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看待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重要学科。1987年在上海高等院校财经专业课程改革会议上,国家教委列为财经专业的10门主干课程之一,要求财经院校和财经专业开设这门课。近几年,陆续有一些专著和教材问世。随着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在对它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等一些问题上,也产生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发展经济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有的则说:“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只要提到‘发展经济学’,必定同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发展经济学不是‘分支’,是‘领域’,是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的发展。”
还有一种说法,避开是否属于西方经济学,而只说:“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学踿踿踿的一个分支学科。”
发展经济学创建者之一的张培刚教授也认为发展经济学是由西方经济学“演变而成的新学科”,但他认为,这种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有缺陷的,“应该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连同研究方法,加以彻底改造和革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发展经济学’”。
上述几种观点,从表面上看,有的似乎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但从实质上说,并非互不相容的。因为这几种观点如果不是孤立地看,而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实在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分歧。
第一,学科的性质往往和其研究对象有密切关系。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几种说法虽有差异,也只是词句上的,认为这门学科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则是一致的。
第二,关于这门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也是没有分歧的。大家都认为是第二次大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拉美广大地区原来属于殖民地、附属国的国家和地区,纷纷走上独立道路。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和地区尽管存在着差异,但都面临着摆脱经济落后、改变贫困面貌、发展经济的共同任务。在这种条件下,是西方经济学家,或受西方经济学教育、影响的经济学家首先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因此,当谈到发展经济学时,不能不谈它的渊源。在这一点上,大家也是没有异议的。
第三,谈到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虽然必定要联系西方经济学,但并未有人说凡是发展经济学就一定是资产阶级的。因为发展经济学确实只是一个学科名称,它可以用不同思想为指导进行研究,不一定都是资产阶级的。事实上有的流派,很难简单地归结为资产阶级的。例如对经济发展的论证,一般分为三个流派,即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激进主义。这三个流派的基本思路是不同的,其中激进主义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虽然不见得尽都合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但也不能说和马克思主义毫无关联,因而也不便把它们的观点硬派作资产阶级理论。
第四,以上说明,上述不同观点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并无原则上的分歧。至于说,发展经济学能不能称之为西方经济学的“分支”和演变?我认为这纯属词句之争,无关紧要。如果从其产生的渊源来说,称之为西方经济学的“分支”,似乎也无不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有本质上的不同,但这并不妨碍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直接继续”或“当然继承者”。这样说,并不会模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营垒之别。
二、发展经济学既有共性也有特性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的共同的任务。由于新老殖民主义者的巧取豪夺,长期压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困难是相似的。这主要是人民生活贫困,人口压力沉重,失业或就业不足,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技术力量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城乡差距过于悬殊,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发展资金短缺,在国际贸易中比重过小并处于不利地位。总之,社会经济落后,经济基础薄弱。面对这种困难和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克服困难,走上发展经济的道路,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经济学所要探讨的课题。邓小平同志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发展问题。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可能就没有出路。”这就是说,发展经济首先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问题,但它也同时关系到全世界,其中也包括经济发达的国家。因为如果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西方发达的国家的市场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也难以解决。而且,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也不可能封闭在国界之内,也会变成富国的问题。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失衡,各种污染问题,战乱、暴动,难民问题,是富国所无法完全回避的。所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主题之一。
发展中国家有面临的共同问题,但由于各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人口、自然条件的不同,以及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历史和现状的差异,因而在如何解决经济发展的道路和目标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各个发展中国家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战略和策略、政策和计划、重点和规模、手段和模式等等。著名经济学家谭崇台教授指出,在7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家转变了态度,已经从对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研究,从对全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转变为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作国别研究。……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统计资料日益丰富起来,使人们对某一国家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成为可能”。这就是说,“发展的现实和理论与政策的预期远不一致”,不能有效地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需要转变为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国别研究。这种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因条件具备,所以也是可能的。这种演变或转变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学走进死胡同,而是表明这“一门新的经济学科正在发展,正在向纵深发展”。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建立自己的发展经济学
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要概念。邓小平同志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有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发展的道路,适应这种需要的就是发展经济学的任务。
发展经济学对于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有共同或相似的对象和内容,例如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资源配置,工业化与农业进步,经济发展中的优先次序选择、财政、货币政策,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社会项目评估,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和经济调整,人口问题,资金问题,国外资源和国际贸易问题等等。不管什么样类型的发展中国家,都应当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总结和借鉴本国和外国的发展经验,促进本国的经济顺利发展。
但是,这些内容和问题,对于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重点和要求,对于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来说,必须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符合中国国情和特点。我国的国情和特点是什么呢?概括地说,就是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不是发达的社会主义,而是还处在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形象地说:“我们算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又是小国。大是地多人多,地多还不如说是山多,可耕地面积并不多。另一方面实际上是个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这个总的国情必然有如下特点:
第一,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就得先解决温饱问题才能集中财力、物力扩大再生产。人口多特别是8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必然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制约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且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第二,中国底子薄,基础差,经济建设的起点低。因而虽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得到很大增强,但落后面貌尚未完全改观。尤其在农村,还没有完全摆脱几亿人用体力劳动搞饭吃的局面。
第三,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悬特甚大,一部分先进的现代化的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工业和农业同时并存。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那么,中国则不只二元,甚至是三元、四元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同时并存。
第四,从所有制来看,也是多种成分同时并存。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成分为主体的条件下、个体、私营、中外合营、公私合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国人投资的企业,同时并存。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所有制结构,还在演变中。
总之,中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中国特点为依据。中国既不同于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类型的大国或小国,也不同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大国和小国。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为了使我国的经济迅速而顺利地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的高度现代化,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研究和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这些长处和优点加以吸收利用,对其短处和缺点,则引以为戒。以上所述的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有关内容,都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我国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高等财经院校建设这个学科,开设这个课程,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真正用于搞经济建设的时间很短,“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因而反映这种实践的经济理论,也主要是研究生产关系的性质、状况和变革,很少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很少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在这期间,由于对西方经济理论采取否定、排斥的态度,认为资产阶级的理论没有什么价值,因而也就谈不上引进发展经济学。
长期以来,认为有了政治经济学就可以直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切问题。这也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包括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部具体内容。经济学科体系中有不同层次,各有不同的对象和任务。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不能代替发展经济学的更加务实、更加切近的功能的。
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党和政府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在深圳、上海等地的谈话再一次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个谈话象浩荡的东风,吹遍祖国大地,对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建设,显得更为紧迫。
此文载于:经济评论,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