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风言道:“要说这‘风、象、气’之学,先祖伏羲氏为创始人。他之阴阳八卦即是观风、象、气悟得,只是后世无人认真研修风之细微。研修风、象,前朝诸葛孔明倒算第一人。早年臣下随至元师父习艺时,就对风产生兴趣。这风对庄稼、森林、房屋损毁极大。在眉州第一次坐江船时,见得船人将帛张于船只木柱上,利用风之力行船,即想到研修风之学问。倘若能将暴风提前预测,告知人们,百姓作出事前防范,岂不减少损失。暴雨来临,总是狂风先至。从风力、风向则能测得何时、何地会有雨至,即可提前告知农人,加以防备。世间万物,均有它之阴阳、正反两面。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风能对世间有害,亦能有益。我人类何不像船人一样,用它来服务于人。臣下观风多年,有一些感认。若要研修,这风之学问多了去了。如今忙于朝中之事,故只能妄想,圣上切勿怪罪!”
圣上用心倾听李淳风言说,思路确也随往深处。预测风雨,利用风服务于人,这些都应是大事、好事,何不给予他时日,让其研修。想到此,圣上笑道:
“李爱卿所想,确是切实。方才朕言让你日后常住民间,即是给你研修时日。这样吧,凡你它日研修之事,即奏报林相。所需人、钱、粮,由朝廷拨付,定不耽误。”正说话间,林岚枫大人从太极殿侧室步出,对圣上躬身言道:
“启禀圣上,旨已拟就,何时宣读?”
圣上道:“就此时吧!”
昨日在昭陵时,林相差人至。令李淳风回朝面圣,道是让其改任剑南道水司衙。此时宣旨,定是与己改任有关,连忙起身。只听林大人道:
“观天监李淳风听旨。”
李淳风整冠跪地言道:
“臣李淳风接旨。”
林大人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着令观天监李淳风,前往剑南道,设立‘水司衙’。巴蜀大地,河流众多,所属河道,概由水司衙辖管。衙府人员,由上督李淳风在朝中、民间挑选任用,报中枢、门下二省备案。
又!剑南道蜀地平原,乃我大唐粮仓。蜀地兆亿良田,因堰渠年久失修,以致旱涝之年,丰收不保,百姓遭灾。朝廷拨与库银,着令水司衙,于蜀地修筑堰渠,开垦良田。堰渠建成,亦由水司衙一并辖管。圣旨宣颁之日,即李淳风上任之时。钦此!”
大唐贞观十二年季夏十日
李淳风接旨后对林大人言道:
“大人,这太突然了吧!”
大人笑道:“有甚突然,你是觉圣上一下给了你如此大权,承受不起吗?”
“正是!这水司衙与剑南道平级,还要似江南道一样在各州府设分衙。圣意除却修筑堰渠,还司管理。下官乃一学问之人,若日后每日坐衙,哪有时间研修学问?”
只见林大人诡秘一笑:
“你此番上任,自当先回百丈山省亲。你师袁天师定会有所为,说不定他早已绘制堰渠之图,等待着你。圣上之意,就是让你去至民间,潜心学问。”
听林大人言及先生,淳风心中豁然明白。此道圣旨,看似不伦不类,其中定有先生之意。
一旁圣上笑道:
“你这李淳风,今晚回家,再读圣旨,去吧!回山代朕授封,也给活神仙带个好。诸事林相自会交待办理。”
时至掌灯,二人跪辞出殿。
接得圣旨,怀揣着激动的李淳风回至家中。他相信,这突至的圣旨,必是先生安排。坐于书房,捧出圣旨再读,思考着此行的缘由。
却说蜀地平原,沃野千里。兆亿良田自蜀汉时,就得以开垦,平原被世人称誉为‘天府之国’。弱小的西蜀,敢与强大的北魏、东吴抗衡,且累累出兵攻击。一是靠了诸葛孔明的运筹帷幄、以及先进的武器。二是依靠了那兆亿粮田产出之稻米,以作后盾。自蜀汉后,因交通闭塞,蜀地人口稀少,加之疾病流行、后来官府不给力等诸多原因,致使蜀地良田荒芜,土地骤减。
大唐之初,国力薄弱。太宗李世民知道,大唐若要强盛,农耕是根本。富绕的蜀地平原,早就在他胸中,那兆亿良田应是大唐之根基。李世民平定诸路叛军后,决意开始发展农耕。他要在对蜀地良田开垦中,找到经验,再向全国推行。蜀地这块试验田的开发,派谁人去最合适?太宗自然想到了恩人袁天罡,他定会助己一力。驭人有术的大唐皇帝,他知道房、林二相与天师为师兄弟,故有意让他们去作为。李淳风这样的学问人才,外放民间,更能发挥其作用。二相荐言,正合了李世民心意。
此时的袁天罡,早已测得太宗皇帝会开发蜀地这块聚宝盆。他已暗中和师弟们通气,建堰、垦田,正是李淳风返回之时。自己步入晚年,未竟之事,当由这传人继承。
思念着先生、思念着金蟾、牵挂着大旺山金牛、钟崖双虎穴的李淳风。再读圣旨,已知朝廷开发蜀地的深远意义。林相诡笑中的一句话,定是先生暗中给力。个中缘由,回蜀后自知。解得圣意,李淳风于次日一早,去了内府省领命。此时,他仍然在猜想,圣上、先生、岳父、林相,他们之关系,倒底有多深?
内府省公事房,林相对李淳风交待毕诸事后言道:
“今圣对你已十分信任,放心去吧!圣旨之意乃圣上、魏相与我商议。水司衙权大,官员由你选任,我等不会插人。你今只为设立水司衙、修堰渠、垦田钦差,未来水司衙主官不会是你,但由你选任。中枢省会对剑南道行文,道衙、州府自会听命于你。蜀地之事随时奏报中枢、内府二省,我等老头子自会关照。为做事方便,圣上又给你一钦差之职,为圣上口谕!任你为剑南道查贪钦差,尔好自为之!朝廷不是你这学问之人久呆之地,此番将家眷一并带走吧!”
“大人之心意,淳风感激,且铭记于心,淳风走后,大人保重。”
林大人笑道:“我一糟老头子,随时可告老还乡,谁奈我何,你放心去吧!”
辞却林相的李淳风,在四人大轿中,望着内府省大门,似有几分依恋:‘林大人与我非亲非故,但却时常对我关照有加。在岳丈和林大人身上,常有似先生在眼前之感觉。入朝几年来,二相均是在有意无意间,尽量让自己少与其它官员往来。五年中,除外出时,自己大部分时间在观天院公干,余时则至书库。偶尔上朝,师兄弟们相见,朝中规严,也就互问一声,道声安好。逢年过节,师兄弟们必聚,有颜庆来、许望亭等年长师兄召会。师兄弟们在一起,都谨记师言,绝不言说朝中之事。今六部府衙,相互倾轧,令圣上常出面调解。此番外放,定是前辈们一番苦心。哎!多好的长辈们!’想到此,李淳风心中升起对长辈们无尽敬意,更想尽快见到先生。
次日,李淳风着令师爷‘庞德谦’,书办‘李文钦’,前往各部衙办理公文、书函、拨付银两。房玉同奶娘、家人收点行装。自己带李过前往太史局书库,清点那有用书典。库官已接林大人之令,圣上御赐,自不敢怠慢。
‘庞师爷’为建观天台时,归州知府所荐。李淳风见其办事实诚干练,故五年来一直留用。书办‘李文钦’则是歧州知府书荐,前几年大婚时,大哥淳清、淳远来京省亲带至。李文钦乃李氏同族,知书达礼,且有相当文笔功底。淳风高兴,也就留在身边做了书办。师爷、书办都与自己年岁相当,平日相互间也十分融洽。过儿不负众望,昨年京考,中了榜眼。朝廷授与六品从知,今已算个从六品。淳风曾对过儿笑言,年方二十,你就为官。倘若外放,朝廷怎么都给你一县令。小小年岁,看你怎去管理一县百姓。努力吧!
临行前日,淳风携妻儿前往相府,拜辞岳父母。林大人也在,两老头一番交代后,林大人交与淳风圣上御书‘活神仙’赐封,让其代圣授封,淳风跪地接过。
在林大人和太史局主事司马骏的安排下,林大人派了‘林虎’、‘赵猛’二牵牛卫同行。至蜀地后,由他们去军营挑选军士,供水司衙差遣。同僚司马骏,在太史局抽调了有河道管理、和建渠经验的官员‘关定远’、‘童用’,同往剑南道,二人均过不惑之年,为做事稳慎者。
诸事齐备。也过去近十日。辞别师兄弟们,这日一早,淳风引领众人上路。途经大明宫,淳风去至门楼外,三跪九叩,拜别圣上。
六乘车驾,奔走在前往剑南道官道上。在管家‘李安’安排下,淳风同家人、奶娘同坐一车。师爷、书办、过儿、童用、关定远乘坐一车。另有三车为圣上御赐书典。一车为淳风家中细软,管家坐于车上。二牵牛卫骑着快马,照应着前后。
离京十余里,李淳风松了一口气。看着身旁的房玉、奶娘以及熟睡的孩子,不竟回想起五年前来京时,乃孑然一身。今不但有了家,且以钦差之身回至蜀地,禁不着一番感叹!今车上已有半个水司衙,想必剑南道台‘钱守道’大人已收到朝廷公文,为水司衙作了准备。
途经岐州界,因近年家人常来京师探望,也就不打算回家,请驿差代送家书告知大哥。
晓行夜宿,几日后到得剑阁栈道口,守道军士见车上挂着钦差黄旗,自不敢蛮横。加上二牵牛卫同行,军士长怎敢怠慢,引领军士,笑脸相迎,小心翼翼,送众人过道。
入得蜀地,一路上官员们恭迎恭送,在利州,世兄武文接待自不在话下。
李淳风至蜀地,钦差水司衙之消息,在蜀地官场已不是秘密。剑南道台‘钱守道’乃门下省丞相长生无忌心腹,长生无忌耳目众多,李淳风查贪钦差身份,国舅爷岂能不知。立马飞鸽传书,知会钱守道,要其小心应对,切勿掉以轻心。道台即知会了沿途官员,谁个会不小心。李淳风也只经利州时,与世兄武文喝了一台高兴之酒,其余官员,也仅虚于尾蛇。
这日申牌,益州在望。长亭处,道台钱大人引领着十余名官员,早在道旁恭迎。跳下车驾的李淳风心中暗笑道:‘若非这查贪钦差之名,哪会有如此多人相迎。’
钱大人一一引见,互施礼问候后,众官员簇拥着李大人入城。
益州道衙,钱大人早已安排就绪。水司衙门就安置在道衙旁院内。早有十余名杂役清扫后在恭候。道台已给配备了数名差役,任李大人挑选。硕大的水司衙府招牌挂于门首,在钱大人及其师爷引介下,淳风几人入院巡看,倒还十分满意。淳风即叫师爷、书办、管家逐一安置。
李淳风满意,谢过众位大人。只闻钱大人笑道:
“李大人怎说言谢,下官接得朝廷公文,知你李大人返蜀,是为蜀地造福而来。再则水司衙与剑南道衙平级,守道自当尽心。李大人乃朝廷钦差,道衙现已设宴,为大人一行洗尘。现酒席齐备,我等偏院言叙吧!”
淳风笑道:“大人盛情,我等自当领受。”随即招呼众人去至偏院。
道台钱守道,年过五十,早年时也曾习道学。拜至长孙无忌门下后,随军多年,也立过些战功。得长孙重用,任了剑南道台,如今已算得上官场老手。因其勤政,官声倒还不错。经营巴蜀多年,不少州、县官员都经他手提拔。剑南道有不少富庶之地,近年太平,自有不少官员有贪墨之为。作为道台,属下送些钱礼,他也会收之,故对属下就有些听之任之。
大唐高祖李渊开国,初时为隋唐平稳过度,他沿用了大隋旧制。因不少权臣及割据武装不服,天下大乱。平定乱军、刀兵四起,战乱经历十余年。直至贞观十年,内乱方才基本平定,故而朝廷尚无新的法规,官员的贪腐,也就在所难免。励精图治的太宗李世民,洞察一切,他岂不知贪腐误国误民。他身旁耳目众多,官员们贪腐,自然知晓。此番李淳风至蜀地,委他以查贪钦差之职,一为敲山震虎,二为李淳风便于做事。不曾想,李淳风这一钦差之职,弄得钱守道及一帮有贪墨行为之官员十分紧张。
老于世故的钱守道,虽然心存余悸,然接到中枢省公文后,倒十分用心。再则袁天罡、李淳风均属自己敬慕之人,自当尽心。安置水司衙同时,将衙府人等食、宿、住、公干等事宜安顿得尽皆周到。今日接风宴,就在水司衙偏院备办。钦差李大人家眷,自然会住上舒适之处。
酒宴上,众官员重又认识一番,把酒言欢,虚以委蛇,倒还喝得高兴。
次日一早,淳风叫来庞德谦、李文钦、童用、关定远四人。让师爷、书办在钱大人所荐差役人等中,挑选数人,供府衙使用。请二牵牛卫官,去军营暂选十来名军士,供水司衙差遣。安顿毕,即带上李过,命人赶住三驾马车,前往青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