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家收到男家的定礼之后,把龙凤喜饼、茶食点心分成多份,装入食盒,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品尝,告知陪送妆奁的日期,表示邀请。
对于一般朋友,仅送去一张请帖就可以了。凡收到礼品或请帖的,都要送些礼品,给姑娘买些嫁妆,如衣料、首饰或鞋袜等物,谓之“填箱”。也有的送些礼金,装在红封套里。上书“奁敬×元”。
按旧京礼俗,送嫁妆要在女子出嫁的前一天下午举行。是日,女家即请男宾4~8人,雇来抬伕,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谓之“陪奁”。
嫁妆的多少要看女家的家庭情况,中等之家大多为24抬、32抬、48抬;贫者则为16抬、12抬、甚至8抬、6抬。
有的要看男家的抬数,如果男家过礼为8抬,女家则陪奁16抬,原则上以增一倍之数还礼。
抬的样式是长方桌似的,有如过去的茶桌、油桌,四面用红围子挡上,上面四边有荷花栏杆,红漆雕花,也是两人一抬。
这与过礼时用的食盒不同,嫁妆有如小轿,两边各有两根抬竿,双手或双肩抬着。通常是些樟木箱子(内放四季衣服、鞋帽)、“子孙箱”(内放平日喜爱的物件和储蓄钱)、连三条案、八仙桌、梳妆台之类的家具摆设。
陪奁必须要有座钟一架,盆景一对,帽镜一座,掸瓶一个(内插毛掸),烛台一对(上插红烛),“长命灯”一盏,茶叶罐一对,帽筒一对,花瓶一对等生活用品。
此外,还需要有脸盆、脚盆、尿盆(俗称“夜净儿”)、“子孙盆”(洗骑马布的),那时称女人出嫁有三宗宝,即“夜净儿”、“子孙盆”、“长命灯”。
如系富户可多至百八十抬,鼓乐齐奏,走街串巷,引来众人观看。
所送妆奁,除循例不陪送剪刀外,余者必求周全。
首先是花梨、紫檀、硬木罗甸镶嵌的家具,例如:顶箱立柜、架几案、方桌、圆桌、琴桌、炕桌、炕几、太师椅、方凳、圆凳、绣墩,以及西式沙发、靠椅之类。
其次是古玩、字画、挂屏、座钟、挂表、金银首饰,各种化妆、生活用品,数不胜数。
还有一些大户,甚至将陪送姑娘的买卖商号(只抬一块商号匾额或带蓝布套上贴红签的帐册),房产(只抬一块瓦),土地(只抬一块土坯,上压红帖,写着亩数、顷数)也排进嫁妆行列。
嫁妆被送到男方,男方照例出来四人至八人迎妆。有讲究的大户人家还要有鼓乐吹奏。
妆奁送到大户人家后,当即由媒妁二人同新婿一起前往女家“谢妆”。这个礼节并不像其它礼节那么复杂,只需新婿进至上房中间,循例向上三叩首,即礼成,也不必说些答谢之类的客套话,即可走出来,登车而返。
女家虽由妻父、母或尊长衣冠在旁立候,也不用接送,更不用以烟、茶酒席招待。
中、下等人家姑娘的嫁妆自然比大户人家的少的多,无非是一大一小的木箱(内装四季衣服)、脸盆、油灯等物而已,所以不用抬,而是到喜轿铺雇几个“窝脖儿”的工人给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