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于碑前默不作声的袁天罡,正暗自掰指推算。过得片刻,笑问淳风:
“你可知这墓中人辞世已有多少年?”
正自猜想的李淳风抬头反问先生:
“你老说他去世有多少年?”
先生笑道:“整二百年。”
随即指着碑文那一行小字,‘生于前秦八年仲春二日,卒于西秦二十四年孟夏十日’言道:
“方才我算来,这武常仅活了四十八岁。他去世那年为十六国时西秦二十四年,也就是西秦最后一年,距今刚好二百又三年。这武常公离世多少年暂且不言说,你看这后面落款为玄孙武文敬立。虽无立碑时日,但观这碑之成色,不会超过三十年。令我奇怪的是,玄孙为第五代。试想,平常人家,哪有第五代再给祖宗立碑的。即或有,也是在祖坟山,然此处并非武氏祖坟。这墓中武常公也不是显赫人物,因近二百年我们不曾见过武姓成名人物。玄孙为其立碑,这玄孙应是不得了,非富即贵。因他之富贵定与此坟有源,故而立碑。须知此山乃龙穴之地,我二人今看他是否葬在龙穴上。”
听先生一番言论后,李淳风频频点头。而李淳风说出一句话,也令袁天罡吃惊:
“弟子此时也想不明白,这碑文怎会是家父所书?”
此言一出,惊凝的袁天罡又对着碑文细观起来,随之在额头上一拍:
“是了,是了。早年我曾读李播著书,他之《天文大象赋》今还记得,就是此字体。看来我师徒定要把这‘武常公’是谁弄清,更要找到‘武文’是谁。淳风你先置放罗圈,将此地考究一番。”
淳风依言,从行囊中取出罗圈,置放于地。不曾想,罗圈上磁针乱动,无有指向。李淳风吃惊,袁天罡见后言道:
“是了,此处龙脉穴口,灵气中心,罗圈自然无用,待我推演一番吧!”
言毕,袁天罡盘腿坐地,微闭双目,单掌竖立,口中念念有词,全身心进入演练状。
李淳风站立一旁,大气不出,他知先生在用‘六壬课’法推演,自不敢打扰。
约半盏茶时,只听天罡口中一声‘着’,旋即收势起身,拍了几下身上尘土,对静立的淳风言道:
“日后凡遇难事,你可用我之六壬课推演。但必得心无杂念,心平静气,再以乾坤数算计算,即能得知答案。”
“淳风谨记,先生定已寻得答案?”
先生哈哈笑道:“福人等福地,坐地等花开。这武常公乃一有福之人,只是阳寿太短。他葬于此处,福佑后世子孙,此为缘。他之子孙可了不得,绝非一般富贵,而是富有天下。”
此语一出,淳风惊道:“难不成又是天下大乱?”
“非也,这君王可不一般,他乃一仁爱明君。你观此地,全无半分煞气。更有武常公坟未葬正,仅处龙穴边缘,故他之后代不会是开国帝王,而只是一顺势君王。方才推演,为师已知穴口,你看那株龙形柏,那里正是穴口。”
随袁天罡手指方向十余丈处,一株千年柏树,状似龙形。李淳风见得,飞身而去。远见龙形树似在吞云吐雾,跑至树下,却什么也没见着。只听先生叫道:
“回来。”
回至先生身边,先生笑道:
“你之功力,今还不能观得王气。即便观得,也是在月明之夜。为师方才是推演中识得穴口。我叫你返回,是忽然想起一事,利州兵马都督,不是就名‘武文’吗?”
“哎呀!我想起来了,早年弟子在秦王府时,就知此人,但从未蒙面。曾闻他父‘武定’十分富有,与唐国公李渊交往甚深。李渊争夺天下,自需大量钱财物资。据说军中物资都由武定备办,且常资助李渊军晌银两,这武定是李渊亲睐之人。高祖称帝后,封他为利州兵马都督。今日利州都督武文,定是武定之后,世袭了都督之职。据传这武定早年几代什么生意都做,故而武家十分富有,商界人称武定为‘商贾奇才’。想必今之武文,自有先祖遗风,利州都督,当是了得之人。淳风入山数年,与外界隔绝,近年武家之事,便不知晓。想必家父与武家有缘,否则不会为其撰写碑文。”
淳风言毕,先生笑道:“听你言来,这武氏乃商贾而仕途,这就对了。想必武常公早年应是在生意路上暴毙于此,时人草草安葬。后世武文知晓家史,前来立碑祭祀。不曾想,他这草草安葬,竟然葬在了龙穴旁,福荫子孙。今观此风光,武氏后世必出君王。武文今乃第五代,定然做不了君王,为一方诸侯足也。武氏君王,应在武文之后。今观龙穴,无法知晓君王是否降世。难不成李唐天下要断于武氏之手?走!我师徒今去利州,看这武文有几个公子,谁人会有君王命相。”
师徒二人对着武常坟墓,拜得几拜,转身下山。离坟头几丈处,淳风见荒草中一石板,近前翻看。只见上面草草刻着武常之墓字样,随即笑道:
“先生猜测,果然如神,此为武常公早年之碑。”
此行数日,跋山涉水,甚至披荆斩棘,虽然辛劳,然师徒探得龙脉,心中高兴。今欲往利州,寻找那后世君王,解却心中疑团。趁时日尚早,师徒上得官道,往西直奔‘剑阁栈道’而去。
千百年来,栈道为出入蜀地的主要通道。古时蜀人习得李冰用火烧岩之法,在崖壁上凿孔,嵌进结实木棒,再将铁链固定于木棒之上。下部横木,一端嵌于崖壁,另端由铁链斜吊。横木上铺上厚厚的木板,人在木板上行走,蜀人称之为‘栈道’。栈道穿行于悬崖、山涧,虽然危险,但栈道的发明使蜀地与秦地相通,栈道成为蜀地与外界的主要通道。那些纵横的沟壑、万丈深渊、悬崖峭壁,终被人类用栈道之法得以征服通行。
刘备入主巴蜀后,诸葛亮占领了汉中平原,屯军汉中,欲图中原。蜀地丰富的物产粮米,成为汉中屯军的必需品。栈道成为蜀地至秦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为运送粮草,诸葛亮将栈道加固重修。尤其是将垂吊的铁链换得更加粗实,以供骡马负重通行。断断续续的栈道,穿行于悬崖峭壁,既壮观也极其危险。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畜从栈道上摔下,命丧深渊。古栈道,出入蜀地主要通道,自然为官府控制,成为了官府、守道军士们的摇钱树、生财之道。后世李太白在蜀道难中,用了‘地崩山摧壮士死’之词,颂扬了蜀人修建栈道的功绩。也用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形容有了栈道后,进入蜀地的难。那守道军士,胜过豺狼。
栈道出入口,数名守道军士,腰挂佩刀,凶神恶煞站立关口,盘查着行人商旅。无论老幼,都得奉上银钱方可上道,稍有不慎,则会招来斥骂,甚至拳、鞭相交。
李淳风行至那一脸肃气的军士长面前,道一声有劳,塞给一些散碎。这军士长倒还识趣,见淳风气宇不凡,连忙还礼,喜笑颜开间,请淳风上道。
淳风转身,请过先生,同时叫上两个在路口等候已久的老者,一同上道。
军士长观得二人气宇轩昂,心知必非一般人物,再则又收得贿赂,连忙满脸堆笑,为几人让道。
座落于秦岭以南的‘利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古丝绸之路重镇,南来北往的商贾,汇聚于此。从蜀入秦,从秦入蜀,必得翻越秦岭。途经栈道,在此歇宿。经年日久,利州成为南北丝绸路上最大的交割、贸易场所。
刘备入主蜀地后,利州除却夕日的繁华外,又成为军事重镇。利州与汉中相隔几百里,实则中间就一座秦岭相隔,一在南,一在北,一为蜀,一为秦。诸葛丞相为图天下,除汉中屯兵外,利州也为屯兵之地。蜀地所产粮米,为供军需,也屯集于利州。粮草汇集利州,再用骡马、木牛、及各类运输工具,源源不断,翻越秦岭,送往汉中。
自蜀汉起,商贾、军队、粮草汇集利州,古丝绸路途上的商业重镇、加上军事重镇双重身份,利州自然更是繁华,成为蜀地人口稠密之地。大隋年间,华夏人口猛增时,利州人口甚至超过了历代都城‘益州’。
隋唐年间,沿用蜀汉历史,利州仍为屯兵屯粮之地。今之利州最高军事长官,即是我们前文提到的武文——利州都督。
这日申牌时分,袁天罡、李淳风到得利州。二人行走在繁华的街道上,欲寻一家适合的客栈入住。
几经打听,来到‘都府街’,都府街以都督府命名。都督府旁一幽静大院,即是都督私宅,高大的门脸显得古朴大方。都督私宅斜对面,有一‘永福’客栈。客栈两旁长街上商铺鳞次栉比,尽皆珠宝、药材、丝绸等生意。都府街属利州大宗生意交易地,街道上还有带刀军士巡逻,因是都督府衙设立此街之原由。
天罡师徒,踏入永福客栈,此客栈应是此行最佳落脚处。永福客栈除却门脸高大外,且十分整洁。见客人入店,小二、幺师连忙迎上前来接下行李。请二人就厅内坐下,奉上茶水。淳风上前,小二引领下,选了一间临街的二楼上房。
入得上房,内二外一,一应俱全。外室临街,既可品茶、聊天、会客、观街景,更好的是窗口对面就是‘都督’私宅,在窗口可观清都督府几进院落。
置放行李后,先生笑道:“此‘永福’客栈店东定与对面都督私交甚厚。”
“先生何以见得?”
“你试想,如此豪华客栈,开于都督府对面,做的就是官家生意。自古官商一家,他不与官家交好,怎做生意?”
淳风笑道:“有理、有理。”
说话间,小二送来茶水。谢过小二,天罡言道:“劳凡小哥,请‘幺师’前来,我有事相问。”
上房客人,小二自当用心侍候。听客人吩咐,立时下楼。
片刻后,闻得敲门声,淳风上前开门。门外站一汉子,年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来人言道:
“在下本店幺师,闻客人相召,不知客官有何吩咐?”
淳风请幺师入室让坐后问道:“请问幺师高姓。”
“在下姓‘黄’名‘来’,祖居利州。不知客官对此上房可否满意?”
淳风笑答:“一应俱全,十分满意,有劳幺师了。”
“客官言重,小可本就做此营生,对客人自当尽心。若有不便,请客人尽管知会。”
说话间,袁天罡从内室步出,幺师连忙施礼,且为客人斟上茶水。
淳风笑道:“我叔侄二人,初至利州,不识风土人情。因见用饭时间尚早,故请幺师闲聊请教,为我叔侄言说一些利州风土,不知幺师可否赏脸?”
“为客人效力,乃小可本份,岂有不应之理!”
黄来起身为客人再次斟茶,又给自己斟了一杯,落坐后与淳风对坐言说了起来。
袁天罡端坐一旁,听二人一问一答的言说,偶尔掺和两句,笑上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