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希望如此。到了这个时候,自以为,我对北京上层官场的了解,已经够多了。现实并不像当局宣称的那样,而且很可能相反,在歌舞升平的背后,隐藏着全面危机。为了掩盖这危机,就越发以歌舞升平加以掩饰。这时候,有人拍案而起,发出警世之言,作出匡正之举,才愈显珍贵!所以,我对杨继盛的调转,就感到由衷的高兴,而且,我希望杨继盛能从徐阶这里,求得支持。
正因如此,与徐阶略事寒暄,我就用激将的语调对杨继盛说:“年兄得以调转回京,愚弟欣慰之至!弟无日不盼年兄立肘腋、居枢要,展布经济,为朝廷立伟功,为我辈树楷模!”
杨继盛不冷不热地问:“年兄是真心话?”他一定是为上次的拜访感到失望,断定我张居正不可能成为他的同志,言语中就露出了嘲讽之意,“叔大年兄,国器也。自当为国珍重,避祸,方是上策。”
我无言以对。自从杨继盛拜访过我以后,我也曾经思考,韬光养晦固然能够避祸,可是,像高拱那样仕途蹭蹬,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但我从一开始就否定了要和杨继盛一起“干一件大事”的可能性。这未免太冒风险。杨继盛“避祸”二字,正说到了我的痛处。我颇不自在地看着徐阶。他表情严肃,看看杨继盛,又看看我,半天没有说话。我心里竟有些紧张。今天徐阶把我和杨继盛同时召来,会不会是商议对付严嵩的事?毕竟,虽然进入官场几年了,可我还从来没有直接介入过任何官场的争斗啊!如果徐阶果有部署,我张居正要不要和杨继盛绑在一起?
我内心,是绝对不愿意和杨继盛搅在一起的。
徐阶打破了难堪的沉默,缓缓但颇是有力地说:“倘若内心恪守贤不肖是非之辨,暂安缄默,熟筹利害而后动,亦允称伟士。”
徐阶的话无疑具有为我解脱的韵味,照理,我该充满感激;可是,听了徐阶的话,我更多的却是失望。毋宁说,我更愿意听到他说出“正邪不两立,临难不苟免、拍案而起”之类的话。当然,我希望徐阶能够这样做,希望徐阶也鼓励杨继盛这样做,至于我个人,倒更愿意听从徐阶的教诲,“谨言慎行、韬光养晦”。
“魏学曾弹劾分宜的结局,”徐阶颇是沉重地说,“想必你们都已知道,何以如此呢?”
那天为虬龙送殡时魏学曾激愤地说出“耳目风宪之职”这句话,我就猜到,他会有所行动。果然,过了旬间,魏学曾弹劾严嵩的奏疏就见诸邸报了。弹章言辞激烈,列严嵩“欺君罔上、任用私人、纵子索贿”三罪,请求皇上将严嵩父子“革职削籍,明正法典”!而圣上的御批也同时刊出了,他的回答却是,他所信用之人,做臣子的就不满意;朝政甫入正轨,那些失意之辈,就想搅乱!魏学曾排陷首辅,本应严惩,念职责所在,着罚俸一年,以示薄惩!严嵩忠谨勤勉,并无舛误,着照旧供职,以慰朕望。
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两天以后,内里又突然传下诏旨,加严嵩“上柱国”勋衔。“上柱国”,是文臣的最高勋衔。开国以来,只有夏言获得过这个崇高荣誉。一夜之间,这个荣誉,竟落到一个刚刚被纠弹为欺君罔上、徇私枉法者的头上。道路传闻,倘若没有言官弹劾,圣上反而不至于对严嵩如此隆宠。
看到圣上御批,特别是得知加严嵩“上柱国”勋衔的讯息,我终于悟出了严嵩何以执意为一只死猫举办那场荒唐葬礼了。只要博得圣上的欢心,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越是有人反对他,圣上就越要维护他。
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气短。所以,我希望看到的是,居高位者如徐阶辈目睹时艰,不再委顺俟时;作下僚者若杨继盛辈拍案而起,不再瞻前顾后。有了这样的想法,对徐阶拿魏学曾作为教训来劝导我辈,自然颇有腹议。但我不能表露,不仅仅因为徐阶是我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徐阶所说,正是我愿意遵循的,而且徐阶的说辞,本来是为我开脱的意蕴,我安能毫不领情?
可是,杨继盛似乎不以为然:“那个佞人,何德何能,居然成了上柱国!满朝竟也没有提出异议的,岂不令天下人笑!”
“天下人不必笑,分宜已经辞勋了。”徐阶说,“正是为此,我才找你们来。”
“辞勋?为何?”杨继盛吃惊地问。
我没有任何表示,但这不是说,我对这个消息不感到意外,不过我却猜不出这和我与杨继盛有什么关涉。
“分宜前天上了一道辞勋的奏疏,连圣上也颇感意外。今日召对完毕,圣上特问及此事,分宜说,‘尊无二上’,‘上’字非人臣所敢用。”徐阶面无表情地叙述着,“圣上听罢,竟走下御座,屈身扶起分宜,说:‘既然如此,朕就收回成命,不过,自古臣忠诚于国,国必加恩于臣,那就遵祖制,恩荫于子,授严世蕃太常寺正卿,正五品。’吏部领旨后,诏书业已拟就,不日颁布中外。”
“这、这……”杨继盛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
我也大吃一惊。圣上竟不惜破坏体制,也要施恩于严嵩父子吗?因为恩荫虽是祖制,但只能就杂职佐吏,而公卿之职务,按制必是进士出身方有资格。严世蕃非正途出身,居然以恩荫而位列公卿,成为朝廷一个衙门的方面官,这在国朝,闻所未闻、绝无仅有。
“叔大,你说,分宜何以辞勋?”徐阶问我。
我不得不开口了:“加上柱国勋衔,国朝惟夏阁老一人,”尽管我对严世蕃的新职吃惊不小,但此时说起话来,却是不疾不徐,“可今天是上柱国,明天就可能是阶下囚。殷鉴不远,严阁老一定是因此而辞勋,表示他谨守为人臣之份。”
“为师亦作如是观。”徐阶满意地看了我一眼,“与其选择崇衔虚荣,不如选择增加圣上的信任。在分宜心目中,只有圣上,换言之,圣上的信任重于一切。”
杨继盛还想说什么,徐阶摆了摆手,制止住他,继续说:“近来,为师听了一出戏,说是一个作了三十年媳妇的妇人,终于做了婆婆,这妇人感慨系之,唱了一句‘我捱尽凄凉,熬尽情肠’,竟让为师回味了许久。说来奇怪,三十年媳妇熬成了婆,按说,对自己的媳妇该知冷知热、体恤有加吧?不!她会变本加厉地苛求媳妇、折磨媳妇,似乎是要把自己做媳妇时遭受的种种煎熬,统统补偿回来!摆起婆婆的架子,比她的婆婆,还要厉害。这真是值得玩味呐!”
杨继盛似乎不明白徐阶何以如此婆婆妈妈起来,露出不解的神情;也许不是不解,而是对徐阶的话不以为然?总之,他的反应相当冷淡。
我已经明白了徐阶的意思。当他说到媳妇、婆婆时,我立即就猜到了他的寓意。他是要告诉我辈,夏阁老在的时候,严阁老受夏阁老的抑制,侍奉唯谨,委屈求全;他当国,必然要求别人也同样对他恭恭敬敬、唯唯诺诺。也许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严阁老对圣上,就像媳妇逢迎婆婆;那么,他就希望下属对他严嵩也要像他对待圣上那样,逢迎恭敬。
我郑重地点头:“是颇值得玩味。”
徐阶会意一笑,但旋即又恢复了严肃的表情,说:“当下,圣上对分宜信任有加,而分宜对徐某却颇怀戒备;作为我的学生,你们凡事要谨慎。以后不要到舍间里来,说话也要分外小心。尤其对分宜,要格外敬重,万不可人云亦云,甚或鲁莽从事!”
杨继盛冷笑一声,道:“要继盛向佞人低头,这事一万个办不到!不过请老师放心,学生不会轻举妄动,届时也绝不会连累老师。”
“你们之间勿交通,以免授人以柄。”徐阶没有理会杨继盛的激愤情绪,又叮嘱说。
这当然对我是个解脱。或许,这就是徐阶把我和杨继盛叫到一起的原因,否则,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分别嘱咐一下就足够了,何必冒着私下聚议的风险呢?可以明显地感到,徐阶对我和杨继盛的期许,似乎是大不相同的。
我知道,杨继盛对我已经彻底失望,我想向他解释,告诉他我有我的道理:我张居正不是不愿担当,不是要逃避,而是要等待时机,因为我人微言轻,权不我操;但转而又想,杨继盛不也和我一样吗?解释不清,那只有沉默了。可对徐阶,我既感激,又失望。你自己委顺待时也就罢了,何必阻止杨继盛呢?当然,我没有当面表达我的失望和不满。不过,徐阶一定能从我的带有明显敷衍的言谈举止中,觉察到我态度的微妙变化。
“总有一天,”徐阶以略带悲凉的语调说,“你们会明白的。”
徐阶的这句话对我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我只是把它看作遁词而已。连带着,我对他的谆谆告诫,也感到是他为自己的安于缄默、依违顺从寻找籍口。这让我痛苦不已。
回到家里,已经是四更天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我索性披衣下床,悄悄来到院子里。夜已经很深,万籁俱寂。一股从未有过的孤独甚至凄凉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举头望去,天上繁星点点,正南方,有一颗星星格外明亮。难道那是顾峭在看着我?哦,她一定在笑话我,似乎在说,张居正,你不是要做伊尹、管仲吗?那你就熬吧!忍气吞声地熬!含辛茹苦地熬!逆来顺受地熬!
“还要学会无耻!”是何心隐的声音。
“不!”我大声喊道。可是,那声音只有自己才能听到,因为,我只能在心里喊叫。
首辅严嵩的府邸,在京城的私宅中,可以说首屈一指。出东华门向北一箭远的路程,再拐过一个弯,就是巍峨壮丽不减朝堂的严府了。因为是严嵩接首辅后圣上特旨营造,故而也就不避舆情,极尽奢华。三进院落,各有庭院,还另辟后花园,又在西边隙地增建休憩之地——寄适园。
严世蕃接印太常寺不久,一个休沐之日,特意邀请高拱、李春芳、殷世儋、王世贞和我,到严府寄适园小聚。
严世蕃在邀贴中说,他此番乃是邀请词林翘楚欢聚。高拱有两部著作刻印,在院超过了十年,已是久负盛名的编修;李春芳是状元公,名闻天下;殷世儋是我的同年,目下也是翰林院编修,号称学究,热衷刻刊论著;王世贞其人,虽仍任刑部主事,文坛领袖的声名却冠压公卿,无论是士大夫还是词客羽流,只要能得到王世贞的片言褒赏,其作品立时就会声价骤起。所以此三人自然可称词林翘楚:而我本人尚无名气,有幸获邀,还是有几分得意。
尽管严世蕃在朝野口碑极差,士林目之为屑小;坊间则以衙内、恶少称之,但百官对严世蕃既恨又怕;既想躲避他,又想接近他。所以,获得严世蕃主动邀请,就连一向低调、说起严世蕃总是嗤之以鼻的高拱和王世贞,也未敢爽约。
寄适园的“三雅堂”,宽敞豁亮,从其堂名来看,这是专门用于饮宴之所了。甫一入座,王世贞就摇头晃脑道:“曹丕《典论》有大雅、中雅、小雅之载,曰大雅盛酒七升、中雅六升、小雅五升。此堂以之命名,足见主人有雅量。”
严世蕃“哈哈”一笑,并未接茬:“打个诳语何如?”也不等众人回应,又道:“严某先来。”说着,端坐椅上,不苟言笑,慢悠悠地讲起来:“说是兵部尚书丁汝燮巡视五城巡捕衙门,吩咐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代拟训词。杨继盛把训词呈报丁汝燮说:‘训词共三点,两点概述五城巡捕衙门之政绩,一点提出期许。’丁汝燮览后曰:‘上边两点甚突出,下边一点,毛毛草草,有水分。马上修改!’杨继盛对曰:‘禀本兵,还是日后再说吧。’”
我和众人一时未悟出个中笑料,并未发笑。严世蕃甚是遗憾:“白说了、白说了。上边两点突出、下边一点毛毛草草还有水分,日后再说嘛!”
众人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