便自创心法,的确不负剑道天才的美誉。
千叶剑法取天地千叶变化,海纳百川之势更显剑气磅礴,磅礴中又不失灵动。
二人劲气节节攀升,暗器剑招凝而不发,静止中却给人以电光已怒,雷嗔将至的压迫感。气势压迫,让躲在远处的赵示辰,不禁以手掩耳翘首以盼。
剑光掠隙,杨乘扇率先发难道:“荣兄,请接招!”
荣槐手捏阴针气若游蛇道:“杨老弟请!”
只见杨乘扇一剑刺出,平坡上山风大起,剑气裹挟风雷之声而来,竟让荣槐生出四时变换枯荣交替之感。剑气临身化作金风,以秋刑之势,一剑荡破天地破败之气。
荣槐心中大骇!他不曾想,杨乘扇的剑道已经初有先天御物之能。剑气御风,一往无前。面对携繁星而来的天元一点,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片刻的荣槐,此刻却有水到渠成般的顿悟。借着顿悟窥到的门内气象,竟然让他再进半步摸到心神御物的门槛。
荣槐凝神静气如入忘境,手中阴针飘散只余下三枚。千般手法化繁为简射出三枚阴针,以诡异的曲线,如活物般穿过剑风中的罅隙,直取杨乘扇心脏。
高手过招,往往一招内便生死立判。
二人此时无任何藏拙之意,皆是以毕生所学全力一击。但杨乘扇没想到荣槐竟然在他的剑压之下,竟然有此契机,半步踏出。
到此时,便显现出荣槐几十年的武道沉淀的深厚优势。只见三枚阴针,后发先至,穿过杨乘扇的左胸,未带出一丝血气透体而出。心脉重创,杨乘扇手中的剑势一顿,偏离了数寸,击中了荣槐的左肩。剑气宛如困兽末吼,裹挟着荣槐撞入山体,将荣槐嵌入了山体之中。
杨乘扇垂剑连连后退,苦笑道:“终究是差了一分啊!恭喜荣兄。”
接着,他便呼出一口浊气,眼神不甘却无力阻挡渐渐失去生气,仰天倒下坠入犬门峡中。
一番龙争虎斗,竟然落得一死一伤的结局,让赵示辰对于武林江湖多了一分敬畏。好不容易平复一番心情后,赵示辰还是决定上前求荣槐收其为徒。他已经下定决心,面对其中凶险。不过,他也心怀几分侥幸,毕竟自己并非杨乘扇之流,也许不会太招天妒。
此时,荣槐费尽气力,刚刚从山石中脱身,体内五脏六腑如同被山石碾过一般,火火生痛。肩头更是一片血肉模糊。而最后以心神御使那三枚阴针,更耗尽他所有精力。如果此时,有人出手伤他,他几乎无还手之力。出于多年的江湖经验,他内服外敷了些伤药,右手中捏住三枚阴针,一边坐地调息以期尽快回复一些气力,一边警惕的关注四周。
就在荣槐全神贯注调息时,却见十几丈外的树荫里走出一人影。荣槐吃惊,出于本能将阴针射出。不过,此时他所恢复的力道,不足他全力时的千分之一。饶是如此,这三枚阴针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抵挡。
赵示辰下定决心从树后走出,刚说完“晚辈”两字,就被三枚阴针射中右肩。赵示辰“哇呀”大叫一声,身体被一针之力带得仰天要倒,急退中脚下一滑,向着犬门峡涯下跌去。赵示辰完全没有意料他话还没完,荣槐就先出手攻击。
荣槐阴针射出后,才发现阴针射中的不过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子。听那小子落涯的惨叫声,荣槐只能暗道一声抱歉,却未对此耿耿于怀。
恢复一些体力后,荣槐便速速准备离开这是非之地,找一个安静的所在闭关疗养。借着此番临阵感悟,先天之境已经是翘首可盼。他起身来到崖边,从怀中取出一块一指长的紫玉抛下崖,口中叹道:“杨老弟!可惜了你的才华,成全了老夫!老夫谢了!”说完一拱手,便转身飘然下山,离了此地。
赵示辰中了三枚阴针,好似挨了他老头子十来顿鞭打。伤口处疼的厉害,但还不至于让他昏阙。犬门峡峡高百丈,而峡底又地处江水曲折之处。江风在转弯处冲击峡壁而上,稍稍减缓了赵示辰下落的速度。尽管,他第一次遇此危机,但从小在山林中游荡,练就的矫捷身手,成了此刻他最大的倚仗。
半空中他费力调整姿势,将身体张开成大字,以减缓下落速度,双眼不断在崖壁上寻找能够受力的枝丫。不待多想,他寻向一处枝丫较为繁茂的崖壁滑去,最终撞断了几根肋骨,才堪堪落在了一截手臂粗细的松枝上。
死里逃生,赵示辰依靠崖壁浑身发抖,心想还好祭祖烧香心够诚,祖爷爷保佑捡了条小命!稍事休息,他便开始四下寻找下去的路。好在这边是山阳面,山体上各种藤蔓植被比较茂盛。而他停落的松枝,离崖底不过十来丈高。赵示辰小心翼翼的攀爬而下,待他双脚着地之时,却已经过去一个多个时辰。日落西山,天渐渐黑了下来。
双脚落地后,赵示辰呼出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已经沉入黑暗中的崖顶,不禁生出一口恶气。他对着崖顶吼道:“你祖爷爷的容老鬼,少爷我不过就是想要拜师,你祖爷爷的不想收我便罢了。难道还要送少爷我去地府,拜那新鬼杨乘扇不成?”
赵示辰刚吼完,便因为牵动了伤处,虾弓着背龇牙咧嘴,嘴里还在嘟嘟囔囔的诅咒荣槐。
天色渐暗,一轮有缺的明月爬上山头,而崖底却没有月光照入。潮湿的江风,将浪花拍打在礁石上,渐的崖底水汽弥漫,让人倍感阴冷。
赵示辰摸了摸怀里的火折子,庆幸没有遗落,但随身的一把匕首,估计已经在掉下来时遗失。他在滩涂的高处,找了一个背风的所在,又在四周拾来一些干柴和,准备生火休息一宿,等天明再寻路回家。
他顺着崖底,挑拣了一些干燥的枯枝柴火。忽然,他瞥到不远处的草丛里,有一个物件发着朦胧紫光。远远的看去,就像是猛兽的眼睛,从草丛里向外窥探。赵示辰心惊肉跳,背后冷汗直冒,右手摸摸索索从地上拾起一根大点的枯木,双眼紧盯着那只“独眼”,随时准备迎接一番恶战。
他就这样弯着腰抬着头,过了有半刻钟的样子,却发现那“眼睛”在草丛里一动不动。赵示辰心下奇怪,便壮着胆子放下柴火,将枯木横在身前,小心翼翼地靠近那眼睛。等到他走到近前,他才发现,那哪是什么猛兽的眼睛,明明是一块一指长的玉佩。
黑暗中,紫玉发出朦胧的紫光,显得格外神秘。赵示辰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这块玉佩正反两面都雕刻有一头栩栩如生的瑞兽麒麟。而且,雕工手法细腻,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拥有的东西。除了麒麟外,玉佩的正反两面,还各刻有一个字。正面是一个“储”字,反面是一个“仁”字。
赵示辰心中想起,家中藏书内,有一本书叫《博物异志》,书中记录了从开天辟地到大夏立朝期间的各种奇异事物的传闻。其中有一篇,是关于大夏国玺。
传说大夏国太祖皇帝打天下时,路遇大雨滂沱,军队迷失方向,行至一座石山下修整。突然,天地间金风大作,呼啸山崖,又有雷霆霹雳从九霄劈下,击中石壁上的一块山石。山石滚落裂开,露出了里面一块人头大小、紫气氤氲的玉石。太祖皇帝打下天下后,命能工巧匠,将这块玉石雕刻成盘龙含珠的玉玺,玉玺上刻有“天授永昌”四个大字。
据记载,太祖登基之时,祭天昭告天下。大印落下,引得天下龙气灌注于玉玺之中,玉玺上雕刻的盘龙,更是演化出百十来丈的虚影,在都城上空盘旋,经久方散。
玉玺雕刻时,落下的边角料,太祖又命人雕刻成四枚印章和三块玉佩。四枚印章分别刻有“千”、“秋”、“鼎”、“盛”四个古字。而玉佩则分别是雕刻有“龙”、“凰”、“麟”三种上古瑞兽。
“龙”佩由当朝天子佩戴,正面刻的是一个“民”字,象征着“民为天”。背面刻的是一个“寡”字,据说太祖是临时起意,命工匠雕刻的这个“寡”字,言说:只有后世子孙,登基坐到龙椅上,才能明白这个字的意思。
“凰”佩由皇后佩戴,正面刻的是一个“仪”字,象征着母仪天下,背面刻的是一个“孝”字,言下之意虽是母仪天下之人,但不可忘记天下孝善之道,这样才能教导后世储君。
“麟”佩则是由太子佩戴,正面刻的是一个“储”字,象征着天下储君。背面刻得是一个“仁”字,寄托着太祖经历乱世,平定天下后,希望能有一个仁君治世的期望。
据说,印章与玉佩靠近玉玺百步之内时,便会发出微弱的紫光。此事被广为流传,但少有人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