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观星楼观得眉州平原灵气,从百丈山出发的袁天罡,将自己打扮成一游方道士,第一站直奔眉州。仰望眉州城头,一种故地重游之亲切感油然而生。
入得城内东街,进了一家名为‘福缘’的客栈。见得店堂整洁,即向店家要了一间上房入住。店家见来客气宇不凡、衣衫飘袂中,似有仙风道骨之气。立时叫过小二道:
“上房贵客,小心侍奉。”
应答后的小二转身跑去,为客人送茶、送水、安排晚饭,侍俸十分周到。
饭后,袁天罡去至眉州繁华街道、夜市行走一圈。只见商贾云集,各店铺间人来人往。虽值隋唐之争,天下正乱之时,这远离战乱的眉州大地倒还平和。比之十年前,眉州城更显兴旺。至晚回至客栈,洗漱后安歇。
寅时鸡啼,袁天罡起身坐于床上,盘腿练功,这是道家人每日必修课。从七岁入观习艺时,每早就跟随师父、师兄们习练。几十年来,自身道家太极内功已达上乘,可抗百病。然技无止境,对阴阳内功的修练,袁天罡从不间断。
不经意间,半个时辰过去,浑身热汗的袁天罡出门洗漱。小二见得上房客人早起,连忙上前请安问候,为客人送去热水,且泡上一盏好茶。
洗漱后、正欲坐下喝茶,只见店东上前施礼道:
“小可张财,乃敝店店东。客人住店,倘若应接不周,还请尊驾海涵。敢问贵客从何而至,若需跑腿,小可定当尽力。”
天罡还礼,请店东坐下说话。二人落座后,天罡言道:
“我乃一道学之人,在下姓苏,游方至此。见眉州山水秀美,欲游玩几日。叨扰店东,甚觉不安。想必店东必是眉州本地人?江对岸那些山定然塾悉。在下今日欲去对面山中游玩,还劳店东介言一番。”
“哎呀!客官真是选了好去处。江对岸龙泉山中,人烟稀少,除却‘蟆颐山’是当年蜀汉丞相诸葛为其命名外,其余山头均不知名。只有那少数的十余户人家,常在山中打樵、采药,在山下农耕。他们叫那山是什么名,就是什么名。客官若去,饭后去至江边,雇一只小船,送至对岸即可。”?见另有客人早起,店东辞去。
趁店东去招呼别的客人时,袁天罡品起了香茗。方才他未向店东道出真实姓名,而只用了生母苏姓,是有所顾忌。袁天罡知道,此次出行是游学为主,故不愿惊动地方。近年来自己在江湖中已浪得虚名,倘若道出真实姓名,担心会引来诸多不便。
昨日进入眉州界时,袁天罡就感受到灵气。尤其是在那彭祖山下经过时,灵气更浓。道家彭祖擅长养生学,活了一百五十岁,死后就葬于他研修之地——小青山脉。数年前,自己同义父还曾至彭祖山上坟头拜祭。眉州救疾时,也常去龙泉山采药。
昨日客船行过传说中的险滩后,进入琉璃江,江中那擎天一柱石赫然展现眼前。袁天罡知道,这天然巨石,当年曾是诸葛水军营点将台。宽阔的琉璃江面,正是武侯训练水军的天然训练场。绕过点将台,他即站立船头久久眺望。除却蟆颐山众山头外,远处江岸上的另一山头似乎更有异样,引起了袁天罡的观注。故而他今决定,今日先去远处那山中一游。
饭后的袁天罡,收拾简单行理,辞别店家,道是行李留店,今晚必回。
到得城外江边码头,雇了一只小船。告知船家,欲去对面山中游玩。船家三十来岁,常年在江边摆渡,自是熟识水道。
“请问客人,是去蟆颐山吗?”
“暂不去蟆颐山,凡请船家送我去远处那江边。”天罡手指远处江岸。
“哦!客官是要去对岸江边码头,恐得半个时辰,客官你请坐稳了?”
小船如梭,行走在朝霞映照的江面。晨风习习,令人好不舒畅。不至半个时辰,船家将船摇至对岸江边。原来此处是一天然避风码头。凡风雨季节,不少船只均在东岸停靠。若遇西岸码头船只众多,停靠不下,船家们也只得将船停靠东岸。岸上也有几家茶肆、饭店,还有一些卖土产的摊店。
方才在江上行舟,袁天罡索性起身站立,默不作声的观望阳光照耀下的各处山头。
你道一当世天文、地理、风水学大师,他所观望的可与众不同。常人看到的是山水风光,他却要从那风光中观得灵气,再去寻找那隐于地理中之灵物。由远至近,蟆颐山自不待然。诸葛先贤乃我道家屈指高人,他赐名之山,必有来由,改日再去。离蟆颐山十余里的对面山上,它颇显灵气,我今先探,看山中究是何物。船靠岸时,天罡付与船资,请船家傍晚时来此接我。谢过船家后,上岸望山上行去。
顺着山溪,有一羊肠小道,想必是江边停船客商,以及纤夫们常上山游玩所致。迈过纤夫道,天罡顺小道而上。仲秋之季,溪水清澈,溪泉叮咚之声,顺林间传出。漫步而行,林中鸟语阵阵。寂静的森林中,尽皆稀有大树。松树、柏树、樟树、金丝楠、随处可见。树杆粗大,有许多须几人合围。眼观这些棵大树,它们竟似此山的守护神。
约一个时辰后,行走中的袁天罡感觉灵气倍增。放眼望去,远处山头下一片较为低矮的树林显现,翠绿中透出浓浓的灵气。天罡心道:
‘奇了,此为何物,如此有灵气’。捧起脚下溪水,喝得几口,调整心气后趋步前往。
啊!原来是一片红豆树林。数十棵红豆树,生长有序。此树乃世间稀有之物,袁天罡无法知晓它们之树龄。红豆树每两株为一组,树杆一大一小。小的略有小桶粗细,大的略粗。两树树枝相互搭交,竟似一对情侣相拥而立。
时已五十多岁的袁天罡,此前仅见过一次红豆树。那是数年前,义父带着他去百丈山中采药时,在那神女峰下见得,两树依偎。义父告知,此为红豆树,极为稀有珍贵。百丈山七十二峰中,仅此两株,树下常有灵蛇守护。在义父引领下,父子恭拜了神树。此山竟有数十棵之多,实为稀罕。赞叹中的袁天罡,面对红豆林拜得几拜后,细心的观望起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为后世诗人‘王维’对红豆树的赞美之词。诗人在写照红豆树时,确是用心观察后方始落笔。红豆树乃世上稀有之物,仅在南方生长,生长之地必有灵气。任何时候,它们都成双成对。眉州百姓知道,倘若它们之中有一株死掉,要不了一年,另一株定然枯萎而去。‘春来发几枝’不是形容,而是实情。红豆树春天开花,不是满树盛开,而仅有一树中的几枝条开花,故为春来发几枝。三月踏春时,老人们上山,总是先看红豆树是否开花。开花枝条多,即是好年辰。反之,则是荒年。花谢后结出豆荚,深秋成熟。每荚两豆,大如成人拇指,状如猪腰,呈血红色。成熟后的红豆十分结实,掷之地上尤如石子落地。
因其珍贵,百姓们自是珍惜有加。请回红豆,女人们用五彩丝线织成香囊。一囊一豆,且配入香粉。家人远行,必给配挂,以祈平安。女儿出嫁时,母亲必备两囊,交与女儿。新婚之夜,赠与夫君,以示相亲相爱,永结同心。千余年来,红豆树在眉州人心目中,既是‘神树’又名‘相思树’。而红豆则称‘相思豆’,又名‘美女石’。红豆树在上世纪中期已然灭绝,然它之美名、灵气却在民间久久传颂。
赞叹中的袁天罡,久久地观望着。这溪畔相依相偎的数株红豆树,直像一对对害羞的情侣。本欲采上几荚,然未至晚秋,此时采摘,岂不罪过。一阵风来,忽觉一股灵气袭至,浑身道不出的舒坦。一时灵感而至,盘腿坐地,取出卦板。微闭双目,占上一卦。片时卦爻出现,啊!此山竟然与己有缘,难怪昨日在江船上有感。冥冥之中,似有仙人引领。再用心推来,此缘尚有五年方至。心道:
‘好!五年后再上此山结缘’。
未时已过,袁天罡取出干粮,就着山泉,吃上几口,起身再次信步而游。游走两个山头后,心中仍惦念红豆林,再次返回,久久徘徊、穿行于红豆林中。
夕阳西下,申时已过,怕船家久等,即返身下山。半坡上因心中留恋,故再次返身回望。阳光照耀下,袁天罡大吃一惊。啊!原来此山形乃一美女侧卧,那红豆树林中,泉水奔涌处正是腰身,此山乃一‘美女穴’也。这山中住户,定然家家养美女。游寻半日,趁着晚霞,方将其观得。如此宝地,定要让眉州人知晓,让此山造福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