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有一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妇孺皆知。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
第一句亦可作“问我祖先何处来”。在今宁夏中宁县,凡提到人们的祖籍,不少人不约而同地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洪洞大槐树何以使万民为之萦怀呢?这里面有一段辛酸的移民史。
元朝末年,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致使国库空虚,民怨沸腾,终于激起延续10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对农民起义予以残酷镇压,致使两淮、山东、河北、河南之民十亡七八,以至于出现“赤地千里少人烟”的惨相。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亦频频爆发。元末兵燹(xiǎn)之创伤未及医疗,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长达4年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再次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明政府鼎革之时,由于人粮剧减,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为了巩固政权,恢复生产,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史称“洪武移民”;而“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又有“永乐移民”之举。这样,明朝历史上有组织的、最广泛的移民活动持续了近50年。
那么,明政府为什么把山西作为明初迁民之渊源呢?因为,当元末中原地区兵乱荒役之时,“表里山河”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由于自然地理的因素,中原地区的水旱蝗役较少波及山西,战乱亦少,显得相对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邻省,山西就有点经济繁荣、人丁兴旺的样子;再者,相邻诸省亦有大量难民逃亡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稠地狭的地区。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万多人,因此,山西就成了向外移民的重点地区。明初规模较大的移民有十四五次,每次移民动辄数千户,甚者户数逾万。当时山西移民主要来自太原、平阳二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即以今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为移民的集散中心,而以临汾附近的洪洞为最,这与洪洞县人口稠密又地处交通要道不无关系。在洪洞县城北1公里处,有座广济寺。广济寺为唐贞观年间的建筑物,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唐宋以后又建有驿站,房舍宽大,常驻驿官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就在广济寺旁,驿道从树阴下通过。因临近汾河滩,河滩上的老鸹(ɡuā,乌鸦)便在古槐树枝杈间构巢垒窝。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汇集之所。移民活动大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已经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不忍离去,频频回首,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的家乡标志。从山西迁徙四方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人,聊解思念故土之情。
根据《明史》《明实录》以及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据《宣德宁夏志》记载,洪武初,住在宁夏的居民“,有仕宦者、征戍者,有谪戍者,齐、楚、吴、越、秦、晋之人皆有之”。《万历朔方新志》亦云,洪武年间,朝廷迁“齐、晋、燕、赵、周、楚”之民到宁夏屯驻。晋,就是山西。山西移民宁夏的时间,当在洪武九年(1376年)及其以后。
在宁夏其他一些市县都有山西移民,这里只根据《中宁文史资料》编委会成员窦仰仪老先生生前对移民于中宁县的山西人情况调查作一简单介绍。
据中宁县宁安乡殷庄村农民郭凤召说“:我们郭家原有家谱,有祠堂。家谱在清同治年间因兵祸遗失。听祖辈代代相传,家谱载明祖籍山西省汾阳府洪洞县北社里村,于明洪武九年由官府强制迁移至此。同时从社里村迁来的郭姓有18户(每户先来1人),每户发耕牛1头、犁1张,因此人称郭姓住地为‘十八犁’。当时迁来户与原洪洞县未迁的郭姓各执铜牌半个,以备日后探亲寻祖时为证。有牌证者,老家的人可招待食宿并借给路费。后来回乡探亲者往往长居不走甚至多要路费,惹气了祖籍的人们,便把铜牌收回,从此与祖籍洪洞断绝来往。”现在郭姓在中宁县是大户,人丁兴旺,住地分散,宁安乡的郭庄村、殷庄村,康滩乡的大滩村,余丁乡的黄羊村、余丁村,石空镇的关帝村,这些村的郭姓人家都是明代从洪洞县迁移过来的。舟塔乡潘营村农民光银盘说“:我们光家原有家谱,同治年间因战乱丢失。我们光家原籍是山西省绛州府城内光家巷人,明洪武年间由大槐树下迁徙于此地。同时迁来的还有潘、严、李、赵、叶5家,现在舟塔乡的光、潘、严、李四姓户族较多,人丁繁盛,赵、叶两姓于同治年间因避兵祸逃亡他乡。”
县城西门外1公里许的王家桥,也就是现在的宁安乡郭庄村二队,过去有一棵大榆树,是县内有名的“树王”。这棵大榆树是在明洪武初长出来的,后来长成参天大树,树身高约十余丈,主干需用七个半人伸开膀子才能合抱过来,树冠伞状,占空间1亩地大的地方。这棵榆树历经5个世纪,虽曾遭遇不少天灾人祸,但依然活到公元1958年,后来因“大炼钢铁”被砍伐。据树主人张发达老先生生前讲:“我们祖先原是山西汾阳府洪洞县人,明朝洪武初年迁徙至此。迁来后定居王家桥,分到了土地。不久在分到的一块地里长出了一棵小榆树苗,祖先们为了怀念山西祖籍的大槐树,对这棵小榆树特别爱护,过了十几年它已长成大树。为了保护这棵榆树,我们祖先还把坟地选在大树下。因为有种迷信,坟地里的树木人们不敢随便砍伐,更不敢用这种树木做器具,所以才能长成这么大。”县城西门外朱家庄(今宁安乡郭庄七队)农民朱廷玺的上耳房内长着一棵大槐树。树为什么长在屋内?据朱家人讲:“我们祖先由山西大槐树下迁移至此。祖先们为了不忘祖籍的大槐树,定居后,就在屋前种上一棵槐树以示纪念。后来树长大了,人口也增加了,居室需要扩充,为了留下对祖籍大槐树的怀念,宁肯把树留在屋内也不愿把它砍掉。这棵树直到1976年园田规划时才砍伐掉。”另说,是朱家兄弟分家盖房子而将其砍伐的。虽然两棵象征祖籍古槐的大树被砍掉了,但移民后裔们的那种古槐情结还会世代相传的。
600多年过去了,现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命运如何呢?大槐树早已被汾河水冲毁,幸而在古大槐树的东旁同根孳生出第二代古槐,后又干枯,1974年被狂风吹倒,政府拨款予以整修。第二代古槐的北旁又同根孳生出第三代古槐,现枝叶繁茂,生长茁壮。古大槐树处古迹由大槐树、碑亭、茶室和牌坊组成。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1座,高3米多,宽0.8米,碑冠在盘龙细雕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5个隶书大字,碑阴刻有碑文,简述迁民事略。在碑亭前靠西一旁,建有茶室3间,以备槐乡子孙小憩片刻,品啜乡味。茶室楣匾为“饮水思源”。在碑亭南20步,建有牌坊1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阴面雕刻有“荫庇群生”。在横额两面还刻有4首诗,其中一首云:
迁民往事忆当年,柱杖穿云窅(yǎo)夕烟。
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1959年,古大槐树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多次拨款修葺,派专人管理。1983年又建了门楼与围墙。现在这里已是一处翠柏绿槐、清静幽雅的公园,每年有许多寻根问祖的古槐移民后裔和旅游者前往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