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一年三月曹操自汉中回都。这年四月甲午,曹操自进号为魏王,在名分上更进一步,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了。当然我们都知道,曹操在有生之年终究没有走出称帝这一步,然而终其一生,他都在为这一步做准备,特别是晚年他的官职在一步步提高,特权和封地也不断增加,舆论上也在为称帝造势。
建安元年曹操迎取汉献帝到许都,当时献帝给曹操的官职为大将军,封为武平侯。后来袁绍同学表示压力很大:“绍耻班在公下”,于是曹操便把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自己做司空,行车骑将军。当时没有丞相这个官职,丞相的职权便由三个大官来分担,分别是司徒、司空、太尉。所以司空已经是一个非常的大官职了。但再大也毕竟是文官,当时乱世之中,枪杆子要和笔杆子一起抓,东征西讨总要有个带兵的名分,于是曹操又行车骑将军。
当时北方还有许多势力,比如袁术、袁绍、公孙瓒、吕布等等,曹操虽有天子这张王牌,但总体实力还很一般。这个时候只能低调低调再低调,装出一副对大汉忠心耿耿的样子,没在官职和封地上有太多的计较。
建安五年正月,曹操这时已是实力大增,袁术已死、吕布被杀,北方只有袁绍还是威胁。当年正月国舅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等人受密诏要杀曹操。这件事情是汉献帝和曹操第一次较大冲突,最后汉献帝完败,董承等人被夷三族。但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献帝还是能有所行动,会在可能的范围内对曹操进行反击。面对威胁,曹操也毫不手软,杀了皇亲国戚,露出本来的狰狞面貌。
建安九年曹操基本上消灭了袁绍势力,于是又做了冀州牧。此后曹操便把冀州当作根据地全力经营,把自己的居住地也由许都搬到了邺城。当时就想增加冀州的地界,有人建议他照古制,把汉的十三州恢复为九州,这样就可以把并州、幽州的部分加入冀州的范围,以达到:“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的目的。这时有谋士荀彧建议:
“若是,则冀州当得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所夺者众。前日公破袁尚,禽审配,海内震骇,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众也;今使分属冀州,将皆动心。且人多说关右诸将以闭关之计;今闻此,以为必以次见夺。一旦生变,虽有(善守)者,转相胁为非,则袁尚得宽其死,而袁谭怀贰,刘表遂保江、汉之间,天下未易图也。原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
曹操于是听从了建议,暂时取消重组九州的事情。荀彧在曹操的谋士集团里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也许是祖上几代都是汉朝高官的缘故,在大多数人都忠于曹操的情况下,他却依旧对汉朝很有感情,希望曹操“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可惜这种单纯的愿望注定没有美好的结果。
建安十三年曹操更进一步,罢三公,自己做了丞相。建安十六年又以天子名义命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进一步加强了曹家的势力和对汉献帝的控制。
建安十七年献帝允许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这时董昭揣度曹操的意思,提出要给曹操晋爵魏公。当时荀彧是朝廷名义上的尚书令,于是董昭就此事和荀彧商量,荀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再次反对曹操自立。然而荀彧没能阻挡住曹操的脚步。曹操很快就派他到前线去劳军了,又任命自己的心腹华歆为尚书令,随后便合并十三州为九州,扩大了冀州的范围。
建安十八年五月在曹操的授意下,以天子名义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曹操为魏公,策书中又提及:“外内之任,君实宜之,其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最后加九锡。这里的锡通赐,也就是九种不同的赏赐,一般都是皇帝给功劳非常大的大臣的。权臣受九锡了,基本上离篡位也就不远了。
而且此时曹操被封为魏公,名位上的变动与以前司空变丞相相比,有着质的不同。策书中有以下语句:“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这几句话是非常关键的,在汉朝以前以及汉初,中央政府的集权没有那么厉害,地方上都是有诸侯封地的。整个国家便由一个个小诸侯国构成,例如:秦、齐、楚等都是东周的诸侯。而到汉初,高祖刘邦也封了很多诸侯,然而后来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好不容易打败了他们,以后就慢慢削弱各个诸侯的力量了。此时曹操仿汉初,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级大诸侯,还在魏公之下仿朝廷设立百官,可以说是国中有国,朝廷中有朝廷,不光在背地里架空,连名义上也呈分庭抗礼之势。
七月他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大概是封公建国太破坏自己形象了,怕人又骂他是汉贼,通过政治婚姻来稍稍改善舆论氛围,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十一月正式开始设立魏国的官职,于是原来曹魏集团的很多人便身兼两职,一方面是朝廷的要员,一方面是魏国的官僚。许多要员都被转移到魏国官僚体系里边,更进一步把献帝架空了。
十九年曹操又处死了伏皇后,史书有以下记载:
“公遣华歆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歆坏户发壁,牵后出。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帝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杀之,完及宗族死者数百人。
华歆带兵入宫,皇后藏在壁中,华歆直接搜查皇宫,最后皇后披头散发从皇帝面前被拖出去,拉着献帝的手问道:“不能再救我活命了吗?”献帝只好答道:“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了。”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算绝了,贵为天子,却连至亲之人也保护不了。
建安二十年,献帝封曹操的第二个女儿为皇后。二十一年献帝又给曹操晋爵为魏王,其后不久又允许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也就是说可以打天子旗号,用天子规格的仪仗队,出入时像天子一样实施戒严。又允许“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也就是说帽子上可以像天子一样垂十二条玉串,配车标准也按天子的来。
至此,曹操离天子只有一步之遥了。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伴随着曹操在外的军事胜利,他在内也是越来越跋扈。特别到了晚年,夺权更加急切。因此当建安二十年夺得汉中后,并没有继续南下争夺蜀地,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着急回都继续夺权。毕竟当时曹操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经老了,已经没有壮年时期的那种强烈的进取心了。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即“贪欲”,一般人到了老年,往往会变得吝啬起来,在物质上变得贪得无厌。曹操此时也是这种心理吧,一方面急着给子孙留下尽量多的遗产,另一方面也最后享受一把做天子的感觉。他有生之年没有称帝,但死后不久,儿子仅用了几个月就顺利称帝了,这都靠他之前已经一步步夺权、造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