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孙坚助朱儁平黄巾,朱儁表奏二人等功。孙坚有人情,任了别郡司马。而刘备因无人情,日久未任,后勉强才被任命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上任不足四个月,宦官把持的朝廷又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要淘汰。恰督邮(小说中只称了官职,无姓名交代之人)巡查至县,刘备迎至馆驿。督邮说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威胁要淘汰;此后又想让县吏诬告刘备。刘备几次请见不得。此刻引出了其义弟张飞,张飞趁酒劲闯进馆驿,将督邮扯出,缚在县前马桩上,用柳条鞭打。关羽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归乡。刘备终究仁慈,放了督邮,交还印绶,兄弟三人往代州投奔了刘恢。这就是《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之故事,让人拍手称快。
阅读《三国志》,在卷三十二刘备的传记中却记载为: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拴马桩),弃官亡命。
同卷,裴松之也补注了典略的内容:
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从上述资料来看,有功却未得到重用,刚任命又面临被免职,刘备早已对朝廷心怀不满。督邮到县却拒见刘备,成了事件的导火索。刘备是“突”入门,欲杀之,可见情绪比较激动。所以,刘备才是真正鞭打督邮之人。至于张飞是否参与了鞭打,《三国志》中虽无记载,但这事怎能少了他!张飞作为刘备忠实的义弟,自然会冲锋在前、充当打手。因此,小说的改编也不无道理。一方面可突出张飞性格暴躁的个性,另一方面还衬托出刘备宽厚仁慈的形象。若按史实写刘备鞭打了督邮,则刘备的君子形象毁矣。
且不论督邮挨打是否冤枉,督邮在小说中代表着腐化堕落的东汉政府。从当时官员的任用情况来看,东汉末年的官场朋比为奸、买官卖官,官员腐败现象触目惊心。官员是政权的基础,官场若成了市场,考察变成了考钱,研究当成了烟酒,则政权根基不稳。东汉末年的教训是深刻的,应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