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军将军元乂的极力袒护,以及侍中崔光的竭力帮助下,胡太后终于改变了本不坚定的初衷,选择了大度和宽恕。原本要受刑的八十七名将士,大多都得以当场释放,其中就包括了惊魂甫定的阳祐,所有洛阳将士都山呼万岁得叩谢皇恩。唯有六名直接杀人的暴徒,仍旧在这皇城外明正典刑,枭首示众。
当然,对于这群毕竟参与过暴乱的分子,死刑可免、活罪难逃。胡太后当场勒令,任何从张府中抢夺的财物人口,都必须在三日内归还或者放人,否则也要追加处罚。但此事毕竟没有什么具体证据,没有哪个东西还能证明曾经属于张府,所以这条命令的执行分量,颇让人怀疑。
另一个惩罚,便是方才崔光所提到的劳役。洛阳南面的伊阙附近,有一片三十年来不断加修扩建的佛窟群,那是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修建的,有着震慑人心的精湛和恢弘。胡太后已历中年,人生的经历又奇妙幸运,所以礼佛的心比前辈更加虔诚。让这群犯了错的士卒,参与到佛事之中,在她看来的确是最恰当的惩处。
不同于各军士卒的喜悦,其他的百姓们倒是满肚子的牢骚,尤其是那群叫嚣得最厉害的太学生,完全不理解这般轻易的处置方式。不过无论如何,张府遇难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了,至少胡太后对自己的决断十分满意。她能感受到将士们的竭诚欢呼,这是她继续把持朝局的基石,有这点就值了。
“羽林郎,希望你能永远和今天一样,保护好自己的家人。也希望你能在这之余,能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我们母子。”结束了处置事宜,胡太后朝着依然垂手以待的阳祯,微笑着勉励道。她从来信奉宽柔的治国方针,也相信孝子能够成为忠臣。
“敢不尽力?”阳祯躬身及腹,继而抬头露出满脸的诚恳。经历过生死犹豫的他,此刻脑海里想得不是什么是非原因,而是由衷的感谢。无论胡太后、元乂在历史上的风评如何,可终究是宽恕了自己一家,这是实打实的大恩大德。
“汝其勉之!”胡太后对这态度很是满意,带着愉悦的心情率众下城,向宫内走去。
阳祯连忙再度行礼,目送着太后皇帝、百官公卿陆续离开。特别是那位他仍然不知名姓的老大臣崔光,他牢牢记下了此人的衣着容貌,想着早晚要报答那至关重要的一声帮助。不过轮到那白面宰相元怿的时候,可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后者板着个脸斜行而过,不仅给了个杀气腾腾的眼色,还重重得“哼”了一声。
“今天做得很好,他日我必有重用!勿要忧虑那些闲人,有我在就有你的富贵。”人潮之中,元乂故意留在了后面,拍着阳祯的肩膀呵呵鼓励,仿佛是忘年之交一样。刚才元怿的小动作他看得清清楚楚,顿时感觉到心情更加舒畅。
“承蒙将军抬爱,但凡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小子一定竭诚用命!”阳祯也是知道好歹的人,连忙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半真半假得保证起来。甭管什么世人眼光,其实人本来就没什么善恶正邪,只要对自己关怀照顾过的,哪怕非其本意,也一定要涌泉相报,这便是他的作风。
“你,很好!暂且回去休息,很快就要任命下来。”元乂大感快慰,再度仔细瞅了瞅这员新冒出的福星,这才点点头先行离去。
公卿将相们大多散去,唯有两三个还留在城头,阳祯瞧着这时候也没什么事了,也走到了台阶边准备下去。却不料边上的卫士急忙拉住了他,并朝着不远处的方向指了指。原来那留下的两个中年大臣,正笑眯眯得打量着他。
“羽林郎,你且过来!”其中一个胡须稀少、身材高大的大臣,挥手招呼道。
“是!”阳祯不知所以,但还是恭敬得走了过去。
“我方才派人下去问过了,你原籍是幽州人士吧?”这中年大臣的态度很是和蔼。
“的确。”阳祯小心翼翼得回答着,因猜不透对方的意图而惜字如金。
“给我仔细讲讲,你的家庭出身如何、郡望何在,家中还有什么人。祖上三代,是否有过踏入仕途或者当兵的?”那人仿佛是查户口似得,瞬间给甩出一叠问题。不过瞧他的神情,倒不像是怀有恶意,让人实在很难保持警惕感。
阳祯暗暗叹息,幸亏当初穿越过来时,自己因为好奇而恶补追问了一番。于是乎他回忆着当初兄长的说辞,不紧不慢得开始解释起来。包括祖上是如何的出类拔萃,后来又是如何的家道中落,以及和兄嫂的和睦孝悌相处,都描述得绘声绘色。本就不错的家世,在他的添油加醋之下,听得对方更是神色一变,时而点头、时而惋叹。
“原来竟有这般曲折,真是难为你们兄弟了。不过从根本来说,你们也算是无终阳氏的分支,那也是个规模中等的缙绅世家。如此一来,你的品评可以跃上几级,定个‘中上’的等级。”听完了叙述后,那人摸着无须的下颚,神态飘逸得总结道。
“品评?中上?”阳祯根本听不懂,半张着嘴巴无动于衷。
“傻小子,卢中正可不是随便给定这么高品级的,这是你遇都遇不上的好机会。你的‘家世’其实只能算一般,‘行状’却是难得的优良,所以才有这般的定级。这时候还不感谢他,等什么呢?”旁边另一个身材清瘦的中年贵大臣,还以为这孩子是被惊喜给吓傻了,笑着摇头提醒道。
没想到阳祯的脑海里还是一片茫然,傻愣愣得矗在那无甚反应。
“唉,也怪不得他。纵然是官宦之后,这家人也难得接触到官场,很多事情已经不了解了。羽林郎,你且听我说,我乃是幽州大中正卢道约,负责咱们家乡的人才选录。”无须大臣的脾气倒是出乎意料的好,没有任何上位者的倨傲,反而很是和蔼近人。继而他轻声细语,慢慢向对方解释起来。
原来卢道约方才所说的,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他所担任的大中正之职,是选取本州有德有才,士之杰出者为之。作为九品中正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大中正负责在州郡甄选人才,并为其官品定下级别。任何人为官,都必须得到其品评定论,而且在官场所能升迁的上限,都由这个“官品”所决定。
其实此法自魏晋以来,已经逐渐变了味道。很多门阀子弟因为裙带关系得以举荐,寒门子弟则苦于无门路得以获得美评,于是就行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就单单以卢道约为例,此人是出身于“范阳卢氏”这个绝顶望族,家族中人为官者数不胜数,甚至几乎垄断了幽州中正的职位。
“感谢卢大人的厚爱!”阳祯也了解过历史,经此解释也是明悟了八九分。今天也就是自己运气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展示了所谓的“仁孝”之心,这才偶然被在场的卢道约所欣赏奖掖。否则以他的家庭条件,这辈子都难以进入到后者的眼界,更别提获得进入仕途的官品资本。
“两汉取士,遵循的就是所谓‘孝廉’之法,善事父母长辈者则曰孝。以你今日的所为,即便是放在当时,也是轰动全国的壮举了。我受命为国选材,平日里固然没办法做到彻底公正。但如若今天对你这事都事若不见,将奈此心何?”卢道约边说着笑容不减,一派谦谦长者的风度。
“小子实在惭愧!”听到这番赞扬,阳祯的脸色也瞬间红了一半。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之所以刚才愿意豁出去舍命搭救,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这落后的年代活得无趣,不想苦熬这难受的日子罢了。就像现在,既得以保全阖家性命,又仿佛看到了前途的曙光,他的心思就活络了许多,不再那么厌烦此世了。
“但是,你今后也要冷静处事,珍惜自己的生命,为社稷尽力作出贡献。官品官品,指的不仅仅是衣食无忧的富贵,也是为家为国的担当,可莫要意气用事!特别是这次去修佛窟,莫要因为眼前的劳累而抱怨,反而要感激朝廷的宽厚仁慈,这才是正确的心态。”对着眼前的年轻幽州乡党,卢道约语重心长得鼓励着。
“是,我一定谨记于心!”阳祯连忙郑重承诺道。
“这位是中书舍人常景,也是我的至交好友,他正在奉诏主修佛窟。过几日去了伊阙服劳役的时候,可要多多找机会向他请教。你本是官宦之后,可不能只懂得蛮横厮杀,也要读书识字才行。而论起本朝的文章诗赋,他可是首屈一指的。”卢道约也是个热心肠,他特意留住了好朋友,也正是为了现在的托付。
“哪里,实在是过誉了。”常景也是个脾气类似的人,闻言笑着摆摆手谦虚一番。但其实位居于中书舍人的官位,负责草拟诏令的关键政务,岂是一般文人所能相比的?他常景常永昌,的确是大魏此时的最高笔杆子,真正的大手笔。
“小子愚昧。今后还烦请两位大人,都多加指点!”阳祯也掂得清楚轻重,带着满心的舒畅,朝着卢道约、常景先后施礼道。祸兮福之所倚,这次的意外时间,实在是让他收获太多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