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匆匆而来,大家还没有准备好,天就开始热起来了,学校的石墙上多了好多老师家晾晒的冬衣和厚被褥,路上也能看见女孩飞扬的裙角,蝉也开始闹了起来,草木森森,这是一年中生命最旺盛的日子。
袁男也结束了“下放”一年的生活,准备回省城去读书。暑期期末考试,袁男考了第四名,知道袁男要离开,杨老师把袁男召了过去,从几个笔记本里挑了一个送给了袁男,笔记本扉页上印着学校的红色公章。袁男知道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时,学校都会发笔记本来奖励班级前四名。分析下来,觉得杨老师应该不会这么慷慨,这个应该是下学期开学时要发给自己的奖品。
上面不是盖有公章么?那自己来写得了,袁男的字经过了这一年的练习也不是白给的。
“我校初二(1)班同学袁男在本次期末考试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特以资鼓励! xx年 x月 xx 日”
写好之后,反复看了看,袁男觉得挺满意的,好多年没有这种获奖的感觉了。
袁男父亲不想袁男去打扰自己的“三口之家”,让袁男暑假都留在袁男小姑那里,等到开学再回省城,去原来就读的学校报道。
郑校有一辆新的自行车,袁男就趁着暑假把自行车学会,学习地点是区委的篮球场。
自行车是28寸的大杠自行车,坐包对袁男来说有点高,袁男就先坐在后面的货架上练习,虽然要伏腰够腿地抓龙头蹬脚镫,但是可以在感觉不平衡时两脚撑到地上稳住车身。
因为郑校说过,如果车身往哪边偏,为了保持平衡,龙头就要往哪边打,偏得大打得大,偏得小打得小。袁男通过这个要领慢慢地就掌握了平衡和方向。
同球场上有一个十五六岁的漂亮女孩也在练习自行车,不过她可是正经八百地坐在座包上练习,和袁男坐后座骑行的方式不同。袁男后来听郑校说这种后座骑车的方式是属于真正学会了骑行后才练习的高级骑法。
女孩的家人送女孩过来骑行时,看见袁男这种骑法,认为袁男是已经会骑自行车了,只是来这里练习高级技巧的。就很放心地让女孩一人独自在球场上和袁男一起转圈练习,临走时还让袁男帮看着点。
开始时,大家都相安无事,各骑各的,也能相互让行。后来袁男为了在女孩子面前表现一下自己,把自行车蹬得飞快,姑娘躲闪不及,连人带车摔在了地上。
袁男因为脚撑了一下地,没有摔倒,看见女孩连人带车摔了,赶紧上前去把女孩和她的车扶起来,惭愧地问道:
“有没有摔伤?”
女孩红着脸,咬着下唇,不吭声,扶着她自己的车慢慢走回了家。
袁男虽然过意不去,但看着自己的车没有什么问题,又开始练习起来。心里还想:
“我都没多大事,看她推车的样子,人和车也没事啊,为什么不骑了呢?是不是讨厌我?”
想了想刚才的情况,觉得自己平衡没有问题,主要是小角度的方向调整有问题,又骑了较长时间,袁男的方向掌握得更好了。
这时,刚才摔车那个女孩和家人走出了家门,她的家人看见袁男,就对女孩说:
“你还看人家都还在练习,你怎么不练习了。”
“刚才不是摔车了么?我怕再摔,就不敢练了。”
袁男想,赶情人家是看见自己霸着场子练,怕自己再把人家给撞摔了,才不敢来的。
这样想着,心里对自己有点窝火,就想着刚才的情形自己为什么没有避开,想再模拟一次,慢慢把速度加快。
现在熟练度比刚才好了太多,速度自然也比刚才快,试了几次,车速快的时候只要把身体一偏都能大角度转弯,角度偏得越多,转的弯就越大。正得意着,稍稍转头看了一下女孩离开的方向,想看看她有没有走远,有没有看见自己这一边的情况。
“唉呀!哐嘡!”
女孩已经走远不见了,袁男回过头来时,车头离篮球架已经太近,车速又太快,来不及偏身子,车轮直直地撞到了篮球架的杆子上。
袁男坐在后架上,座包顶得自己胸口生疼。
车子和人都没有倒,袁男下了后座,再看车时,龙头歪掉了,就学习郑校平时扳正龙头的模样,两腿一夹前轮,用手使劲一扳龙头,闭上一只眼再较一下准度,只是这一次怎么较都觉和前叉有点对不齐。
觉得反正也练得差不多了,就下了场子推着自行车走了。
回到小姑那里,把自行车的情况告诉了郑校,郑校心疼地去看自行车,发现前叉弯掉了,钢圈也不圆整,看了看自行车,同时关心地问袁男:
“前叉都弯掉了,你撞成什么样了?是不是整个人都飞出去了?”
“没有,我坐在后座上骑的,只是后座顶得胸口有点痛。车都没倒。”
“那你现在胸口还痛不痛?”
“撞上篮球架的时侯有一点点疼,现在不疼了。”
郑校马上把车拆了,开始用木方垫着前叉用锤子敲打木方来调整。看见前叉虽然被调回来了,但没有原来的弧度流畅,带了一点波浪形,又调钢圈,又看圆整度,忙活到夜里还没有完。
袁男被小姑训了一顿,郑校虽然心疼车子,还是劝慰了一下袁男小姑。袁男小姑和郑校一起为结婚置办的家具都堆放在区政府临时给的一个旧楼里,离袁男小姑的区委住处有三四公里路,袁男每天都洗完脚下去那里住。
因为第二天郑校要继续修车,袁男不能再继续练车,袁男在放家具的房里就开始把暑假作业写了个通宵,虽然知道自己要转回原校,暑假作业写不写都不会有人检查自己,也不会有人管自己。
之前已经做了三天,加上这一宿没睡觉做作业,到第二天早上,所有作业全部做完。这是袁男第一次熬通宵,看着早上的阳光照进屋子,窗外传来了鸟儿的叫声,袁男一点困意都没有,浑身是劲,心里满满的成就感,精神非常愉悦。
回到小姑住处吃早饭时,已经快中午了,小姑和郑校都没有在家,袁男用小姑给的备用钥匙打开门,发现进门的厨房锅里还留着早上给袁男准备的早餐——面条。
令袁男惊讶的是,这个面条经过了一上午好几个小时,还泡在煮面的水里,居然不软、不粘、不坨,再捞出来放入拌好调料的碗里,居然弹脆依然,根根分明,只是没有了温度和热度,夏天的中午吃起来正好。
吃完不知道是早餐还是午饭的面条后,郑校和袁男小姑回来了。袁男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郑校,郑校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农村老家的面条,很出名的,在清朝时还是贡品,是进贡皇帝的好东西,一般人还吃不到的。
自行车已经被郑校修好,袁男下午想再去练习,袁男小姑阻止道:
“你昨天才给人家弄坏,不要再去骑了。”
郑校插话进来:
“不要怪他了,他也不想弄坏的。修好了就是让人骑的,去骑吧!”
袁男小姑嗔怪地看了袁男一眼,袁男高兴地推着车又出去了。
在球场上转了半小时,可是再没有看见那个姑娘。
想到那个姑娘的练习方式才是正经的练习方式。就试着练习坐座包的骑行。
要坐座包,就得上车,刚开始要借扶着篮球架才能上车,来回几次就掌握了,只要摆动和平衡幅度小一点,完全没有困难。练了一会儿,觉得每次停车上车都要找个地方扶着,很是痛苦。
就想着如何练习运动中上车下车。心里想着郑校平时上车下车的样子,很快练习起来,这个练习很让袁男摔了几次。先学左侧“踱车”,最后可以很“潇洒”地向后一甩腿就上了车,再一甩就可以下来。
比起那些袁男小学时看见架着三八大杠,腿从三角架里穿过、侧着腰“蹚车”的小孩,袁男觉得自己不论是身高和车技都要厉害得多了。
晚饭时,郑校和袁男小姑就过来看袁男学得怎么样,袁男表演了潇洒的后上后下,郑校让袁男跨过杠子用“前上法”,袁男觉得很困难,也觉得这样没有“后上法”来得稳妥,郑校说:
“你又是先会难的,才学容易的。后上后下是比前上前下要难的技术,为了保险起见,建议你都用前上前下。”
“我觉得抬脚从前面过杠不舒服,还是后上后下潇洒。”
“那随便你吧。”
说完,郑校又在袁男小姑和袁男的面前表演了左侧的前后上下车,和右侧的前后上下车,还双手离把用脚控车。这让袁男想起了自己的好友罗世林,也是双手离把用脚控车。
学习了场地骑车,袁男开始上路了,买自行车时,随车会有一本《自行车交通手册》,袁男仔细研读了一遍,知道了好多交通规则。郑校的自行车,买回来后还去交通部门在三角架上打了钢印,发了一个自行车牌照,还核发了一本《自行车执照》。
没过几天袁男的上路练习也很熟练了,于是每天晚上都会骑着自行车下区政府睡觉,早上起床后又再骑车上区委来。有时还故意骑着去人多的地方闲逛练习车技,因为郑校说过:
“自行车技厉害不在于你能骑多快,而是在于你能骑多慢,如果能定住车不往前走,那就是高手。如果你能去人多的地方,慢慢跟着人走路的速度骑车,而不碰着周围的人,那你就算真正学会骑车了。”
练习了几周,袁男开始练习带人,郑校上了车,袁男稳不住,郑校说:
“带人骑车,关键是能稳住车,带人还能慢慢骑行,那就是功夫。我来骑,你来坐,你看看我怎么控车的。”
郑校在前面骑,让袁男坐上来,袁男喊道:
“你骑着走,我怎么坐啊?”
“你车都会骑了,你还不会坐车。”
“你都不停下来,我不好坐啊。”
“哦,会骑自行车的人坐自行车,要坐‘活车’,你不要像你姑姑一样,只会坐‘死车’。”
这时袁男小姑开口了:
“说什么呢?死啊活啊的,真难听!”
“啊,说错了,你小姑只会坐‘定车’,从来不敢坐‘活车’。”
袁男紧跑几步,抓着后架,跳了上去,冲击力太大,郑校的龙头禁不住歪了一下。
“你这个车坐得像大象一样,人家会坐的轻轻一跳就上来了,有的坐上来骑车人都不知道。”
袁男不服气,自己骑,让郑校坐一个示范一下,确实轻快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