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曹操忙着准备封公建国的时候,刘备却在荆州问题上对东吴作了较大让步,稳定了荆州方向的后患,回过头来准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当时蜀中谋士法正给刘备出主意: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偪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给刘备分析道,如今曹操正在忙着处理内部问题,让夏侯渊和张颌留守汉中,这两人的才略并不如我方,举兵去伐,定能攻克,一旦能攻克汉中就可以慢慢广积钱粮,等待时机,等到时机成熟便可以进一步向北攻伐,成就大业,或者慢慢蚕食雍、凉二州,开疆扩土,最差也可以占据险要的地势,以求自保。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机不可失。
可以看出当时刘备集团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汉中的重要性,想保有益州,就必须关上汉中这道北门。而且汉中也可以作为北进关中的跳板,隆中对有以下部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提出天下有变则可以两路出兵,一路从荆州北上,一路从汉中经秦川向北进军。可见汉中对刘备集团的根据地和发展前景都非常重要,自然是非争不可了。
当时夏侯渊屯兵汉中,而张颌则已经深入到了益州的巴东、巴西两郡活动,按照曹操的命令迁徙这两郡的百姓到汉中。于是刘备先让张飞在巴西郡的宕渠迎击张颌,把张颌赶回了汉中。
随后,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开始向汉中用兵。一开始曹军方面打了几次胜仗,刘备方面先是派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郡,屯兵下辨城。曹操便派大将曹洪带兵前去征讨。当时张飞又带兵占据了下辨城北方的固山,想切断曹军的后路。曹军将帅一时都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参军曹休分析道:“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认为要是果真想断我们的后路,敌军必然会悄悄行动,如今他们这样大张旗鼓必定不是要断道。不如趁敌人尚未集结,全力进攻吴兰,打败吴兰则张飞也就会自己撤军了。于是曹洪听从他的建议,果然打败了吴兰,吴兰在逃跑路上被氐人所杀,张飞也败走汉中。
刘备自己则率领着主力部队,进军到阳平关与夏侯渊和张颌对峙。当时夏侯渊和徐晃一起驻守阳平关,而张颌则在广石,互成犄角之势。刘备便打算派遣陈遣、陈式等十余营切断马鸣阁道,以分割夏侯渊和张颌,一个个吃掉。可是派出去断道的蜀军,被徐晃带兵击败,史载:
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蜀军有很多都跌落山谷,曹操知道后很高兴,还特意表扬了徐晃。于是刘备又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在夜间猛攻广石,想先吃掉张颌。但张郃不愧为名将,关键时刻身先士卒率亲兵搏战,保住了广石。
几次作战都不利,刘备只好让成都的诸葛亮发兵支援。当时诸葛亮问从事杨洪的看法,杨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再次分析认为汉中对益州实在是太重要了,必须全力争夺。于是诸葛亮在后方做好后勤,全力支持前线,使刘备做到“足食足兵”。刘备集团如此重视汉中、同心同德、团结合作、全力以赴,最后能夺得汉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双方在阳平关对峙两年后,蜀军南渡汉水转而占据定军山。定军山、阳平关都是进入汉中的屏障,孙子兵法中说:“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刘备不再继续强攻阳平关,转军定军山正是要达到这种效果,变被动为主动。蜀军在定军山安营扎寨后,夏侯渊果然出动部队来争夺,刘备夜间发动袭击,烧掉了曹军营外的鹿角(也称拒马),夏侯渊派张颌守东围,自己却带了少数部队去南围补鹿角。蜀军从高处望见,于是老将黄忠出战,部队金鼓震天、欢声动谷,大破曹军,夏侯渊和曹操所封的益州刺史赵颙都被杀死。
夏侯渊死后曹军撤回了阳平关。由于刚刚打了败仗,连主帅都被杀了,于是大家都很惊恐。司马郭淮于是推选张颌作为统率,说:“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张颌于是统率大军,安顿军心,人心才稳定下来。曹操知道后也同意此次人事变动,给张颌补发了正式的任命书。
曹操给夏侯渊益号为愍侯,愍即哀怜的意思。在曹操的《军策令》中对此事也有总结:
“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未至,甚可伤。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认为做将帅不应该亲自作战,更何况亲自去做补鹿角这种小事情。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也是曹操的得力爱将。如今这个镇守汉中的大将被杀,曹操如失一臂,悲伤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