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展开宣纸,竟然有两份,一份写的是番文,一份写的是汉字。
原来李白写到最后的时候,内力倾注于笔头,将这张宣纸一分为二。别人看来他是在写字,所以没有人看见他什么时候将纸分开。
皇上一字一句阅览这封回书,龙颜大悦,笑道:“哈哈!李谪仙不愧是李谪仙,这封答书尽显我大唐威风!来人,宣渤海使臣!”
渤海使臣很快到了武德殿,行了个汉人的礼节,甚至都没有跪倒。
皇上也不在意,命李白将答书朗读一番。
李白用番文朗声道:“大唐皇帝诏谕渤海可毒:本朝应运开天,抚有四海,恩威并用,天下皆从。颉利背盟,旋即被缚。是以新罗奏织锦之颂,天竺致能言之鸟,波斯进捕鼠之蛇。凡诸远人,毕献方物,要皆畏威怀德,买静求安。高句丽拒命,天讨再加,传世九百,一朝殄灭,岂非逆天衡大之明鉴与!况尔小国,高句丽附庸,比之中朝,不过一郡,士马钱粮,万不及一。若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天兵一下,玉石俱焚!今朕体上天好生之心,恕尔狂傲,急宜悔过,勤修政事,勿取诛戮。尔所上书,不尊天朝书法,盖地处荒蛮,未曾见中华文字,故朕兹答尔诏!”
那渤海使臣吓得屁滚尿流,赶忙跪倒。皇上一挥龙袍,吓得他抱头鼠窜。
皇上龙颜大悦,下诏道:“今李谪仙扬我国威,特召入翰林!”紧接着,皇上又笑道:“今日朕高兴,特设宴梨园,与众卿共谋一醉!”
“梨园?”薛无痕吃了一惊,“是寻梅说过的梨园么?”
梨园,亭台楼阁星罗棋布,中间的人工湖面波光粼粼。二月早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端的是个好去处!
皇上端坐正中间,官员分坐两旁。赐宴梨园,三品以上大员悉数参加。就算是这样,也足足摆了几桌。
薛无痕有幸,跟随李白进来了梨园,就站在李白旁边。
菜品齐全,泉香酒洌。皇上特赐宫廷玉液,与众人共同饮宴。
李白闻着这清香的竹叶青,垂涎欲滴。李唐王室起兵太原,对太原的竹叶青算是情有独钟。他望着一桌子菜,闻着美酒,立刻动了筷子。薛无痕眉头皱了皱,“皇上都没动筷子,他怎么先吃了起来。”
好在皇上高兴,并未怪罪,当即招呼众人吃饭。
一时间觥筹交错,碰杯之声此起彼伏。官员们喝到了宫廷玉液,自然少不了说皇上的好话,甚至有人说皇上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开创这盛世局面,虽尧舜禹都有所不及。
薛无痕眉头皱的很深,“尧舜禹乃有名的明君,特别是舜,孝心感动天地。李隆基连亲姑姑都不肯放过,还能比得上尧舜禹?若他当真圣明,就应该放他姑姑一马!”
“兄弟,你也喝几杯!”薛无痕的思想被李白打断,李白递给了他一壶酒。
“呵!我才不喝李隆基的酒!”薛无痕愣着没接。李白也不责怪,把酒放在他面前,自顾自又吃了起来。
李白见他不喝,以为他是肚子饿了,要先吃一些东西,便道:“陛下,我这位朋友也未曾用膳,陛下可否赐坐?”
此时皇上被人拍马屁,高兴的晕头转向,想也不想就答应,“是朕疏忽了,赐坐!”
薛无痕坐了下来,望着一桌子菜,不觉也有些想吃,加上酒香扑鼻,他肚子也很饿了,还是拿起一双筷子吃了起来。
薛无痕头一回吃御膳房的菜,只觉得这比谪仙楼还要好吃百倍,宫廷的厨师果然也是全国顶尖。他又倒了一杯酒,一口下去,只觉得这是他喝过最好的竹叶青。
“这么好吃的酒菜,凭什么他李隆基能每天吃,我要多吃一点,让他少吃一点!”念及此处,薛无痕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其实他也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不管他能吃多少,还能把皇上的菜全吃了不成?不过后来皇上确实也挨过饿。
薛无痕眼睛不住望皇上,只见他老是与一个妃子玩闹。那妃子体型微胖,姿态雍容,风韵万千,着实有倾国倾城之美。
那妃子显然深得李隆基宠爱,一颦一笑之间逗得他眉开眼笑。她的纤纤玉手举起酒杯,娇嗔道:“皇上,再饮一杯!”皇上一点儿也不回避众臣,连连点头,“好,好,好!朕再饮一杯!”而众臣似乎司空见惯,一点儿也没有觉得奇怪。
皇上也举起杯子,凑到妃子嘴边,说道:“爱妃,你也饮了这杯!”妃子一手遮面,娇笑连连,嗔道:“好,好好!臣妾遵旨!”她用嘴抵在杯子上,皇上便喂她饮了。
薛无痕看得有些反胃,叹了口气,“莫非,这便是杨贵妃?听寻梅说杨贵妃本是寿王的正妃,在骊山与李隆基相见,李隆基赐浴华清池,纳为贵妃。今日看来,此人着实有倾国倾城之色。人都说当今圣上英明神武,看样子也过不了美人关啊!”
皇上又劝那妃子饮了许多,那妃子连连摆手,娇嗔道:“皇上,臣妾不胜酒力,不能再饮了。”果然,那妃子面色红润,显是有些醉意。她起身裣衽施礼,举手投足尽显端庄。她盈盈道:“皇上,臣妾不能饮了,请皇上恕罪,臣妾先行告退!”
皇上抓住她的衣袖,道:“爱妃,难得今日有如此雅兴,爱妃岂忍心坏了朕的心情?”那妃子举步欲行,摇摇晃晃,醉态可掬,却流露出倾尽天下的美。皇上又道:“爱妃,今日高兴,不如朕抚琴一曲,爱妃为朕跳一支舞可否?”
此言一出,文武大臣纷纷附和,立刻就有人夸赞贵妃。
薛无痕的眉头皱了皱,这真的是开创了盛世的李隆基么?
那妃子道:“臣妾醉了!”
皇上道:“取朕琴来!”宫中内侍当即捧着皇上的琴趣步而来。
妃子见皇上把琴都取来了,着实不能再拒绝。她盈盈施礼,道:“那臣妾便献丑了!”此言一出,众臣又附和,直赞贵妃。