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勇
朱永新老师的又一新书《致教师》出版了。捧读油墨飘香的大作,感觉格外亲切。
由教育的志趣与情怀和朱永新老师结缘,已有好多个年头了。从2009年朱永新老师拨冗为拙作《修炼校长力》写序“校长的力量从哪里来”开始,朱永新老师又在2010年、2012年先后为拙作《我的教育心旅》《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作序,这为我潜心于对教育的研究与思考,致力于对区域教育的发展与改变,可以说是带来了莫大的启迪与鼓舞。
2013年5月,首届全国教师阅读与专业成长高峰论坛在阆中举行,朱永新老师不仅为阆中的老师们做了主题报告,还不辞辛劳到阆中的一些学校考察,同校长和老师进行探讨交流。这些年对新教育的虔诚与追随,有了更多与朱永新老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对教育一往情深的家国情怀,废寝忘食的工作作风,永不停止学习与研究的学术风范,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成为我教育实践与求索的精神标杆,化作了我在教育路上逐梦前行的不竭动力。
在我的眼里,朱永新老师不仅是一位教育的智者与思者,更是一位教育的行者与歌者。为了他的“教育理想”——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课堂,借助新教育这块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沃土,他一直在不知疲倦地思考着、奔走着、歌唱着。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朱永新老师深知,尽管关注到每一个生命,每一个日子、每一个课程是一间教室能让人感到幸福的缘由之一,而这间教室里的引导者——教师的状态,却更加值得我们去关注。因为新教育实验最终的成效在教师,教育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此新教育把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作为了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
十年教育局长的历程,教师的成长也是我一直倾情和努力的方向,每年除了为新教师上好“岗前第一课”,还努力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搭建平台,因为我知道只有改变教师,才能改变学生,教师成长了,学生自然就会成长,教师被唤醒了,区域教育的生态才会根本好起来。
日常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总是听到教师成长中各种专业的疑虑与思想的困惑: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生命的成长?教师的成长有没有有章可循的路径?如何克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职业倦怠?优秀的教师是否有迅速拔节的诀窍?教师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职业理想、发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享受自己的职业幸福……这些问题,老师们希望能找到答案,我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更多的点拨与启发。于是,从拿到《致教师》的那一刻起,先前的期待,急于对一些问题的释怀,还有对朱永新老师的敬仰,多种情愫的交融便化作了阅读的淋漓与酣畅。
《致教师》围绕教师提出的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教师成长的关键问题,结合作者的人生阅历与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以给教师回信的方式,做出了整体而非局部的、长远而非眼前的、根本而非表面的系统回答。其实,在朱永新老师的博客里,在《教师月刊》为朱永新老师开辟的专栏中,对一些问题的阐释解答已经有过零星的阅读,而且我看作了归类剪辑,如今结集成书,便有了对教师成长更加全面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
《致教师》在内容的选编上,似乎包含着这样的脉络,也似乎构建并指明了教师成长的清晰路径:选择了教师,就应有自己的职业坚守——“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走进了教育,就必须具备基本的技能——“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要走向卓越,自然离不开教育人生的修炼——“愿我书写一部教育的生命传奇”;要享受幸福,就必须坚持教育的理想——“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书应该穷尽了当下教师共同关注而且有可能是带普遍性的一些问题,既能为所有教师“解惑”,又能为不同的教师群体,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作为新教师,既能从“重返童心的世界——如何了解学生”中找到初为人师的育人技巧,也能从“让语文回归生活——如何做好听说读写”中学到学科教学的专业技能,更能从“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如何寻找生命原型”中感受到专业成长的精神动力;作为中年教师,可能正处于专业发展的瓶颈期,也可能正承受着职业倦怠的折磨与袭扰,“以信念为基石——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坚定”也许能帮你走出职业的困惑,“根都应该扎入泥土里——如何做科研型的老师”也许会助你走上教师职业新的高峰,“健康是教师的第一财富——如何走出亚健康状态”也许会让人在中年的你减轻来自家庭、工作、社会的重重压力;作为年老教师,你能从“因为魅力所以美丽——如何寻找教师生活的美丽”中挖掘出“教师职业的内在美”,从“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如何享受你的教育生涯”中回味教育人生的甘甜幸福,从“在教育中诗意栖居——如何保持教育热情”中如李吉林老师那样焕发出“重新出发”的职业青春与热情。
其实,我们所有的教育人,都能从“爱教育就是爱自己”中读出教育人生的全部价值——“爱教育,就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爱世界的最佳办法”;从“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中冲出教育的雾霾而发现黎明的曙光——“当我们真正改变了自己,让自己不断变得美好,就必然影响、改变着别人,事实上也就已经在改变社会”;从“出发吧,带着使命,带着爱”中接受到走向教育春天的强烈感召——“正是这种使命感,我们才当仁不让地将千千万万师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我们才以杜鹃啼血式的呼唤,期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都是幸福的,享受的,愉悦的,完整的。”
让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直是朱永新老师的教育梦想,给教师带来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点燃教师的激情,成为教育的追梦人,是朱永新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这些充满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教育梦想,无时不在《致教师》的字里行间流淌。
教育是理想的事业,更是人的事业。教师思想的深度,决定了教育实践的高度;教师人生的厚度,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温度。面对当下的教育,教育本质需要回归,教育生态需要修复,教育理想需要坚持。每一个教师个体,无论有无成长的自觉,都被赋予了职业的担当与成长的责任。教师的成长,绝不仅仅是教育技巧、教育观念的复制与传播;教育人生的修炼,更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需要有“日日新,又日新”的告别昨天的勇气。
15年的新教育实验,从江南古城苏州发轫,一步步成长壮大,走向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路的心血浸润和辛勤耕耘,让朱永新老师对教师的成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参悟。他始终坚信“有坚持必有奇迹”,自己坚持着数十年如一日教育研究、教育阅读、教育写作,直至有了今天新教育的辉煌和自己传奇的教育人生。
“我要跟大家一起,把‘苏北人’的拙诚、善良、勤勉、专注、认真、坚韧,带入下一个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其中体现的,正是一种自我成长的坚持与坚韧,一种类似“堂·吉诃德般的勇气”和“西西弗斯式的坚毅”。朱永新老师,其实更是一部厚重的、经典的励志大书,连同他的《致教师》,在共同的唤醒与感召下,相信有更多的教师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职业尊严与教育幸福,一定能够唤醒与点燃我们扎根教育的忠诚与激情,也一定能够携手每一个孩子共同书写出我们色彩斑斓的教育人生。
(作者系原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长、2015年中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