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们将华夏历史分为远古、(夏之前)、先秦、(夏、商、周、春秋、战国)和秦、汉。战国时,天下纷争,战乱不断,蜀地周围因道路艰险,少被世人知晓,倒还免却了无尽的战乱。时秦昭王惠眼识人,聘道家人李冰出任蜀郡太守。
李冰上任后,目睹了蜀地有广袤肥沃的土地。眼见这汹涌澎湃、泛滥成灾的岷江,决定要将其治理,让这江水造福于人。本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理,他带着儿子二郎,引领百姓,在岷江上游修筑了至今流传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岷江水流得以控制。岷江中下游兆亿倾良田得以灌溉。后世怀念李冰功绩,尊之为‘川主’。
岷江流域,全程二千五百余里。发源于海拔近五千米的岷山山脉。李冰修堰渠后,定堰渠名‘前堋’。三国蜀汉时,在此处设置了‘都安县’,前堋改名‘都安大堰’。唐时则称其为‘楗梶堰’。宋时改名为‘都江堰’至今。
到得隋唐时,在蜀地生活的百姓们已对岷江十分熟识。他们把岷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楗梶堰以上称之为上游,楗梶至益州、眉州、嘉州,此段称为中游。
岷江到得嘉州凌云山下时,大渡河、青衣江合并后注入岷江,再流至筠连州,进入长江,此段称之为下游。
话说这岷江中游,江水穿过益州,进入眉州界后,被东岸那绵延二三百余里的龙泉山脉中的小青山,活生生给拦住,江水只能随山势而下。流至眉州与嘉州交界处,江水从对峙的悦来、蒙自二山峡谷中穿过。因两山对峙,江面变窄,江水自然湍急。湍急的江水,穿过三个峡口后进入嘉州地界。隋唐时人们称此段叫三峡口。
因三峡口的阻挡,大量的江水,囤积于峡口以北的眉州界内。峡口以上形成了一个天然大水库,长百余里的江面。有的江面宽阔之处竟有二、三十里。宽阔的江面,夏日洪水滔滔、一望无垠,甚是壮观。秋、冬、春季,江水清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隋唐时人们称其为琉璃江。到得明时,世间有了玻璃,人们又改称她为玻璃江。
约五千年前,蜀地人类的祖先就选择了背山而住、面水而居的生存、生活方式。琉璃江东岸是绵延不断的小青山脉,琉璃江西岸、往西穿越近百里的平原、丘陵后,即是那原始的崆峒山脉。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捕鱼、狩猎为生。宽阔的琉璃江畔,自然是人类居住的最佳之地。他们捕鱼、狩猎、打柴、采药,世世代代在江畔生存繁衍。蜀人祖先启源于岷江,琉璃江畔,成为蜀人聚集地。
蜀地在蚕丛、鱼凫为王时,就开始了农业种植、栽桑、养蚕。蜀地人与华夏人类同步,黄帝元妃嫘祖和夏朝建立者大禹都是来自西蜀的蜀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意为无法知晓久远的蜀人历史,只好用尔乃四万八千岁去形容。在秦之前,蜀国为独立之国,有古蜀三代,与夏、商为平等国。到得杜明王朝时,正处中国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灭巴蜀。此后,历代帝王都把巴蜀最高治所设在成都。古蜀都城一直在成都,自此‘蜀’成为四川简称。
八百里蜀地平原展示于世,岷江流域中游段进入平原,灌溉着中、下平原五百里无尽土地。古人们把中、下平原称为上、下平原。上三百里为成都平原,下二百里为川西平原,也称眉州平原。
琉璃江边的眉州城,远古时就成为蜀地人类生息之地。从渔村至集镇,再至城市,她穿越了近三千年时光。
东汉末年,眉州称汉嘉郡。蜀汉及历代一直沿称。隋一统后,在汉嘉郡原址设眉山郡。唐初改‘郡’为‘道’行政,蜀地为剑南道。道台衙门设成都,眉山郡改称眉州,知府衙门设立于眉州城内。今值大隋之年,此时的眉州还名眉山郡,为摆龙门阵方便,小老儿就虚拟一盘,暂称其为‘眉州’吧!
隋唐时的蜀地平原,交通运输主要靠船。岷江上游因水流湍急,只能放木。中下游水势平缓,除却放木外,舟楫十分方便。上、下行船只众多,货船、商船、客船、打渔船。到得唐初时,甚至有了游船、府衙还配备了官船。衙役们驾着小快船巡视江面、码头,管理着江上船只。
从益州出发的下行船只,途经眉州、嘉州、筠连二州,进入长江。可至黔中道及更远之地。这些上、下行船只,途经眉州宽阔的琉璃江时,必在眉州码头停船上货、卸货。船工、船家、船广子们则必打尖、吃饭、歇宿。
隋唐时的眉州平原,出产丰富。加之民风淳朴,这天然的琉璃江码头,自然成为商家云集之地。三国至隋时,几百年时间,眉州之繁荣,一年胜过一年。
公元608年,隋大业4年,正值仲秋之季。这日申牌时分一艘来自上游益州的客船,停靠在了眉州码头。船家告知众客,今晚夜宿眉州,明日再行。
江船上,一伟岸男子,停立船头。夕阳下,他手搭凉棚,久久远眺着琉璃江对岸小青山脉上众山头,待船人将尽,方走下船来。
男子身着道家补缀,背负行囊,手持一把布制晴雨伞。红红的脸膛在夕阳照映下,泛着红光。观其面容,倒象四十来岁之人。本就近八尺身材,头顶上还盘着道家发髻,故显得更加高大。略显阳刚的体身上,透出一股儒雅之气,在下船人群中竟给人一种鹤立鸡群之感。他!就是当世名满天下的一代道家高人、药王、神农二门的衣钵传人,人称活神仙的袁天罡。人道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摸骨、看相、算命、无一不准。
因其医技高超,在他手中,救治过无数的病者。道家人称其为‘天师’,百姓却尊称他为‘活神仙’。
眉州城对袁天罡而言,并不陌生,他曾数度眉州,为百姓救疾治病。早年是随义父孙思邈而至,之后几次,都是由他带领,师弟妹们同行。记得上一次,约是十年前,平原上瘟疫流行。在袁天罡引领下,青云观道医们赶来了眉州。设立医棚、粥棚,施治救人。几月劳累,终将疫情控制,救助了无数百姓。同时与善良的眉州百姓结下了友谊,也结识了几位有识好友。
当江船进入眉州界时,袁天罡即感置身一片灵气之中。早年至眉州的袁天罡,因功力尚浅,对观天。望气学未至高深,故尔对眉州这片土地中之灵气无有感觉。近年来,在潜心研修中,时常夜间站立于百丈山蟠龙峰上、自建那观星楼中,趁着夜色观望。这南面眉州大地上,常呈现浓浓灵气,早就欲前来探个就里。
前些年的袁天罡,其义父孙思邈在百丈山设立道场时,他正在青阳观道长‘三阳真人’处习学道家技艺。过目不忘的孩子,到得二十岁时,除却观天、望气之学不及师父外,其它学问都与师父比肩而齐。在道家弟子中,此子已是崭露头角之人。
正当师父三阳咈叹之时,师兄孙思邈去至青阳观。见到师弟三阳真人时,道出了来意。自己本药王、神龙二门传人,今年已七十,门下弟子虽多,然至今未有真正传人。今造访师弟,因知天罡智力过人,乃可造之才。欲将其带去百丈山,授与技艺。此言出口,正合了三阳意愿,三阳喜言道:
“道家中人,谁不知师兄你武学、药学、医技上乘。你那些技艺,若能被天罡继承,是最好不过。我观此子,乃人中龙凤,若去百丈山深造,得师兄真传,它年必是我道家高人。”
至此,七岁入观习艺的袁天罡,二十岁时又随同义父孙思邈去了百丈山‘青云观’。习学中,他也常回青阳观向师父讨教,还助三阳授教弟子。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师父、义父先后辞世,百丈山青云观成为袁天罡之道场。青云观如今已有道众七、八十人。观中道家香火旺盛,医馆、观星楼,天下闻名。师父和义父临终时,都曾告诫袁天罡,学无止境,读万卷书之余,必行万里路。大千世界,有着丰富之识等你去习。
立志道学的袁天罡,铭记着师父、义父教诲,多年来把百丈山打点得风声水起。今把山中事宜托付与师妹‘秋云’,和儿子‘袁道成’及几名年长弟子后,决意去完成自己那人生未完成之课程——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