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婚事
有位朋友,多年来他与我在政治之路上同舟共济、甘苦与共,几年前却和全斗焕结成亲家,全斗焕的侄子成了他的上门女婿。
在1980年的春天惨遭“5·17军事政变”蹂躏时,这位朋友和我一起被当局抓走,受到严刑拷问。当时受我的牵连,许多人蒙受了冤屈、迫害和苦楚。作为我的秘书,他自然不能幸免。众所周知,无端地将我们抓去、拷问、被迫坐牢直至宣判死刑,全斗焕是操纵一切的罪魁祸首。
但是世事难料。这个当初想置我们于死地的全斗焕竟与他结了姻亲。后来听他告诉我,他的女儿与新郎官是在美国留学时认识并相爱的,一开始彼此并不清楚对方的家庭背景,在陷入爱河之后两个孩子也很痛苦,尤其是他的女儿。
因为自己的父亲为民主化作斗争,赴汤蹈火二十年,一次次被捕入狱,受军事独裁政权的拷问,她比谁都更清楚父亲所遭受的痛苦。但是同时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份爱情更珍贵。因此,在经历长期的思想和感情上的挣扎之后,她还是决定与自己的意中人执手偕老,便将实情告诉了父母。
听到这些,做父亲的他犹如受了当头一棒,对女儿破口大骂:这么多年轻人,为什么一定是全家的兔崽子呢!一时间,十几年前的旧事如噩梦般涌现出来,他心气难平,当即表示反对。所幸,不久他又改变了想法。
他说,之所以改变想法,是来自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他考虑到父辈的恩仇不应该扼杀子女的真爱。彼此深深相爱的一对年轻人因为父辈之间的陈年旧恨而被活活拆散,这将是件多么残忍和遗憾的事!作为父母,这样做太不近人情,于是他决心不让韩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上演。
另一方面,用他的话说,则是因为“从年轻时一直源源不断地”受到我的宽恕与和解哲学的熏染。他与我近距离接触并同甘苦共患难三四十年,经常听我说“要原谅敌人,可恨的是罪恶本身,而不是人”。
由于一直在我身边工作,他比谁都了解我的言行。他知道我原谅了1973年绑架并想干掉我的所有有罪之人,还原谅了朴正熙、全斗焕。不仅仅是原谅,在愤怒的人民主张逮捕全斗焕时,我当着数万名群众的面表示反对。
全斗焕无法从百泽寺下来时,对于卢泰愚“可否让全斗焕回到首尔延禧洞的家”这一提议,我一口同意。这些不为人知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也一清二楚。
他说,长期以来受我的影响,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他决定亲身实践一番。他告诉我,自己下定决心同意女儿的婚事后,感受到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快乐。
他做出这一决定,令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骄傲。我一生在政界打拼,一贯主张宽恕与和解哲学,而今,这一主张对既是我的同志又是我的亲信的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此,我怎能不感到高兴呢?我没有理由不祝福那对年轻人的婚姻。
英国人宽恕的智慧
我似乎天生不会记仇。但是对于恩情,却会终生记在心里。那些在我身处困境时曾拉我一把的人们,他们待我的恩情,我永生难忘。
我是个一感动就容易流泪的人。有时,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想起那些恩情,便不禁潸然泪下。我暗下决心,一有机会,一定要报答这些恩情,不论施恩于我的是个人还是团体,来自国内还是国外。
但对于遭人迫害这些恨事,我却记不长久,这么说并不是要美化自己,长期以来和我一起经受痛苦和折磨的同志们理解我的这种心怀。
当然,我也是人,对于那些蓄意迫害乃至想置我于死地的人,在感情上我也并非一点都不厌恶,只是这种厌恶的感情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一方面源自我的天性,另一方面也是我有意识地努力这样做。
1992年我去为朴正熙扫墓,就像是做完了一门拖延的功课,心情特别轻松。对于80年代关押并宣判我死刑的新军部势力的那些人,我也仅仅催促他们说明真相和悔改,不做任何政治报复。这些不仅仅是由于我的性格,同时也是因为我的政治哲学建立在宽恕与和解的原则之上。我认为,不可原谅的是“糟糕的政治”,而不是那些搞“糟糕政治”的人。
只有宽恕才能赢得真正的胜利。韩国有一句谚语,“打人的人睡不安稳,被打的人一觉安然。”我想改成:“被打后心怀报复的人内心得不到平静,只有宽恕施暴者才可以睡得安然。”
英国的1649年清教徒革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而这种对政敌处以极刑和报复的做法带来的却是极度的混乱和内讧。结果,一个名叫克伦威尔的人开始统治英国,他的独裁较之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英国人吸取了这个教训,之后的1688年光荣革命中,秉承查理一世王权至上作风的詹姆斯二世遭到驱逐时,英国人特意为他留了一条逃往法国的后路。而后面的故事有些滑稽,据说一位不知情的渔夫发现了詹姆斯二世,为了拿到赏金,将他告发了,反而受到责骂。
詹姆斯二世在法国建立流亡政府,并扬言要收复政权,直到他的儿子、孙子,这一直困扰着英国政府。其实事态的发展当时早就被预料到了,但是当局者清楚,比起政治报复带来的政治社会后遗症来,这样要好得多。
我认为,英国之所以能够在宽容和有序之中产生出议会制并得以顺利发展,恰恰是因为有着这种宽恕与和解精神。
法国革命时,人们拦截住正逃往国外的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妃并处死了他们,俄罗斯革命中尼古拉二世一家全部遭到处决,与之相比,我不能不再一次对英国人的伟大决断深表敬意。正因为有着这种宽恕精神,英国300年间一直维持着世界上最民主最和平最繁荣的国家地位。
林肯教会我
这一宽容与和解的良训,我是从林肯那里学来的。他是一个对不可饶恕者也给予宽恕的人。南北战争结束后,所有美国人,不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心里都充满了憎恨和愤怒。战败的南方人胸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北方人则愤恨地希望惩罚南方人。
林肯极力反对自己所属的北方共和党的主张,强调应当宽恕南方人。他的观点是,废除奴隶制度就够了,没有必要再对人进行处罚。
为此,林肯留下了一句名言:“对任何人都不报恶意,对任何人都心怀慈悲……”
林肯的这一态度受到他的政党和北方人的猛烈攻击。当时的报纸把他骂做“谎话大王”、“伪君子”、“骗子”等等。但是林肯的信念没有动摇。他当时想必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现在自己动摇的话,那么持续了几年的战争就失去意义了。
他预料到,如果报复南方人,那么南方将最终分裂成为另外一个国家,对这一可能性不能视而不见,因此他的精神首先是反对报复。
林肯为了实践宽恕精神,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很清楚:应当像坚守生命一样坚守住这一价值。他的这种宽恕精神跨越了分裂危机,为美国——今天这个世界强国当初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
林肯成为受到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和全体美国人民尊敬的政治家,原因并不在于他解放了奴隶,而在于他的宽恕精神。他是一位靠宽恕精神取得胜利的最杰出典范。
其实,宽恕那些给自己带来惨痛伤害和背叛自己的人,绝不是件易事。但这还不是最难的,更难的是,宽恕他们会受到来自自己的支持者和同志们深深的误解。即便林肯这样的伟人,似乎也因为得不到自己人的理解和祝福,内心一直不得安宁。
于是,有一天,他向远方的一个朋友发了一份急电:“有急事商量,速来华盛顿。”朋友匆匆赶来。林肯不容他分说,把自己内心的这种痛苦一吐而快:“我们应当宽恕南方人,否则的话南方将会分立出去。但人们非但不理解我,反而辱骂我。我非常伤心。”然后他松了一口气说:“好了,谢谢,就是要告诉你这些。”之后就让朋友回去了。可以看出,林肯把朋友叫来,并不是要和他商量什么大事,而是需要朋友来倾听一我们首先要知道,宽恕别人,其实就是宽恕自己。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我们内心每天会有好几次对他人产生邪恶的憎恨,希望他们遭遇不幸,而且在不被人知的时候还会做坏事。
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有位罗马尼亚牧师,曾被关押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问,但他最终用勇气和信念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他曾经这样说过:
“我一生中内心曾有的那些不为人知的邪恶面和暗地里做的那些坏事错事真是数不胜数,如果原原本本地呈现在电影屏幕上的话,恐怕妻子也会弃我而去。”
因此,宽恕不是慈善或权利,而是义务。正如我们从英国的事例中所看到的,放诸社会,宽恕也是必要的成功条件。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我们宽恕的是人,而不是那些罪恶和糟糕的制度。
《圣经》里写道:本质上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我认为,我们对人类的理解应基于这一宣言。要想对他人的罪过表示愤怒并为他人定罪,我们得首先具备相应的资格,这种资格就是我们本身没有罪。但是对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当群众抓住一个邪淫的女人,想用石头砸死她时,耶稣说:“你们中谁没有罪,就拿石头砸她吧!”要想不宽恕别人的罪过,自己首先要清白。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于是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石头,散开了。
“天下无义人。”基督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上帝可以看透人们的内心。在上帝看来,内心比外表和行动重要。人类的法律只将具体行动造成的罪错称为罪;而一个人在内心里杀人十次,思维中犯罪超过百次,只要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这个人就不算犯罪。
但上帝的立场却不是如此。上帝看来,不管有无行动,内心里的活动就已经构成了罪。因为上帝看的是人的内心。
上帝说,义人是清楚自己有罪、忏悔自己的罪并请求宽恕的人;而成为义人,是我们唯一可以获得拯救的路。
该隐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上帝下令惩罚他,把他流放到远方。他跟上帝说自己离开这里会被杀死,请求上帝给自己一条生路。所以上帝赐给他盾牌,让他用来抵御别人的攻击。
雅各用一碗粥抢夺了哥哥的长子权,并和母亲一起骗过了眼盲的父亲,骗得了父亲的祝福。为了躲开哥哥的追击,雅各逃到亚布格河边,遇到上帝。他向上帝苦苦哀求了一整夜,生死悬于一线,最终得到上帝的宽恕和祝福。
大卫沉溺于淫欲,侵犯自己部下乌利亚的妻子,让她怀孕。其罪行不止于此,为了隐瞒事实,他将乌利亚派往最前线,乌利亚战死沙场,后来先知拿单找到大卫,谴责他的罪行,大卫撕破麻衣,将炉灰洒在头上,流着泪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上帝不仅宽恕了他,还让他和那个女人所生的儿子所罗门成为一个伟大的王,享尽了荣华富贵。
有宽恕,才有拯救
所有人都是罪人,这句宣言浓缩了《圣经》的中心思想。因为人人有罪,所以谁也不是义人。因此有罪的人类为了得到救赎,只有坦白自己的罪过并祈求上帝的宽恕。《圣经》上写着,祈求宽恕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得到宽恕。救赎的大门朝每个人敞开,不论你是不是基督徒,只要你有一颗感恩的心,立下重新开始的誓言,就会得到救赎。
所以耶稣教我们祈祷:“我们原谅其他犯罪的人,请同样原谅我们吧!”
正是针对这一点,尼采有些轻蔑地说基督教是“弱者的宗教”。从他那陷于英雄崇拜和超人崇拜、认为践踏普通民众和女性也无所谓的哲学来看,基督教似乎确实更爱护弱者。但是,看看他的偶像拿破仑和他的思想继承者希特勒,最后都变成了什么样子!
或许有人会想,有些罪人是不可饶恕的,比如说罪大恶极如战犯东条英机者,不诛之不足以平民愤。而站在上帝的立场,人类是没有权力对他人执行死刑乃至绞首刑的。而现实中,人们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保护无辜者,不得不这样做。
在这里,上帝之法与人类法律之间的冲突就显现出来了,如何调和,这是有待我们完成的一项巨大工程。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绝不可以认定自己在某种情况下是完完全全正义的、清白的,从而以一种审判者的骄慢姿态来处决别人。
我在原则上是个死刑废除论者。我认为,人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力。我见过很多人。他们曾经犯过极其恶劣的罪行,但是改过自新之后,反而成为了无与伦比的善人。人类的生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不能随意剥夺。更何况,并非剥夺了一个人的生命,就消除了他的罪行。事实恰恰相反,在严酷的独裁体制下,穷凶极恶的犯罪行为更多。死刑制度确实是一个我们应当深入探讨商榷的重要课题。
再重复一遍,宽恕不是人类的权利,而是义务。所以,与其说宽恕是种至上的美德,不如说不宽恕是一种大过。其实,宽恕可以宽恕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宽恕,宽恕不可宽恕的人和事,才是真正的宽恕,这是人性胜利的一个极致。给别人以宽恕,恰恰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宽恕,从而享受到内心的宁静与祥和。
§§第三章 写给奋斗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